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事迹材料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

相信很多人在日常工作或学习中,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对于事迹材料的写作,我们一定要确保它的严密逻辑,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8篇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1

邹训海,男,46岁,伤残军人,共产党员,现任重庆市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社会保险公共业务科科长,主要负责社会保险的办理业务。从1992年12月退伍到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工作已20余年,这20多年来,邹训海一直服务在社会保险工作前沿,做到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持之以恒。获得“2012年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爱岗敬业重庆好人”,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连续11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社保工作很平凡却很累,加班加点是常态,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社保工作的内容单调、枯燥,还要整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经常遇上不理解的.群众,一般人根本适应不了。然而,在这份平凡而枯燥的工作岗位上,黔江区人力社保局干部邹训海却找到了乐趣,而且干得津津有味,成果丰硕,他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诠释了“敬业”的深刻内涵,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同,赢得社会各界的称赞。

学习:是工作也是责任

1988年5月,邹训海带着被地雷炸残的右腿从部队回到黔江,组织上安排到原黔江县社保局工作。第一天上班,安排的工作岗位是打字员,用的是老式打印机,铅字打印后再用油墨推印出来,这对邹训海来说是一项全新的任务,为提高打字速度,邹训海连续二个通宵牢背字盘表,在短时间内终于学会了打字这门基本功。他态度端正,工作认真,没过几天领导调他到统筹科工作,这个科室在当时主要负责全县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工作。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即使在全国,养老保险制度也是处于刚刚起步,一些参保企业对新的政策难以接受,开展养老保险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十分困难。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邹训海只得与同事一起下企业、进车间宣传社保政策,在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中,邹训海真正感觉到自己政策水平低、业务能力弱,无法说服企业参保。于是,邹训海坚持白天走访企业,晚上研学政策,逐项逐款学习,结合实际深刻领会,将重要政策内容牢记在心。在学习政策的同时,还向身边的老领导、老同志和业务能手虚心请教,学习好的工作方法和办事经验,在大家的耐心帮助下他熟练掌握了工作的流程,从一个业务新手逐步成长为政策熟、能力强的业务骨干。

每次收到新文件,每年拿到文件汇编,邹训海都把它作为必学内容。在他看来,这些文件就是落实社保制度的指引,是保障群众利益的指南,是服务好群众办理社会保险的“说明书”,“如果自己都吃不透文件、参不透政策,又怎么能真真正正为群众办理社保服务呢?”社保工作的繁杂琐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十分紧张,上班时间基本没有时间学习,为了让业务烂熟于心,业余时间里他都坚持学习领导讲话、重要政策文件和文稿。

20多年来,邹训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踏踏实实地做好这项关乎群众生活的大事,尤其当他发现社保工作和人们的生活变得密切相关的时候,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系统工程,保证离退休老人们的安全网”,“视离退休人员为亲生父母、视参保职工为兄弟姐妹”的服务观念在他的心里生根萌芽,邹训海全身心投入了社保工作,直到现在还服务在社保工作一线,“这就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成为邹训海处事格言。

业务:吃透政策服务民生

在同事的眼里,邹训海是个能人,他的脑海里装着一部关于黔江社保工作的百科大全书,“政策、文件、参保单位等都记得一清二楚”。2014年4月13日,发生的一件事也让同事们印象深刻,这天区局急需调用两名退休同志的社保资料,新接手的同志业务不熟查找困难,就请教于他,刚离开退管科的邹训海马上在办公qq群里指点:“一定在企业退休人员中或军转干人员名单里”。果不其然,新同事从这两个文件里终于找到急需的资料。

“政策、文件不是用来死记硬背的,必须要理解、吃透”。邹训海认为,社保工作政策性强,涉及范围广,适用人群多,仅仅靠对文件的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服务于民,特别是养老保险,每个职工工龄、工种、退休年龄、缴纳年限等不一样,对应的养老金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文件、政策吃透,把政策直接对应第一个人头上。

2014年5月的一天,一位在退管科刚办完退休手续的企业职工拿着《退休待遇申请表》找到邹训海,要求给她讲解一下养老金计算标准和方法,她说:“我也知道你调离退管科2年了,现在退管科的同志也反复给我说,但是我怎么也不明白我只有这点退休工资,还是想你再给我讲这个计算过程,我只相信你!”正是邹训海通过多年的学习,积累了很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经验,他不厌其烦地逐条解释、讲解,终于让这位退休人员明白退休金总额的计算过程是正确的,她拉着邹训海的手,连声称赞“邹科长,你真是一位好干部,我下次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还会来咨询你。”

从单纯的养老保险,到现在的逐渐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作为“老社保人”的邹训海,见证了黔江区社保工作的起步及发展历程。他说,“时代在变化,社保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这就更需要不断地自我充实,不断地学习政策适应新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

服务:让群众满意为己任

“作为一名社保工作人员,应当谨记自己肩负的重托,做好社会保险办理的服务工作”。多年来,黔江区人力社保局的干部职工,能感觉到邹训海的内心里迸发出一股强大力量和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常说:“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离退休人员和人民群众满意”。

1996年,原黔江县开始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基础工作。邹训海和同事们每天把各单位的人员基本信息花名册送到参保单位校对。“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只能用手工操作,加班加点也必须完成”,大量的修改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正是他通宵达旦地工作,才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首次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对账单的建立、修改。

“离退休人员安居到哪里,社会化管理服务就跟踪到哪里”。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近年为全区16000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及征地农转非人员发放基本养老金1460余万元,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发放率达到100%,做到了“一天不拖、一分不欠、一人不漏”,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和国家为离退休人员提高的待遇政策,得到了广大离退休人员的真心称赞。

“服务态度热情、业务技能娴熟、专业知识全面”,这是同事及众多参保单位给他的一致评价。黔江卷烟厂劳资人员杨华容介绍,她与邹训海科长打交道已经有10多个年头,并亲切地称呼他为“海哥”。邹训海令我最感动的事很多,最记忆犹新的是2013年,黔江区开展“五险合一”工作,黔江卷烟厂企业职工人数众多,数据庞杂,历史遗留问题多,且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出不得任何差错。“海哥”上班期间抽不开身,他就利用周末时间,主动到烟厂一笔一笔核对基础信息,查证关键数据,要不是“海哥”现场指导,是绝对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黔江卷烟厂“缴费工资”申报工作。

如今的邹训海坐在社会服务大厅,身边的电话响个不停,到前台办事的人络绎不绝。他总是以笑脸迎接办事群众的咨询,把身边的事暂时搁置:“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优先服务群众,其它的事就留给晚上和周末做吧!”

2013年12月24日,黄溪乡社保所一位同志急冲冲地找到邹训海说“我们单位申报的电子报表出现错误,工作人员要求在提供的电脑上纠错,我本来对电脑操作都不太熟悉,现在看到那么多错误的地方,我更不知所措了,我们单位离县城远,来一趟不容易,麻烦你帮我修改处理,把件接了嘛。”邹训海考虑到业务经办人员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回去重新做后再来申报,于是就在自己的电脑上一边修改,一边耐心地给经办人员讲解,指出错误所在,要求下一次一定注意。如此繁杂的事例每天都会发生,邹训海每次总是帮助群众解燃眉之急,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手把手地传授,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社保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办事群众知晓政策情况参差不齐,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社保工作背后的艰辛,抵触、埋怨、吵闹工作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2013年的一天,舟白街道丛山村一位80高龄的老人找到邹训海,要求立即办理征地农转非养老保险,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邹训海和同事向老人讲政策、讲流程,最终劝服了老人等待消息,当时天快黑了没有回家的客车,邹训海便给老人递了100块钱叮嘱老人用于吃饭住宿。对于这件事,邹训海理解为“人民群众有疑问,是因为我们对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做得不够好,只要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解除他的疑虑,把政策落到实处,群众对我们是有信心的,是能够理解的”。

邹训海以热忱周到的服务、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2012年,他获得“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消息传回黔江,人社局全体干部职工为之骄傲。看!这就是我们的邹训海,我们的社保人始终坚持服务在社保工作最前沿赢得的荣誉。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2

但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省下住宿费和伙食费,他选择走读,对于现在很多学生来说,走读相对住读来说,要更舒服和惬意,因为不用挤在几个人的宿舍中,还有家里父母做好的'可口饭菜。

但是对当时的刘伯明来说,走读是一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因为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0几公里,每天往返一趟,要跑20、30公里,在东北的冬天,温度达到零下20多度,骑着自行车5点多钟出门,天还没亮就赶往学校,而在天黑放学后,再骑着自行车返回家中。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刘伯明可以说靠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的学业,他丢弃了调皮和贪玩,一心扑在学习上,那个在中考时候英语考了零分的少年,在高中的时候,英语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1985年,空军飞行学院来学校招飞行员,刘伯明还是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他瞒着家人偷偷的报名,而原因就是飞行学院不用交学费。

当时很多人都踊跃的报名,但是因为要求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其他报名的人都被刷掉,只有刘伯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加上高中几年寒暑不休的骑行上学,锻炼出一副好身体,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体素质都异常的优秀,成为学校里唯一被选上的学生。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3

2003年“神五”发射前,刘伯明被选入备选梯队。但在选择第一梯队航天员时发生了两件事,让刘伯明与“神五”的第一梯队擦肩而过。

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介绍,1998年,国家为“神五”发射在几百名中一线飞行员中分两批挑选了14名航天员,其中第一批6名中就有刘伯明,并且在随后的各项训练中都表现得非常好。

就在刘伯明准备把最好的状态以保持到最后选择阶段时,一次打篮球,刘伯明竟然把脚扭伤。等刚把伤养好,更大的不幸降临了,在依安老家,刘伯明不到60岁的母亲突发心脏病突去世。

刘伯明没有被这些意外打倒,反而更加勤奋学习、刻苦训练。

2008年9月25日,“神七”升空,刘伯明第一次随飞船进入太空,并与队友景海鹏配合,帮助翟志刚完成中国航天首次太空漫步。

“神舟十二即将发射了,我们在家里也很关注。最近一段时间已经联系不上二哥,估计又是在封闭性训练,以前也是如此。”刘伯忠说,家人都很牵挂他,都会默默祝福他。

作为长兄的刘伯真,也是一直记挂着弟弟刘伯明这次飞行任务。“虽然平时隔段时间我们兄弟两人就会通电话聊家常,但是自从知道神舟十二即将发射,我怕打扰他训练,就没有打电话了。”刘伯真说,明天上午他会准时观看电视直播,祝福弟弟为国争光,平安归来。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4

刘伯明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家中有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为此周围的人也以老二称呼他。

在那个年代,由于家中小孩太多,作为农民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带这么多的小孩,所以一般都是大带小,也就是作为哥哥姐姐,要分担父母的一部分负担,来带弟弟妹妹们。

也正是这段带弟弟妹妹的经历,让刘伯明比同龄人有更多的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的存在,间接促成了那段辍学的经历。

刘伯明从小就贪玩,调皮,也爱动脑子,但是在学习上,他却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平时四处疯玩,也没见他怎么学习,但是每次考试的时候,却考得很好,霸占班里前几名的位置。

上世纪70、80年代都是这样的学校

后来刘伯明当上航天员后,也延续了爱动脑子的习惯,每次智力竞赛,他都会积极参与,并且会取得好名次,哪怕教官提出一些刁钻和费脑细胞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由于他的优异表现,在此后对他进行类似竞赛的时候,对他实行了“免提”,也就是不用提问,直接过。

虽然刘伯明爱动脑子,学习上也有一套方法,却在初中中考的时候翻车了,原因是当地的师资力量有限,在读初中的时候,只学习了半年的英语,到中考的时候,考了个零分。

即使英语考了零分,但是刘伯明还是靠其他学科的优异成绩,进入到当地一所重点高中上学,其彪悍的实力可见一斑。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5

我时常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企业的发展做好准备了吗?”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在这里我要说:“你错了!”公司的发展需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企业的壮大离不开你我的'共同努力。也许你我都在平凡的岗位上,犹如大海里的一滴水,而正是这无数水珠聚集在一起才汇集成浩瀚的大海。你我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必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人们常说:人若生不逢时,没赶上英雄辈出的时代,即便竭尽所能,终是难以扬名天下。是啊,生于和平年代,大多数人从事着极其一般的工作,我们真的很平凡。但我要说,为何伟大不能寓于平凡之中,平凡的我们一样能高扬起头,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既然我选择了煤矿工作为我终身的事业,那么我就要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奉献给这庄严的选择!这种执着会让我们义无反顾地选择敬业。

什么是爱岗敬业呢?爱岗敬业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工作,忠诚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不管刮风下雨,只要井下工作需要,义无反顾的踏上岗位。因为我们尊重工作,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因为我们忠诚于工作,把个人的利益与企业利益想统一,处处为工作着想,事事从企业利益出发,积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什么是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们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相信许多人在思考,许多人在追求,也有许多人感到困惑迷惘。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

作为一名王家岭公司的员工,我在工作中做到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恪尽职守,为做好本职工作极尽所能的发挥了自己的才智。

公司还处在基建时期,是一个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前景十分美好的企业。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事业里工作,我又有什么理由不为之努力,不为之奋斗呢?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6

永xx,男,汉族,xxxx年8月出生,康县两河镇中营村花园社人,中营村养鸡大户。

中营村花园社位于两河镇西面,距镇政府1.5公里,交通相对便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于是他外出务工了几年,由于接受新事物快,他充分发挥自己的的优势,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他于xxxx年3月份开始了土鸡养殖。

精明强干的他将目光投向了养殖业后,他拿出多年的积蓄新修圈舍220余平方米,特意到外地土鸡养殖场考查并购买先进设备。自己通过翻看大量的家禽养殖技术书籍,很快的就掌握了基本的养殖知识。他坚信,以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勤劳的双手,一定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通过自学判断生鸡病情,自配饲料,有时候,碰到仔鸡孵化到产房里,24小时照顾,直到天亮。自20xx年以来,土鸡价格较为稳定,使他们尝到了养鸡的甜头。现如今巩永乐的养殖规模达到了:年产土鸡1000多只,幼鸡500余只,年产值在5万元左右,通过一年多的摸索,巩永乐练就了一手养鸡好技术。自己也通过养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致富不忘乡亲,他作为一名中营村花园社村民,始终不忘自己的责任。"多帮帮乡里乡亲,他们挣个钱不容易"。由于他的"传、帮、带",中营村的养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养殖户如雨后春笋地涌现,全村及周边邻里的养殖户都得到了他的帮扶,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全村养殖大户达4户以上,形成中营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面相比,我们不算富,但看到周围乡亲比以前富了",我感到自豪;巩永乐话里充满了自豪感,也透出自信,通过敢闯敢干,取得了自己的成功,在自己致富和帮助别人致富的过程中,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巩永乐在大山深处,以他坚韧的毅力,不服输的性格和帮助他人的热心,成为大山的掘金人。我们相信:他的养鸡事业会更好,在致富的路上会走得更顺、更远。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7

赵四妮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12岁时,她经历了人生的“分水岭”,那一年,母亲因病突然离世。从此,她不仅要上学,还要料理家务。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痛失母亲的赵四妮还未从痛苦中缓过神来,新的灾难又降临了。哥哥患了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嫂子扔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出走,父亲因累病倒……在最艰难的时候,赵四妮迫不得已辍学,开始照顾家里的病人和两个年幼的侄子。尽管如此,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加上当时的医疗水平有限,哥哥、父亲相继离世。

然而,接二连三的不幸并没有击倒赵四妮,她在磨难中学会了坚强面对。她无数次鼓励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如何都要抚养两个年幼的侄子成人。侄子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吃饭都困难的赵四妮咬紧牙关把他们送到了学校。“再苦也不能耽搁孩子,只有上学他们才有希望。”她心中始终坚守着这个信念。

转眼间,赵四妮已经过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两个侄子成了一大难题。后经本村热心人介绍,赵四妮结识了好心人杨自立,他能接受两个孩子,一年后两人登记结婚。杨自立自愿入赘,帮赵四妮一同挑起生活重担,不久二人也生育了一儿一女。

由于家中人口增加,四个孩子的日常开销及学费等问题让夫妻俩的担子更重了,他们四处求亲靠友给孩子筹借生活费、学费。2007年,杨自立突发脑梗,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顶梁柱的忽然倒塌,对赵四妮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是,赵四妮没有放弃,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丈夫。功夫不负有心人,丈夫能勉强下床行走了,虽一时丧失劳动能力,但也让赵四妮深感欣慰。

如今,赵四妮50多岁,却已背微驼、鬓如霜,满脸的皱纹铭刻着多年的艰难坎坷。终日闲不住的她病倒了,小女儿正在病床前悉心照顾着她。“小时候,生活虽苦,但爸爸妈妈给了我和三个哥哥满满的爱。如今他们老了,我们几个争着照顾他们。妈妈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她的坚强和爱心一定会传递下去!”赵四妮的小女儿说。

和县人物事迹材料范文篇8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党中国人物事迹材料6篇

模范英雄人物事迹材料7篇

优秀的人物事迹材料5篇

感动中国人物孝事迹材料6篇

2023人物事迹材料参考7篇

感动十大中国人物事迹材料5篇

校年度人物事迹材料5篇

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材料5篇

英雄人人物事迹材料5篇

教师的典型人物事迹材料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82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