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和指南,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活动,实用的教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教学的启发性,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新闻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新闻教案篇1
活动内容
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历史、地理资料,举行一次追访历史新闻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地理材料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整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能够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创造性地再现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表达能力,并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在分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养成合作意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加深或拓展对哥伦布航海活动的了解与认识。
活动重点
对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进行再认识。并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的。
活动难点
对开辟新航路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对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
活动程序
1.全班同学分为三个专题研究小组:航海可行性论证组、航海探险组、重大影响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各小组依据专题确定本组搜集的相关资料。
2.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追访历史新闻的设计,要在符合新航路开辟基本史实的前提下,大胆、合理地想象如何生动的展开追访历史新闻的过程。找出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以备提问。
3.各小组分工开展专题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选择典型资料,编制成追访历史新闻的活动方案或汇报稿,并可选择多种展示方式,准备vcd、多媒体课件等。
4. 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追访历史新闻活动汇报会,于活动前做好会场布置。全班同学推举一人扮演新闻发布官、一人扮演哥伦布,每个专题组各推举一人扮演哥伦布的同伴。其余同学作为记者团记者均可自由提问。
教师导言
今年是20xx年,五百年前的5月20日,航海家、探险家克里斯多佛?哥伦布在西班牙巴利阿多利德永远地合上了眼睛,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航海家画上了人生的句号。但是,哥伦布开启的航程却才刚刚开始:两个大陆,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都因他改变;而五百年后,后人关于哥伦布的功过是非,仍然没有定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纪念他,我们一起来举办一次跨越时空的追访历史新闻活动:回到15世纪末,与哥伦布及其同伴对话,去走探测那位英雄人物,回顾那段伟大的历史。
(通过教师语言的烘托来创设历史情景。)
在课前,同学们已分好了小组,确定了主题,下面就让老师把舞台交给你们。 首先让我们有请这次活动的新闻发布官。
新闻发布官:
尊敬的各位先生、女士大家好,哥伦布一行在经历了240天的远航探险,终于凯旋归来,这不仅轰动了西班牙,也震撼了整个欧洲。西班牙女王在巴塞罗那宫廷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哥伦布等人经过的地方也是人山人海,每个人都想争睹哥伦布的风采。那么我们受西班牙王室的委托举办了这次新闻发布会来详细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哥伦布此次航海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出这些勇敢的探险者──哥伦布及其同伴。
(哥伦布及其同伴上场)
新闻发布官:首先,我们请哥伦布先生对此次航海活动作一下简要的介绍。
(幻灯片,配以地图)
哥伦布:首先感谢女王陛下对我们这次航行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我们在1492年8月3日,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驶出大西洋,直向正西驶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它就是东方的印度。 我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新闻发布官:下面我们就把时间留给此次前来的中外记者们,如果有比较关心的问题可直接向哥伦布先生提问。
记者a:哥伦布先生,您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是什么支撑您最终走向胜利呢?
哥伦布:对地圆学说的坚信,对黄金的渴望,但是我并不认为我这样说就证明我是一个拜金主义者,因为黄金是所有商品中最贵重的,它不仅仅代表着财富,拥有黄金的人不仅能满足现世的需要,还能找到在炼狱中拯救灵魂的方法,走上通往天堂的路。
记者a:谢谢。我非常佩服您这种勇敢执着不畏艰险的精神。
记者b:请问哥伦布先生,是什么让您如此确定这次航海肯定会成功呢?
哥伦布: 因为现在航海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下面请我的助手给大家介绍一下。
(幻灯片:罗盘针,地圆学说,多桅帆船。)
哥伦布同伴:(1)我们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能造新式、轻便、安全、多桅、多帆、吃水深、储货空间大、能逆风行驶的大船(2)航海技术改进较大。中国的罗盘针传入欧洲以后,给欧洲的航海事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以前欧洲人不敢到大海深处去航行,只能沿着海岸线弯弯曲曲地前进。有了罗盘针以后,船只就可以离开海岸线大胆地航行到适当的航线上,也不怕阴天和大雾弥漫了。(3)地圆学说的流行。我们都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了一定了解,而且现在绘制地图的技术已经很高,现在欧洲已出现标明海岸线和港口位置的航海图。
记者c:您能否和我们谈一谈在航海途中的经历?
哥伦布同伴:我们于1492年8月3日从西班牙出发。我们的船队由三艘大帆船和87名水手组成。由哥伦布指挥船队一直向西航行,我们对途中见到的每一群海鸟和每一片水草都进行仔细的观察,不放过一点线索。1492年10月12日凌晨,在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久盼陆地而不见,船员中怨声四起,您知道我们带去的水手大都是犯人和死囚,在路上自然争斗不断,那一天就在几乎要发生叛乱的时候,船头上的一名水手突然一声惊叫:“啊!陆地!”原来他在月光下隐隐约约地看到前方有一块陆地。这样我们就到达了印度。
九年级上册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
记者d:能为我们描述一下您所登陆的岛屿的情形吗?
哥伦布同伴:“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已经12月份了,但是还能听到夜莺在鸣唱,还有其他上千种鸟类出现在这个季节。这里可以看到七到八种棕榈树,这些美丽树木的数量实在难以估计。其他的植物、果实也都一样。在岛上,有不可思议的菠萝丛、广大的可耕田地,还有新品种的蜜蜂,好几个品种的水果,还有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内陆,更有许多金矿,蕴藏量之大,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真是个惊奇之岛。”
(播放幻灯片──美洲印第安风景)
记者e:当地的印第安人是否欢迎你们,你认为我们真的可以在那寻找到我们想要的一切吗?
哥伦布:他们非常欢迎,甚至把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当成神仙派来的贵客,热情的招待。 因为这些岛屿上印第安人的生产方式还是极其原始的,所以我们带去的所有制品,甚至废物、玻璃碎片和每张用过的扑克牌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宝贝。我们就用这些东西换取了他们大量的贵重物品。所以我敢说只要有50人的军队,我们就能控制所有印第安人,让他们做任何事。
(播放幻灯片──第一次航行中,哥伦布遇到友好的印第安人的情形。)
记者f:哥伦布先生,您为我们带来了福音,您是否打算再次到达那里并征服他们呢?
哥伦布:是的。我们非常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如果我们一起努力的话那里将是我们新的家园。可以给我们带来黄金,更多的贸易、奴仆以及无穷的宝藏。
新闻发布官:非常感谢哥伦布先生及其同伴,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互动探究:
老师:通过此次活动你又进一步了解了哪些内容?
学生:我觉得哥伦布的成功离不开他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同伴的支持,离不开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上和做人、做事上也要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老师:哥伦布的确是一位英雄人物,在我们当今社会里,这种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学习的。
学生:我知道了哥伦布此次航行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去寻找黄金。
老师:确实,这把“无形之手”推动着人们不惜牺牲生命去冒险。
学生:虽然说哥伦布此次航行动机主要是去寻找黄金,但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其积极的一面的,因为毕竟发现了新大陆,而且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
学生:但是哥伦布的一个野心就是想征服当地的印第安人。所以哥伦布的航海也是带有很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引出学生对哥伦布航海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尽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个别偏激的思想,培养公平、公正地对待事件的价值观)。
老师:哥伦布既是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又是殖民者、侵略者。他发现了“新大陆”,带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美洲许多地方遭受了残酷的掠夺和屠杀,日益贫困落后,尤其是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不过美洲也由此走出了原始社会,进步了文明时代。如果我们用“进步”和“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我们说,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 .1mi.net 进步性,应该予以肯定。而且不管我们怎样评价新航路开辟这件事,我们都不能否认哥伦布是一位英雄人物。伟人已逝,精神永存。哥伦布广博的知识、过人的胆识以及他的勇气、决心、毅力和开创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教师总结:
这节课上,很多同学表现都很出色。收集资料时,老师看到每位同学都在积极参与,而且大家认真分析、讨论,看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伟大及其实质。老师在你们的活动中,体会到了你们对历史独特的感悟,也让我深悟到同学们的求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希望同学们把这节活动课延伸下去,创办一期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主题的手抄报。
我也祝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勇往直前,一帆风顺!
新闻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三、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学习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了解侧面表现和借景抒情手法的运用,认识“印象式报道”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通过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怎么才能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呢?下面,我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请打开课本第41页,用30秒的时间浏览这则新闻,回答以下问题:1、奥斯维辛在哪里?布热金卡在哪里?2、人们访问了哪些地方?
二、背景知识
1、奥斯维辛是波兰南方的一个城市,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在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这是新闻的背景材料,可在3—5段里寻找。(插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背景资料)在奥斯维辛城附近,建有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它建于1940年4月,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曾囚禁过24个国家的民众和战俘,共有约400万人在此被杀害。1945年,德军为消灭罪证,炸毁了它,现在人们参观的是经修复后建成的博物馆。
2、人们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15段里寻找。这部分叙述人们访问奥斯维辛博物馆的过程。
抓取信息一般看标题和导语部分,进一步在主体里寻找。这是从新闻结构上着眼。重要的信息是新闻事实,阅读新闻时还要分清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而新闻材料除了上述两类外,还包括作者的主观评价,因此重要信息多在陈述部分,要分清陈述和评价。这是从新闻材料着眼。这是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对大部分新闻适用。但是,并不是所有新闻的主观评价都与事实截然分离的。下面,请同学们划出表达作者评价的语句。
三、课文赏析
(以学生划出的语句引导学生认识这篇新闻的特点)这篇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写作者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包括所见所闻所感,而且并没有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但却让人感受到情感波澜的暗涌。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印象深刻的句子,仔细体会,说说句子的内涵。
(归纳学生看法,引导他们品句)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几个儿童在追逐游戏。”如此美好、和平的景象,作者为什么觉得可怕?如果这种景象出现在维也纳的多瑙河旁,只会锦上添花。可怕的。不是景象本身,而是布热金卡出现了这种景象,布热金卡的历史与此太不相配了,这才有了第二段的四个“不该”。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与它最相配的景象。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作者因此感到“可怕”。无一句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同时在开头给读者造成情感上的震撼和心理上莫名的压抑。
2、“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3、第十三段: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姑娘的微笑
木然:被困难、苦难折磨而产生麻木的表情。(插入资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扇高墙上写着:“来到这里只有劳动,不能有任何别的设想。不想劳动者可以自己触动电网。”集中营的头头在囚犯到来的当天就对他们说明白:“……集中营进得来,出不去,除非从焚尸炉的烟囱里爬出去。”)“木然”及对姑娘的描写揭露了法西斯对美好的摧残以及作者的愤恨之情,暗示人们应珍惜今天的和平生活。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通过一些饶有意味的场景曲折表达感情,使意味深长,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许能为同学们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
4、(请划出描写参观者的相关语句)“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他们表情茫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7——15段,作者跟随着参观者的脚步,通过外显反应表现参观者的内心感受。(让学生针对相关描写畅所欲言,想象参观者的心理活动)
(重点讲解议论句“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杀人者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行的,无辜的人们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总结以上片段的写作手法)通过参观者的动作、神态,侧面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四、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一般新闻的特点)
2、视角独特。从“平静”中找到新闻。在平淡的事实中,作者感受到平静之下的风暴,那就是每一个参观者心中的感情波澜。他们都受到了震撼,从而更加热爱和平自由。这是善与恶的对立。因此,作者没有直接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景象,而是转而关注人的感受。这一类新闻有别于纯客观报道人和事的新闻,被称为“印象性报道”。
3、多用否定句:使具有统一的风格。标题就是一个否定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背景材料后(即6段),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很多次了”,所以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仍感到非写不可,表现了记者的良心,交代了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第二次出现在结尾,呼应前文,突出主题。
五、讨论
这篇新闻的语言富于表现力。思考: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是对纳粹罪恶的愤怒谴责,还是对和平自由的希望?还是两者兼有?(学生之间互相讨论,选代表发言)
六、总结
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和侧面表现的手法传达了参观者们的内心感情,表达了对纳粹暴行的愤怒和对自由和平的向往。
七、布置作业
1、找一则消息,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写一句话新闻。注明新闻的。
2、完成课后练习四的第二小题。
板书
新闻事实
一、新闻材料 背景材料
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 片段1
片段2 借景抒情
片段3 (7——15段) 动作、神态描写 侧面表现 恐怖 残暴
三、写作特点:
1、文字简练、朴实。
2、视角独特。
3、多用否定句。
新闻教案篇3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掌握其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能力目标:根据新闻的特征理清文本的内容和结构,品味、学习语言的真实准确。
过程与方法:教师诱导,学生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情感与价值观:感受中国解放军的英勇无敌,明白胜利来之不易,学会珍爱幸福。
教材解读:
文本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并且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撰写。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是学生中学时期实效接触的新闻体裁。它既要求学生掌握新闻的基本知识,还要求学生感受新闻体裁语言的真实与准确。
学情分析: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新闻联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这了便于学生尽快地掌握新闻的特点,在教学上要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同时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是学习的好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和比较中把握文本的语言特色。
重难点剖析:
重点:新闻的一般特点、文本的语言风格。
难点:革命的传统教育、分析语言的准确及文本行文的有序条理。
教学基本思路:
1、教师课前明确新闻的常识,收集文本新闻的背景资料。
2、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基本了解文本的内容、完成字词的积累工作。
3、两则新闻分三课时完成,重点教学第一则,第二则重在自主探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本课堂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一则新闻。
2、重点教学新闻的六要素和结构的五部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景设置:古往今来战争知多少……(由战争话题导毛泽东的《人》,进而转到作者这一话题)
二、众说纷纭话作者(不求学生全知,但求人人知一点,而后教师明确作者常识,具体内容略)
三、一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1、自主诵读,圈点勾划要点、疑点及精典语句。
2、合作完成字词积累,由学生提问学生解,教师适当归纳。
3、复述故事,探究文章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薪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起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战领广大南岸广大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四、二读课文,探究新闻结构的五部分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大江
导语:(1、2句):概述全篇最重要的、最新的事实。
主体:(3—末句):具体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状况。分中、西、东路军三部分述写。
背景:(8、9句):内容略。
五、三读课文,自己反思新闻的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六、能力迁移训练,听读新闻一则,一边记录其六要素与结构的五部分。
七、作业设计:课外阅读新闻,理清内容,找出六要素及结构五部分,下节课堂前相互交流。
八、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新闻的六要素:结构的五部分:
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主体——背景——结语
第二课时
本课堂目标:
1、课本第一则新闻语言的赏析
2、课文行文的条理明析
3、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形象探讨
教学流程:
一、新闻交流平台
二、再读课文,精典语句欣赏
1、根据一读课文时的勾划美语,说说个人的理解
2、结合文本第三题,完成练习。
三、探究文本主体的顺序:
问:文本主体是按什么顺序叙述,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
明确:提示学生不同角度考虑,结论不一定那么完整,但要求有理有据。
四、个性阅读:阅读文本,说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及人民解放军——
五、自由诵读课文,提出疑问,互动解决,小结第一则新闻的学习目标达成。
六、作业设计
1、反复诵读文本,领悟新闻的特征。
2、准备第二则新闻的学习。
七、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总述:分述:
人民解放军一层:中路军——突破渡过35万人(略)
百万大军千二层:西路军——占领35万人渡过三分之二(详)
余华里冲破三层:东路军——激战35万大军大部分渡过(重点)
敌阵横渡长江
第三课时
本课堂目标:
1、教学第二则新闻
2、完成一则新闻写作
教学流程:
一、自由阅读,自主,互助完成字词积累
二、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此则新闻的内容: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了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说明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进而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3、互动探讨新闻的六要素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情的起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整个南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中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炽不得不被迫弃城逃走。
经过和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逃走,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肉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敌方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4、互动探讨新闻的结构五部分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1句)概述我军解放南阳
背景:(2-7句)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加顾过去一年多来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主体:(8-末)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加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可分为四层。(具体分层略,可参见《教参》)
5、个性阅读,品味此则新闻的精妙之处,张扬个性感悟。
三、写作训练
1、听读报刊新闻两则,再次感知新闻的特点。
2、听读教师新闻一则,感知如何写作身边新闻。
3、口头作文,入格训练。
4、写作:要求,根据自已所了解的最新事件写一则简明的新闻,要注意六要素的完整,结构五部分的合理运用。
四、板书设计
写作: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事件的背景,结语
其他:语言运用要规范,力求个性化
新闻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新闻报导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理解新闻写作中将情感蕴含于叙事之中的写法。
3、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小组探究,理解新闻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2、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会筛选信息,抓重点、抓关键。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1、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把握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筛选信息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波兰诗人菠萝涅夫斯基的一首小诗《我的故乡》导入,介绍奥斯维辛的历史由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解题:课文题目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既然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作者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了的呢?
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用文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话概括。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知
1、参观者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性。这篇新闻有没有写那些酷刑是如何实施的?有没有对遇难者的死亡做直接描写?那作者是以什么独特的视角来写的?
请学生找一找关于参观者感受与反应的句子,同桌互相交流一下,想一想,写参观者的感受与反应的目的是什么?
新闻教案篇5
一、说教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会学生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区分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其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我会以此为教学重点进行教学。
二、说学情
本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常见的新闻,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新闻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文章写于“二战”胜利后的第十四年,离现在的时间比较远,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学生对“二战”的信息了解的并不多。因此,我将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与课文所写内容有关的历史资料。学生对这则新闻中蕴含着的作者情感比较难把握,我会通过初读、再读、研读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去体味文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本单元新闻教学的要求以及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我制定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学生做好相关的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法西斯的暴行,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
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其观点。
2、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我运用诵读、设疑、点拨启发、学生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学习任务。
2、学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领悟情感,学会赏析新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更好的实现以上教学方法,我将采用多媒体辅助传统黑板教学,并利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阶段:课前我的主要准备工作是备好课,搜集作者和“二战”以及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做好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并对“新闻的客观性”进行思考,积累感受。
(二)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由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导入,并用多媒体演示诗歌《蝴蝶》内容,播放相关配乐,我深情朗读后,导入:这是一首感人的诗,它的作者叫巴维尔,是个犹太人,写于奥斯维辛集中营。23岁时,法西斯把他投入毒气室,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此陨落了,他只是死亡于此的上百万犹太人中的一个。那么,奥斯维辛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今天,就让我们随着美国记者罗森塔尔,走进这座恐怖的人间地狱。同时,我通过提问检查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介绍作者和奥斯维辛集中营以及有关背景情况。
?这样的导入为学生创设了情境,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相关背景的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的内容。】
2、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我先以新闻与一般的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的特点,引导他们注意本则新闻视角的独特。
接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我板书生字词,如:毛骨悚然song3、和煦xu4、踉跄liagqiang4、祈祷dao3.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这则新闻并没有写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的事件,那么它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学生边朗读课文,边圈点勾画相关句子。学生朗读回答相关问题。学生发言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发言后,我进一步明确,多媒体演示相关要点。
?这一环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使他们的情感随着文中的参观者变化着,有助于他们走进文本。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旨在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全文,这有助于接下来对课文的研读与品析。】
3、再读文章,揣摩细节。
我进一步设疑,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以下问题,我来回巡视,适时启发、引导。
(1)文章的开头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的美好画面,但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结尾处也有样的描写,这样写有何作用?
(2)本文有许多细节耐人寻味,请从文中找出几例,仔细揣摩品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3)怎样理解14段中“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句话?
学生回答后,我小结明确,并用多媒体演示内容要点。
【这一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通过平等对话的方式设疑,,一方面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体味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这有助于接下来对文章写法的鉴赏。】
4、研读文章,赏析写法。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文题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接着在第6段、16段中也用否定的语气说到了这个意思。这一连串的否定句有什么含义?它们在文中又有什么作用?
(2)本文有很多精彩之处,透过文中的叙述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请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后,说说其中蕴含的情感。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新闻与我们常见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小组派代表发言,我启发、点拨,最后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就教学重难点问题由易到难,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这样组织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深入理解文本,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
5、拓展延伸
我借助多媒体介绍两篇新闻稿《奥斯维辛委员会集会,施罗德强调德国应负责》和《日媒体对奥斯维辛报道独特,轻描淡写错误历史》引导学生就德国与日本面对历史的不同态度,谈感想,并以此进行课堂小结。
?这一环节将行文与现实联系,实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6、布置作业
. 请就身边新近发生的事写一篇小新闻。注意要选取有价值的事件,报道要真实客观并学习本文将情感蕴含其中的写法。
?这个作业的设置,不仅能巩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新闻中蕴含情感的写法,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重现新闻的.事实:参观奥斯维辛的经过与感受
细节描写:对法西斯的愤懑与控诉
传达作者的情感:对生命人性的思考,对和平的向??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层次清晰,它能够系统、直观地展现全文的内容、结构,并清晰、明了地指出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新闻教案篇6
活动背景
为了使孩子们关注周围的世界,我们在午睡之前或在游戏活动与体育活动的间隙,会和孩子一起议论议论昨天发生的新奇的事情。
但是,孩子们往往会遗忘一些精彩有趣的事情。由此想起古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就有了这次活动。
内容与要求
1、尝试用图像和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愿意和同伴交流,大胆地表达和表现。
活动准备
1、一段时事新闻。
2、每张桌子放有:范例美工纸、彩色手工纸和彩色即时贴若干,双面胶各一卷、糨糊一瓶、彩色蜡笔和水笔若干。
过程与指导
看新闻(理解新闻)——做新闻(记录)——交流记录——尝试新的方法
一、看新闻、理解新闻
1、看新闻,引导理解:
老师:今天,我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幼儿看)老师:这是一条新闻,什么是新闻?
幼儿:新闻就是新的文章……新闻就是新的事情……新闻就是新奇的事情。
老师:这条新闻说了一件什么新奇的事情呢?
(再看一遍新闻,边说边议论。)
老师:这条新闻说了一件什么事?
幼儿:说的是人们要吃孔雀的事。
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孩子根据自己的记忆,积极讲述。其中,老师针对幼儿的讲述,加以引导。如,幼儿:“我听见说,孔雀有药用价值。”老师:“什么是药用价值?”幼儿:“要用钱去买的…一不对,是可以做药的价值。"又如:“孔雀成了人们的盘中餐。"老师:“什么是盘中餐?"幼儿:“一只盘子里的食物"等等。
老师(小结):哦,我们看到酒店门口有一只孔雀被关在笼子里。(老师把线索理一遍)唔,这是一条说孔雀被人们吃的新闻。
2、讨论:关于这条新闻,谁有问题和想法?
——活动中孩子们争论得很激烈:孔雀是不能吃的……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养殖场里的孔雀就能吃……养殖场的也不能吃,因为,养殖场的第一只孔雀也是野生的……养殖场的孔雀是能吃的,因为养殖场的孔雀太多了,就要吃掉些……
老师(小结):这是一条让我们有不一样想法的新闻,我想,其他人知道这件事也会有想法的。
二、记录新闻
1、引导记录:
老师:怎么让你身边的人知道这件事呢?
幼儿:记录下来……
老师:记下来有什么好处?
幼儿:不会忘记。
2、了解记录的方式。
老师:怎么来记录呢?记录和画画一样吗?
——孩子自由讲述。
老师:现在,就请你或者你和朋友一起,把这条新闻中主要的事记录下来,然后记下你的想法,看谁记得又快又让人看得明白?
——老师指导孩子的合作情况和选题情况。
三、交流记录
1、把你记录的事情和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
——由于集体活动的时间有限,只能请两组幼儿进行交流:要么是制作上有代表性的,要么是主题上有代表性的。
2、现在,把你的记录说给身边的朋友听听。请你看看,别人哪里记得好的,把你认为记得好的地方告诉大家。
——引导孩子欣赏同伴的长处。
3、将记录贴在板上,请孩子们看看别人的作品。
四、延伸新方法
1、今天,我们用写字、画图来记录一件事,用写字、画图来表示你的想法。
2、其实,表示我们知道的事、表示我们想法的方法还很多,除了记录,还有什么方法呢?(可以剪图案、折纸、泥工、用身体动作表示)
3、好。现在请你用动作来表示孔雀被关在笼子里和被网套住的事。
4、今天回家,把你记录的新闻向爸爸妈妈和邻居说说,然后你把大家的想法记下来,我们再来研究“孔雀能不能吃"的问题。
新闻教案篇7
教学目标:
一、明章法抓取有效信息,理清文章思路,赏析写作技巧
二、悟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体悟作品的现时意义
三、学方法通过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赏析文本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
学方法即学习文本,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学难点:
质疑探究即“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材料,见“附录”)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2、预习情况检查:
文本中多次写到“奥斯维辛”下列对“奥斯维辛”概念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
②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③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
a.①②③,都不同
b.①②同,③不同
c.①③同,②不同
d.①②③,都相同
答案a
二、明章法
之一:讨论——全文共16个自然段,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意图:
(1)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2)通过内容梳理,熟悉文本内容;为教学“怎样写的”做好铺垫
教学流程:
1、依次写了哪些内容?
所见——客观事实
所思——主观感受
现时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温暖,白杨起舞,儿童嬉戏是一场噩梦,应该是没有阳光、百花凋谢的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来旅游,布热金卡是旅游中心杀人工厂的一部分;目睹历史,向死难者致敬历史的毒气室,焚尸炉(毒气室,焚尸炉的);
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特别恐怖、终生难忘;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
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女囚牢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不育试验室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
遇难者纪念墙
引人注目、发人深省
执行绞刑的地下室
窒息现时的(奥斯维辛)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们在游戏
2、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奥斯维辛的所见所思
之二: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教学意图:了解、借鉴本文的写作方法
(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问题,学生可以答出许多“点”综合学生的思考,梳理出共性的“作法”,便于学生借鉴)
教学流程:
1、教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由回答;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
选取典型细节(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首尾呼应
历史和现实对比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之三: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意图: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教学流程:就写作方法,逐一交流大体在以下内容上,达成共识:
内容摘录
写作手法
为什么这样写(目的)
首段: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尾段: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首尾呼应
可以使全文结构缜密,同时,又强调了主题思想,可以使主旨升华
(1)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2)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3)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选取典型细节
(典型场景、典型事件)
以点代面,窥一斑而知全豹
细节,常被称作“新闻的细胞”、“通讯的血肉”要想形象、真实、可信地表现人物,就让细节说话
今天的奥斯维辛
历史中的奥斯维辛
历史和现实对比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观照的眼光穿越古今在对比中,主题得到强化
侧面烘托: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正面描写: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两者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叙事和抒情(议论、说理)相结合
使文章内容融入了鲜明的立场,能使文章的主旨得以彰显
三、质疑探究——读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意图:(在学习中,基本解决了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但这只是一般层面的阅读,文本的阅读,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深入研究文本,探讨文章疑难,力求将文本读深、读透
教学流程:用问题,带着学生“咬筋”
问题一:文章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反复写到“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东西可供报道”请问:这篇文章,究竟是不是“新闻”?
问题二:“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难忘的地方,有二:一是“毒气室”,另一个是在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是为什么?(“雏菊花在怒放”,为什么会使参观者“特别恐怖、终身难忘”?)
问题三:“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问题四:“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揣摩“心情”和“使命感”的具体内涵
四、小结(板书内容):
阅读文本的一般思路
读 懂: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读 深:深入文本,读出字里行间的意味;
读出个性:对一些问题,合理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列文字,请以“为了母亲的微笑,我要……”做开头文字,写一段话
中国有没有“奥斯威辛”?
抗战爆发前的哈尔滨和长春就有两支日本秘密部队,它们在抗战时的秘密番号是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在他们眼里,活人就是解剖台上的木头、笼子里的小白鼠,他们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高效、快捷地用细菌来消灭冒着热气的人体。
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日军还对被称作大后方的重庆发起了218次空袭,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
南京大屠杀,制造了30万冤魂!除此之外,还有遍布各地的慰安所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有流淌着鲜血的伤口。
统计学永远是无情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掩埋着无数个不为后人所知的悲痛故事可以这样说,纳粹把奥斯威辛变成集中营,日军则把整个中国都变成“奥斯威辛”
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前预习
一、关于“奥斯维辛”:
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小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金卡营、莫诺维策营1940年到1945年,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1940年4月,开始建造
1945年初,纳粹德国为消灭罪证,他们炸毁了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
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
1947年7月2日,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
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1958年8月31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仇杀希特勒杀犹太人是有计划的,而且是长远的计划,当时欧洲的犹太人有1100万名,德国人进入波兰后,建造的铁路比一般宽10公分(这样只有纳粹的火车能开到),开始骗犹太人说要在奥斯维辛建造一个类似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居留区,犹太人信以为真,收拾家当上了火车,走上死亡之路
当火车开到集中营时,犹太人在月台被分成两堆:一堆是暂时留下干活的,另一堆则是要被处死的,而要马上送去处死的犹太人,都被骗去洗澡,然后送到毒气室毒死,被杀害的犹太人,从头发到身上油脂都被当成物资利用,尸体烧完后就当作肥料,头发编制成地毯……
在二次大战时,德国是个物资缺乏的国家,犹太人穿过的皮鞋被送到德国再循环,头发做成的地毯供军人使用
1945年1月,当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他们在这里发现了7000公斤头发,35万件女装,4万双男鞋和5000双女鞋
二、相关分析材料(选自《教师教学用书》)
本文是一篇新闻消息,而作者却说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这是不是矛盾的呢?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明亮,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长势喜人,在门前不远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嬉笑、打闹”这是一个明朗、欢乐的场景,而作者却觉得是“一场噩梦”,“最令人毛骨悚然”,有悖于常理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复杂情感?作者要报道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却没有用大量笔墨具体描绘集中营的建筑、布局、设施、刑具,而是更多地写参观者的表现,这样写能否传递出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准确信息?文章篇幅简短,却有许多这样耐人寻思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消息报道一般由导语、主体、事件结果三部分组成,并不强调现场感知和大段叙事,尤其不需要富于文学色彩的描写本文也是一则新闻消息,但它更像一篇通讯,在客观记述事实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描写,渗透着作者的感受,富有文采的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三、课前思考:
本文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内容的?(文章的写法)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新闻培训心得5篇
★ 新闻工作总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