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心得体会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6篇

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中的珍贵经验,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重复犯错,写心得体会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袁隆平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6篇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1

“让更多的人吃饱”袁隆平91岁离开。大师陨落,全世界哀悼。他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国家的脊梁”将被我们永远铭记。

杰出贡献改变世界。袁隆平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受人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他是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水稻的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杂交籼稻,成功开发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世界60%人口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的贡献是显著的,“杂交水稻之父”名副其实。

学术态度影响深远。袁隆平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学生,饱受困难和挫折。无论什么情况,他的身体里总是流淌着祖国和世界的血液,他的青春散落在田野里。他还在孜孜不倦的攀登超级杂交稻的巅峰。一路走来,袁隆平的科研有很多疑惑、失败、挫折。他一直埋头苦干,不怕吃苦,闯出一片新天地。他的那句“科研怎么会失败?”一直激励着无数科学家参与游戏科学竞赛;他的那句“做科研不要怕冷嘲热讽,也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落俗套”一直激励着青年学生勇闯创新殿堂。

高尚情操受人敬仰。袁隆平的人生原则是淡泊名利、踏实做人。他无数次拒绝了来自国外的高薪聘请,因为他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功名之下不忘初心,他始终铭记投身科学研究的激情与梦想,始终铭记把杂交水稻不断带向更高境界的不渝追求。对待成就,他极富人情味,常怀感恩心,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功党和人民。生活中,他既不追逐时尚的消费观,也不把个人的财富看成是负担,曾因为多看了几眼豪车上新闻,却依然选择普通的车子下试验田。“如果老想着享受,哪有心思搞科研呢?”这就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袁隆平的卓越人生,就像他最热爱的种子一样,深埋在后人心间,令人从中汲取力量,传承使命。种子优良了,水稻才能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禾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依然任重道远,但有“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相伴,将激励更多的人为科技兴国而战,未来可期。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2

经过一夜忐忑等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军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今日成功通过亩产900公斤世界纪录大考。这位年过八旬的耄耋老者当日向媒体揭秘了令世界侧目的中国“超级种子”。

2011年9月18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程式华率领的中国农业部超级杂交稻验收专家组,对位于湖南隆回县羊古坳乡雷锋村的107.9亩“y两优2号”超级稻试验田进行了现场抽签验收。程式华次日公布的验收结果称,这片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大获成功。

在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依赖稻米作为主食的现状下,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一直是各国奋斗的'目标。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都制定过水稻高产育种计划,仅日本曾在4.5分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杂交稻大面积亩产900公斤,始终是世界杂交水稻史上无人登临的高峰。

自上世纪以来,由袁隆平领衔的中国科研团队曾先后于1999年、2005年成功攻克超级杂交稻大面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两大世界难关,使中国杂交水稻超高产研究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3

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浩鸣口述 王越整理

2021年5月22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国人无比痛惜。“倾尽一城花,悼念袁隆平”。来自省内外从未谋面的男女老少,从市中心的湘雅医院到远郊的追悼会现场,连续3天,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袁先生的崇敬、感激、离别之情,万众悲切,如失亲人,场景如同45年前北京“十里长街送总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我同袁隆平先生相识近30年,从1991年开始,因工作关系,我多次到位于长沙市东郊马坡岭的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调研。倾听他讲杂交水稻的故事,采访他科研攻关的不断进展,报道他带领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一次又一次与他共享杂交水稻攻关成功的喜悦。

惊悉袁先生仙逝,无比伤感。他一生追求科学真理,勇于创新,敢于攻关;他坚持实事求是,不畏权威,不懈实践;他生性开朗豁达,不贪名利,不拘小节。他功勋卓著却尽力无私关心、帮助他人,盛名之下却像普通人一样勤奋工作、简朴生活。先生虽已离去,许多难以忘怀的件件小事犹如还发生在眼前。

在科技新闻传播中建立情谊

中国科学报社驻湖南记者站于1991年10月成立,我作为首任站长、记者,从1992年12月开始就特别关注袁先生的杂交水稻研究,曾多次采访袁先生,在《中国科学报》发表了一系列包括“三系法”“两系法”“超级稻”等杂交水稻科研与推广成果的消息报道;策划并发表了袁先生署名的《杂交水稻研究的新趋势》文章;先后邀请袁先生参加湖南记者站组织的两次科技宣传座谈会和在北京举行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发布会”。尽管他一心倾注着杂交水稻事业,但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支持我的工作。

2004年秋,我应学校之邀,从北京来到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在成立刚两年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科技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工作。袁先生得知我又回到湖南,十分高兴,说“我们又可以经常见面了”。

2005年,正值我校新闻学专业创办10周年,我和学院领导策划在此期间举办一次全国“科技创新与科技传播论坛”,旨在搭建一个加速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在我拟定的邀请名单中,袁先生就在其中,他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开心,应允“没有特殊情况一定参加”。等到论坛开幕的前一天,我接到他秘书的电话,说“有农业部领导来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考察项目,抱歉不能参加。”虽然我有些遗憾,但论坛在岳麓书院明伦堂如期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党组副书记方新,湖南省副省长甘霖和两院多位院士出席,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办公厅、中国工程院办公厅、科技部规划司、湖南省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中科院十余位研究所所长、一批科技企业家和《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等主流媒体科技报道骨干共100多人出席论坛。后来,袁先生看到我送给他有关论坛的材料,说“可惜我未能参加,祝贺这次论坛能够成功举办”。

听到先生这些话,心里感到很温暖。深切感受到这位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誉满全球的大科学家却有着一种珍惜友情、平等待人的人格魅力,为我今后在湖南大学培养优秀的科技新闻传播人才增添了信心,

2004年下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创办了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全国高校首次为本科生开设科技新闻传播课程,招收了全国第一位科技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05年开始,我和栾永玉教授、陶贤都博士组成的教师团队开始探索一种“课程教学-新闻研究-新闻实践三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我的心目中,科技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可以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技新闻传播实践的重要基地之一,那里是湖南科技新闻源的“富矿”,而正是袁先生的支持给了我信心。

全力支持科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从2004年到2018年的15年中,袁先生对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科技活动与科技出版工作给予了无私的支持与热心的帮助,我们师生铭记在心。

袁隆平严谨的科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畏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正是年轻学生需要学习的优良品德。为了给研究生创造一个方便实习锻炼的平台,我重新兼任了湖南记者站站长、记者。在教学与科研的同时,继续开展湖南省的科技新闻报道工作。

2006年11月8日下午,由于我跟袁先生比较熟悉,所以事先没有预约,就带着2005级研究生向鹏、黄思维驱车去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想在探望袁先生同时,了解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情况,也想让学生们见见这位享有盛誉的大科学家。没想到中心的大楼正在装修,我们穿过几层脚手架,上到二楼袁先生的办公室,看到他独自一人坐在窗边看资料,光线暗淡,条件简陋,很受感动。袁先生看到我们不约而至,有些意外。他立刻拿出矿泉水微笑着说:“今天停水停电,就喝这个水吧。”在随后轻松愉快的交谈中,袁先生告诉我们,他正在谋划一个“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攻关目标,看能否《中国科学报》报道一下。”我立即答应,并特意就地安排向鹏、黄思维进行现场采访,我来照相。

这时,无意中发现袁先生身旁的小茶几上摆放着一个有两人合影的小相框,也没有太在意。而就在我们采访完后将要离开时,袁先生拿起小相框对我说“今年夏天我到北京出差,抽空去看望了在家中养病的华国锋老书记,我们握着手差不多谈了半个小时,他还为我写了几个字。”看到袁先生有些激动,我赶紧要学生把照片和华老的题词拍了下来,同时对袁先生说:“这些都是很珍贵的资料,看今后能否找机会公开报道出来。”他回应说“能报道当然好咯!”

袁隆平接受2005级研究生向鹏、黄思维的采访

回到学校,我对学生写好的稿件作了一些修改,当晚发往报社。第二天,11月9日,《中国科学报》即在头版头条刊发《袁隆平提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构想》的消息稿。第二年8月31日,《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头条又报道了我们采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特别建议:种三产四项目应纳入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新闻稿。不久之后,湖南省、农业部就分别启动了“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显然我们的报道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007年2月,春节之后的长沙,天气寒冷。从袁先生秘书那里得知,袁先生正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进行新品种培育试验,我提出“可不可以去海南基地实地采访”,很快就得到了袁先生的答复“欢迎下个月来海南采访,交通食宿费用由基地解决”。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我提出要带首批招收的04级、05级两位研究生参加采访,研究生的交通食宿费用可从我的课题经费中解决,不给袁先生增加麻烦,结果又得到答复“所有费用都不需要你们支付”。当时我又感谢又有些歉意。

到了3月下旬,我们一行乘飞机来到三亚市郊的南繁基地,基地小院里有一栋5层小楼,袁先生的办公室和住房在2楼,我们被安排在4楼,为了珍惜这次难得的采访机会,我为两位研究生制定了详细的采访计划和采访提纲。一连7天,从早到晚,两位研究生带着摄像机、照相机、录音笔等开始全方位的“跟踪式”采访。由于袁先生每天一到基地进行实地观测、参与田间管理,还有一批批不约而至的来访者,所以,我们常常是白天跟随袁先生去试验田,晚饭后才能在他的办公室访谈。

有趣的是,从住所到育种试验田,只有十分钟左右的车程,而袁先生必定要开着汽车去育种基地。他说“以前是骑自行车去试验田,后来就开摩托车去,现在当然是开汽车去了”。我笑说“袁老师有开车的瘾”。师生3人经常是坐着袁先生亲自开的汽车往返于住地与试验田之间。育种基地有人打趣说,你们这是享受高规格的待遇。

下车时首先必换长统雨鞋

接受采访时与师生合影

研究生向鹏毕业多年后还能回忆当时的情景:“下田前袁嗲热情地招呼大家‘来,坐我的车,莫晒黑哒!’在基地小院里,袁嗲亲切地安排工作人员从树上打椰子下来给我们吃;去袁嗲宿舍,一进门,他和夫人邓则老师就往我们手里塞大芒果;我们夸他的花衬衫很‘潮’,他立马得意地说‘十块钱一件,划算吧!’”

每天清晨,贺春禄、向鹏就悄悄地跟上袁先生去拍摄他晨练的场景,他知道后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我自己编的动作!”

在此期间,我向袁先生提出想看看天然野生稻“野败”的发现地,见见第一位发现“疑似野败”的人,他就特意派车把曾在南红农场担任技术员的冯克珊从市内接到育种基地同我们见面,冯克珊还领着我们实地查看了发现“野败”的具体位置,详细介绍了“野败”的发现过程,增强了我们对杂交水稻攻关过程中的艰难、复杂性的认识。

回到住地的当天晚上,我就向袁先生建议:“野败”的发现在杂交水稻科研攻关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保护好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野败”发现地,对国家、对后人都十分有意义,可请三亚市政府在此处立碑铭记,划地保护。袁先生听后连声叫好,说“我还是三亚市的‘名誉市民’呢,明天就同市里有关部门提这个事。”后来这个建议变成了现实,“野败”发现地成了“中国杂交水稻发源地”,我自然也感到很高兴。

常来被保护的“野败”发现地 “打卡”

7天时间,一晃而过。袁先生潜心科研攻关、不懈努力实践的科学精神与平易近人、开朗豁达、生活简朴的生活态度,给师生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4月初,我们回到长沙。立即对所有采访的图文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编辑后发往北京。4月10日,《中国科学报》以整版篇幅刊发了题为“袁隆平三亚一日”新闻报道,通过这次实践,两位研究生既感受到了科学家优秀品德,又提升了科技新闻采写能力。

2008年8月20日,华国锋同志因病逝世,9月1日上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了华国锋同志追悼会,充分肯定了他的历史功绩。9月2日上午,我接到报社领导的电话,认为华国锋同志在湖南工作多年,希望我尽快写一篇华国锋同志与湖南科技工作相关的纪念文章,不限篇幅、体裁,并要求在当天下午5点前发到报社。我叫上学生向鹏在袁先生此前提供的新闻素材和照片基础上,赶写了一篇约5000余字的纪念文章,,按时发到报社总编室,也算是完成了兑现了九个月前对袁先生的承诺。

袁隆平探望在家中养病的华国锋

华国锋为袁隆平的题字

第二天,《中国科学报》在头版位置以 “华国锋与袁隆平”(特稿)为题刊发了这篇文章,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先后被境内外200多家媒体转载和择要刊发,该文还获得了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科普作家协会等6单位联合颁发的科普报刊类新闻作品一等奖。

此后,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期刊于2009年9月发表了我和研究生05级向鹏、09级陈雅忱撰写的“袁隆平与中国杂交水稻工程”长篇报道;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科学新闻》(学术专刊)于2011年第4期刊发了向鹏主笔撰写的“杂交水稻育种科学与技术的传播学分析”学术论文。

学生们能在新闻采写和研究论文方面取得以上良好的成绩,均得益于袁先生的无私相助。

从《院士治学格言》到《两院院士忆高考》

2003年春,北京突发“非典”疫情。

我当时是中国科学报社的副社长兼副总编,也是单位“非典防控”的负责人。耳闻目睹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各路专家日夜奋战、紧急应对的场景,以钟南山为代表的院士专家群体所显现的“民族脊梁”风范,深深打动了我。

疫情解除后,我提出要为院士们编撰一本能反映他们治学严谨、深耕专业、竭精尽智、无私奉献风貌的书籍,得到报社领导班子的一致赞同,并确定书名为“中国院士治学格言”。于是我以报社负责人兼主编的身份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部一千多位院士发出了治学格言手稿的征集函件。当时我内心很忐忑,觉得虽然此事有意义,但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非做不可的事。院士们都很忙,常常出差、出国,有的院士年事已高,或生病住院,既要思考“格言”写些什么,还要按限定的字数、规格亲自动手写、写好后还要挂号邮寄等等。至于发函后反馈结果会怎样,心里虽然没有底,但我还是信心满满。

让我没料到的是,7月中旬开始陆续发出第一批征稿函,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院士们第一批手迹稿件!共有689位院士和55位已故院士(包括竺可桢、钱学森、王淦昌、朱光亚、周培源等中国科技先驱)的家属寄来了科学大家的珍贵墨宝。给我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我最关注我的老师陈国达和最敬重的袁隆平的手迹是第一批收到的。看到袁先生亲笔书写的“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字,尤为熟悉且亲切,这是此前我采访时他常常提到的几个词汇。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当年3月上旬,湖南大学出版社雷鸣社长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当年重点图书出版要求,拟定了一个科技教育界纪念恢复高考的出版计划,我受邀参与该出版物的组织、编审工作。我校俞汝勤院士、钟志华院士、周绪红院士、谭蔚泓院士、陈政清院士等多位专家均给予了积极支持,书名定为《纪念改革开放暨恢复高考40周年·两院院士忆高考》。根据湖南省有关部门的要求,重点出版物必须有两位同行专家推荐。在确定出版推荐人的人选时,我和雷鸣社长商定:撰写回忆高考文章的作者都是院士,推荐人应该是两位德高望重、更有权威的资深院士,才能符合本书的特色和推荐人要求。我首先想到的是湖南大学老校长、中科院资深院士俞汝勤先生,另一位最合适的就是袁隆平先生。

当把我的想法转告给袁先生后,他欣然接受。7月6日,我们一行应约来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袁先生的得力助手黄崎博士(湖南大学校友,工管院2005级博士后)带领下,来到袁先生的办公室。当我把出书的目的、组稿过程、出版时间等相关情况说明以后,袁先生说“这个很好,‘文革’后期年轻人上大学要‘政审’,还要推荐才能参加考试,结果出了一个‘白卷英雄’,现在看起来真的很荒唐。”我把预先准备好的推荐意见初稿递给袁先生审改,他迅速看完推荐信后,毫不犹豫的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离开时我建议和袁先生合影留念,大家不亦乐乎!

湖南大学师生与袁隆平合影留念

(右起依次为:雷鸣社长、向鹏博士、袁隆平、卢宇编辑、李浩鸣、袁先生助手黄崎博士)

作为该书的执行主编,我还争取了中国科学报社领导与多位骨干记者的全力支持与合作,在湖大出版社、学校宣传部、新闻与传播学院多位采编人员共同努力下,《两院院士忆高考》于2019年初顺利出版,并于5月29日在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了隆重的新书发布会,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本书的出版消息。《两院院士忆高考》一书出版后,入选2019年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拟推荐书目、2021年全国农家书屋,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9影响力图书、2019年湘书好书榜,并获“湖南省第五届优秀科普作品科普图书类一等奖”。

稻神仙逝,一路好走!中国稻香永远飘满人间!这位伟大的平常人永远活在老百姓心中!

(作者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浩鸣、2020级研究生王越)

来源:新传院

实习编辑:李辛茹

责任编辑:文亦佳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4

国电集团和国电科环集团党委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向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并下发了《袁隆平传》一书,我怀着崇敬而好奇的心情开始翻看了这本以政治教育读本身份出现的书籍,但是,它传奇的色彩,丰富的内涵和感人的事迹立即吸引了我,使我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将它读完。袁隆平同志的传记,他代表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高贵品质。

学习袁隆平,首先要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员,身处环保工程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国电集团的环保事业及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环保产业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兴国的实践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并立身本职,从做实、做大、做强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第二要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本职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并弘扬时代精神,乐于服务,甘于奉献,振兴我国电力环保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5

袁隆平,一个研究杂交水稻近半个世纪、还在继续研究的杰出科学家,一个做着“禾下乘凉梦”、把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作为毕生理想的可敬知识分子,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争相学习的对象。自主创新的春天已经来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已经吹响,学习袁隆平同志先进事迹,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意义。为此,农村司、农村中心党支部向科技部全体党员干部发出如下倡议:

一、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矢志民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把思想统一到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伟大实践上来,把个人发展统一到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的需要上来。拓宽视野,放眼全球,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国际观,在科技管理的本职岗位上,努力落实构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

二、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执着创新,不断完善宏观管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不间断的管理创新。要以仁者的胸怀、勇者的胆识、智者的头脑、志者的坚韧,不辞艰辛,不惧困难,勤于探索,勇于创造,适应转变政府职能需要,不断开拓宏观管理新局面,推动自主创新事业不断攀登新高峰。

三、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求真务实,不断改进工作作风。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维不落后时代,部署不脱离实际。坚持科研方向从需要中来,科研成果到需要中去,把科技发展的节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提升自我。

四、学习袁隆平同志,就是要淡泊名利,不断健全廉政人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辱作为个人道德抉择的标准,弘扬时代精神和先进文化,为当为之事,拒绝腐化堕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责任和付出作为个人价值抉择的重要内容,陶冶人文情操,培养健康情趣,甘于奉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权力观和利益观,坚持自警、自励、自省、自重。

袁隆平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袁隆平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党和国家的“一粒好种子”,把根深深地扎在党和国家的崇高事业这一肥沃的土壤中,以昂扬的精神、实际的行动、优良的作风、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袁隆平的心得体会篇6

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世界级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曾成功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化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南优2号;荣获我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外,他还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次国际奖励。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产的稻谷相当于每年解决6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有人说,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矿,怎么挖掘都有收获,他还是一个多面体,每个侧面都值得大家学习。是啊,如今,全国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学习,学习他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因循守旧、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学习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学习他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学习他谦逊淳朴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精神不是随便说说的,翻开那本中国感动世界,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立体真切的展现在脑海里的,就是真实的袁隆平。 袁隆平早在考大学之前,他就立志做一个农业科学家,西南农学院正是我们这位现今的农业科学家的诞生之地。也许是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经历的战火与生活的艰辛让他能够立下这样的志向吧。大学毕业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怀大志,目标坚定的人,才会不畏惧苦,不害怕难!在20世纪60年代,在那饥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惨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历史成为袁隆平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从此,他立志使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立志向饥饿挑战。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说袁隆平在青年时期就知道了,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业,更造福了亿万的人民。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会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汗霜满衣,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质疑。袁隆平的头脑中始终装着一个坚定的答案:我们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袁老还会告诉你他衷心希望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中国依靠自己力量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为全人类战胜饥饿做出更大的贡献。在袁隆平的带领下,通过大家努力,杂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积种植,增产十分明显;在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的开发工作进展也很顺利。

袁隆平的一生,始终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安逸,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的要求。他对“见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厌恶。他说:“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些人连人格也不要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袁隆平现在一定很高兴,因为他自青年时期的理想到现在的目标,不论多苦多难,都已经成为了现实!看完全部的袁隆平传,我们知道他的高兴,不是因为身上的各种光环,而是因为他给了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梦。

学习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个有价值的人!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他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对于这位伟大的、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创造了无限财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评价他的身价何只千亿,可他每月的收入连工资加补贴也只有几千元。依其贡献,他应该拥有更多的钱,但面对几千元的工资,他乐呵呵地说:“要生活和生产,钱是重要的,但钱的来路一定要正。钱是拿来用的,有钱不用等于没有钱。但是用钱,第一不要奢侈浪费,第二不要小气,该用的就用,不该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朴素大方,这是一个原则。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见得你的地位就高。”这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钱观,朴实直白,寓意深刻,发人深思。有人评价他说:

“袁隆平院士头顶蓝天,勇攀科技高峰;脚踏实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服务人类社会;胸怀祖国,心忧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为科学家,袁隆平院士不仅贡献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贵、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身处教育战线的广大知识分子树立了学习的典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的心得体会优秀6篇

观看《榜样6》的心得体会6篇

3到6岁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锻造的心得体会6篇

预防近视的心得体会6篇

诗歌的心得体会6篇

节后的心得体会6篇

医生的心得体会6篇

宿舍管理的心得体会6篇

意识的心得体会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249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