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一定要注意段落的层次分明,我们在写事迹材料的时候一定要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县园丁奖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1
张如最,一个憨厚朴实的土家汉子,平平凡凡走过26年从教的征程。26年间,他从全镇最偏远的白果树小学起步,辗转马鞍山、苦竹坪、升子坪、镇完小,其间历任小学校长、幼儿园长。26年来,他用热情和坚韧抒写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动人的故事,用勤劳和执着向党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满意的答卷。他先后获县级及以上嘉奖六次,乡级以上奖励十次,先后在市县两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四篇,获县级论文奖一篇,今年又荣获石门“山区红烛奖”。
平凡的人在平凡的路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平凡,使我们深深感动。
让命运撞了一下腰
少年的张如最,求学道路特别艰难。因受家庭富农成分影响,他小学毕业后升不了初中,学了三个月裁缝后,求学的欲望让他投亲靠友到别的地方插班就读,可不久又惨遭退学处理。在家务农的他初衷不改,一年后又异地插班就读,在反复的退学插班变奏中,他终于读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那年,正赶上乡里招考民办教师,他参加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高居榜首。教育战线的领导都深知他坚韧求学的经历,因此准备录用他为民办教师,可通知到了村里,村里却不同意,理由是阶级敌人的子女哪能教育革命的后代。眼见一线生机又遭毁灭,为了留住人才,联校领导灵机一动,对村级领导回报说在湘鄂交界的北大山上,有个叫白果树的村小,一直派不去老师,就让这个阶级敌人的子女去大山之巅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奈之下,村领导终于同意了联校的建议。就这样,他来到当时全镇最偏远的白果树小学开始了无怨无悔的从教生涯。当时的民办教师,月补贴5元钱,生产队记工分,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有也可无也可的事,可张如最对这份工作却特别珍惜,因为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人生的一大改变,由阶级敌人的子女一下子变成了人民教师,更难得的是又可以和难割舍的书本打交道了。在接到通知那天,激动不已的他涨红了脸对联校长说:我一定好好干。
命运,撞上了这位命运多桀的年轻人的腰。
野花,也要飘香
白果小学,坐落在湘鄂交界的北大山巅。“炸刺岭的风,上马墩的雪,白果树的雨伞打不得。”海拔一千多米的北大山的自然环境之恶劣,由民谣可见一斑。听人说岭上的风可把吉普车吹得摇摇晃晃,大雪纷飞时老百姓要时刻用背篓从屋里往外背雪,雨天打伞狂风乱窜没有方向,三两下就把雨伞吹成个光杆杆。因为环境恶劣,白果小学一直难派老师,派去了也最多坚持一个学期,甚至有的老师情愿丢工作也不上山了。
可这些困难对张如最来说却不屑一顾,他在乎的是难得的信任与机遇。开学那天,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将学生的书籍课本、两床被子、10斤大米、两个南瓜、几件衣物装在箩筐里,百十斤的担子往肩上一放,毅然决然地向大山走去。山里长大的孩子,路在嘴上,路在腿上,一路上他寻寻问问走走,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跋涉,终于在天将黑时看到了孤零零的学校。到了学校,二十岁的他把担子往操场上一放,蹲在地上,半天不想起来。
大概是山高太阳近的缘故,山巅的天亮得格外早。第二天早上,张老师站在校门口,在晨曦中极目远眺,胸中陡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虽然景色壮美,可他无暇欣赏,因为忙碌的生活把幸运的喜悦掩埋了个严严实实。当时,学校一、二、四年级三个班75名学生的重担全压在他的肩上,学生要喝开水,要热中饭,9点钟才上课,16点钟前要放学(因为山里的孩子有些路途遥远,早了赶不到,迟了回不了家)。开学第一天,他是在晕头转向的忙乱中渡过的。山里的夜晚是美的,淡淡的月色下,远山朦胧,近山如黛,可在凉爽夜幕里踱步的张老师,无暇顾及这诗意的一切,他内心紧锣密鼓地筹划着明天的事情:
5:00起床,挑水,做饭。
6:00吃饭,挑水,给学生烧茶,批改学生作业。
8:00安排早到的学生早读,批改作业。
9:00开始上课。
12:00给学生热中饭(怎么设计也没有自己吃中饭的时间)。
16:00放学,挑水,捡柴准备晚饭。
晚饭随机而定,晚上备课,改作业。他没有设计下班的时间,因为设计不了。
第一周,他就象一架开足马力的机器,转个不停。好不容易度过一周,张老师心急火燎地下山。下山比上山快,只走了五个钟头。他没有急于回家,而是赶去联校汇报求教。当时联校的校长见到他急冲冲的样子,心里一凉,问:“小伙子,是不是要打退堂鼓?”张老师憨憨一笑,说:“不是,我只是觉得怎么也忙不赢,来求教来了。”校长松了一口气,说:“好,只要你不打退堂鼓就好办。”他马上通知了几位有复式教学经验的老师,为张老师临时传授复式教学与管理的方面经验。
带着新学来的经验,张老师又回到了学校,经验真的管用,教学和管理渐入正轨,但多头复式毕竟不同于正常教学,忙乱现象时有产生。下雨天,学生上学一身湿,下雪天,有时学生来不了一半,三个年级上课,顾了头顾不了腚,孤掌难鸣,困难重重。面对困难,倔强的张老师没有气馁。他不拘于经验,和村委、家长们密切联系,让家长和学生都参与学校管理:山里的孩子不娇气、能吃苦,晴日里担水烧茶让早到的同学做;组织学生捡柴火,热心的家长帮忙备柴火;下雨天同学们自动架火烤衣裳,雪天家长送孩子。在学生编组时,他也别出心裁,打破以往三个年级分级编块的办法,采取交错编组的方式,四年级和二年级组中间夹一年级组,二年级组又靠四年级组。这样,新授时各年级各听各的,练习时,高年级辅导低年级。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一段时间后,张老师终于摆脱了忙乱的局面,忙而不乱,紧而有序的学校氛围终于形成。期末全乡组织考试,白果小学三个年级居然破天荒都居全乡前列,第二学期期考,三个年级又更上一层楼,均居全乡榜首。一时间,家长好评如潮,张老师也由一个接受再教育的阶级敌人的子女,一跃成为乡教育先进个人。
一株默默的野花,终于散发淡淡的幽香。
在校的孩子是苗,送出的学生是藤
张老师对学生,总是怀着质朴的情怀,处处展现着他无私的爱。
在白果教书时,是年冬天,一个大雪封山的日子,有两个住在湘鄂交界处的孩子 ,一个叫陈加华,一个叫杨凡军,直到中午过后才口喘白气,一人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一脸狼狈地站在教室门口,疲惫地喊着报告。看到两个孩子,他心疼坏了,忙从教室里出来,把他们拉到火塘边,一边架上大火,一边关切地讯问。两位学生说,路太陡,太远,太滑,只好用小锄头开路,结果迟到了。张老师连忙说:“不算迟到,不算迟到,你们是好样的。从今天起,天不放晴,就跟着我在学校住吧。”紧接着,他亲自帮他们烘干衣服,又找附近村民帮忙捎信,转告家长孩子住校的消息。大雪一封山就是二十多天,二位学生跟着他吃住,他只好找村民借粮维持生计,每隔几天他还要在孩子睡后,将他们的衣服洗干净,再在火上烘干。学生说,爹妈都未这样为他们忙过。雪过天晴后,家长专程到学校来道谢,张老师只是淡淡地说:“每个学生都是一棵苗,我不护着谁护着。”
张老师不仅园丁般呵护着跟他就读的学生,就是那此已送出去的学生也犹如牵出的一根根藤萝,枝枝蔓蔓都让他牵挂。湘鄂交界处的玉民村有个学生叫陈玉蓉,家境贫寒,跟他读书时就有先天性心脏病,虽百般呵护却难阻病情恶化,转到高年级时终于失学,并有生命危险。张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心急如焚,几经周折找到了省人大代表陈建教,求他救救孩子。陈代表急人所难,答允帮助。哪知各方联系好后,该孩子的家长怕手术中失去孩子,生死不同意,失去了一次机会。张老师不放弃希望,多次翻山越岭,到他家做家长和孩子的工作。孩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家长终于同意手术,张老师又专程找陈建教代表,两个热心人又一拍即合,重起锣鼓,多方联系协调,2004年终于将孩子送上了湘雅手术台,成功地挽救了一条生命,让其恢复了健康。为了这件事,张老师往复奔波数百公里,没要一分钱的报酬,陈玉蓉的邻居们都说,张老师对这孩子比家长更上心。张老师说:“送出的孩子是牵出的藤,枝枝叶叶都关情呢。”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
北大山的经历让张老师感受到了奋斗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1987年小学五年制和六年制合并时,苦竹坪寄宿制小学有一个五年级班招收了57名寄宿制学生,一年后要参加升初中的考试,时间紧,难度大。当时村小缩编,告别了白果小学的张如最老师便又顺理成章地挑起了这一重担。他一个人包班,从早到晚的独角戏对别人来说是苦不堪言,而对完成了三头复式的张老师来说,就有更多的时间钻研教材了。一年下来,他所教的五年级同六年级一道参加升学考试,升学率比六年级还高,孩子们的家长逢人便说,张老师硬是为孩子们节约了一年时间。
升坪小学,环境特殊,一条小溪破村而过,春夏冬三季,河水时常泛滥,无桥涉渡,学生无奈只好缺课。久而久之,形成不良风气,学生难有一周齐,教学质量上不去,家长们怪学校,老师们怪河道。这一年,张老师被派到了这里,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张老师看到教室里稀稀拉拉的学生,很是着急,他对学生说:“下次遇到涨水,大家一齐到河边来,我背大家过河。” 此后,无论是春寒料峭,还是冰雪初融,张老师都是如约而致,挽起裤管,毫不犹豫地踏进刺骨的凉水里,一趟又一趟地背学生过河,早一趟,晚一趟,腿都冻成了青紫色。有一位孩子的家长,让孩子给老师带来一瓶酒,教孩子告诉老师:“喝点酒,下水暖和些,……”也有好心人告诫他,不要这样傻,会致病的,张老师照样憨憨一笑说:“我年轻,铆得住。再说,我不怕辜负自己,就怕辜负领导的希望,家长的信任。”在他的影响下,其他老师也照章行事,学校学生缺课的少了,学习空气浓了,教学成绩也上来了。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地行动,张老师每到一处,总是用自己的行动使学校有所改变。但他总是说:我所做的是大家都能做的事,平凡得很,没什么好炫耀的。
我不会说教,只会行动
不会说教,只会行动,是张老师一贯行事作风。
2006年暑假,中心学校为了满足镇里打工一族对幼儿全托的需求,决定创办全托幼儿园。这个重要任务又落在了时任完小总务主任兼初级部负责人的张老师身上,他向领导保证:暑期完善幼儿园设施。张老师雷厉风行,首先完成了园长上岗培训,紧接着带领民工平场地,购设施,改设置。改造水电是工程的重要项目,为了节约资金,张老师居然自己当起了电工,重体力活他领头干,别人休息他安水电,仅水电安装一项就为学校节约资金数千元。秋季开学时,一所面貌一新的幼儿园出现在大家面前,完善的设施和良好后勤保障,很快就吸引不少家长的注意。
正当大家为新幼儿园的开学在即而欢欣鼓舞时,身兼总务主任的张老师却赴石门采购生活物资返校途中出了车祸,肋骨折断一根,疼痛难忍。可想到学校开学工作千头万绪,幼儿全托计划全在自己的脑子里,张老师一声没吭,缠上绷带,揣上止痛消炎药,又投身到开学工作中。
幼儿园开学之时,张老师又出惊人之举,开门办园,尽最大可能满足家长要求。消息一出,家长们一下子提出了周托、月托、全托、半托、灵活托等各种要求。面对心中存疑的家长,张老师笑憨憨地说:请大家放心,你们的要求,就是我们职责,我园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一时间,学校热闹非凡,不仅老生巩固率达百分之百,还有进了私立幼儿园的也退园加入,更有湘鄂边界处的幼儿家长也闻讯赶来。老师们忙得高兴,说:“张老师的新形式,闹了个开门红。”张老师却一反常态,严肃地对老师们说:“形式只是外壳,行动才是内容,我们不能用新的形式糊弄老百姓,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获取老百姓的信赖。”
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一天深夜,全托班幼儿唐旭(四岁)半夜高烧,保育员报告张老师,张老师随即通知家长,并抱着孩子去医院找大夫开药,回来后又为孩子煎药、喂药……他抱着孩子一直待到转钟三点,家长来后又腾出自己的床位给家长,而他自己只在办公室沙发上休息了两小时。
还有一次,周托生文舒婷在家感冒,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在一家私人诊所随意弄了点药,交给保育员就走了。因为药不对方,孩子吃药后晚上出现全身痉挛。病情危急,张老师迅速将孩子送进医院,并让班主任陪护。因家长无法联系,张老师驱车往返30多公里,在月亮垭村将家长接到医院,并陪同守护直到孩子转危为安。
张老师不仅对在校的幼儿关怀倍致,对因病在家休养的幼儿也时刻牵挂。今年开学后,大四班幼儿丁昌勇因乘坐父亲摩托车摔伤在家养护,张老师便利用周末驱车四十多公里到与湖北交界的龙桥村上门探望,附近群众在他打听孩子的住处时知道了原委,大家禁不住对他交口称赞。
张老师是校长、园长,是学校最大的“官”,但他同时又是总务主任、锅炉工、水电工、园艺工、勤杂工,是学校最忙的人。电路出问题了,喊张老师,水不通畅了,喊张老师,厕所污粪要处理了,也喊张老师;就连修剪花草、果园打枝、蔬菜除虫也是他的专利。学校锅炉工、工友是技术工种,人手紧,工作量大。为了应付不时之需,张校长自己考了锅炉操作证、后勤人员从业证。当后勤人员请假时,他就成了锅炉工和工友。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点也不假。在张校长的感染下,幼儿园里的老师、保育员、后勤人员从没有人偷懒耍滑,自己能动手的,决不依赖别人,力所能及的,决不等领导安排,没人抱怨工作累,工作苦。现在,全园上下一心,整个幼儿园办的红红火火,深得百姓信赖。近两年,幼儿园期期满园,报名迟了还难入园。原来和私立幼儿园平分天下的景况已变成了一边倒,老百姓说:“还是政府的幼儿园好,放得心。”
有人说,张老师,你那么忙干啥?不是有人有制度吗?老张又憨憨一笑说:“有制度,制度是能制约人,但行动最能暖人心,我不会说教,只会行动。”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张老师常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做的事人人教会做,也人人都能做,我做不了惊天动地的事,我只能把我能做的平凡事做好,今后也是这样。”这不是豪言壮语,却是真情的流露。张老师在平凡的环境里,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日子里,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每一件平凡的事都做到了最好。
他就像山野里的一朵野花,从不在乎别人怎么称呼自己,只是在人们不经意时,默默地把香气溢洒出来。
虽不斗艳,却生动了山野,虽不知名,却温润了乡村。
附录:
一九八三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八四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八五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一九八五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
一九八六年被评为镇优秀班主任
一九九七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一九九九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
二○○三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四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师
二○○五年被评为镇优秀通讯员
二○○五年记三等功
二○○六年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二○○七年被评为县工会积极分子
一九九九年撰写《小学低段作文初探》获县三等奖
一九九九年撰写《素质教育与班干部的培养》在当代教育教学上发表
一九九九年撰写《也谈教学中如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垃》在石门师训上发表
二○○○年撰写《谈游戏的课堂运用》在石门师训上发表
二○○二年撰写《谢谢你,张所长》在常德日报上发表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2
33年来,他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爱的阳光洒向他的事业,洒向他的学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每一天,他默默实践着心中不变的誓言------以教师为职业,教育为事业,不让一天虚度。每一天他的心总是和学生贴得那么近,都过得那样的忙碌和充实;特别是领导的信任,器重;学生的尊敬,爱戴;学生家长的寄托和感谢,都令他欣慰无比,不断前进,促使他在三尺讲台边,勤奋踏实地工作,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
一、信念坚定,律己育人。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共产党员,他注重师德,学风严谨,一丝不苟;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付诸于实践,时时以实际行动影响、带动其他要求进步的教师和学生。服从领导分配,扎扎实实做好教导处工作和教学本职工作。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同事,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无论参加什么集体活动,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勇挑重担。在他多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辛勤耕耘,甘洒汗水,用热血谱写历史,用青春铸造人生,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胸怀和行动执着追求,努力践行党的重要思想,积极传播先进文化知识,在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着共产党员的本色和风采。“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他的座右铭,把满腔热情倾注到党的教育事业中,把理想之根扎在三尺讲台上,用博大的爱心、不懈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托起了一个个明天的希望,谱写着自己平凡而绚丽的人生。他在工作中,坚持诚实敬业,做到加班加点不叫累、取得成绩不骄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家乡的教育,做到不迟到,不旷课,除特殊情况外,他是不会随意请假的,甘当教育战线上的“老黄牛”。
二、默默耕耘,成绩突出。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该教师把抓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他响应学校号召,实施有效教学,认真钻研教材,有效备课,上高效课,布置有效作业,进行有效批改,有效检测和有效辅导,每学期他都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认真严谨,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不容他有所退缩,他善于调查研究,积极思考,和本年级的任课老师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攻难关,狠抓教学质量,使各项工作逐步提高,经常和教研组的其他老师共同探讨教学疑难,使自己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他在教育工作中事事以身作则,时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业务上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迎难而上,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服从领导分配,从不沾轻怕重,任劳任怨。工作中勤勤恳恳,求真务实,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取得了出色的成绩。20__年以来,该教师几乎都是担任小学毕业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20__年,20__年,20__年分别获得县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20__年镇级优秀教师。20__年他和本校另一位教师所任的平行班级数学通过测试,学校荣获全州__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之一。他自参加工作以来,曾获得镇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二十余次。
三、情系学生,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党员,该教师以自己独特、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在工作岗位上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他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优雅的风采,却能深深地吸引着与他年龄相差几十岁的学生,打动着一个个对子女疏于管教的家长,在极短的时间内转变了学生以前的面貌。原因就在于他把学生视为子女,把学生家长视为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他和他的学生亲密无间。在同学们心目中向老师是一位没有师长架子,真正做到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心灵的老师。学生们遇到事情总爱去找向老师说,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同学相处的问题,和父母关系的处理上,总能得到向老师悉心的帮助,大道理可能不多,但是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启迪。
他的学生曾在日记中写到:“向老师,您不但教我们许多知识,而且还教我们怎样做人。您对我的教育胜过我爸爸对我的教育。”“谢谢您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您不仅这样,您是我第一个觉得非常亲切,见到您非常放松,您就像我的朋友——”“我很高兴做您的学生,短短六年时间就过去了,在和您相处的日子里,有讲不完的心里话,回忆着这一切,眼泪便不住的落下,您是多么关心我们,多么体贴啊!您就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只可惜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了,现在只好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您,向老师您知道吗?我多么想叫您一声爸爸呀!每当我想起这两个字,都忍不住地流下眼泪。”曾经有一位毕业班学生,他是个孤儿,因车祸失去了父亲,母亲又抛弃了他,在班上他什么坏事都干过,经过多次个别引导教育,后来变了,毕业的时候,曾在日记里写道:“谢谢为我把脑海里不干净的水排掉了,又放来了新的海水,让我整个人焕然一新,是您挽救了我,重新做人,您对我的教导和教育我会永远记在心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他的工作目标,只有在不懈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才会使以后的工作更加圆满。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很差,课堂上不认真听课,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课间与同学打闹,学习无自觉性,他长期利用星期天帮他们补习功课,同时也开导他们的思想教育。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全班同学负责,关爱他们的学习、生活,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那是20__年,班里有个学生的父亲原是体弱多病的单亲家庭,因没钱给孩子交住校的生活费,就不让孩子上学了。他知道后多次到家做工作。为了不让孩子失学,他用自己200多元的工资替她交了两个学期的生活费,直到她小学毕业,虽然这点钱不多,但正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心和无私奉献。如今,这个孩子在中学学习,每次回家见到他都像见到父母一样,总是那样亲切,是向老师改变了她的人生。热爱教育,关心学生在他身边无处不在,这些年来,数不胜数,他那种对教育的挚爱和全身心的投入,正是他的一批又一批送出,赢得了社会,学生,家长,学校的赞扬,正是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真正成为了教师敬业奉献的楷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作为一名教师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教育服务,履行好一名教师和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向老师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的道路上耕耘着,探索着,奉献着,追求着……。时间飞逝,日月如梭。他在平凡的教育战线上走过了33个春秋,多年的教育生活,让他付出了许多,同时他也真正体会到了劳动者的艰辛与快乐,他爱伟大的教育事业,更爱可爱的孩子们,他常说:“我选择了教育,决不后悔!”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3
35年特教生涯,周美琴甘当孩子王,勇做排头兵。她的学校招收脑瘫孩子集中入学,填补了国内空白。她捧回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接了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为智障、听障、脑瘫等多类残障学生提供“全纳教育”。她指导的青年教师连续五届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课堂评优”一等奖。作为特殊教育一线工作者,她用无私之爱体恤特殊儿童的悲喜,用专业智慧帮助特殊儿童获得融入社会的各项能力,用倾情付出勇挑上海特殊教育多个领域重担。她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园丁奖、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最美校长等荣誉。
不忘初心的特教“守护者”
特殊教育学校“择差”守护——这,就是特殊教育的特殊之处。选择了“守护”特殊儿童的使命,周美琴一做就是35年。
“我弟弟也曾是特殊儿童,弟弟的成长,母亲的不易,家庭的艰难,我从小看在眼里。因此,1987年我从上海浦明师范学校毕业,聋哑辅读学校希望我加盟时,我心动了。母亲也告诉我,这个工作你一定要接受,好好培养这些特殊家庭的孩子,减轻这些家长的压力,为家庭和孩子造福……”正是这份初心,让周美琴无论走多远,碰到多少挫折与困难都始终甘之如饴。
走进辅读学校的那一刻,周美琴开始每天面对神色呆板、行动笨拙、反应迟钝、生活自理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行为失控的孩子。一名患自闭症并伴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时不时怪叫、四处藏匿、趁人不备逃出校门……周美琴时刻注意着他、陪伴着他,实行一对一帮教。为了拉近距离,周美琴让孩子坐在自己腿上给他讲故事,可冷不妨孩子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她脸上。
生平第一次被人打耳光,年轻的周美琴顿时眼眶模糊。但一想到这是学生的非常态反应时,她强忍痛和泪,压下委屈继续与孩子沟通。此后,周美琴对这个孩子的关心更多,不仅变换方法与他交流,还时常用他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帮助他成长。渐渐地,孩子与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乐于听她的话,有了可喜的进步。
曾被智障孩子推倒甚至动手打过、曾为了帮聋哑孩子排节目累倒过、曾因细致关爱孩子而被称为“周妈妈”……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周美琴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很多;但作为一个母亲,她欠女儿太多。令她欣慰的是,女儿慢慢长大懂事,理解了妈妈的使命,也成为特教志愿者,助她守护更多儿童。2018年9月,周美琴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后,为了帮扶和奖励更多特殊儿童,全家支持她个人出资10万元发起设立了特殊教育关爱基金,为特殊儿童实现梦想助力。
特殊儿童成长的“研究员”
特教的价值是什么?
曾几何时,残障孩子被歧视,被认为是“社会包袱”;特殊教育学校也被认为是暂纳残障孩子的“收容所”,在教育中难有一席之地。但周美琴为特教重新“定调”:特教学校不是“收容所”,而是“加油站”。她要帮助残障孩子社会化,打开封闭的心灵,支撑起他们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希望。文化知识是正常人谋生的手段,但在周美琴看来,对残障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却是康复。
周美琴所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坐落在浦东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也是教育综合改革前沿。“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成为学校开展特教的理念。为此,周美琴为集听障、智障、脑瘫孩子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型特殊教育学校勾画宏伟蓝图——走“医教结合”的道路,构建以脑瘫孩子教育为特色,适合三类残障孩子发展的教育体系。
周美琴从专业康复理疗学院引进了十几位专职治疗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训练。学校还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康复条件:多感官训练室里,有测试学生嗅觉、触觉,味觉等提高他们感知觉灵感度的训练项目;沙疗室里,每天都能见到孩子们赤脚忙碌,光脚在沙滩上行走,这些沙子有按摩穴位作用……孩子们在老师和康复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应自己的康复项目。而在学科教育课堂上,针对残障儿童的特点,周美琴大胆改进教学模式,提出生活与学习相结合的目标,设置了两位教师同时作为教学主体的授课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特殊教育不断发展。20多年来,浦东特殊教育师资不断晋级——原本只有中师毕业生,如今学校吸引了多名硕士生加盟。周美琴思考:特教老师光有爱心远远不够,还要有专业精神和技能,探索适合残障孩子的发展之路。学校引领教师成为集教育、教学、康复、医疗为一身的“四型”复合型人才——专业精神要“奉献”、专业知识要“复合”、专业能力要“综合”、专业智慧要“创造”。聚焦课堂,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课程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专家引领,丰富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外出考察,开阔教师工作视野;赴美国、荷兰等参加国际研讨会交流发言——教师不断攀登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处”。
历时10年探索的《脑瘫学生康复与教育的实证研究》课题捧回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开创了国内基础教育之先河。周美琴主持多个市级、区级重点课题及内涵发展项目,获全国、上海大奖。她,无私奉献:受聘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专职导师,上海市特教教师岗位培训班授课专家,上海市教育学会导师团导师以及上海其他兄弟区的特殊教育专家导师。多次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班、上海市特教岗位培训班以及浦东新区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培训,为浦东、上海乃至全国的特殊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持。
特殊教育数字化教学之路的“初探者”
周美琴认为,“信息化时代要想做好事,一定要学习新技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性和趣味性?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感受知识、体验教学?
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她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与学校信息中心主任进行沟通,于是课堂教学信息化初期计划诞生了。在原有的几台共用移动投影车基础上,学校推进了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希沃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学习新一代多媒体软件与技术,开发各类障碍学生的教学课件。此外,周美琴还为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平台,通过每年的教学课件评比分享经验。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试点成功后,周美琴进一步推动学校课堂数字化发展进程,现在各班级都配备了触控式液晶电视为主体的交互式多媒体,目前学校50%以上班级配置了相应的班级云服务器、师生平板及对应的软件,打造了与时俱进的数字化、信息化课堂。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认为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疫情期间,上海启动了云课堂,但是云课堂的学习是针对普校生的,特殊教育学生怎么办?“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秉持这样的信念,周美琴又找来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商量研究邀请外援打造一个方便学生学习的特殊教育教学平台。就这样,上海首发——“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诞生了。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备了专属账号,不同教学部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学校为其制定的个性化教学课程。便捷化、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得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特殊教育领域的“拓荒牛”
脑瘫孩子也能集中教育?残障孩子也能与正常孩子一样出色?特殊教育也能国际化?
这些听上去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周美琴手上都变成了现实。熟悉周美琴的老师和家长都说:“周老师一旦投入工作,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铁娘子。”正因为这份拼搏,周美琴与学校不断拓展特殊教育的服务领域,让更多儿童和家庭受益。
于2002年5月成立的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除了接收听障、智障孩子外,又接受了招收脑瘫孩子入学进行集中教育的任务,此举开创了全国先河。从学校筹建时被调入的周美琴,成为中国脑瘫孩子教育的前行探路者。脑瘫孩子的集中教育一无课程,二无教材,三无师资,周美琴带领教师从引进智障教育教材到“康复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再到实行“医教结合”的教育模式;从每天一节康复课到康复与课堂教学整合,再到24小时康复理念的确立……一系列机制为脑瘫孩子提供了“全面营养”。这套行之有效的脑瘫儿童康复与教育学校模式,最终登上了全国教科研成果评选最高领奖台。
浦东新区作为国际化城区,特殊教育的“全纳”包容了国际学生。有一年,比利时王妃来上海访问,特地指定要到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看看。原来,曾有一位来自比利时的脑瘫女孩斯坦芬妮。刚进校时她大吵大闹、拒绝进食。在周美琴的帮助指导下,养护部的老师对她细致关怀、科学康复,慢慢地,斯坦芬妮说话顺畅了,卷曲的右肢也能够伸展了。这个故事吸引了王妃,当王妃实地参观后,感叹道:“中国的特殊教育很成功,丝毫不亚于发达国家,令人赞叹”,并在第二天《比利时日报》头版刊登了王妃来校访问的新闻及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成果。
随着医教结合的不断推进,周美琴的服务半径从一所学校辐射到外区,并扩展到全市,领域也不断拓展。2013年,上海率先探索成立了5个听障和视障指导中心。周美琴作为第三听障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在浦东和奉贤普通学校就读的所有残障孩子提供巡回服务。上海中小学幼儿园在校生超过百万人,其中残障儿童8000多名——周美琴对他们“如数家珍”。这是因为2016年上海成立了全国首家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上海市特殊学生教育评估中心,中心落户浦东特殊教育学校,周美琴又担任了中心主任。入园、入学、中考,全程评估都在周美琴学校做,周美琴领衔组织了沪上18位特教领域及医学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所有特教孩子开展科学、精准、全纳地考前评估,帮他们“解锁”成才立交桥。前几年,有一名脑瘫学生通过评估坐轮椅参加中考,考场按中心要求,考卷由教师帮他翻页、每半小时扶动一下身体,孩子最终考进了区重点高中。
倾情一生,周美琴担当残障孩子的筑梦人:把扶助他们“康复发展,回归主流”当作毕生使命,对残障儿童实施“高期望”教育。学校组建了聋人舞蹈队、特奥运动队,把学生带上了国际舞台;学校培养的聋生,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南京金陵科技大学等;更多智障孩子学会了自食其力,让家长看到了希望。
“挫折时,我感受着无尽的关爱。逆境中,无数双手将我扶持……”学校一名残疾学生毕业时写下这样的诗。周美琴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老师略微夸张的口形,演绎出震撼心灵的声音;老师熟练优美的画笔,描绘出缤纷美丽的天地;老师丰富灵动的表情,奉献出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这是一首献给特教教师的诗篇,也是周美琴的真实写照。她用大爱,温暖着一群人、温暖着一座城。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4
弹指一挥间,她已经在农村中学工作了十五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们。她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却也是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好老师!付出总会有回报,她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__县“骨干教师”;__县“园丁”,三次被评为“__县优秀大队辅导员”,两次所带的班级被评为__市优秀班集体。
一、勤奋学习,苦练内功,做一名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她深知,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渊博的知识便难以为“师”。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她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了解本学科的教育教学动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虚心请教,业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她深感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不足。为了方便学习,她为家里添置了电脑,潜心钻研,打字、上网、课件制作——一个个难关都被攻破。经过刻苦的练习,她由原来的电脑盲很快成了电脑操作的高手。同事们经常会请教她一些电脑操作的问题,她总是爽快地答应,不论自己有多忙。“信息技术真是我们老师的好助手呀!”这句话,她常常挂在嘴边。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有担当的好老师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老师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经常勉励自己。学生搞卫生的时候有她的身影,学生活动时,她和学生一起,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生做操时她也会出现在队伍的前面,纠正学生的动作。在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的动作比以前标准了。在县级“阳光体育大课间”评比中取得了好成绩。
三、爱学生,勤奉献,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学的同时,她一直兼任着班主任。作为一位班主任,她把全身心的爱都投入到了孩子们的身上。“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她了解到很多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留守儿童比较多。所以她特别注重感情投入,用爱心去填补学生远离父母所造成的感情空间,和孩子们建立起朋友般的新型师生关系,为说服教育学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她所带学生雒守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变得与同学不合群,性格孤僻,行为叛逆,与同学磨擦不断,还经常顶撞老师,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学生已经走到被抛弃的边缘,当时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挽救这个离群的孩子,她经常找他谈心,不断地给孩子传递爱意。经过一段时间,久违的笑容又重新回到他的脸上,并很快地融入到温暖的班级大家庭中,学习成绩稳步上升,那一刻她真正体会到了一个老师的快乐!
还有一次,为了了解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帮助学生改掉不爱学习、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她冒着大雪、顶着寒风,走了近五公里的山路,到一个学生家里家访。当学生家长看到她的到来时,感动得紧紧握住她的手不放。良久,家长才感激地说:“周老师,她家的孩子上了这么多年学,到她们家家访的,您是第一个!以后她一定看好孩子的学习,不让您再操心!”后来,这名学生改掉了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也迅速提了上来。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中颇令人头疼的一件事情。但在她的班级里,这些“差生”却得到了更多的偏爱。在课堂上,她提问最多的是“差生”、辅导最多的是“差生”;表扬鼓励更多的还是“差生”。课后,她善于跟后进学生一起谈心、交朋友,使这些学生体会到老师爱他们,没有把他们看扁。她还善于在教学中为“差生”们降低学习难度,并随着他们的提高逐步增加难度的做法,树立起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班级管理中,她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积极性,培养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激发班干部凝聚集体的热情。每天班级里的英语晨读、卫生清扫等日常事务都由班干部进行管理,整个班级被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带的毕业班中,有一位叫马世栋的同学,由于他成绩不好,情绪很低落。通过她的谈心之后,他的精神面貌大大改观。她还选他当了她班的班长,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很快。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利用集体的力量去熏陶和感染每一个人。
四、钻心理,养习惯,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她深深懂得,研究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关系到学生身心的一件大事。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关注孩子的心理,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在她的班级里,谁最近的学习压力大,谁的家庭出了问题,谁跟同伴闹了矛盾,都逃不过她的眼睛,而且能够很快就得到解决。学生在其他老师的课上出了问题,她就采取上课前提醒、课前检查、课后反馈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精神面貌,班风也会有明显的好转。当别人问她有什么窍门时,她总是说:“只要捧着一颗爱心,任何复杂的工作都会变得简单;只要着眼孩子的未来,她们的工作就有了方向。”就是这样,孩子们在她的班级里茁壮成长起来。
“无私地奉献光和热,默默地哺育着大地上的事物,却从不询问人们为何不对其注目顶礼。”这便是太阳的风格。在周老师管理的班级中,她就像太阳一样,温暖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她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学生成绩跟不上,她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耐心地辅导,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下雨天,学生忘了带雨具,她想方设法一一解决;下雪天,学生穿的衣服少,她拿出女儿的棉衣让学生穿上。
以后的教育之路还很长,她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态度、庆幸自己没有误人子弟。她要备足内在的阳光,和同学们共同成长。她时刻牢记着以“传道”为第一责任和使命,为孩子点燃更灿烂的梦想,为国家和民族贡献更多的正能量,这也是她的教育宣言!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5
一个人有无出息,关键不在于‘位’,而在于‘为’。既然他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就决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这是他刚踏上教师岗位时就立下的奋斗目标。在这条教学大道上,留下了他苦苦求索、默默奉献的足迹。
一、爱心奉献,感悟教育
____年,跨出____师范学院校门的他,怀着几份激动留在了____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讲台生涯。由于学校是刚刚开始创办高中,校园周边环境不容乐观,他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投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上。首届学生的基础有些弱,他无私地辅导,竭尽所能地帮助学生。为了让学生晚上的学习更有效率,他和他的同事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排除万难开始了晚自修。面对周边环境的不理想,他决定每天晚自修之后和同事一起送学生们到达安全的路段才离开。他心甘情愿地用自己最美好的青春,为这一批才刚刚起步的郊区学生付出全身心的爱。
在__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担任8年的班主任,在这8年中,他认真研究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乐于改革创新,勤于指导学生,深得家长和孩子的好评。他用朋友般的关系与每一个孩子进行交流,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用园丁般的精神为每一个孩子灌溉知识的甘霖;在平时的教学中,他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错误,坦诚地与其交流,并且抓住机会开展各类班队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教育学生,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勇于尝试,创新教育
他铭记“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这句古人格训。
____教学,使他成为数学很多领域的开拓者。首当其冲的就是数学课的双语教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追求新的教学艺术是他教学生涯中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方面他有很浓的英语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他也积极参加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数学教学水平。每次乘坐公交车,他都会拿出英语小册子努力学习,在澳洲培训的时候,他也紧紧抓住每一次与国外导师交流的机会,由于他的执着追求,他成为了第一批任教____的数学老师,成为了____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第一人。____年4月在学校的首次____双语教学公开展示周上,他的一堂《_______》为全市的数学老师开拓了眼界,并且深受大家的好评。他在教学中总是很有创意,他综合了数学课与英语课的优点,在双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课堂,与学生共同进步。这也使得他在教学中感到幸福和充实。
另一方面他在____教学中,他用心地做一位研究者,他申报了____市课题:《_______数学课程在____市____的教学和实践》,也积极探索,不断解决难题,成功地完成了____数学的教学,最终获得成功,在_____年11月份的数学大考中,以最高的平均分获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三、锐意进取,享受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的学习观、教学观,勤学苦教,在教育和带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他曾先后四次获得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两次获得师德标兵的称号,面对这些荣誉,他仍然存着一颗谦虚的心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在班级的管理方面他开创了特色班会课的模式,坚持了家校联系反馈单制度,一对一家长会制度。他用他的爱、创新和执着精神鼓舞着他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因为在他眼中没有差生,在他眼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都可以成就自己的梦想。他就是凭着这样的一颗爱心,在他的班级工作中去不断激励他的学生,特别是在他所带的____市首届____班级中。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弱,但是他很有爱心,他利用他所有的业余时间来帮助他们,不辞辛劳地给学生尽可能的帮助。从一开始接手这个班,他就将所有的聪明和智慧用于他的教学和管理中,他总是能在困难面前寻找到他的快乐,他给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他也总能将学校的工作任务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且开心地有创造力地去完成各项事务,不仅出色完成,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和进步。特别是班会课,他的班会课总是深受学生的欢迎,因为他能结合各个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他能自掏腰包在中秋节班会课活动中给学生送上新鲜的月饼,也能在元宵节的时候想出点子让学生在快乐之余感受到更多的温馨和幸福。他不仅仅是在物质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他的努力将平凡的事情做到精致,富有乐趣;他经常在班会课中运用《读者》上的文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解动人的故事启发和感动学生。在学生的评价中能看到这样的文字:“老师,你让枯燥的班会课变得生动活泼,我们很喜欢。”在首届校特色班级的评选中,他所带的班级获得了“特色班会课”的特色班级称号。这个称号是对他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班级的肯定。
他所带的班级,充满着激情,在三年的____学习中,克服了两种课程的压力,克服了小班化中出现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困难,所有的同学均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其中7人考上了世界排名45强的monash大学,6人考上了世界排名102名的rmit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其余均考上了世界500强大学。他和他的团队创造了____办学历史上的佳话,在毕业典礼上家长和同学无比感恩。三年中,他的学生由于努力和勤奋,在各个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现,他的学生个个都是志愿者,在____年的____市出国留学移民交流会上,所有的同学均成功地承担了志愿者的角色,获得《____商报》和社会各界的好评。____年他的学生项某某获得了市级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他的班级获得了____年度“____市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团体”称号。
四、殷勤服务,分享教育
在抓好自我建设,培养好学生的同时。作为____班主任指导师的他总是很有耐心,乐于分享他班会课的材料和班级管理的素材,为年轻班主任的成长注入强有力的营养;他无私的奉献着他的所有心得和理念,为整个学校____班级的稳定和进步付出了应有的努力。作为教务牵头人的他,在忙碌的工作中总能想到新的方法,创立数据库,以优质的服务态度竭诚帮助每一位一线教师。作为数学备课组长的他,作为备课组长的他,不忘带动全组____数学教师,认真搞好学校的教研工作,上好课、评好课。同时重视集体备课,在交流中与青年教师共同进步,特别是在中澳双语教学方面他更是有远见,创立中澳课程整合课程,为学校的发展投入全部精力。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6
李景军,男,汉族,1968年5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1988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石门六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参加工作以来,该同志刻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受嘉奖六次,三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曾获石门县“园丁杯”奖、县优秀青年教师、县优秀校长、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扎根乡村,用情待人,做恪守不渝的守护者
李景军同志从1988年7月参见工作至今,先后在石门县第一职业中学(易家渡镇)、石门县第五中学(蒙泉镇)、石门县第二中学(二都乡)以及石门县第六中学(皂市镇)等农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29个春秋,他29年如一日,以校为家,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行政管理经验丰富,几十年来,他在平凡的教育行业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二、严于律己,以德服人,做廉洁奉公的带头人
该同志政治信仰坚定,思想品德端正。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理论,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政治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该同志讲政治,讲大局,服从意识强。带头深入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走访帮扶贫困户100多户次,落实扶贫资金近百万元,密切了党群鱼水关系,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深入钻研,潜心育人,做教书育人的领头雁
该同志在石门县第二中学工作期间,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担子重,压力大,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度重视,在教育中提出“爱心润生,以德育人”的育人理念,关注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从不放任,寻求“可亲”与“可敬”之间的平衡。善于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育转化后进生60多人,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上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知识落实和学生能力培养,打造“有效课堂”,教学效果好。教学时深入浅出,语言简炼,深得学生欢迎,每次教学测评都被评为“最负责任的教师”,满意率均在95%以上。教案书写认真、规范、实用,多次评为优秀教案。他常年分管高三,兼任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所教班级高考成绩突出。如2009年高考中所教116班本二以上上线65人,其中本一30人;2011、2014、2017年所教班级参加学考一次性合格率100%,2011年平均分99.08分。2018年所教262班本一录取8人,本二以上录取36人。所教班级生物成绩在评价性考试中一直位于同系列科目中前列,多次获得教学成绩甲等评价。指导学生参加全省中学生物学竞赛,有5名学生获得省市级奖励。
该同志教研能力强,笔耕不辍。积极撰写论文,有《生物教学中逆反心理 成因及矫正》在《中国新教育杂志》上发表,有《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等17篇论文在市、县级获奖。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评为一等奖;参与的省级课题《农村高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获市三等奖;主研的《职高农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课题,获得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县级二等奖;主持的省级课题《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学校“选课分层走班制”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良好成果。
四、勤政务实,开拓创新,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
该同志现在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主管学校全面工作,能贯彻“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理念,做到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常规管理。建立完善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制度保证,促进了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水平。二是强化教学中心。加强有效课堂建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理念,做到“自主学,分层学,强训练,巧指导”,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经验交流会,及时总结经验。实施青蓝工程、名优工程,开展新教师的“结对拜师”培训活动,定期组织新老教师交流会,促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加强与长郡中学的交流合作。学校高考成绩节节攀升,2020年高考,全校328人参考,本科以上录取162人,本二以上录取率达49.4%。2020年学考,354人参考,全校一次性合格率达99.76%,语文、数学、英语等七门学科合格率达100%。学校连续获得石门县2020年度教育教学管理二等奖,教育宣传工作、纪检监察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强化教研教改。要求教师树立“教研服务教学,教研教学并重”的思想,以备课组为单位定期开展常规教研活动,如同头备课、校本研修、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等,增强了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四是强化德育管理。牢固树立以德育人的理念,制定完善了德育管理制度,优化了“1+x”的德育管理模式,实施了全员德育导师制,促进了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安全知识讲座、疏散演练、“孝心少年”、远足活动、大课间活动等,加大了对学生的安全、孝道、诚信、心理健康等教育,提升了学生素养,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优质的管理和不懈的努力,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学生参加上级各种比赛,成绩优异。高一、高二学生在2020年石门县大课间活动展演中获完职中组一等奖;学生竞赛活动中,两名同学在市中华经典诵写讲“笔墨中国”汉字书写比赛中获一等奖;三名同学获市绘画、摄影比赛二等奖;一名同学获市中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高中男子组第二名;校乒乓球队获县中小学生乒乓球运动会高中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三名,2020年学校被评为体卫艺先进单位。
县园丁奖事迹材料篇7
园丁平凡,却是大美的播种者;船帆普通,却是航程的指引者。埋头奉献,润物无声,乘风破浪,指点迷津。他以崇高的信念和严谨的治学,彰显了当代青年教师的卓越风范。他就是全省优秀教师、高校师德先进个人测通学院刘卓夫老师。
——题记
从__年第一次登上讲台起,十年时光转瞬即逝,刘卓夫作为教育的辛勤耕耘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诚,凭着对莘莘学子的谆谆教导,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教学蓝图。
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才不辜负教师这神圣的称号,这是刘老师教学的信仰;只有倾情付出,对待教学工作契而不舍,才不辜负学生们的深深期待,这是刘老师的教书理念。一次次教学大赛,一尊尊奖杯,使他深刻认识到,奖杯上虽然刻有他的名字,但这份荣誉属于他深爱的这所学校,属于团队中那些不辞辛苦,默默奉献的每一个人。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2012年,经过层层选拔,他有幸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天津大学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当他正在全力准备比赛的时候,不幸他的父突然辞世。校工会和学院的领导得知消息后,帮他安排料理丧事,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赛中。领导们的关爱让他从悲痛中解脱出来,也给予了他极大的精神鼓励,他在心中默默感恩的同时,也坚定用自己的全心努力,回报关爱他的领导和学校的决心。
在历时5个多月的备赛过程中,在学校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组织下,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年轻人汇聚到一起,组成了备赛团队。队员们都默默地承受了所有青年教师都面对的来自家庭、工作和继续深造的种种压力。忘不了年迈体弱的父母为了他们能够顺利比赛替我们照顾年幼的子女;忘不了刚刚安顿好生病的孩子,又要调整状态上台演练的苦楚;忘不了多少个彻夜不眠,多少次挑灯夜战;忘不了各级领导在假期为他们动员鼓劲,激发创作灵感;忘不了指导教师谆谆教诲,悉心指导;忘不了赛前校领导亲临现场,帮他们调整状态。虽然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去参加比赛,但是团队的其他老师将自己积累的教学经验无私分享于他,艺术学院的多位师生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艺术加工。正是这些无私的付出,使他能够有幸走上了全国比赛的领奖台。
为人师表倾情奉献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刘卓夫还记得第一次登台讲课时,由于过分紧张,一节课下来,汗水浸透衬衫的尴尬;更难忘留学回国后,再次走上讲台时,一声久违的"老师好",让他感慨万千。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也曾有过面对职称晋升时的迷茫,也曾有过收入微薄、入不敷出时的困窘。但当身在异地他乡,毕业的学生风尘仆仆地前来接站,教师节收到学生签名的贺卡或发来的短信时,那份满足和欣慰,使他更加坚定了做一名教师的信念。他认为,如果把每次讲课都当成比赛来准备,将学生当成评委,那么学生的反馈,则是改进和提高的源泉。比如,针对fouriertransform难于理解,一方面从高中的三角函数入手进行讲解,进而推广到基底的概念,为研究生阶段的时频分析做好铺垫,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从理论的历史沿袭讲起。fouriertransform提出之时,不被当时的学术权威lagrange所接受,但josephfourier却能坦然对待,坚持真理,从而鼓励学生要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再比如,在讲授混叠现象的时候,指出事物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要设计抗混叠滤波器,抑制干扰;另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著名的multimedialaboratory,反其道而行之,将混叠应用于艺术摄影等方面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忘恩师感恩前行
之所以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是因为,每个人都是在先师的教诲下,选择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份职业的。曾经指导刘卓夫的两位先生,不仅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还在生活上给了他不尽的关怀。在刘卓夫国外求学期间,为了不影响他的休息,先生每次跟他通话时,总是精心地计算时差。当人生迷茫时,先生的一句"不论何时何地,我都支持你",让电话一端,远隔重洋的他,泣不成声!;当系统联调时,先生身先士卒,飞溅的高压机油弄脏了雪白的衣衫,先生却淡然一笑说"你们没事就好"……先生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诲了他为人和做学问的真谛。所以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前行。
心怀着对前辈关爱的感激,在他成为大一新生班主任的时候,十分注重与学生沟通和联系,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采取设立班级qq群,建立学生信息卡等方式,将亲和力和感染力融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针对"大一"新生初次远离父母,异地求学的情况,在学生生日的时候,组织全班同学为其庆祝。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和了解所学课程与未来就业的彼此关联,邀请优秀毕业生为全班作讲座,介绍学习方法,树立学习典范,培养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所带测控10—4班中,多人次获得国家和校级奖学金,在全国电子大赛、数学建模联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校优秀班级。
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他觉得,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还有什么能够超越每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光荣与梦想?又有什么能胜过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那种喜悦与自豪?在教学、科研的双重使命面前,教师的身份让他既要真心对待科研,更要用良心投入教学。他相信,每一个拥有一方讲台、面对一群求知若渴学子的教师,只要用心,都能在教研相长中做得更好,也会在日常教学之路上收获更多。
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有壮丽的人生,他用小小粉笔书写梦想,他言传身教续写教育篇章。在教育事业中,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为学生奉献的快乐。难忘三尺讲台,难忘四季风雨,他将继续前行的脚步,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