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天的生活里,我们都会接触到事迹,对发生的事迹都相当熟知,我们怎么来写事迹材料呢,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时候需要强调内容具体,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医护抗疫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医护抗疫事迹篇1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开展以来,高新区医院紧急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副组长一职。带领组队成员全力以赴投入到抗击疫情第一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确保辖区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一、组织各项培训,强化医护人员业务能力,增强百姓防疫意识
1.2020年1月21日,我为全院医务人员及各乡村的村医详细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重点讲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病例定义、病例报告、治疗。
2.2020年1月27日-29日,我多次到马山、辉石埠、西谭家泊、东谭家泊、南寨村委及滨河社区、农大社区物业中心,反复为工作人员做《烟台高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摸排说明》的讲解,内容包括排查对象、排查人员个人防护、体温检测、额温枪使用方法、物资配置、消毒管理等。每天直到天黑我才回到医院,顾不上喝口热水,抓紧时间整理资料,及时上报,并与组员们一起研究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二、组建心理援助干预队伍,注重心理疏导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及时疏导群众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我区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我任队长,主动公开心理援助热线号码,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及时为有需要的求助者提供咨询服务。
三、放弃休息,首个请缨
1.2020年1月22日晚,我院接诊一位高烧患者,该患者1个月前自武汉回烟,体温39.7℃,值班医生将情况汇报给我后,我第一时间上报给组长及疾控中心,并迅速赶回医院。经检查后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
2.2020年1月24日,接到上级指示,要求街道办、派出所及医院共同摸排,尽管我刚值了一宿夜班,非常疲累,但是排查疫情刻不容缓,整理好装备,我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险到有外地旅居史返烟者家中逐户摸排,详细登记,汇总信息,上报主管部门,直到晚上11点才结束了工作。这天是大年三十,虽然我不能与家人团聚一起吃年夜饭,但是能为防控工作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我感到非常光荣与自豪!
自2020年1月21日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至今,我已连续工作二十天,虽然身体很累,但是心里始终有一团火在燃烧,我坚信,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在区委领导及院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们有信心将防控工作做好,新冠肺炎的战争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
医护抗疫事迹篇2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来势汹汹。武汉危急!湖北危急!中国危急!那些勇敢的逆行者们,他们冲在疫情防控攻坚战的第一线,无私地奉献着。
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奔赴武汉抗击疫情。这一举动让我联想起17年前的非典时期,钟爷爷说:“把所有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他斩钉截铁的声音,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大磨难,钟南山爷爷亲自挂帅,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面。他眼含热泪,心系群众。钟南山院士这种忘我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尊敬。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的援鄂医护人员们奔赴武汉,始终冲锋在抗击疫情阻击战的第一线,脸上的道道压痕、湿透衣背的汗水、精良的医术,与病毒作斗争,筑起了守护生命的“白衣长城”!从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的亲自挂帅出征,到印满红印的请战书和剪下的乌黑长发,再到医护人员伤痕累累的脸蛋、睡在地上的身影以及不幸感染者的殉职,最后到除湖北武汉外新增病例的数量几乎接近于“0”,医护天使总是默默地奉献着、坚守着。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为祖国、为人民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加班工作着。每天中午他们只吃一桶泡面,有时累得倒在钢筋旁,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尽管形势如此严峻,环境极其恶劣,但他们仍然在努力地修建着火神山医院。“一天、两天、三天……”,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崭新的火神山医院魔幻般地投入了使用。虽然工人们个个精疲力尽,但是他们依然满怀希望,充满自信,有力地大声呐喊:“建完火神山,再战雷神山!”
最美的逆行者,在此,我向你们致敬!敬畏自然,守护生命!是你们用执着和坚守诠释着“爱的奉献”,诠释着“大医精诚”!只要华夏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胜利不属于这样的国家和人民,还会属于谁呢?期待春江水暖,绿肥红瘦,我们将会迎来举国同庆的那一天!
医护抗疫事迹篇3
这是一个暖冬,也是一个寒冬。从旧年年末到新年年初,从北京到武汉,从频繁的伤医事件到全国乃至世界的疫情爆发,高速发展的中国迎来了文明与科学的漩涡。
我们看到盲目的患者刀下流血的你;我们看到华南海鲜市场里阴暗的你;我们看到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悲哀的你;我们看到因防疫物资滞留绝望无助的你;我们看到物价哄抬被金钱蒙蔽的你。你伤痕累累,像是丧失了温度,在寒风中踽踽独行。
可你,从不会倒下。因为希望和春天从来都不是被讴歌出来的,你是人们自身的合影,是社会曲折但必会前进的脚步。总有人为你不断地注入光明和温暖,让你逾越冬天与我们会面。
透过黑暗,我们看到立法掷地有声一言九鼎的你;我们看到前仆后继为民请命奔赴疫情前线的你;我们看到医学院里仍埋头苦读的你;我 们看到奔走呼号倾己所能捐赠物资的你;我们看到国家管控下平稳物价的你;我们看到此时此刻潜心科研战胜病毒的你。你是我,是他,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我们客观地看你,因为人性复杂病毒肆虐,可我们又从没有一个时刻像现在这样期待你相信你,期待你的成长,相信你的到来。没有一个春天是跳过了寒冬,但也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我们扎根于这个伟大的国度,无畏一切考验的淬炼,因为这是我们的梦想之地,哪怕荆棘仍在,依然通向山顶,值得我们不停脚步,值得我们咬牙坚持。
毕竟,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医护抗疫事迹篇4
有一座城市,叫众志成城;有一批战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种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题记
2020年的春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注定是一个永生难忘的记忆。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辞旧迎新的钟声更加沉重,人们脸上的那一个个口罩,让这个春节倍感冷清。
这个冬天,梅花依然宁静地开放;这个冬天,蓝天依旧明净如洗;这个冬天的武汉却非常艰难,全国人民却非常艰难。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谨遵医嘱,静静地待在家中。我们为武汉忧心忡忡,我们为治愈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兴,为武汉的人们牵肠挂肚。
与此同时,有一群人,他们正冲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防护的堡垒,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眠不休,战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最前沿。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们是新时代的最美先锋人物,他们是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这群人当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17年前,这位老院士奋斗在抗非的最前线上,为抗击非典立下了汗马功劳。17年后的今天他临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汉的高铁,再次前往抗击疫情的前线;86岁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轮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个病人,他说:“我这辈子,就是为了救人”;73岁的李兰娟教授,知道国家有难,她毫不犹豫前往武汉,坚定地说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长期待在武汉,与那边的医护人员一起奋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只有因为人们需要,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明白他们是为了谁。他们也许并不富裕,甚至有些贫穷;他们也许并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们也许并不光鲜,甚至有点卑微,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样模糊,但他们的精神在我心中却是那样鲜明;不计生死,不求回报,默默坚守的他们,守护着健康,保卫着生命。
普通的我们无法到达正面战场与病毒作战,我们只能做好我们的后勤工作,不出门,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这是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祝愿他们平安早日凯旋。
彩虹为证,千古不变,我要高歌。为生命喜悦,万物都歌颂你的慈爱,大地诉说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致敬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
医护抗疫事迹篇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曾参加过抗击非典的张旃从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每天的工作情况。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党员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1月19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从还没到上班时间,就开始接会诊电话。从5点到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地消耗。”
“1月20日8点到17点,54个工作电话,40多个病人查房,全院大会诊3次,急会诊多得不记得了。午间休息10分钟,因为低血糖犯了。”
随着疫情发展,张旃作出了长驻留观室的决定:“这样可以减轻其他医生的负担,病人也可以获得延续性治疗。如果领导们同意,请告之胡教授,同时停掉我的专家门诊。另外,请加强留观室的防护,固定下级医生。”
在武汉,像张旃一样,主动申请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线、最前线的事例还有不少。
“我是党员,我先上!”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胡芬,继抗击“甲流”之后,再次请缨“冲在最前面”。自1月12日感染科收治第一例发热患者以来,科室观察病例每天增加十几例,胡芬从早上8点穿上防护服查房开始,一直要穿到零点之后。防护服厚重,穿脱起来费时费力,为了节省上厕所的时间,胡芬白天甚至不敢喝水。
武昌医院普外科护士刘爽,主动申请到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支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给母亲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我去外面医院进修了,您好好保重身体。”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这是同济医院一名医生在申请书上的表态。在同济,百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主动请缨进入发热门诊。如今,连第二批志愿报名都已满员。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心主任新型冠状病毒的事迹材料。
上前线,意味着冒险,意味着战斗。截至发稿前,据武汉市卫健委披露,武汉市已有15名医务人员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为疑似病例。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广大医务人员以大无畏的精神和尽职尽责的作风,捍卫着白衣天使的荣誉。
虽然已是凌晨4点半,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仍有近10位患者候诊。夜班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装备,正在做输液前的校对,口罩上凝结的水珠记录着一晚上的忙碌。诊室门口,感染科医生徐建良正在安抚焦急的患者,科室主任陆定波因为腿伤,推着轮椅上了一整天的班方才离开……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场景和节奏,在武汉各医疗单位已很常见。
袁海涛是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重症医学科主任,1月14日,他所在的专家组碰到了一个难题:一名患者病情危急,进展为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专家组讨论认为应当进行气管插管并转运到icu,但插管就意味着“门户大开”,不但自己容易感染其他病菌,还易喷溅痰液传染他人。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利用移动心肺仪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图为救治过程。
“为了生命,我们必须冒这个险。”袁海涛拿定主意,当天晚上为患者插管后,和同事用转运呼吸机把患者转运到icu。虽然只有600多米路程,但防护服里面的汗水、雾水以及外面的雨水,让袁海涛记住了这次艰难的转运。此后不久,袁海涛因劳累过度倒在了病床上,担心同事对于这种重度ards患者处理经验不足,仍每天通过微信检查呼吸机参数和分析结果。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只是武汉的医务人员。在湖北,面对疫情的蔓延,“支援武汉”“守住阵地”成为周边城市医务人员的共同心声。
邓甜甜是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护士,1月23日一早,结婚刚一年的她就要赶赴武汉,到一线支援金银潭医院。尽管家里人并不十分赞成,她仍义无反顾:“自己要去的,作为党员,必须冲在前面。”即将同行的icu医生张斌,则是瞒着爱人收拾好行装。
截至1月22日中午,湖北荆州已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6例,襄阳、宜昌、十堰、荆门、咸宁、鄂州、恩施、仙桃、天门、潜江等多地发现疑似病例。如何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是对当地医务人员的重大考验。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魏芳正在前台对患者进行初步问诊。22日下午5时到23日上午8时,这是她本次夜班的工作时间。原本在乳腺外科工作的她,因为工作需要,成为发热门诊的一员,这也让同在一家医院工作的丈夫卢铭浚感到担心。
“担心是肯定的,但作为家属,包括父母和亲戚,对她现在的工作都非常理解,也很支持。我想,这就是我们身为医护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毕竟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卢铭浚告诉记者。
医护抗疫事迹篇6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荆州一医医护战士轮番上阵,不畏风险,逆风而行,隔离的是病毒,凝聚的是希望。原神经外科副护士长王丽娜,2月21日,进入隔离三区负责护理工作。隔离三区分为三个楼层,有25名护士,都是从各个护理单元抽调出来的护理骨干,王丽娜团结带领这群兄弟姐妹们,用仁爱之心与患者一道共同抗击疫情。
因为病毒的传染性,有很多家庭聚集性发病。21日,父女两人,想住在一间病房里,可是根据新冠肺炎病人收治规范,患者一个阳性,一个疑似病人,是不能住在同一间病房,面对这种情况,护士长王丽娜反复给患者做工作,耐心对患者讲解分开收治的重要性,最终患者表示理解,并接受分开在两个单间病房里。
一天,患者刘大姐反馈病房电视不能正常观看,王丽娜在后勤人员的电话遥控下,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调好了电视。这一刻,听着患者小孩似的欢呼,看着患者欢笑的面庞,王丽娜也开心的笑了。在与刘大姐的交流过程中,王丽娜了解到刘大姐前不久才失去了亲人,而全家又都被感染隔离,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在重重的打击下,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刘大姐心理负担太重了,在掌握了这一情况后,王丽娜每天都要去看望刘大姐,跟她聊上几句,了解一下她的心理动态,树立了她战胜疾病的信心。
患者丁先生是一位回民,由于食堂提供的饮食不合习俗,后来,护士们为他点全素的中餐和晚餐,但是丁先生还是“吃不饱”,22日中午,丁先生的朋友为他送来了爱心午餐,此时正是中午12点多钟,支助工友、隔离区外勤人员都是最忙的时候,还没吃午饭的王丽娜为了解决患者的问题,决定自己化身一名快递员,找到丁先生的回民朋友,取来他们为丁先生准备的爱心午餐,送到隔离病区丁先生的手中,王丽娜了解到丁先生的朋友每天都会给他送一次爱心餐,为此,专门预定了志愿者,使这份特殊的爱心能够每天按时到达丁先生的手中。
王丽娜说:“我们每天的工作虽然很繁琐、很劳累,但对患者来说,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希望。除了给患者最好的医疗护理,还要和他们一起互动,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增强抗疫心胜的信心。”
医护抗疫事迹篇7
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忧,挺英雄之傲骨,迎凛冽之寒风,集全国之创力,谋中华之复兴。举国上下团结一心,终会筑成坚不可摧的长城。
2019年的告别之际,歌舞升平,在繁荣之下,一场战争即将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却也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武汉,到长江,再如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地席卷全国。绵延千千万万里的战线,医院里的彻夜灯火通明,无不成为这场战争的见证。但是,你看到了吗?在这里,在那里,在每个地方,到处都有逆行的身影。他们是不是无儿无女,他们是不是穷途末路,他们是不是早已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已经不再害怕致死的病魔。不,都不是。他们只是平凡人,同千千万万的大众一样,但他们又不平凡,他们是战士,是英雄,不畏生死的傲骨。
有些人在死亡面前泰然自若,不是因为他们不害怕,而是因为他们别无选择。到底是什么,支持着他们的精神支柱,是责任,是勇气,是理想,更是信念。他们前仆后继,只为对得起心中那份大爱天下的心。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在第一时间赶到抗疫最前线,17年前的那句“把重症患者都转移到我这里来”时至今日都是那么的震慑人心。无数的共产党员舍生忘死,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政府审时度势,计划国家的发展,大到每一个省市,小到每一个家庭,无不发出“武汉加油”的壮语。
是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民族,一个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民族,一个充满希望,迅速崛起的国度,我大中华的复兴势不可挡。我看到的,一条巨龙,在世界的东方,在太平洋的海畔,正欲腾飞。
中华复兴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但五千年之悠久历史,无数次化解的灾难,足以给我们信心。我们携手,共渡这艰难困苦,然后,去奔跑,去拥抱,那2020年最美的春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抗疫工作事迹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