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事迹材料

于敏的先进事迹8篇

一份事迹写好了是能充分体现个人的专业水平,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态度端正,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于敏的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于敏的先进事迹8篇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1

未曾出国留学的于敏,自谦是“地道的国产”。但他对自己的学生说,“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开阔视野。因此,他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但有一个条件——“开过眼界后就回国作贡献”。

氢弹理论的探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当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高机密。因此,要在短期内实现氢弹研制理论上的突破,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为了尽快研制出我国自己的氢弹,于敏和同事们知难而进、昼夜奋战。然而,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们始终找不到氢弹原理的突破口。

重大转折点发生在那一年秋天,于敏带领一批年轻人前往外地用计算机进行优化计算。在“百日会战”里,他和同事们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氢弹原理一经突破,所有人斗志昂扬,恨不得立马造出氢弹。但是原理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

试验场远在西北大漠,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上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达-30℃,道路冻得像搓衣板……而于敏都甘之若饴。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又成功进行全威力氢弹的空投爆炸试验。

试验成功的那一刻,于敏很平静,“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2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获得表彰。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秉性和发展进步的动力,奖励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就是奖励创新,就是表明我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而作为与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重要工作,知识产权在历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人和获奖项目中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本期起,本报将从多个角度对今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故事进行梳理,以飨读者。

他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也是我国自主培养的杰出核物理学家,更是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1月9日,他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接受了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

自主创新的“国产专家”

对于于敏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说到上世纪60年代中,我国成功爆炸氢弹,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在我国氢弹原理的探索中,正是于敏组织领导的攻关组,首先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提出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氢弹设计方案。他也是和邓稼先、钱学森等共同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人。

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属天津市)一个普通职员的家庭,年幼时凭借聪慧勤奋,考进了北京大学。像所有有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于敏在大学里像海洋一样吸收知识,也从此踏上了他人生的物理之路。和氢弹结缘是在1961年,当时于敏和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于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的关键阶段,组织却决定让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一方面原子弹和氢弹在技术原理上并不相同,另一方面国际上核大国对氢弹的研究绝对保密,没有任何公开资料。但是于敏没有犹豫,怀揣着自主创新的精神,在那样一个技术封锁、信息封闭的年代,毅然挑起这一重任。当年,以朝永振一郎(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访期间,年轻的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护卫和平的“氢弹之父”

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于敏,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核武器研发。“我不愿意打仗,我打心眼里认为核武器最好被彻底销毁、完全禁止。可是,在50年代,核大国几次威胁要使用核武器来打我们,你要想不受人家欺负的话,就不能没有核武器。”于敏说,我国的核武器是属于战略防御性质,完全是为了自卫。因此,技术路线也和国外不同,我国只是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打破国外核技术垄断,在核武器多样化上并没有过多追求。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上,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

在此之后,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8个月时间,正是依靠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的理念和魄力,于敏与诸多科学家共同创造了这样的奇迹。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创始人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说:“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于敏坚信,当全球战略多极化发展,只有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在核心领域有所突破,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才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3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4

国产土专家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与邓稼先的暗号

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后,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为了保密,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与死神三次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未完全康复,又奔赴西北。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靠古诗词安眠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多年来于敏的休息时间一天只有6个小时左右。而至少有30年了,于敏是靠古诗词的安眠来完成这6个小时的睡眠的。

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5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这是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在大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6

我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于2019 年 1 月 16 日逝世,享年93岁。提起于敏先生,恐怕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世人多念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其实,“两弹一星”一共授予了 23 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无可替代,功勋卓著。

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声名不宜大肆宣扬,所以在非学术界,人们很少听到他们的名字。

于敏老先生的名字解密时间是1988年,而第一次公布于大众面前,是在1999年的“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发布会上,此时距离于敏从事氢弹研发,已经过去28年了。

于敏生于 1926年8月,他的年少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天津市里骑自行车,迎面而来开车的日本人顺势就想撞他,从此他的心中就生出一个念头“国家强大起来,绝对不要再受外国人的欺负!”

幸而,于敏很聪明,转入天津最好的高中耀华中学,仍能轻松考第一,当学霸。1944年考上了北大,1951年研究生一毕业,就被钱三强前辈指派到刚成立一年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行核物理理论研究。

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成立,积贫积弱,1950年的朝鲜战争打的更是惨烈。美军在志愿军面前吃瘪,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出有可能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和朝鲜,举世哗然。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大家都很慌乱,虽然在英法等国家的劝阻下,美国承诺不再使用原子弹,但是核武器始终是悬在我们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别人用原子弹威胁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对应可以牵制对方的武器,那么战争的局势必定一边倒,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仓促成立。

幸运的是,50年代,我们跟苏联的关系还是老铁,在1957年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之后,苏联很大方的帮助我们打造核工业设施,也给了我们部分原子弹的核心技术,一直到1959年苏联撕毁协议。接下来在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的努力下,1964年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发射。

原子弹的研制,算是苏联领着我们走了一段路,可是在1951、1953年,美国和苏联分别研发出氢弹了,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几百倍,我们只有原子弹远远不够。

而氢弹的奥秘,苏联对我们三缄其口,一点话都套不出来,我们国家要想不受制于人,不惧别国的核威慑,只能自己啃下来这个硬骨头。

于敏则是1960年第一批被调去研究氢弹的研究人员。

那时候的研究员们有多艰辛,我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许多人饿的全身浮肿,还要坚持在科研一线。

研究氢弹的于敏小组,根本得不到国际上任何研究报告,人们只知道要用原子弹的裂变引爆氘氚产生核聚变,他们只能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攻关,有时想法不同吵得不可开交,就是在大家相互激辩下,氢弹研制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1965年,于敏带领一只小分队去往中国唯一的计算机研究所进行模型分析,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是那种打孔纸带式的,效率贼慢,有时还罢工,即使这样,这台计算机也是只有5%的时间分配给氢弹,往往都还是夜里。研究人员在空闲时,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进行前期数学演算,努力赶进度。

于敏在一次模型结果出来后,果断推测当时设计的原型不能够引燃氢弹,他思来想去,提出了一种新的想法,跟别的科学家一分享,大家均佩服的不得了,赶忙照着这个模型重新演算。终于,于敏提出的新模型,解决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氢弹制造,初见曙光!

00:221967年7月,中国成功的进行了氢弹试验,世界为之震惊。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而我们国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后来据美国那边分析,于敏提出的氢弹结构原理,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泰勒-乌拉姆结构类似,但于敏提出x射线透镜而非x射线反射镜来实现从初级到次级的能量传送,在设计上更有先进性,因此,我国的第一个氢弹就实现了小型化,实现弯道超车。

之后于敏没有停下研究脚步,美国在研究核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们国家也不能落后。后来于敏由于常年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在1969年到1973年中间有三次和死亡之神擦肩而过,但他总是在病刚刚好转就又投身研究中。

80高龄之时,于敏老先生仍然在研究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他几乎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先生,一直对于自己的工作成就看的很淡,别人说,要给他封一个“ 中国氢弹之父 ”的称号,他总是拒绝:“这个提法不对,我受之有愧。核武器事业是一项集体的事业,是全国各条战线、多个部门大力协同的成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我自己只是做了应当做的工作,荣誉属于参加核武器研制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

其实于老太过于谦虚,“中国氢弹之父”并不是记者们强行冠名,而是同为核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奖得主阿格·玻尔在到访中国时提出,作为同行,波尔当然知道于敏先生的成就到底有多么巨大。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中国氢弹之父” 这个称号,于老受之无愧。

再次向于敏老先生以及无数默默奋斗一生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7

谈到他的这一生有什么遗憾时,于老告诉我,如果说他的这一生有遗憾的话,那应该是两个,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这对一个科学家来说是很大的遗憾;二是因为工作太忙对孩子们关心不够,没有将他们培养成对国家有所建树的人。但他说,虽然想起来是遗憾,并不后悔。

于敏认为,对于科学家来说,正式的职业是科学研究。而学术研究的环境和学术氛围比较浓的是欧美和过去的苏联。他说,我虽然在国内是一流的,但没有出过国总是一种遗憾。如果年轻时能够出国进修或留学,对国家对科学的贡献或许会更大。其实,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

从1976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是保密的。1988年,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第一次走出了国门。但是,对这一次出国,于敏至今说起来甚感尴尬,但也颇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此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很不好受。

他说;“我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但从我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和外面接触总有一个阀门,因此交谈起来吞吞吐吐,很别扭。不能见多识广,哪能博学?不能交流又哪来考察的收获。所以,从此以后,我就决定不再出国了,把机会多让给年轻人一些。这样对这些年轻人,对我们的事业都是有好处的。”

于敏的先进事迹篇8

于敏,1926年8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他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梁启超之子,中国导弹控制系统创始人之一梁思礼等大佬在此中学就读过)。

1944年,18岁的于敏考入了北大工学院,他在校园中平常最爱干的事情,除了夏天到景山(崇祯皇帝曾在此自缢)乘凉学习,冬天在宿舍裹着旧军大衣学习,就是到数学系旁听。除了勤奋学习之外,他的天分在下列故事中展露无疑。

在某次数学系组织的考试中,因试卷难度非常之高,连专修数学的北大天才们,最高分也不到60分,平均分更是掉到仅剩20分,然而老师居然掏出来一张100分的满分试卷,上面的考生姓名,正时旁听生于敏。

于是,于敏的天才之分,很快响彻北大。但是,就在入学第二年的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让于敏见识到了物理、科学的威力。怀着不能让祖国落后于世界强国的梦想,1946年,于敏毅然转入了物理系学习。1951年,研究生毕业的于敏,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了中科院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同事包括有邓稼先,金星南等人,全是日后的功勋大佬,两弹一星奠基人。

随着1952年美国人引爆了第一颗氢弹,在朝鲜战争期间以及后来的炮击金门和边境冲突中,帝国主义多次肆无忌惮地对中国进行核讹诈。对此,毛泽东多次强调“美国的原子讹诈,是吓不倒中国的”;后来又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1957年,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泰斗朝永振一郎带领学者访华,当他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一丁点留学经历,完全靠基本物理学著作和自己,从零开始研究时。惊讶并钦佩的称赞于敏为“国产土专家一号”。这让于敏从国内科学家,跨入了世界物理知名人士行列。

二.为应对列强核威胁第二次转型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引爆了那颗著名的沙皇炸弹(氢弹),比在日本的那颗原子弹威力,还大出了整整3846倍,一时间,举世哗然。然而,此时中苏关系破裂,白头鹰和棕熊对我们虎视眈眈,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更是直接挑明,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为了积极应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国家决定在成功发射原子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制氢弹。所以,就在苏联试爆氢弹同年的某一个冬日,钱三强再次找到了于敏,并直言不讳的表示,希望他能从研究原子弹转为研究氢弹。

这对于于敏个人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因为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他在原子核领域研究了十多年,眼看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转行意味着将要放弃原来的一切,重新开始。

然而,为了祖国的需要及国家的强盛,于敏忍痛割爱,坦然接受了这次转行。而且为了保密需要,他从此隐姓埋名28年之久,放弃了原来可以成名世界的机会,默默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贡献。

对于氢弹的研究,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这项研究主要的难度就在于计算的繁复。当时中国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并且95%的时间分配给有关原子弹的计算,只剩下5%的时间留给于敏负责的氢弹设计。

于敏不畏艰难,发挥自己记忆力惊人的优势,率领工作组成员人手一把计算尺、算盘,废寝忘食地计算。在持续的四年中,于敏、黄祖洽等科技人员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依靠自己的理论,举一反三的进行探索,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氢弹的理论突破。

在理论突破后,于敏又率领科研团队远赴大西北的核试验场,进入了紧张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一句祖国需要,让这些原本走到哪国都能享受超高额待遇的专家,学者,远赴千里到戈壁滩当起了野人,无人知晓,工资待遇微薄,家人失联,还要长年累月经受高强度辐射。

这一切,终于换来了我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后,1967年6月17日的一声巨响(中国引爆第一颗氢弹)。更加惊喜的是,这二弹之间研发时间相隔之短,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令外国同行惊叹不已!

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而当时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竟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次的于敏团队给那些瞧不起中国的列强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三.提高核武器的实战性,击破列强的核威慑

在氢弹研发成功后,于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因为他发现中国虽然拥有了核武器,但在实战性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要保证国家的安全,还得继续研发出更实用的中子弹和小型化的核武器。

面对美国、法国与前苏联相继研发出了中子弹,于敏寝食难安,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率领科研团队于1988年研制成功了中子弹。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自觉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核威慑,开始在国际社会呼吁全面禁核,限制其他国家的核发展。紧急之下,于敏又带领团队,仅用46次核试验就研制成功了第二代小型核武器,赶在1996年7月30日中国政府宣布加入全面禁核试条约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29日,完成了最后的两次实验,而美国走完这个完整的过程,用了1054次!

于敏院士,就是这样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带领中国科研团队实现核突破,吊打了同期西方半个世纪的几代科学家,让中国在核大门关闭之前,拥有了足以平视美国的底气。从而彻底击破了列强们的核威慑。

总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是一位鲜为人知的核物理学家,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将个人志向服从祖国需要,默默为我国国防事业奉献了终生。

于敏将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与学习,他不畏列强、勇于为国争光的斗志,更加值得我们敬佩与称赞。我们应当向他那样,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想创业的先进事迹8篇

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通用8篇

女党员的优秀先进事迹8篇

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最新8篇

高至凡老师的先进事迹材料8篇

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优质8篇

抗疫的英雄先进事迹材料8篇

派出所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8篇

大学生村官的先进事迹材料8篇

德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材料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609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