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活动方案

整10减法教案最新6篇

一份出色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制定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教案的编写可以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整10减法教案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整10减法教案最新6篇

整10减法教案篇1

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观察”等。新课程反复出现这些,我想目的就是强调要加强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过程性,以改变原来单一的学习方式。这种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地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十几减9》这节计算课,我该怎样来体现上述理念,上好这堂课呢?在备课之前我就有点担忧:

第一、十几减9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没教学之前要一个得数不是问题,甚至有的学生还喜欢在老师面前大肆炫耀。那怎么样让这些个别学生在知道计算结果、已形成初步计算技能的同时,对计算过程感兴趣,对课堂教学本身感兴趣呢?这是本节课设计的一个重点。

第二、操作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了解计算过程,必定要展示其过程,那么操作的材料是选择传统的小棒还是其他?操作的'形式是个别示范还是合作交流?

第三、在既没有教学挂图又没有投影片的同时,怎样更好地利用主题图,让学生更主动地学?

那么别人是怎样来创设本节课的情境和设计新知的探究部分的呢?我翻阅了一些资料,现部分摘抄

案例一:教学情景的创设部分

1、(出示宠物皮卡丘)你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同桌边说边对拍)

(1)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数不马虎。

(2)“十的组成”对口令游戏。(略)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同学们干的真棒。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快,

17可以分成10和几?

12可以分成10和几?

15可以分成10和几?

4、创设情境。

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反思:

教师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和巩固十和十几数的组成,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的准备。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是很有兴趣,那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主动地建构吗?

案例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部分。

1、(出示主题图引入,提出数学问题,列式12-9)

师:你们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2、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

(1)数一数

一个一个的数1、2、3……、9,拿走9个,1、2、3,剩下3个风车。

(2)摆一摆

①把12根小棒分成2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②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③想加法算减法

以为9+3=12,所以12-9=3。

整10减法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能正确计算得数是8的加法。

2.在生动活泼的情景和游戏中萌发学习兴趣,增强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提高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孙悟空图片;实物:1朵白色的花,7朵粉红色的花;一棵树(苹果树上2个黄色的苹果,6个红色的苹果);火车头头饰4个;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减法算式的火车票,1.2.6.7.8数字卡,"+"卡、"-"卡、"="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游戏,复习8的组成师:我们已经学习了8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

幼儿:好。

师:举起你的小小手,我出"1"。(打一的手势),你出几?

幼儿:你出"1",我出"7"。(打五的手势)合:1和7合起来就是8。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1.孙悟空出现,激发幼儿兴趣。

师:《西游记》小朋友都喜欢看,对吗?那你们最喜欢谁呀?

幼儿:孙悟空、猪八戒¨¨¨师:瞧,谁来了?(出示孙悟空图片)幼儿:孙悟空。

师:今天孙悟空要和我们小朋友来比一比,看一看谁的本领大。

2.孙悟空变戏法师:我们知道孙悟空会七十二变,你们看,孙悟空拔出一根毫毛,说变,变出了一束花(一朵白色的花,7朵粉红色的花)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手里有几朵白色的花?几朵粉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请说出算式。

幼儿回答,教师将算式贴到黑板上。我们知道加法有一个交换律,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用手势交换1朵花和7朵花的位置)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

师:现在我把8朵花送给xxx小朋友1朵,还有几朵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1=7。

师:这次我送7朵给xxx小朋友,还剩几朵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7=1。

师:孙悟空说小朋友太棒了,能列出这么多不同的算式,我再拔一根毫毛,考考小朋友,他变出一棵苹果树(揭开背景图苹果树上2个黄苹果,6个红苹果),教法同上师:后来掉下来2个,树上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2=6。

师:如果掉下来6个,还剩几个呢?请一个幼儿说出算式,再贴出算式8-6=2。

师:孙悟空说我变了两次戏法都没难倒小朋友,看来我们小朋友确实很聪明!

三、游戏"开火车",巩固练习师:是谁打电话来了?哦,悟空来电话,邀请我们到水帘洞去玩,你们高不高兴?我们坐火车去好吗?

老师发给每个幼儿一张火车票,幼儿算出自己的车厢号码,上与得数相同的车厢,有秩序地排在戴头饰小朋友的后面,(算错的不能上车),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整10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答下面各题

① 2.5

+3.3

————

②6.8

-5.2

—————

③2.4-1.8=

④3.2+1.3=

⑤0.7元-0.2元=( )元

⑥2.1元+2.9元=( )元

第(6)小题追问结果用5.0表示还是用5表示。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图(例1课本图去掉钢笔、小芳)

小明说:“我买一个讲义夹”,小芳说:“我买一个笔记本”

(1)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问,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口头列算式,教师板书横式。

(3)比较,揭示课题。

2、小组合作探究。

a、明确探究内容(学生自由选择一道加法或一道减法算式研究、小组统一意见)

b、探究新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2)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3)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a、请任意一组加法(或减法)组汇报组内研究情况

b、请其它小组同学补充

c、让学生说说小数加减法怎么计算

d、再请研究减法(或加法)小组汇报

e、完成例1板书,师生交流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练习

(1)9.3+6.98 (2)13.52-8.3

(二)教学“试一试”:

改情景图为“小明、小丽”的对话情境图

①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列出算式

②两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

③集体交流(计算结果末尾是“0”的化简)

(三)全课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的眼睛亮

2、课堂作业(当堂批改)。

0.63+1.5= 17.5-4.5=

3.63+0.81= 5.46-0.6=

3、数学游戏。

在口里给竖式填上运算符号,然后再添上小数点,使小数加法或减法竖式成立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窍门。

整10减法教案篇4

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减法。

2、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3、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课件、口算卡片、2本画册、5支铅笔、5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4,5的组成:教师板书:

学生回答:1和1组成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和几组成3?4可以分成2和几?1和几组成4?5可以分成1和几?几和2组成2?5可以分成4和几?

2、学生口算1+1= 2+1= 1+2= 3+1= 3+2= 4+1=

二、探究新知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还剩几本?(1本)

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第一副图中桌子上有几只千纸鹤?(3个)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小男孩拿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2个千纸鹤)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桌子上有3只千纸鹤,小男孩拿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2个千纸鹤。)(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3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3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3—1=2。(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减号)这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齐读)(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3,1和2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千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2个)提问:这1个千纸鹤是从哪个数里拿出的?

师说:从3里面拿出的,这3就要写在减号的前面,拿走1个,这1就写在减号的后面,还剩2个,写在等号的后面。

表示有3个千纸鹤,拿走了1个,还剩2个。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

(2)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设计意图]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4—2=2

三、方法应用

1、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拿出4支铅笔,发给同学2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4-2=2。

(3)老师手拿5个皮球,送给同学2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5-2=3。

四、课堂检测a

1、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算式。

2、根据图意列算式

3、摆一摆:

4—1=

4—3=

b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2+1= 2-1= 3-2=

3-1= 1+1= 5-4?=

4-2=5-3=5—2= 4—1= 4—3= 5—1=

五、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教师小结:

我们学了减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题用减法计算。认识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掌握5以内减法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六、布置作业

基础训练相应练习。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一、在复习准备环节,设计了老师手拿书本演示。目的是在新课前使学生对减法有个感性的认识。

二、例1,通过指导看图,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算式中各数都表示什么。例2,放手让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列算式。练习用三句话叙述图意,为以后学习应用题铺垫。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主要是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方法使学生对减法的含义有进一步理解。课堂检测答案a

1、先摆一摆再说一说算式。

3—2=1

2—1=1

5—3=2

2、根据图意列算式

5—1=4

5—4=1

3、摆一摆:

4—1=3

4—3= 1

b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2+1=3 2-1=1 3-2=1 3-1=2 1+1=2 5-4?=1 4-2=2 5-3=2 5—2=3

4—1=3 4—3=1 5—1=4

整10减法教案篇5

教材简析:

十几减7、6是在学习了十几减9、8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大部分学生对“想加算减法”和“破十法”已经基本掌握,但还不够熟练。本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本课还是结合具体情境,编成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信息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动脑思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肯定合理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过程还会出现几种算法,但是学生已经倾向于用“想加算减法”计算,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方法。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既提高计算价值又充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7、6,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法”的思考方法。

2.通过直观图和对数据的观察,能说出计算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能力。

3.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整理的过程,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实物图片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7、6的计算方法多样性

教学难点

重点感受“想加算减法”的计算方法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新知

(课件出示)复习题:

(1)看图列算式。

()+()=()

()-()=()

()-()=()

?设计意图:设计复习题,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

二、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3主题图。

教师:图中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学生完整的回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1)红金鱼的有多少条?

(2)黑金鱼的有多少条?

教师:我们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怎样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

三、自主探究,内化算法

(一)分析信息,列出算式

1.分析信息

教师:要求红金鱼的有多少条,怎样列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能会说:

女小朋友说:共有13条金鱼,黑色有7条,求红色有几条,可以用13减去7。

教师追问:13和7各表示表示什么意思?

(课件逐步演示)先出示金鱼实物图。

2.帮助学生理解,初步建模

“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在此题中用总数13条减去黑色的7条,就是另外一部分红色金鱼的条数。

教师板书:13-7=

教师追问:要求黑金鱼有多少条,又该怎样解答呢?

让学生说出理由,列出算式。

教师板书:13-6=

比较算式,引入课题并板书。

3.尝试计算

?设计意图:根据两位学生赏鱼的情境,通过不同观察角度得到不同的信息,同时也提出不同的问题,为本课学习提供了现实而有意义的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信息,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地表象支撑。】

(二)独立思考,形成表象

教师可提出问题:

1.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2.你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说一说吗?

3.你能听懂或读懂同桌的方法吗?

学生活动,同伴交流。教师观察巡视。

(三)操作验证,发现关系

(课件预设)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破十法”:让学生说思考过程,把13分成3和10,10-7=3,3+3=6;把13分成3和10,10-6=4,4+3=7。

由于学生对“破十法”已经比较熟悉,不再出现直观图,让学生直接说出思考过程。

2.“平十法连减”:13-3-4=6,13-3-3=7。

3.“想加算减法”:因为7+6=13,所以13-7=6,13-6=7。

从实物图中学生能直观看出,并将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这种方法的便利和快捷。

4.数数的方法:从13里一个一个减,减去7个还剩6个。

5.观察比较:“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算式,感受后一种方法简捷。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同时,可结合今天所学算式进行对比,体现出方法的简捷,以便在今后中能够熟练和正确地计算,同时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同伴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巩固应用,抓住联系

(课件出示)

(一)教材第14页“做一做”1、2、3题。

学生练习,同伴互评,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你们完成速度很快,有什么好办法?你发现这些题有什么联系?

你能写出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做一做”的3道题,从直观到抽象,巩固所学计算方法,体验“想加算减法”的优越性,并知道在减法算式中交流减数和差的位置,能得到另一道减法算式的结果的练习过程。】

五、应用理解,回顾总结

(一)教材第16页第10题。

1.观察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动态出示)

呈现情境图,先出示一个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

教师:一共有15只鸭子,右边有几只?要想解决问题还需要什么条件?

指名回答,补充条件。(课件演示)

2.理解题意,列式计算

教师追问:还可以怎样选择信息,提出问题?

3.同伴交流,相互说一说

集体练习,全班交流,回顾反思,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此题同主题图有点类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收集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不仅让学生对信息整理和应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六、全课总结

全班交流,畅谈收获。

整10减法教案篇6

教学反思:

生2:我是通过画线段图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把全班男生看成一个整体(单位“1”),先计算出户外活动和去少年宫的男生人数共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计算留在家中的男生人数占男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2、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小数,将小数化为分数。

能将分数与小数互化并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

学生准备 两张完全一样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里玩一玩。

(出示情境图)

师:“分数王国”里有哪些数呢?“小数王国”里呢?

(生汇报)

师:“分数王国”的士兵和“小数王国”的士兵吵了起来,它们在吵什么?

生:120和0.06都说自己更大。

师:120和0.06哪个数大?你能帮助它们吗?(板书课题——“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设计意图:用“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里的士兵吵架这个情境导入新课,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以比较“分数王国”里的120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的问题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分数和小数互化的需要,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

师:比一比,“分数王国”里的120与“小数王国”里的'0.06哪个数大?

(2)大胆猜测,探究比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

120=1÷20=0.05,因为0.06>0.05,所以0.06>120。

方法二 把小数化成分数来比较。

0.06=6100,120=5100,因为6100>5100,所以0.06>120。

展示学生没有想到的画图法,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

0.06>120

师小结: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时,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或者把小数化成分数。

2.“分数王国”和“小数王国”分别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帮助“翻译”吗?

(1)认真读题,明确题目中的“翻译”指什么。

(2)鼓励学生根据“分数尺”和“小数尺”中呈现的例子说一说18与0.125的互化过程。

(3)引导学生理解数线上的同一个点既能表示一个分数,也能表示一个小数。

3.归纳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探究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15 18 425

练习,并思考转化方法。

(2)小组内交流方法。

(3)班内反馈。

要求学生说出转化方法,并讲明转化的原理。

师小结:分数化成小数,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4.归纳“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数。

练习,探究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师小结: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小数的小数点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教学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320 58 516 925

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1.5 0.28 0.06 3.7

学生独立完成,和同桌说一说转化的方法。

3.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19○0.1 110○0.09 1.66○53

4.你说我答。

同桌之间一个说分数,另一个说与这个分数相等的小数,互相交换着说。

(让学生熟记一些常用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页4题。

板书设计

“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

18=1÷8=0.125 0.25=25100=14

↓ ↓

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根据小数的意义,先把小数化成分数,再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8加减法教案8篇

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8篇

大班五以内的减法教案7篇

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教案8篇

大班数学10加法教案6篇

数字6~10的认识教案6篇

幼儿50以内加减法教案7篇

小学数学减法的教案8篇

幼儿加减法教案7篇

10的加法大班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978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