关于调研报告,每个人必须要遵照上级的命令,拟定出可以执行的调研计划,调研报告的性质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方法,可以是定性或定量的,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稳就业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1
1. 引言
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2.调查形式与结果
2.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2.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xx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1.政府方面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3.大学生方面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麦肯嘉顿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 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 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 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
⑥ 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唯一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修炼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从文章的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修炼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修炼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修炼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 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2
一、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2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3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0%,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二、学校对安排大学生就业方面指导不足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1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者自己。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
其次是观念问题。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大学生自身素质因素
在谈到毕业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创业等,从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学生是害怕面对社会竞争的,采取考研是为了更晚一点面对竞争,也是对自己以后能找个更好的工作。在大学生所重视的素质中面试技巧和计算机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专业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是专业不对口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大学生自身准备不足造成的,在受访者中,有相当一般分的大三学生对所要去的企业竟然一点也不了解。我们大学生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2)、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3)、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
(4)、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四、用人单位误区
(1)、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五、建议
1、学生应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和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
2、单位:切实纠正用人偏见。
用人单位一方面要与学校加强互动交流,多了解学校里各专业的特色,还可以借鉴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思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寒暑假实习基地,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业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要进一步转变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纠正用人选材的偏见。企业不能只图眼前的短期利益,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而要有长远的人才战略眼光,要改变唯经验论、唯文凭论的做法,还要纠正性别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见,切实做到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双赢。
3、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1)、应该努力提高办学水平。高校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2)、不断进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4)、学校应该实行积极的大学生安排就业政策,不仅在未来的发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调节上面,减轻大学生的就业焦虑心理。同时老师们应该对学生们加强教育,并进行积极暗示,多增加学生们的锻炼机会。
4、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
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人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1、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就业准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我们一旦确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为获得理想的职业做好积极准备。其次,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等进行全面分析,认识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2、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力。一些企业在挑选和录用大学毕业生时,同等条件下,往往优先考虑那些曾经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前就注重培养自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3、转变就业观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抛弃“会精英”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二三线城市急需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民营中小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我们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西部地区锻炼成才,步树立起“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职业选择策略,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3
调查时间:
20xx年1月—2月。
调查地点:
xxxx。
调查人:
xxx。
一、 调查概述
(一) 调查目的
调查日照市内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根据需求更好的,目的明确的学习,以适应社会需求。
(二) 调查对象
日照市内各企业。
(三) 调查内容和方法
企业对高校英语人才的各方面的需求。
二、 调查结果分析
国际贸易业务人员、翻译、助理。
英文导游及涉外宾馆的接待及管理人员、外企业高级文员、外向型企业一般管理员。
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高中的教师。
其他还有比如英语记者,英文编辑等。
国家对外开放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需要大量懂英语的人才。外贸企业如涉外大型饭店、旅游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员和翻译需要大量本专业人才。
外贸企业的本土化,内资企业的国际化,需要一大批有较强外语沟通能力、熟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
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还有各外贸易公司、商场、宾馆、企事业单位办公部门等也需要本专业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水平有要求,越来越多的国企和民营企业也都对英语水平提出了要求。不仅对企业中层和管理层提出英语水平的要求,即使对初级岗位的招聘,企业也有基本的英语要求。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冲击下,各行各业各个方面都在 接受着来自国际化的洗礼。特别是人世让我们更大程度上明英 语已经成为职场杀手锏,甚至可以说:英语能力决定个人命运。英语人才资源在一个企业当巾的'至关重要性。这也就对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高要求。
与此同时,也就应运而生了许多的职称英语培训班;幼儿的,学生的,成人的。再则,随着近些年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和大城市的日益趋于国际化,大型企、叱外资企业,日益成为毕业生向往的就业目标。特别是在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 市,企业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场合要接触到英文文件、材料, 资料以及直接和外方进行业务上的接触。甚至有些公司会在 公司的日常文档中要求直接使用英文。所以现在的高水准的 企业对英语水平特别是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实际上是相当高的。
三、 总结
现在的市场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可观,但企业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人,所以,我们在校期间应熟练地掌握英语读、写、听、说、译等语言技能,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以旅游、文秘英语为方向,成为能用英语从事旅游、外贸、文秘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4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了解在苏大学生的生活状态与毕业预期,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就业准备意识,英格玛人力资本提升中心近期对苏州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调研活动。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200份,回收2045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88份,有效率为97.2%。
大学生活理想与现实有差距 大一最有憧憬或干劲者居多
在关于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和现实是否一样的调查中,71.3%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目前大学生活与理想差别较大,28.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两者基本一致。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表示真正的大学生活与未上大学之前所想象的差很远,相对来说,自己期望的大学生活更为丰富多彩。对此,英格玛人力资本提升中心负责人刘肖鲁表示,在未上大学之前,很多同学对大学的了解渠道主要通过偶像剧、青春小说及网络,这些都会对大学生活进行一定的美化作用,当他们进入大学后,却发现想象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的大学生活距离太大,从而失去兴趣与积极性。刘肖鲁对记者说:大一新生对这种差距感感受最深,大学生应该要树立积极的心态,增强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调节好身心状态,大学毕竟不是偶像剧,现实的元素要多一些。
调研数据显示,64.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最有憧憬或干劲的时期是大一,在所有的选项中排名居首,其后选择依次为大四(15.1%)、 大三(11.3%)、大二(8.8%)。小晋是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大一刚来的时候,信心满满,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他还是班级组织委员,大一生活过得十分精彩。但是到了大二、大三的时候,社团活动新人招进来以后,没有参与社团部长评选的他渐渐淡出了各类活动。之后看到其他同学打游戏的打游戏,谈恋爱的谈恋爱,自己也开始有些懈怠,直到升至大四,才发现荒废了本应该进行社会实践的时间。
在一组你的日常费用支出情况的调研数据中,72.6%的受访大学生日常主要消费在吃饭上,54.2%选择了衣饰,值得注意的是,选择主要用在个人提升花费的受访大学生只占了27.4%,不足三成。而在访谈过程中,不少大学生认为个人提升是很重要的,但很难付诸行动,更没有毅力坚持。刘肖鲁认为,就很多毕业生而言,与其说是就业困难,不如说是就业迷茫,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自我提升。很多学生在初入大学时持有大一大二先轻松一下,大三大四再努力也不迟的心态,即便是有提升自我的想法,也由于缺乏毅力,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而搁浅,从而缺乏职业所需技能与素养,往往成为他们面对就业压力时感到手足无措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工作成多数大学生毕业梦想 六成学生认为就业不容乐观
就业压力大,在校大学生也开始务实起来。在关于最希望在毕业时得到什么的问题调研中,71.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了一份好工作,其次分别为专业知识(12.1%)、阅历人脉(11.2%)、实现梦想(5.2%)。可以看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佳,在这种关乎生存的巨大压力下,更多的大学生把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推上了大学毕业时所想获得东西的首选。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另据了解,2013年国内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已达2500万人,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同时,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更加凸显。此外,国际经济及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的外贸、出口、投资、就业等,势必也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
基于未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本次调研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危机感进行了问题设计。根据本次调研数据显示,在谈到其所在专业未来就业形势时,63.1% 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不容乐观,22.8%对就业形势不清楚,10.6%认为就业形势不受经济形势影响。同时,还有3.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就业形势会逆势而上。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苏大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定的认知,预测也逐渐趋于理性化。
大学最后悔的事:四成大学生后悔没修炼职业技能
在大学里最后悔的事情这项调查中,47.1%的受访大学生最后悔没有修炼职业技能,居各项选择的首位,其次分别为没好好学习,占比21.1%;没有拓展人脉,占比13.2%;没有处理好感情问题,占比10.4%;其它,占比8.2%。刘洋是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受访中,她讲到在最近一次的宿舍卧谈会上和舍友们聊起大学几年的生活,大家竟不约而同地 感觉自己虚度了光阴,并且很后悔没有好好修炼职业技能,等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几乎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本领与别人竞争工作岗位。简历模板可以从网上下载,但是内容中的社会实践经验太少,培训经验也太少,只有一些干巴巴的社团活动经验,做的还都是打杂的事情,企业hr一看就知道没什么实质内容。 根据刘洋和同学的交流,她总结出以下几件事情最浪费大学生的时间,包括:睡懒觉、看连续剧、打游戏、谈恋爱和参加一些毫无意义的社团活动。刘洋对记者说: 以前进校时很多学长也郑重地告诫过我们,要珍惜大学时光,不能虚度光阴,但等到真正毕业时,还是发现浪费了很多时间。
从调研结果来看,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有所差别。不少大学生对未来就业产生了危机感,认知趋于理性化,并越来越看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但遗憾的是,真正去通过实践提升自我并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通过访谈记者也发现,不少大学生对虚度大学光阴有了警觉,只是因为缺乏对毕业后的规划,所以对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存在一定的迷茫。在课程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里,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充实大学生活的同时又能为毕业后求职积攒实践经验呢?专家建议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要调整心态,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其次,提前规划毕业后去向,并从大一开始实践。再次,多多参加社会实践,积极进行实习兼职,在实习工作中找到自己的职业兴趣点,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提前有个清晰的认识。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5
连云港市海州区现有农村人口14.43万,其中女性8.52万,25-50岁之间3.86万。近年来,区妇联将推动农村妇女创业就业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围绕当前农村妇女就业需求,积极整合资源,为她们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取得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她们多少存在小富即满的思想,存在科技素质偏低,事倍功半现象,但致富愿望强烈,希望政府帮助寻找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的机遇。
1、加工业是农村妇女就业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在区妇联的引导下,大约1.3万名妇女走上了服装加工、食品加工、大型超市等不出家门就能当上工人的岗位,大约8000名妇女依靠自己的关系,做起了服装、鞋帽、手编、钩织等来料加工项目,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
2、“加工点+农户”是农村妇女最欢迎的创业模式。如板浦镇王秀花的柳编项目,带动周围近2000名妇女增收致富。锦屏镇张春萍的禽蛋公司,带动了近 3000名妇女加入产销队伍。新坝镇陈玉红的蘑菇孵化基地将周边3000多零散的种植户组织起来,变单一的种植向菌种繁育、种植、销售及深加工转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3、宣传教育是加快农村妇女就地转移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就业观念还不同程度制约着部分农村妇女的自身发展,认为妇女种好责任田、照顾好家是本份,不愿走出家庭、走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阻碍了女性走出家门寻求致富的路子。为此,区妇联通过树立典型,言传身教,增强广大妇女参与经济发展的意识。
二、存在问题
1、加工项目少,覆盖面较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了一些适合妇女的加工项目,如:服装、手编、鞋业、针织等。这些“家庭工厂”、“炕头车间”的手工加工项目成为农村妇女的最大愿望,但仍存在着覆盖面小、覆盖点不全的问题。
2、农村妇女的观念与规范化管理不接轨。通过调查了解到,年轻的、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农村妇女大批向城镇转移,留守在家的大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思想比较自由散漫,家务拖累严重,很难适应规范化管理。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重视农村妇女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引进合适项目,吸引走不出家门的农村妇女就地转移,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更大贡献。
(二)建立城乡一体的妇女就业体系,为农村妇女提供平等参与、平等竞争的机会,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竞争发展的新观念。
(三)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走村入户,到农户家中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工作,教育广大妇女破除小富即满、小富即安的思想。
(四)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素质。妇女组织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科技培训,帮助她们掌握一技之长。
(五)推选年纪轻、文化高、有经济头脑的“开拓型”妇女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促进农村妇女劳动力加快转移,实现增收致富。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6
一、调研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准备调查、就业期望调查两大类,包括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收集招聘信息渠道、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薪酬的预期、求职时间等18个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准备调查。
你是否有明确的就业计划? 13.1%的毕业生对于职业定位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数据显示,近54.9%的学生“说不清”自己“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32%的学生“不了解”或者“很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的结果显示,仅37%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59%的学生对未来表示迷惘和担忧。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政府、高校的力量外,更需要每个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变被动就业为终生主动就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主动探索个体职业发展的意识,仍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为目标,“走一步看一步”,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从20__级学生开始,我院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大一学生必修课,院系层面经常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活动,希望能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
1、对就业地区的首选选择?对就业地区首选是合肥市,占36.1%,紧随其后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达29.5%。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党政领导班子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每个学期都带队,“走出去,请进来”,开拓实习与就业基地。从本次调查来看,建议今后多走走合肥和东部沿海城市,打开就业市场,满足学生的就业地区需求。另外,考虑到我院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安徽省,那么选择“户籍所在城市”、“安徽其他地区”、“蚌埠”以及“合肥”的安徽地区合计就达到了58.1%。中国有一句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这一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完全可以理解他们选择离家近的工作。而且,这样的选择正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只是,家乡的发展能否与大学生对未来的期许相匹配呢?这只能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层面才能根本解决得了。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中小企业才是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
2、你最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17%的学生最希望进国企,7.5%的学生希望进“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46.5%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而从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__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吸纳的毕业生数量最多,达到51%。”
与此相对应的是, 60.5%的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薪酬的预期是“20__元-3000元”;14.6%的学生预期是“1000元-20__元”。依然是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__届毕业生数据,“91.92%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工作的薪酬约在20__元-3000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求职定位的偏差,在人才市场上处处碰壁。因而,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应该讲明就业大趋势,以本系历年来的翔实数据,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就业计划,降低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
3、如何看待工作与专业是否对口问题?数据显示,69%的学生并不在乎专业是否对口,关键要有发展机会。笔者认为,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看,应当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但从就业角度来看,这一选择无可厚非,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态度比较务实。据调查,“仅三成毕业生从事与专业对口工作”。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属于初次就业,能力的培养比专业更重要。如果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专业,建议先就业,在就业过程中坚持对本专业的学习,在机会来临时,“再择业”。
4、你认为什么时候开始找工作最为合适? 34%的学生希望是完成论文之后开始找工作。根据学院的安排,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一般安排在六月份,因而选择“论文答辩后”和“毕业前2个月”选项的在时间上其实是叠加的,达到了38%。按照惯例,各大企业校园招聘一般从10月份开始,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辅导员在平时工作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校园招聘时间,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实验论文以及找工作的时间。
稳就业调研报告篇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有多高,就业状况究竟如何,他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怎样的地位?调查显示,20xx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为72%;平均起薪为每月2153元;中部和东北地区大学毕业生工资低于东部和西部;大学毕业生最想进入政府和国企;自主创业比例仅达4%;英语成绩、综合素质对提高工资作用明显。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名牌大学毕业生优势明显。
为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和教育研究院于20xx年启动了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问卷的设计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领域专家的意见。问卷中不仅涉及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背景,还包括了高考成绩,大学期间的活动以及就业信息等。问卷详细询问了大学毕业生所获录用通知中最好工作的相关信息,这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学生毕业的就业数据,从而清晰地了解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本报告的分析主要基于中国大学生就业追踪调查数据。本报告主要围绕六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报告对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进行细致的描述,以此对中国大学生的毕业起薪给出客观评价。
其次,根据就业地区、行业、部门,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进行分解,以此了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倾向和起薪差异。
第三,我们从大学生的在校表现出发,考察大学期间积累的人力资本对毕业生起薪的影响。
第四,围绕家庭背景对初始工资的影响展开分析。
第五,大学质量对工资的影响,尤其关注名牌大学与普通大学的起薪差异。
最后,针对大学生就业状况,提出对策建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