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活动方案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精选6篇

编写灵活多样的教案可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挑战和变化,我们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精选6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精选6篇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1

一. 出题方向

生物学科的题目来自教材的各个模块,多数情况下教师会拿模型或图片作展示来进行讲解。

二. 精选试讲课题

初中

1. 生物的特征

2. 动物细胞

3. 光合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4. 消化和吸收

5. 神经系统的组成

高中

1. 基因突变

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5. 呼吸作用

6. 光合作用

三. 生物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1. 导入(1.5分钟)

同学们,上课!然后开始导入的设计。

(1)图片

(2)动画

(3)模型

2. 新授课程(6分钟)

(1)观看图片或者模型,向学生提出与讲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加对本节课的兴趣。(这个过程注意师生的互动性)

(2)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3)教材内容讲解(老师用问题或者模型引导,讲解本节课知识点)。

(4)答疑解惑。解答学生的重、难点问题以及不理解的知识。

3. 小结(1分钟)

小结的过程注意要让学生来说。

4. 作业的布置(1分钟)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本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2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1、运用多种形式理解故事,体会身材大小和伞的大小之间的关系。(重点)

2、 感受故事中雨天优美的意境,能大胆的学说句子:把你的伞收起来吧,到我的伞下来,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重点)

3、体验小动物在雨天一起合伞的快乐和情趣。(难点)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性的教具(小动物、伞等)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出示中伞:这是什么?什么时候用的?这会是谁的伞呢?

2、出示小伞和大伞:这两把会是谁的伞?

二、分段欣赏故事前三段

1、下雨天,小老鼠怎么出门去?路上他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接着呢?(他们又遇到了谁?三个人怎么一起走的?)

2、小刺猬为什么要请小老鼠到它的伞下来?小狗呢?

3、三个朋友还会遇幼儿到谁?(发散后再继续欣赏)

三、完整欣赏、讨论理解故事

1、为什么有了大伞就不用小伞了呢?

2、如果它们四个在一起合伞的时候是小老鼠的伞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3、为什么一起撑一把大伞会觉得开心呢?

四、听故事比较故事

1、试一试:请幼儿按照故事里小动物出场的先后顺序给它们排队,并个小动物送上相应的伞。(每人一份操作材料)

2、摆一摆:播放录音故事,请幼儿按故事情节,动态摆放伞和动物,从中体验伞的大小与多少的关系。

3、说一说:学者说一说故事中动物的对话,体会动物之间的礼貌与友谊。

4、想一想:你喜欢下雨吗?如果下雨时你没有带伞怎么办?同伴没有伞你会怎么办?

五、延伸:表演故事

按照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一边听录音,表演故事。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3

一、课题:

篮球行进间高手肩上投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并敢于大胆展示与评价,增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发挥自身的思维理解性的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各器官的调节功能。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等意志品质,提高自尊和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乐观和谐精神,以及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的脚步动作。 四、难点:合适的起跳点、提高命中率。五、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说明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课堂的纪律问题;4、检查着装;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捞鱼游戏,游戏规则:教师组织随机抽取四名学生,让他们手牵手(即为渔夫),其余的学生随意在篮球场的场内跑动(即为小鱼),当游戏开始,作为小鱼的学生可以随意在篮球场内跑动,但是不能超过篮球的边线,如果超出即为被捕捉到,那么被捕捉的学生就要和其他的渔夫牵手,当作渔夫转换身份,继续捕捉小鱼,知道把所有的小鱼捕捉到为止,主要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因为篮球训练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反应力,同时也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2、熟悉球性热身操:

(1)抛球击掌(抛球到空中击掌一次后将球接住)(抛球到空中击掌六次后将球接住)(2)抛球转身一圈后接球

(3)双手指尖拨球(手指的'频率要快)(4)双手持球做腰部绕环(5)双手持球做膝部绕环(6)双手持球做胯下八字绕环(7)左手原地运球(8)右手原地运球(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nba的哪支球队?喜欢的球员是谁啊?学生回答:湖人、热火、雷霆、鹈鹕、掘金等。球员有科比、韦德、詹姆斯等,同学们他们在比赛时的都有哪些技术动作啊?学生回答:扣篮、三步篮、三分球等。这是老师因势利导,是的,大家想不想像他们一样打球啊,学生回答:“想”教师说:“那我们今天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也是最基础的动作,行进间肩上投篮动作,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

2、新课讲授

(1)首先,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以右手为例)行进间运球,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时,跨右脚同时双手拿球,迈左脚蹬地起跳,当身体接近点时,有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将球投出。教师展示后让学员记住口诀:一大二小三高跳,身体腾空球上肩,手臂伸直前压腕,双脚落地稳又牢。接下来拆分动作练习。

(2)原地练习单手肩上投篮

单手肩上投篮,学生要注意身体要呈现三个90度,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力量自下而上,手部动作,五指分开,手心中空,球出手时扣腕食指、中指将球拨出。要求:投篮时,对头上方投篮,不易太高,投出之后接住球,反复练习。

(3)原地脚步练习(无球练习)教师展示脚步动作,学员原地模仿,让学员自发练习,体会“一大二小三高”的脚步,要求:教师一边口号,一边在旁边指导学员的动作。

(4)原地跨步接固定球练习(有球练习)学生自发分为两人一组,两个人面对面,距离7米,一名学生将球传给同组的学生,同组学生接传球做行进间肩上投篮动作,要求:练习几次后组织学生自发讨论,接球的时机是什么时候,接球后先迈哪只脚,讨论之后向教师说明,教师纠正后继续练习

(5)行进间运球肩上投篮练习。(有球练习)学生慢运球,到指定区域做肩上投篮动作,要求:1、在地面上做相应的标记。2、组织学生练习。3、教师巡视指导,辅助纠正。4、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运用地面的情况,组织、讨论自主学习;5、解决跨步拿球的距离及投篮距离,有能力的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学习。

(6)接抛球,做肩上投篮动作比赛(有球练习)将学生分为两队分别在两个篮球半场,每组轮流选出一名学生,抛球给行进间的学生,行进间的学生接球后做单手肩上投篮,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积极性,要求:同组学员相互呐喊,加油,活跃现场气氛。

(7)素质练习:抱球接力跑游戏

游戏规则,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拿两个球。每组排头抱住两个球向前跑,在跑过程当中依次将球放在两个圆圈当中,在绕过障碍物后返回。在返回时两个球收回,并传给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当最后一名同学完成时,比赛结束。用时短的队伍为胜。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主要活动手臂的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进行总结,以鼓励为主,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通过联系概念的学习,体会哲学概念的形成和抽象过程,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收集、分析、筛选、归纳信息的过程中,掌握分析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的方法,提高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在与生生、师生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得合作、交往的方法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哲学观点去分析和解决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情感上相信,在行动上愿用、会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难点:如何理解“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进行新课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相关链接”以及“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什么是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综合上面所学内容,思考什么是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学生可能会觉得概念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这三个词用得重复,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

(二)联系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探究案例的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我们可以看到气候的恶化和各种自然灾害的增加,人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破坏生态不利于人的生存。

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尽管它们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类早就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为人类服务。

2.联系客观性的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

①客观联系面前人有所作为: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②不能主观臆造出实际上不存在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时空变化,联系形式随着变化。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联系。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6页探究案例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警告我们:不要做“享祖先的余德,断子孙的后路”的事,要真正的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2.联系多样性的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即使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的活动,也是有条件的。因此,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7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恩格斯说:“不要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进行了报复”。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使我们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联系又是多样的,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本节课程需多结合实例进行讲解,教师可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本节政治课程。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了解跳长绳的技术要领,80%的学生可以掌握穿梭跳长绳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跳跃练习,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下肢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积极乐观、进取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跑入时机合理,路线正确。

?难点】

摇绳人与跳绳人配合默契。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检查着装。;4简单宣布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安全注意事项。;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

1.热身活动:穿越丛林大比拼

方法:每小组一名同学单腿跳跃至20米标志物处,往返跑回与第二名同学击掌,第二名同学出发,直到最后一名同学跑回,先完成的小组为胜利的小组。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2.热身海豚操:

(1)海豚摇摇头;(2)海豚伸伸腰;(3)海豚出水跳 (4)海豚摆手脚;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散开。

(三)基本部分

1、导入:同学们,今天森林里着火了,熊大熊二都在忙着救火,我们要不要去帮忙呢?消防员叔叔都很厉害,能穿越各种障碍,穿越火线到达起火点,你们想不想像消防员叔叔一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消防员叔叔的本领—跳长绳,以后可以帮助熊大熊二救火保卫森林。

2、示范: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在火场中四周都有火焰,那我们如何穿越火线呢?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穿越火线的技能。两名同学帮助老师摇绳,老师进行跳长绳的跳跃演示。

教学组织:双列式队伍站于摇绳者的左右两侧。

3、讲解:当绳子从地面往上走时,进入绳中的起跳区域,在绳快要打地面时迅速双脚起跳,当绳到达头顶时迅速从一侧跑出。

口诀:看绳准,抓时机,两步快跑绳中跳,离开及时不拖沓

4.练习:

(1)原地跳绳:

站在绳外侧,摇绳同学慢速腰绳,学生站在左侧观察绳运动,并且做出跳起的动作。重点在于感受跳起的时机。

(2)单侧跳绳:

摇绳者慢速摇绳,学生尝试跳入跳出。

教学组织:分成四组。

纠错:教师巡视,对于学生问题进行个体纠错,并且观察学生存在问题,练习结束后进行集体纠错。

(3)分组练习:

摇绳者摇绳速度加快,学生跳入跳出练习。

(4)穿越火线实战演练:

分成1、2两队,各站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绳子同侧的两端。正摇绳,甲队第一人跑入跳一次后,从反面跑出绕到异测摇绳人后站在乙队排尾;乙队第一人在甲队第一人跑出后,立即跑入跳一次,从反面跑出,绕过异侧摇绳人后站在甲队排尾,依次轮流跑完。

辅教材:推小车游戏,距离10米处设立标志物,小组组内两人一组依次出发,先跑完小组为胜利,失败的小组需要帮助老师与体委共同整理器材。

教学组织:四列纵队分成四个小组。

(四)结束部分

1、教师组织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练习。主要活动手臂肌肉和腿部的肌肉。

2、教师集合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以鼓励为主,培养运动参与意识。

四、场地器材

田径场、长绳4条、录音机1台等

五、负荷预计

教师资格面试说课教案篇6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它们依次是《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邓稼先》一文以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的民族为情结,以50年朋友的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品读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名人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阅读能力,教学这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因此确定的目标是: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宰割、筹划、彷徨”等12个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⑶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2、能力目标:

⑴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⑵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的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德育目标:

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表现人物的作用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⑵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学过程中力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思,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⑴文献法。本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两弹一星”研制者的相关情况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等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⑵五步阅读法。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②思读课文,理清思路。③悟读课文,深层探究。④美读课文,品味赏析。⑤颂读课文,体会深情。将“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的思路体现在这个教学方法中,使学生能全面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

⑶发现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品析,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这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较为充分的预习和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这种教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双边活动热烈,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⑷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同时又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有以下几处要用课件:展示邓稼先的照片导入新课;介绍相关的背景资料;播放记录片《让历史来告诉未来》。

⑸讨论法。

2、学法:引导学生使用朗读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学习此文。

⑴朗读法。因为此文饱含深情,我们可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朗读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的手段。因此,朗读一直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⑵自主合作探究法。从课外的资料搜集到课内的质疑解难,从导入新课到最后的总结课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

五、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由邓稼先与杨振宁的照片导入本课。

2、资料汇总,了解背景:学生将搜集的资料展示,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

(设计理由:由于学生们对这位科学家了解不多,因此课前让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了解,然后在教师由感性到理性的引导下,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其伟岸的人格魅力。)

3、阅读课文,走近英雄(分五步完成)

⑴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弄清文章各部分的侧重,交流感受。

⑵思读课文,理清思路

讨论:六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悟读课文,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⑷美读课文,品味赏析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点

⑸颂读课文,体会深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4、延伸拓展,深情告白

⑴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

⑵学过此文,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5、观看影片,结束新课

观看记录片《让历史告诉未来》片段,用一首小诗结束本课。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青志面试演讲稿精选8篇

体育说课教案模板范文6篇

小学二年级英语说课教案6篇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教案参考6篇

幼儿老师说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

说课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教师说课个人总结5篇

教师说课演讲活动总结8篇

教师说课个人总结优秀5篇

教师说课培训心得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3246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