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事迹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要实事求是,一份优秀的事迹是能给大家带来Judaism的感染力的,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1
劳模精神,说到底,就是真抓实干精神。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应该在真抓实干上当先锋、做表率,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干部为官一任,不是脚踏实地、老实肯干,而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不会出实策,不想鼓实劲,不能办实事,满足于吹吹打打,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但败坏了党风政风,还令老百姓深恶痛绝,反映强烈,影响极坏。领导干部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就是要能够静下心来、沉下身子、弯下腰来,真抓实干,踏实肯干,立足本职、干好本职,在真抓实干中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取信于民。
弘扬劳模精神,尊重劳动创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只在五一劳动节的时候,才提起、才强调。它必须体现在每一天、落实在每一项工作中。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地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和劳动模范,让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和终生追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劳模、关心爱护劳模,支持劳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帮助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使真抓实干精神落地生根。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2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精益管理"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你会不会开展工作?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中心大讨论的时候曾有个命题"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呢?陈东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当他发现自学考试通知单分发工作困难时,虽然不是他们科的事,却主动担当,刻苦钻研解决了难题,最终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这对我们青工来说,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在现阶段莱钢处于转型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要勇于担当,对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别人的工作要热心。每天少做0.1,365个0.99是0.025;每天多做0.1,365个1.01就是37.8.因此我们学习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成功的关键就在这0.01.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忍一些,陈东老师忍受住了学习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压力,忍受住了失去爱人的痛苦,最后他成功了。对我们青工而言,成功的路并不好走,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有"8+n,5+2"的工作精神,或为了学习而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或为了项目而连续加班无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是成功的路上却也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驻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3
我们,是党员,是社区工作者,是一群最平凡的人。但是你却无法忽视我们的存在。因为无论你走到哪里,或是喧闹的大街、谧静的小巷,或是错综复杂的住宅区,都能瞥见那匆匆而过的身影;无论你是家藏万贯,或是贫寒无助,还是安享小康,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是会第一个想起我们,因为我们是你的知心人,是与你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个群体。我们就像社会这部大卡车上的螺丝钉,不经意却又时时维系着车的完整和安全,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呵护着你的安宁和幸福。我们就像永远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默默的耕耘着岁月,耕耘着这一片热爱的黄土地。
我们是繁忙的。社区的工作千头万绪,是总也做不完的,我们是辛勤的蜜蜂,不知劳苦的为这个世界增色添彩。小小的办公室里永远挤满了前来办事的群众,旧旧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了做不完的资料,而那辆吱呀乱响的自行车上永远载满了我们为人民服务的一腔热情。人口普查期间,我们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吃过一顿热饭菜。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们顶风踏露,披星戴月,总是赶在人们上班之前或下班之后,守在门口调查登记。熟悉的、陌生的、热情的、冷漠的,我们看遍了所有人的脸色。在关键的时期,一眼望去,办公室里的灯总是通宵透亮。有多少回,婆婆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寻找年轻的母亲;有多少回满眼痛心的丈夫陪伴着身怀有孕的妻子,有多少回担忧的父母一遍遍地催问深夜还不回家的女儿。我们是辛苦的,因为我们从事的是世上最辛苦的职业,但我们是快乐的,因为忙碌让我们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
我们是无畏的。非典肆虐的时候,市民谈之色变,而我们却不得不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挨家挨户喷药消毒。发放宣传资料和药方,还要配合白衣天使上门为返乡的人员建立档案,跟踪查访。全天24小时只要电话铃声响起,我们就要走出家门。我们来不及为家人和孩子熬一碗中药,也顾不上多安慰年迈的双亲,更无暇顾及自己的安危。因为我们知道群众需要的是我们真诚的微笑和热情的关怀,我们是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所以,我们别无选择。
我们是无私的。5月12日,撕心裂肺的大地震摧毁了兄弟姐妹美丽的家园,也撕碎了我们的心。当党和政府日夜营救着每一个生命时,千里之外的我们,也站在了同胞们的身后。我们为亲人哭泣、与国同殇;我们微笑喊加油、鼓励同胞挺起胸膛。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捐款,缴纳特殊党费;我们四处奔走,发动群众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国家、为灾区人民分担痛苦。因为我们是党员,与国家共进退,与人民共患难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可是我们也是脆弱的。当同样忙碌的家人好不容易抽空想和我们谈谈心时,我们只能报以歉疚的眼神;当乡下的父母想要我们陪她们逛逛街,我们又让老人失望而归;当因为加班而把年幼的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时,孩子委屈的面容依然会让我们潸然泪下……想起这些,我们便会感到满心的酸楚和难过,因为我们也是人,有着和别的人一样的心情和欲望。我们渴望富足、平淡和安逸,我们渴望别人的理解、宽容和信赖,但因为我们是党员,当我们站在党旗下庄严的宣誓时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无私的付出和奉献,得到的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没有奢华的住房,没有优厚的待遇,也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可我们为什么却从不退让?诗人艾青曾这样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满泪水,因为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因为爱,我们努力拼搏;因为爱,我们开拓创新。我们用青春的色彩让党旗在阳光下更加鲜艳,我们用无私的爱让党性在平凡的岗位上熠熠生辉。让我们张开真诚的翅膀,在社区建设的蓝天上自由飞翔,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谱写出人生最华丽的篇章!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4
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总有这样一群人,无论大事小情,他们都要去管、都要去办。他们,就是扎根基层、默默耕耘的城乡社区工作者。
近日,中宣部、民政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在他们心里,自己是居民群众的倾听者、守护者;在他们眼里,居民群众不是外人而是亲人。他们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奉献,把温暖播撒在社区每一个角落。
用心用情播撒关爱
在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绳桂玲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社区好闺女。社区里的独居老人容易忽视健康问题,绳桂玲每天不管多忙,都定好闹钟,按时给老人们打上一通电话,定期上门探望。
独居老人邢阿姨,2014年被查出患肺癌晚期,她不仅因治疗花光了本就不多的积蓄,之后更是因为病情严重,生活无法自理。
得知这一情况后,绳桂玲立刻送邢阿姨去医院并主动垫付了挂号费、检查费。尽管绳桂玲自己家中也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需要照顾,但邢阿姨住院期间,绳桂玲仍坚持每天为邢阿姨送饭送水。这一照顾,就是整整4个月。
2019年,邢阿姨决定卖掉房子,搬去养老院生活。临走时,她拉着绳桂玲的手,激动地说:“你虽然不是我的亲生女儿,但是对我的爱却胜似亲生女儿。”
共同播撒亲情的,还有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娟。
智力残疾女孩李丹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离家出走,母女俩靠低保和捡破烂过日子。不幸的是,李丹19岁那年,妈妈突发脑出血去世,李丹成了孤儿。
知道这一情况后,刘娟来到李丹面前说:“去我家吧,我做你的妈妈。”从这一天起,李丹有了新妈妈。
一开始,刘娟的家人不理解她。刘娟说,“经历不幸、遭遇打击后,最需要有人拉一把。我是社区的干部,社区群众也是我的亲人,我怎能不管呢?”听完以后,刘娟的家人深受触动,成为她的坚强后盾。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要用责任与担当、温暖与友爱打开更多社区居民的心灵之窗。”刘娟说。
离群众多近,对群众就有多亲
凭着一双腿往返10多万公里山路,为山里老人背负运送八余吨物资,穿坏了上百双草鞋……十多年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党支部副书记、宽坪供电所安全监督员宁启水用一双“铁腿”,为山区群众送去了温暖。
自1999年参加工作后,宁启水承担了商洛市4个条件最为艰苦且不通公路的山村的抄表、收费和线路维护等工作。486个用户散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峡谷之间,最远的万佛山村,去一趟来回近百公里。
每次上山,山里人常用的背篓就没离开过宁启水的肩膀。背篓里除电工器具外,还有为困难群众捎带的油盐酱醋、大米、面粉等生活必需品。
住在万佛山顶的盛庆全老人,一年难得下一次山,生活用品基本都是宁启水背上来的。盛庆全说:“这些年多亏了宁启水,他每次来都问我家里还需要什么。地里栽的菜秧子、吃饭用的油和盐,都是他给背上来的。”
尽管很多人劝她离开,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村委会主任、80后女孩杨宁心里,自己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江门村的土地:“每一天我都有被村民们需要的感觉。我为我的坚守感到自豪!”
记得到村子后不久,杨宁发现许多留守儿童在村里无人管护,手脏脸脏,这既不卫生又不安全。杨宁心中十分焦急。于是她筹划建成“留守儿童之家”,每天抽出时间,辅导孩子们学习、一起玩游戏、进行心理疏导,为留守儿童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此外,杨宁还特别关爱特困户:贫困户梁海春因病瘫痪在床,家里有3个小孩读书,生活十分困难。杨宁连续6年资助孩子上学的全部费用;残疾老人潘健强卧病在床,无人照顾。杨宁便带他到医院看病,还专门到县城为他买来药品……
“能实实在在帮助到一个农村家庭,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别人眼中的“苦日子”,杨宁却格外珍惜。
勇当带头人,甘当“忙碌人”
多年来,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始终致力于把当地的群众都带富。
2005年,在外打拼20年、已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裴春亮,毅然回到家乡裴寨村。面对乡亲们渴望脱贫的眼神,他暗下决心,发出“乡亲不富誓不休”的誓言。
裴春亮首先从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做起,捐资3000万元,无偿为全村村民建造新居,让全村153户595名群众住进了整洁美观、功能齐全的新房子。同时,他又带领党员群众兴建钢架地温大棚、玻璃日光温室等750余座,成立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高效农业,使每亩土地年收益从五六百元增加到五六万元,有的甚至达到十多万元。
裴春亮还创新电商扶贫方式、筹建电商扶贫大厦,推动3000家淘宝商户在裴寨落地生根,带动贫困户家家“网上淘金”、户户“线上脱贫”。
从事社区工作6年多来,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华磊,努力挥洒青春热血,当好服务社区的“忙碌人”。
针对社区老人的不同文化需求,她挖掘有文艺特长的党员,组建十余支文体团队。团队活动丰富了社区文化,也让居民们走进了社区大家。
为更好地丰富社区老人的精神生活,华磊动员社区达人黄阿姨担任组长,建立一支“快乐老宝贝”团队。黄阿姨带领“老宝贝”们每天两次定时定点开展健身活动。平时哪位老人没来锻炼,团队成员便会上门探望关心;较年轻的老人主动帮年长的老人带菜;成员们烹饪的美食都会一同分享。
为满足社区中青年的需求,华磊又建立了社区足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又根据小朋友的需求建立亲子群,开展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活动。
此外,作为街道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的队长,华磊和队员们还不定期组织青年宣讲团通过室内讲座、户外路演等方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年龄阶段社区成员,开展分众化、有针对性的宣传。
心有温度,行有力度。这位80后女孩,正以群众的需求期盼为导向,在社区大家庭中绽放青春。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5
近日,我拜读了培训中心陈东老师的劳模事迹材料,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久久无法平静。正所谓"见君一袭风雪骨,始信人间有谪仙",陈东老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什么是创新转型、学习超越的劳模风采,他用27年的坚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一曲伟大的劳模赞歌,铸就着莱钢曾经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
众人皆知莲无垢,谁知莲心苦。陈东老师是劳模,是多领域的专家,一个个荣誉的光环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但谁又知,这光芒的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多学一些、多做一点、多忍一会,正如文中所说"点滴工作皆学问立足岗位成专家",正是这一点一滴成就了陈东老师今天的成功!与我而言,或者说对一些入厂良久,建树乏善可陈的青工而言,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陈东老师的专业是地球物理,在职工培训管理和教学领域依然得心应手。为什么?因为他相信技不压身,自学了软件工程硕士专业、自学了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他相信未来的某一天肯定能用的上。后来当他担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莱钢"精益管理"培训项目组组长的时候,之前的技能储备给了他莫大的帮助。像我们这些青工,从事的工作可能与所学专业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懈怠的托辞与理由,我们更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所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零缺陷",自己的专业要强,自己的技能要多,自己的缺陷要少。要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给你一个岗位,你能不能适应?你会不会开展工作?这都靠我们平时的努力和积累。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做一点,中心大讨论的时候曾有个命题"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其他的用不着我管",这个观点对不对呢?陈东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当他发现自学考试通知单分发工作困难时,虽然不是他们科的事,却主动担当,刻苦钻研解决了难题,最终帮助了别人,成就了自己。这对我们青工来说,是极具有教育意义的,在现阶段莱钢处于转型发展、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更不能再存着各扫门前雪的心态,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要勇于担当,对自己的工作要尽心,别人的工作要热心。每天少做0.1,365个0.99是0.025;每天多做0.1,365个1.01就是37.8.因此我们学习要做到1.01,工作要做到1.01,每天多做一点点,就会超过别人一大截,成功的关键就在这0.01。
成功就是要比别人多忍一些,陈东老师忍受住了学习的寂寞,忍受住了工作的压力,忍受住了失去爱人的痛苦,最后他成功了。对我们青工而言,成功的路并不好走,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这就需要我们有"8+n,5+2"的工作精神,或为了学习而挑灯夜读头悬梁锥刺股,或为了项目而连续加班无视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忍受常人所不能忍。但是成功的路上却也并不拥挤,因为能坚持下去的人并不多,很多人在岔路口驻足不前,迷失了方向,我始终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成功!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6
社区很“小”,它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又很“大”,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吃穿住行,都与它密切相关。在各地城乡社区,有这么一群辛劳的工作者:在疫情防控的一线,有他们坚守的背影;在脱贫攻坚的战场,有他们挺拔的身姿;在民生服务的前沿,更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是群众的贴心人,连起千家万户,他们就是城乡社区工作者。
在社区这片最基层的土地上,老百姓最有发言权,只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才能赢得大家的口碑。
疫情防控前线,他们守护社区安全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广大社区工作者义无反顾走出家门,坚守在社区最前线,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平安。上海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华磊就是其中一员。
“人口信息摸排、口罩登记、测量体温、运送物资、半夜去接境外回沪社区居民……方方面面工作都要做好,否则整个防控系统有产生漏洞的风险。”提起那段经历,华磊记忆犹新。瑞虹第一社区有1700多户居民,防控境外疫情输入任务重。华磊从2020年的大年初一就开始忙碌,在冬日凛冽寒风中,她和志愿者们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制作疫情防控作战图,以四色标识实时更新每户情况……她创新工作方法,提出的境外回沪人员管理“预摸排—接人—入户—日常管理”闭环流程,不仅守护了社区安全,还在全市推广。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金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张丽萍带着社区网格员、党员、楼长、下沉干部24小时值守一线。她结合社区疫情防控实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了8个临时党支部,动员125名党员冲锋上阵。由于连日过度劳累,张丽萍一度晕倒在防控一线,但仅仅休息了10个小时,就返回了工作岗位,“同事们都在奋战,我不能躺在家里,要和大家并肩作战!”她说。
疫情防控中,北京顺义区空港街道吉祥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绳桂玲最牵挂的是社区里的空巢独居老人。她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与空巢独居老人结对帮扶,实行“每天一面”制度。每天不管多忙,她都定好闹钟,按时给老人打电话或上门探望,有事就帮着办,没事就陪老人聊天解闷。
“守护好社区里的每一位居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绳桂玲说。
脱贫攻坚战场,他们带领群众奋斗致富
常年穿着一件套头衫,脚蹬一双解放鞋,这个质朴得像山花一样的“85后”苗家妹子叫杨宁,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江门村山多地少,长期陷于贫困之中。2010年,杨宁作为江门村第一个女大学生村官上任时,村里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为了带领村里的群众脱贫致富,杨宁在这里一扎根就是10余年。她带着贫困户发展高山泉水西瓜、高山水稻等特色产业,创办了农产品品牌,户均增收3200多元。为拓宽销售渠道,她还带领农村创业青年成立了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2019年销售贫困户特色农产品300多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万余元。如今,江门村94户326人成功脱贫。
带领乡亲兴修水利告别“望天收”;拆除老村复垦土地,发展高效农业;拓宽改造商业街、建设裴寨社区;发展红薯产业、服装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业……在河南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裴春亮致力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不仅让裴寨村这个年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省级贫困村发展成了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的新型农村社区,还通过“1+n”带动扶贫模式,带动太行山区5万多名群众脱贫致富……
一个经济发展滞后村,如今成为年集体收入100多万元的富裕村——黑龙江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的变化,离不开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窦乃兴的努力。当年,为了建设新型大棚,发展蔬菜经济,他挨家挨户做工作,终于建成300多栋新型大棚温室。如今,全村棚室规模已发展到3400多栋,菜田面积达到6500多亩,年产各类精品菜1.2亿斤,出口外销8000多万斤,产业收入超亿元,蔬菜基地被评为“国家级蔬菜棚室示范区”“黑龙江标准化农副产品出口基地”。
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有一个叫五星村的偏远小山村,村里有位村民心目中的好支书——余绍容。10余年前,在抗震救灾中,她舍生忘死转移群众;如今,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路上,她又成了村民致富的带头人。为了发展黄连种植,只有初中学历的她靠着不服输的闯劲儿,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到周边县市学习取经,结合本村实际,形成了“党支部+专合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村人均年收入由5年前的2000余元提高到了现在的1万余元。
“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我会做好服务,带领乡亲们继续奋斗,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余绍容说。
民生服务前沿,他们为群众排忧解难
城乡社区,是民生服务的最前沿。社区里的每一件事,在社区工作者眼里都是民生服务的大事。
在福建石狮市湖滨街道玉湖社区,提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林丽娜,大家都交口称赞。为了给社区群众尤其是生活困难群众提供更多保障,林丽娜在玉湖社区组织成立了“石狮市玉湖爱心慈善会”,并将每年12月25日定为“玉湖社区爱心日”。10余年来,“石狮市玉湖爱心慈善会”共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学子上大学和老弱病残居民1500多人次。
在陕西山阳县南宽坪镇安家门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宁启水多年来承担着商洛地区4个条件最为艰苦且不通公路的山村的抄电表和线路维护等工作。486个用户散落在海拔1700多米的高山与峡谷之间。最远的万佛山村,来回一趟近百公里。每次上山,他的背篓里除了电工器具,还有为山上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免费捎带的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和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十几年来,宁启水累计徒步7万余公里,穿坏了100多双鞋,坚持免费捎带生活用品达5吨……
辽宁鞍山市立山区灵山街道灵西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娟带着600多张写有自己电话的小纸条,挨家挨户到居民家中走访。对于群众反映的100多条诉求,她一一列出解决时间表发给大家,请大家监督和支持。社区的孤寡老人李月梅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生活不能自理。刘娟白天安排专人护理,晚上自己住在老人家里照看。在她的影响下,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把每周六定为社区志愿者服务日。20多年来,社区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如今灵西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党建品牌。
“社区工作就是群众工作,要真诚实在,否则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刘娟说,“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只要群众脸上挂着笑容,我们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最美城乡社区先进事迹篇7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期望,乐此不疲。这就是_老师从师十几年来的真实写照,又是他的执着追求。
镜头一:2007年5月,省级赛课现场,年青的_执教着《恐龙》,他从从容容,入情入景,师生互动连连……
镜头二:2009年5月18日,县电视台《师德风采》专访,_应对镜头两眼炯炯,落落大方,叙说着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用青春和真爱成就的人生……
切换镜头,我们不难看出,这个1997年走上教育岗位的教师,这天无疑是成功的。那么镜头的背后他又是怎样的奋斗和付出呢?
立身炼志正师德
教师身上社会赋予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就应去恪尽职守,发奋适应时代的的发展,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_不但深知这一点,而且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担任学校中层,他都发奋做到了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
他常说: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当职责。我靠履行义务领份薪水养家,职责却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亮丽我的人生。他还说: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是啊,在讲求公德,崇尚师德的这天,我们需要他的这份纯真,更祈盼这种由纯真带来的人性的升华!正是这样,他不但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使上墙的制度、规定不流于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而且在师德自查自纠活动中帮忙其他教师进一步匡正师德,确保了所在群众师德的良好形象。
他觉得师德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他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他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他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十多年来,他当过班主任,做过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过教科室主任,做过教导主任,负责过有1000多名师生小学的全面工作,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他的爱心。他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父爱。他的语文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他的课,作业最少,他要求学生每一天都要做好。有时他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他把爱心体此刻对学生的严,体此刻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他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他的课,学生爱上!
为了关爱和转变学困生,_掏钱请学困生吃西瓜成了学校的美谈。很多学困生在他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的爱心是真诚、宽容和坦诚,他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他还因势而导,在学生中把爱心传递。同学们困难之际的相濡以沫,孝敬长辈,尊老爱老,自发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他的班级充满温情,他的学生传递着爱心。
用心进取练师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但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教学技能,空有一腔热情是没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使命的。_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平时他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学历水平。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他先后参加县、市骨干教师培训,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己付诸行动。课前,他围绕课改理念,深刻领会课标内涵,准确把握、认真钻研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课堂中,他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品味语言、领悟写法、为一体,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他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2003年以来,他执教省级优质课1节,市级公开课1节,县公开课12节。执教公开课(研究课)的身影到过县每一个中心校,并应邀开县、镇讲座15次,讲座资料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参赛课获得省优质课一节,市二等奖一节,县一等奖二节。
一向觉得:一名教师的成长首先从教学反思开始,平时再忙他也坚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每一节课的得与失,也反思其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经过多角度的反思和留心自己的教学,不断总结经验,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着力实施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虚心请求专家解答。多年的反思,为教育科研积淀了基础,为课题研究带给了实践素材,主持市级规划课题《小学阅读教学中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县级规划课题《小学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的研究并顺利结题;先后参与省级课题《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下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的研究。任现职以来,共有3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奖或发表。其中国家级获奖3篇,省级获奖5篇,发表5篇,一节录像课公开出版发行。担任教科室主任后,用心倡导科研先行,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提倡“行动+总结”的科研方式。他以自己的行动带领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促使教师敢研究、会研究、研究出成效。担任某小学校长岗位以来,注重个人“勤业、精业”,重视学校常规管理,透过常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8年10月,学校成功建立市现代化小学。
矢志不渝铸师魂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不断深入和领会,_老师进一步认识到新时代教师使命的重大和师德弘扬的迫切,明确了教师对于学生进行道德垂范、知识传递、学法引导、情感培育、人生启迪的重要。
自任学校中层以来,他更忙了,更累了,可他从没因此心里放下学生。每次听课或讲座外出,他的学生都会受益,新的教法和理念,让他的四十五个学生兴奋并快乐着。每次活动反思后的经验总结,他的学生总是在他从“经验——再实践”时,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有时,他在外进行学术切磋、交流,晚上一有空总要先打电话给让他牵挂的学生,再打电话给家人。正因他是学生心中最搞笑、最好的“_老师”,他也因学生心底的这一称呼而自豪。
自己的理论和教学水平提高了,他总是热心培养青年教师,先后指导过h、t、f等青年教师,透过“听评课、互听互评、两人合上一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给他们机会打拼磨练,给他们问题深入研究,给他们舞台大胆展示,发奋将课标理念转化他们的教学实践,促进了他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明显提升。
作为教导主任、语文教研组长,他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为己任,精心组织学校的县级语文基地校主题研训活动,深化了“一篇课文二课时”的专题研究。两年来,透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他先后为广大教师开了“一篇课文二课时”、“流程构建”、“课时目标的划分”、“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品味语言”的专题讲座;带领教研组开展了“同课异构”听、评课、“中低年级课堂教学”等研讨:组织了“名师实录赏析”、“教学观摩”、“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等多样的研训方式。以问题研究引领课堂,开展了主题多样的研训活动:写字指导课中穿插指导,渗透技巧,激发兴趣;课外阅读课中激发兴趣、渗透方法、交流提高;同课异构中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为提升教师家常课的效率,他根据学校实际,率先实行阶梯式和检验式的教研,分层教研和当堂反馈,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他求的不是自己的一花独放,而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万紫千红啊!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化,他不断创新学校校本研训方式,用心倡导网络教研。精心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育教学论文,并借助博客这一平台和同行真诚交流,不断提高,实现了网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他本人的博客不但被评为“市优秀博客”,而且带动一大批教师结合教学写博客,从而为该校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夯实了基础。
付出了总有回报,几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一轮教学实验先进个人”、“省十五课题研究教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市优秀博客”、“县语文学科带头人”、“县优秀青年教师”、“县优秀教研组长”、“县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等名誉和称号。
成绩不能满足,名誉催人奋进。作为一名教师,觉得自己始终要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个性在实施教师绩效考核的这天,他觉得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他也正是这样做的,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他坚信他的未来不是梦,正因,在他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他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