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是每次做完实践后做一个总结,要想详细了解我们的实践情况,就需要认真记录实践报告,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1
为进一步掌握城乡劳动力在转移就业中的动态情况、了解他们的就业状况、转移就业培训的实际效果,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和提高,真正发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基础性作用。最近,我中心深入部分镇、社区、企业、园区、葡萄种植基地、移民村、培训学校,就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利用2天时间,先后有针对性的走访了4个镇(青镇、陈袁滩镇、叶盛镇、裕民街道办);2家工业企业(青铜峡金昱元化工公司、杭萧轴承制造公司);2家创业企业(新大众农机制造公司、兴豆源豆制品公司);3家餐饮服务企业(青铜峡宾馆、龙海宾馆、骑龙火锅店);2家葡萄酒基地(玺天龙葡萄基地、御马葡萄基地);2个移民村(同兴村、同进村);1个社区(南苑社区);1个培训学校(鑫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通过实地调查,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
(一)劳动力的人员构成状况:经调查,目前劳动力主要有6类人群构成,即:企业下岗职工、城镇失业人员、复员退役军人、应届、往届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毕业未就业的大中专、本科专业的学生、失地农民、残疾人。
(二)文化结构状况:经调查后预测,在城乡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15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55%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5%左右。以上数字说明,我市城乡劳动力中,高中以下较低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三)技能培训状况: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劳动力技术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和其他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且培训层次较低。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能力培训的城乡各类劳动力约占全市总劳动力的75%左右。人社部门专业培训占城乡劳动力培训总人数的65%左右,农业口各部门、扶贫办、妇联、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左右。培训专业涉及中式烹饪、计算机操作、手工制作、家政服务、餐饮服务、汽车维修、果树工、家蓄饲养、电焊工、木工、瓦工、钢筋工、抹灰工、育婴员等专业。以上数字说明,我市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逐年在提升,参与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也在提高,持证上岗的意识在增强。
(四)劳动力就业状况:从就业方式和行业来看,一是自己到用工单位联系参加应聘的人员。一般年龄在18至25岁之间的应届、往届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较多,其次是一些年龄在30至40岁就业困难人员(文化低,无技能),主要从事餐饮、ktv、酒吧等娱乐场所的服务工作;二是被征地的失地农民,通过应聘进入园区企业工作的人员。一般年龄在25至40岁以下,具有初高中文化,都集中在我市嘉宝园区的企业打工,主要从事清真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轴承加工、太阳能产品制作、包装箱制作、粮油加工、物流配送等企业;三是通过劳务中介、输出等方式组织外出打工人员。一般年龄在30至60岁之间,初中文化及以下的人员,多从事环卫、绿化、保安、保洁、建筑、公益性岗位等行业;四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一般年龄在25至45岁有创业项目、创业资金、创业能力的自主创业人员,他们(她们)从事商品批发零售、家电维修、餐饮服务、家俬建材、广告制作、家政服务、服装零售、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个体经营项目;还有一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搞起了农家乐、家蓄饲养、蔬菜种植等致富项目;五是一些啃老簇。无就业愿望,依靠房屋出租、季节打短工作为生活来源人员。从上述情况看,18至25岁之间人员,就业率达到15%;25至45岁之间人员,就业率达到60%;45至55岁之间,就业率达到20%;55至60岁人员,就业率达到5%。
(五)劳动力就业分析。从调查情况来看,城乡劳动力就业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就业渠道多元化。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失业、失地人员的增加,企业用工需求扩大,据预测,约36%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走向企业,绝大多数城乡劳动力从业于二、三产业,其中,约有13%的人员从事批发零售业务,约14%的人员从事居民家庭服务行业和其他服务行业,约8%的人员从事建筑业,约17%的人员从事交通运输业,约12%的人员从事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从业趋势朝多元化发展。二是就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10%,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占22%,初中文化程度的约占43%,小学文化程度的约12%,文盲半文盲约占13%,呈现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的文化素质格局。三是就地就近就业。其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本市区域,在本市就业人员占总人数的80%,体现了就业区域以本市为主的特点。
(六)求职人员的培训意愿就业愿望及企业培训用工需求。调查显示,就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单一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和农村失地农民,还有一部分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少数复转军人。通过深入部分镇、社区及移民村开展实地调查,城镇求职人员的培训意愿分别是中式烹饪、工艺美术、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商品营业员、商务礼仪、计算机操作等技术专业培训;农村失地农民需要参加中式烹饪、装载机驾驶、电气焊、电工、瓦工、果树工等技术专业培训;城乡其他求职人员对就业岗位的需求分别是司机、保安、公岗、餐饮服务、电气焊工、家电修理工、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电脑维修、计算机操作员、普工等就业岗位。通过对宁夏金昱元化工有限公司、嘉宝工业园区新大众农机制造有限公司、宁夏杭萧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宁夏菲斯特轴承制造有限公司、青铜峡市兴豆缘清真豆制品有限公司、青铜峡宾馆、骑龙火锅店、宁夏御马国际葡萄酒公司、裕皇葡萄酒基地等部分企业进行了企业用工情况的走访调查,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合资企业,乃至一般企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招工难”问题。一是企业在普工招录方面,最看重的是年龄优势。近年来青铜峡市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一些城中村、城边村因为国家征用耕地而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失地农民,其中不乏青壮年,但这一部分劳动力,大多因手中有土地补偿款,宁可赋闲在家,也不愿从事有一定劳动强度的工作。大中专毕业生完全也可胜任这类工作,但大多因为普工工资较低,劳动强度较大,兼之自负具有一定的学历,所以大中专毕业生也多不情愿从事普工职业。二是在一些有一定技能专业需求的用工方面,一定数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看似劳动技能并不低,但是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很难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三是一些大中专毕业生被招录到企业后,因为需要一个培训、培养期,而在这一期间,工资待遇较低,部分大中专毕业生不愿等待,大多干上一两个月就另择它业。另外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职,并没有从一而终的想法,大多都是抱有边做边看的心理,不愿和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以方便自己随时离岗。同时,不愿企业为其办理各类社会保险,并要求将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金直接计入个人工资中。四是我市下岗职工年龄偏大,并且大多在劳动技能方面很难适应这些企业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五是部分企业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偏低,致使许多求职人员不愿进入该企业从业。同时也无法稳定现有的从业人员,导致这些企业就业人员流动性大,造成用工企业今天招工明天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六是部分企业工资待遇看似较高,但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又比较大,一些用工企业的做法甚至违反了《劳动法》的规定,所以也很难招到员工。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深入城乡基层开展调查,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陈旧,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分析其原因是一部分失业人员怕冒风险、怕吃苦受累,怕上当受骗等保守思想严重,就业观念狭隘,同时受年龄、文化程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限制,缺乏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信心和勇气。一部分失地农民自持手中有土地赔偿款,安于现状。部分民营企业虽有需求,但多为技术性工种,多数人员却是眼高手低,既缺乏技术特长,又无工作经验,但对自身有过高的期望,都想到条件优越体面的单位工作,认为这才是就业,对参加技能培训抱消极态度。
(二)技能培训方式简单,培训层次低,专业设置不能满足需求。其原因是城乡劳动者中既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也有“4045”人员,他们在文化基础、技能水平、接受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就业培训采取单一、简单的培训方式及标准,显然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人员组织难度较大,由于种种原因,参训人员不能按课程设置全程上完课。另外培训工作仅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满足失业人员的吃饭问题,忽视了对失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的教育。
(三)培训意识不强,培训效果差。近年来,自治区先后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为城乡劳动力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达到持证上岗、实现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但从培训督查情况来看培训效果较差,主要原因:一是参培学员意识较差,培训学校没有好的办法来约束管理学员,导致参学率不高。二是培训学员自由散漫,不守纪律,不服管理,有兴趣就学,没有兴趣就拍__ 股走人,对国家实施的免费培训机会不珍惜,自己不花钱,没有压力,没有负担,提不起精神,抱有看热闹混日子的思想。三是职业资格证书没有“含金量”。在农民工实际工作中起不到多大作用,有证无证一样干活,一样拿钱。
(四)创业培训总量较少,电子商务培训滞后。受资金限制,目前我市创业培训的年培训量在350人以下,且iyb高端培训,难以大规模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区厅没有明确补助标准,地方财政无资金支持,受资金、场地的限制培训工作难以开展。
三、对策建议
针对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工作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创业就业意识教育,创新就业培训模式。围绕“以培训促就业、以创业促发展”的目标,开展创业就业意识培训。以市职教中心、各民办培训机构为依托,以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广泛开展创业就业意识培训,力争做到参与创业就业意识培训面广,受众人数多。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创业就业专题讲座,邀请有资质的创业培训老师、专家教授、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创业成功人士授课。通过开展创业意识培训,使广大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创业就业、全民创业的重要意义,激发全民创业的激情和活力。积极鼓励全市城乡居民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宣传创业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扎实推进以下岗失业人员自强创业、返乡农民工回归创业、妇女群体巾帼创业、高校毕业生圆梦创业为主体的“四类”群体创业,积极树培各类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紧密结合经济特色,突出重点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重点依托全市商旅服务的经济特色和岗位特点,围绕文化旅游、葡萄种植、餐饮服务等急需岗位,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开展就业培训,为商贸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培训工作要分层次有序推进,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便捷性,不仅注重劳动技能培训,同时积极注重开展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的培训。要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式,一是实行联合订单培训。把技能培训与市场有效对接,联合本地企业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培训后的失地农民直接到企业就业,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二是实行联动培训。实行城乡联动、校企联动,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展培训,实行“量身”培训。
(三)以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抓手,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市就业服务机构强化与嘉宝工业园区、新材料基地的协调配合,加强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求职人员的劳务对接服务工作。就业部门一方面深入辖区工业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单位开展用工调查,摸清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对已进行失业登记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城乡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愿望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和工作意愿,为工业园区用工企业与求职者就业对接牵线搭桥。其次是按照辖区企业单位的培训愿望和用工需求,组织企业新增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和岗位技能提升培训。
(四)建议政府加大对创业培训、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资金的投入力度,将培训补贴资金纳入青铜峡市每年的财政预算。加大举办syb培训班力度,适度扩大iyb培训,增加电子商务专业的培训,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创业就业。通过建立专家指导队伍对成功创业的人员给予跟踪服务,逐步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2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指导帮助下,____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市、县下达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各项目标任务。针对就业再就业目前所面临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我局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深入
到企业调查走访,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稳定生产,为促进____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对就业再就业工作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3月份,全县提供就业岗位495个,其中:开发公益性岗位44个;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1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再就业90人。城镇失业人员755人,城镇新增长劳动力4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劳务转移输出1432人(有序转移输出265人),培训失业人员200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635人。
二、经验和做法
促进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为进一步抓好促进就业工作,实现劳动保障工作更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的工作措施:
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就业稳定。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积极效应,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点建设项目时,把增加就业岗位和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作为一项基本要求统筹兼顾。采取多种政策措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广开就业门路。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稳定就业形势,保持社会稳定,目前我县已在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对可能出现的规模性失业,采取了预防、调节和控制的措施。
支持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保企业就是保就业,通过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岗位。充分发挥政府扶持帮助企业的各项行政、金融、经济的政策和法规,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生产。积极采取各种优惠和扶助措施,引导和鼓励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加强管理、技术创新主动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根据实际采取在岗培训、轮岗轮休、协商薪酬等措施,尽努力不裁员或少裁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做出努力。
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发展。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重大政策措施,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一文件,我们正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共同推进、政策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培训”的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创业服务,用好创业资金,大力扶持和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援助。当前,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面临的就业压力,是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多渠道实现就业;通过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帮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通过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扩大内需、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强化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采取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一对一”帮扶、鼓励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
三、存在问题
一是今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是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增多。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另一方面是就业困难群体增多。由于就业空间的挤压,就业供求趋紧,导致“4050”下岗失业人员、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有的企业开工不足、增速下滑,特别是部分资源型企业已经达到半停产状态,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都可能造成就业能力回落、缴纳社会保险费能力弱化等新问题。
三是由于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企业用工需求的减少,职工待岗歇业现象的逐步增多,劳动关系的不稳定性增加,劳动争议和举报投诉案件数量上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四、下步打算
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把就业工作作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依靠县委、政府,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稳定就业、培训提升就业、服务方便就业五个方面,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到年末,努力实现全县开发就业岗位20__个(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0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200人、“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5000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__人。
发展促进就业。结合县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发挥重大项目的就业拉动作用。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通过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拉动就业。
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贯彻落实省政府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对各类创业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为创业人员解决启动资金、降低创业成本,实现成功创业创造良好条件。重点扶持250名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和其他有创业能力的个人自主创业,带动600人就业。
政策稳定就业。强化“零就业”家庭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4050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上人员、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他们灵活就业和自谋职业,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做好农民工的就业工作,通过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措施,稳定一批农民工就业;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和引导支持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困难人员,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公益性岗位和提供服务、援助,多渠道多形式实现就业再就业。
培训提升就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运用培训补贴政策,扩大培训规模,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率,提升就业竞争力。为农民工和退役士兵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为新增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促进其就业。
服务方便就业。组织开展“春暖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等系列活动。规范劳动力市场,把就业服务延伸到乡镇。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保障求职者合法权益。强化服务功能,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失业登记和预警预报工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3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的__大将扩大就业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建设中,实现充分就业对于发展国民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认真总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我省促进就业工作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改进措施,根据省政府领导意见,由省政府研究室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告如下。
一、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成效
(一)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了全省就业工作的平稳发展
根据中央部署,自__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认真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确定了“增加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强化再就业服务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等五大工作目标,提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要与增加投资相结合、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国有企业改革相结合、与城市化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的五个结合要求,并以省政府名义将就业再就业目标下达各地州,要求各地把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人数、控制失业率等目标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形成了“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全省就业工作平稳发展,各项就业指标基本实现。__-__年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5.01万人,年均增加约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累计54万人,年均登记失业人数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家产业就业人数521.6万人次,其中,省外流动就业人数为201.14万人次;累计投入使用就业再就业资金15.17亿元;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50.4万人,实现再就业42.9万人,再就业率为85.1%;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90.55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0.49亿元,支出18.76亿元,有35.4万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127个,职业介绍机构共1715个,其中: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1518个,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1359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855个。
(二)劳动力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云南省劳动力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90年代逐渐培育并随着国家“金保工程”的实施而不断发展,至今,一批设施、功能较为齐全的地方性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包含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内容的就业服务体系以及职业介绍咨询服务网络基本形成,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已经成为我省劳动用工的主导方式。
一是全省城乡普遍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__年,全省129个县(市、区)所辖的53个街道已经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1517个乡镇上已经有1301个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所(站),全省851个社区中,已有637个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建设,使劳动保障工作重心下移、更贴近群众,窗口前移、更方便群众。二是全省基本完成了劳动力市场网络和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市场的职能。“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劳动力市场场地建设面积达82,649.84平方米,其中:州、市级为14,428.18平方米,县级为68,221.66平方米。市场内设有求职与用人登记、信息发布与查询匹配、职业指导与政策咨询、推荐介绍与现场招聘等服务项目和窗口。全省各地先后筹集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8,026.03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38万元,省级补助691.25万元,各州、市、县自筹7,196.78万元。各级政府除资金投入外,还以其它方式支持劳动力市场建设,如房产、土地、办公用品、设备等,折合资金3,161.67万元。
__年年,云南全省共有职业介绍机构1865个,其中,省级1个,地、州、市级16个,县(区)以上140个,街道51个,乡镇级1,477个,其它部门开办的28个,个人开办的169个。职业介绍工作人员2,675人。劳动保障部门开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完全覆盖了全省县以上行政区域,乡镇职业介绍机构已覆盖了全省乡镇的75.2%,工作覆盖面达到90%以上。全省劳动力市场载体建设形成了以省级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以16个州、市为劳动力分市场,128个(不含丽江市古城区)县级公共介绍机构为骨干、其它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成效显著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劳务输出)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省委、省政府将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和三项扶贫工程的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了输出前的引导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全省劳务输出规模稳中有升,劳务收入稳定增长,输出区域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已经成为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据省劳动保障部门数据显示,__年年1-10月,全省当年共输出劳务人员137.68万人次,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72%。其中:境外输出0.49万人次,占0.36%;省外输出40.81万人次,占输出人数29.65%;省内输出36.45万人,占输出人数26.47%,县内输出59.92万人,占输出人数的43.52%。预计全年输出150万人次,完成年计划80万人的187%。
__年起,我省开始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劳务输出项目,当年省级投入1,147.2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38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767.28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7,251人,输出劳务人员239,60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43,500人的550%,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5亿元。__年投入1,317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20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197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3,398人,输出劳务人员24,4728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9,900人的613%,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1.7亿元。__年年投入1,848万元,其中劳动力市场建设费18万元,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及职业技能培训费用1,830万元,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18人,输出劳务人员313,510人次,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36,600人的856%,当年实现劳务收入约14.7亿元。
(四)失业保险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
全省失业保险制度在巩固中不断发展,统筹级次提高,实现了“地级统筹,省级调剂,财政补贴”的管理方式,失业保险基金稳步增长,有效发挥了保生活、促就业的作用。到__年底,全省参保人数回升达到189.2万人。5年间,全省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4.3亿元,与“九五”相比增收15.2亿元,增长166%;基金支出18.4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2.9亿元,增长232%;省级向9个州市调剂失业保险基金1.35亿元,与“九五”相比增加1.02亿元;救助失业人员达到32.6万人,与“九五”相比增加20.23万人,增长164%;帮助7.12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与“九五”相比增加2.96万人,增长71%。
(五)资源枯竭型城市就业再就业成效显著
昆明市东川区是我省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东川的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大量劳动者失业,时登记失业率达40.2%。为有效促进东川区企业的转产经营和改善劳动者就业状况,__年4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在东川建立再就业特区,对东川再就业特区劳动就业提供许多优惠政策,为东川再就业特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我省其他类似的资源型城市成功探索出一条发展道路。
__年年末,东川区户籍总人口为30.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万人,农业人口23.2万人;全区农业劳动力人数11万人,富余劳动力人数1.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5,100人。在实现就业方面,__年年城乡就业人数17,938人(其中:在职就业农民工11,117人);在本地就业6,821人(其中:“两后生”826人,下岗失业人员4,836,大中专毕业生750人,技校毕业生409人)。__年年毕业后实现就业的“两后生”361人,复退转业军人就业92人,劳务输出人数11,174人。
在失业方面,__年年新增城镇失业人员4,709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400人,“两后生”2400人,复转军人100人,其他人员1,809人;外地户口到东川就业489人。__年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比上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在再就业资金使用方面,自__年东川再就业特区建立以来,中央、省、市三级共安排再就业资金1.14亿元。__年年支出再就业资金2,054.15万元。截止__年年末,累计结余再就业资金3,707万元。
二、当前我省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但是也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
(一)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再就业工作压力进一步加大
城乡就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在人口不断增加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双重作用下,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更趋复杂。据劳动保障部门测算,我省有农村劳动力2,091万人,其中还有500万人需要在今后几年转移就业,加上每年有37万左右的城镇新增劳动力、登记失业人员,以及100万省外常年入滇就业的外来人员,特别是仍在实施的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制,导致由就业转失业的人数增加,全省每年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居于16-17万人的高位上,我省gdp每增加一个点,仅能带动2.6万人就业,若经济增长保持9%的速度,我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不超过30万个。因此,就业压力非常大,就业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贫困省份,据“五普”资料显示,我省0—14岁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6.02%(全国平均为22.89%);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为20__人(全国3611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为6563人(全国11146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为21233人(全国33961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为44768人(全国35701人);文盲率为11.39%(全国6.72%)。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4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镇实施“五大工程”助推脱贫攻坚。
1、鼓励转移就业。免费提供就业用工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专场招聘等就业服务,与用人单位签订不低于一年劳动合同的给予500元求职补贴,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20__元生活补贴,以及县内100元、省内300元、省外500元的交通补贴。
2、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并给予每人50元生活及交通补贴。
3、免费参加创业培训,自主创业成功的贫困劳动力,符合条件的给予不高于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办小微企业及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
4、优先公益安置。对于有劳动能力,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最难就业的“一无三有”贫困劳动力,通过大力开发特设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每人每月补贴不高于600元。自20__年下半起,我镇新开发公益性特岗28人,续签保洁员52人。新增加1人。开发公益性专岗2人,每人每月补贴1600元。截止20__年上半年我镇共计落实安排公益性岗位83人。
5、支持各类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对于符合条件的创建就业就业扶贫基地(人社部门认定),每吸纳一个贫困劳动力就业且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政策性资金补。
二、存在问题
1、部分贫困劳动力对就业创业政策不熟悉,未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及服务,影响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热情。
2、日常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存在疏漏,上级部门核查出一户双岗及一人多岗人员问题,经及时纠正,已予以解聘。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及时入村入户,通过宣传关注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标语、张贴海报、发放用工信息手册等方法做好相关政策宣传工作,确保我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助力脱贫攻坚。
2、加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监管及培训力度。制定《集义镇公益性岗位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及工作细则,确保公益性岗位工作顺利开展。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5
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在项目建设中通过政府征用了大量的土地,导致了我县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合理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失地和失业情况
我县总人口共有35万人,其中28万是农民。由于近年来,为支持全县经济建设,征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用于新上项目建设。目前,我县人均不足0.3亩的农民有6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据调查在失地农民中,多数村的失地劳动力再就业情况比较好,大部分已从事二、三产业,主要是建筑业、服务业。但是,也有个别村的失地劳动力失业情况比较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处于失业状态。
二、失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就业观念陈旧。目前一部分失地劳动力安于现状,不是用获得土地赔偿金作为原始资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地经营活动,而是坐吃有限的土地赔偿金,整天无所事事。一旦土地赔偿金被用完,这些人的生计将成问题。
(二)缺少外出务工的手艺。在我县农民由于教育、文化、技术、信息等相对于城市较为落后,使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在失去土地之后,外出只能干一些苦、脏、累、险的体力活,且工资又不高、风险又大,导致一些失地农民不愿外出务工。
(三)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的门路。由于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失去土地后,不知道干什么好,十分仿惶。想外出打工应该干什么;想在家门口创业,不知干什么挣钱;想学技术不知到哪去学。
(四)就业服务网络需进一步加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失地农民就业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此项工作的进程。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失地和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措施
(一)引导失地农民破除陈旧观念。从加大宣传力度入手,帮助失地农民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以晚会、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活动为主要形式,大力宣传就业政策。典型引路。选择一批失地不失志,自力更生创大业的先进典型农民,采取新闻报道、巡回做报告等形式,进行宣传表彰,树立失地农民就业榜样。帮助我县失地农民破除要我就业的陈旧观念,树立起我要就业的观念,学习榜样,积极主动的去寻求就业门路。
(二)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培训。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调整和改革各类培训机构。积极组建职业培训基地或培训集团,鼓励合法的民办培训机构发挥作用,逐步形成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职业介绍与职业培训相结合,按市场变化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求,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发挥远程培训和电视、广播、函授教育等多种手段的作用,继续利用“三下乡”、科技普及和农村夜校等有效形式,灵活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调动农村劳动者开展个人培训,自我提高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的积极性,并发挥“能人”带动培训的效应。
(三)加快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结合本县实际,研究出台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通过“政府出一点,集体拿一点,个人交一点”的方法,减轻失地农民缴费压力,鼓励他们参加养老保险,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积极组织失地农民外出务工。针对我县失地农民的就业愿望,大力搜集用工信息,并送信息上门,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失地农民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实行政策倾斜,在求职登记、费用减免、同等条件下录用、选择输出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为他们外出务工提供方便。
(五)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及时收集、整理、发放各种就业信息,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劳动力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六)支持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好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加大投入,上新项目,扩大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当地的失地农民就业。
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实践报告篇6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一、引??
国务院主持召开国务院会议,研究如何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学生在就业找工作太泛滥了,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便于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应对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毕业生面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我们放了发大概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7份,在受调查的学生中男学生占30.4%,女学生占69.6%,基本上都是本科生,在问卷调查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学校、专业的分布,反映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总体状况。
二、调查形式与结果
1.调查的对象和范围
本次进行的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主要是利用大学生外出打工机会,调查打工所在地区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对就业前景的看法、就业方向期望、今后参与工作时所期望的资薪待遇等各个的方面。
2.问卷调查的方法
主要是在大学生所在各大工厂发问卷。调查为一对一的方式,填一份收一份。还有一小部分托熟人在其打工宿舍发放。最后统一整理,分析。
3.调查的目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势的调查,更好的让大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就业趋势;真实的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尽快找好自己的地位,让大学生提高就业危机形势,为自己的发展做一个新的规划,尽量避免产生就业盲目性。
三、结果分析
难点一:基层就业“非主流”
在近日举办的一些就业双选会、招聘会上,城市就业岗位竞争激烈,但是一旦涉及“基层锻炼”“基层服务”等字眼的岗位都少人问津,尽管各方面待遇和优惠条件与城市基本无异,但急需人才的基层医疗单位、基层事业单位等常常出现招不到人的情况。
尽管我国近年来逐步加强基层就业引导,但鼓励政策、待遇保障等对于求职者来说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并且还存在着发展机会受限、工作环境差等问题,导致基层就业“看上去很美”,实际并非求职者的主流选择,基层就业未能起到缓解一线、二线城市就业压力的作用。
难点二:“专业”冰火两重天
近日,“最赚钱的十大专业”“就业前景的十大专业”“薪资最低的十大专业”等榜单引发了一场关于就读专业与就业之间的讨论,一些就业率低、竞争力不强、缺乏特色的专业让毕业生直呼“坑爹”。某研究机构发布的“20__年度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中,动画、生物工程等曾经令人趋之若鹜的“好专业”赫然在列。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就业率等指标统计对一些专业亮出了“黄牌”甚至“红牌”,然而高校受到利益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思想影响,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富有预见性的调整,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陷入“滞涨”。就今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高校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忽视市场需求闭门造车,只能加剧专业发展的危险性,“热门”变“冷门”,导致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过去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跟公务员似的,好坏给你安排个工作,不管对口不对口,喜欢不喜欢,对于单位也一样,不管新分配来的大学生是不是有能力有素质都要接收。其中有些还是不错的,像医生、老师等,工作不错,基本能对上口。
过去大学不好考,含金量很高,当时的中专都比现在的大专难考。能考上的水平都不太低,尤其是机械电等理工类的大学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很多都成了企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人们知识水平低,企业对人才需求门槛较低,所以大学生就业优势十分明显。例如,过去企业基本是人工操作,技术含量低,要求也相对低,大学生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如今就业前途却不容乐观。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形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__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
3.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
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
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
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4.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
5.大学生方面
首先,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6.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就业市场供求的双方,只有了解了需方企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才能有方向去提升自己,才能更具有竞争力,因而我们必须知道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或技能才能为企业所青睐。为了让这部分更具有说服力,特别邀请到了__王先生为我们解答关于这方面企业的态度。
问:你认为“人才”的概念应该如何介定?
答: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第一宝贵的,人才的概念太大,其实所谓的人才应该是不同的人在不同岗位上所发挥的作用及所展现的潜力、动力。我个人认为人才即把应该做的做好同时发挥自己的所长,向其它方向延伸。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能力为专业知识、发展眼光、动作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社会能力及其它各方面的相对具有的理解能力。
问:贵公司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多吗?在招聘中最看重他们那方面的呢?
答:不多,如果要招聘应届毕业生我首先会考虑他的专业是否对口再次是看他们的沟通、演讲水平。因为专业只是代表他们以前的学习好坏,沟通、演讲基本一个人的可塑性。还会注意一些人接物的细节问题,细节能代表一定的素养及个人的观察性、能动性。
问:您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那些素质?其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
答:当代大学生普遍较浮躁。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所学专业性知识;
②与人沟通、交流、协调的能力;
③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知识面要广,专业性要强;
⑤良好的个人养成习惯;
⑥良好的动手、动脑能力,学以致用;
⑦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态的调整能力;
我认为较全面发展比较好,当然不是十全十美,只是全面的人协调力较强。
7.大学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所有方面而言,我们主观的意志与行为是我们能去改变和做到的,先__好内功才能在应对竞争时占据主动地位置,面对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与激烈的竞争环境,我们需要在态度上和行为上做出一定的改变。
(一)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其实中高等级的职位需求是较少的,而较低等级的职位需求是巨大的,但是,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只是停留在自己对“美好前途的幻想”之中,这就导致了就业市场上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职位空缺的现状。我们说,与其不停地成天怨天尤人,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自己心情,还不如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彻底打破以往的美好想象,脚踏实地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要求我们调整就业的期望值。
(二)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当下,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其实不然,我们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是否有发展的潜力,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三)__内功,直面竞争
除了面对就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外,能力是面对竞争脱颖而出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__好内功,才拥有谈判的筹码。在大学期间,我们大学生就应该树立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应细致到具体的行业与职位,之后再去了解这些职位需要哪些方面的技能与素质,并通过大学的学习不断往这个方向靠拢、深化,让自己具备这些方面的技能,当我们在毕业应聘的时候,哪怕面对着激烈的竞争,__过内功的我们会赢在起跑线上。
(四)鼓起勇气适度自主创业
我国教育局常常鼓励有条件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这能够纾解就业的压力,也为毕业生通往成功提供了新的道路,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大学期间没有为生存做好必要准备,导致很多学生放不开手脚,特别是自主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普遍不强,而创业者恰恰除了应该具备一般的知识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积极主动的心态和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及不怕失败的勇气和毅力,这就导致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创业,而许多人错失了机会。并不是说鼓励所有人去自主创业,只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正视这方面的选择。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大的方向上说,这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发展;从小的方面说,它关乎着我们的切身利益,也是当下和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面临的严峻的问题,因而全社会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关注这个问题,并为解决它作出不懈努力,而我们自己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培养自我内在的素质,为不久后迎接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