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南针,我们在写体会的过程中,肯定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5篇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篇1

贫困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突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党表现出了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社会组织动员能力和高效的政策执行能力,这种制度优势令全世界刮目相看。浓墨重彩的刻画出了一副官不畏难、兵不怕死、富者不吝其财、贫者不惜其力,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壮丽画卷。2020年必将是不平凡的一年,若干年后回首再看,我们在座的诸位都将是决胜脱贫攻坚、抗击疫情这两件彪炳史册大事件的见证者、亲历者、受益者,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悟和收获。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就是上了一堂直观的、生动的制度自信的实践课。为什么我们国家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减贫的宏伟目标、为什么能率先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先进的,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就是我党发声、发力、发奋的。

有时候我在想,千百年来中国士大夫所孜孜以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夙愿和终极社会图景,如今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徐徐展开,逐步成为现实,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所作出的所有努力、所有牺牲,都是在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每一个人,开一个大大的太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全国异地扶贫搬迁960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地区同步搬迁500万非贫困人口”这也就是说为总计1460万人重建了家园,这相当于挪威、芬兰、丹麦三个北欧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担当,是中外亘古未有之民生善政。这个时候再仔细品味,会发现制度自信不再是书本、报刊上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而成了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和深刻认同。

简而言之我们普通党员就是要坚持“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紧盯民族复兴这一历史重托,以决胜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为契机,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态度,本卧薪尝胆之精神,做奋发有为之事业,埋头苦干,待到功成时,抬头再相见!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篇2

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始终坚持党的宗旨、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要立足人本,关怀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牢固树立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以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根本目标,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了解清楚,放在心上,在思想上与人民群众相通,在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融。通过调研、视察、帮扶等方式,沉入基层一线,与群众融为一体,聚焦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高效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统领,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少喊口号,多干实事、少讲故事,多办好事,着力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多渠道、多形式、多领域帮助贫困群众换穷业、拔穷根,真正摆脱贫困,早日实现脱贫梦。

要做好脱贫攻坚战,需要帮扶干部夯实责任把各项精准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真扶贫,扶真贫,全心全意来扶贫。在帮扶工作中,我们应从以下几点牢牢把握。

激活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对存在不良思想倾向的贫困户,要加强思想引导、教育培训、典型感化,组织贫困户现场参观学习成功脱贫典型,特别是身边的成功案例,推动贫困户转变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破除等靠要和以贫为荣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引导贫困户想方设法脱贫、千方百计致富,形成思谋脱贫、主动创收、勤劳致富的社会正能量。

理清脱贫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脱贫攻坚各项政策,但政府和干部不应大包大揽,如产业扶贫、农户入户道路等,不能政府全包,要让贫困户参与其中。对于坚持不配合的,建好台账、留足证据。对有好吃懒做、依赖政府等不良思想倾向和行为的贫困户,要敢于理清责任,建立结对帮扶干部尽职免责机制,敢于较真劝导、敢于宣教惩戒。要多角度影射扶贫对象存在不良思想带来的反面典型,使那些好逸恶劳、不愿脱贫、一味等靠要依赖政府的群众觉得脸上无光。

强化乡村治理,塑造农村文明新风。要充分发挥各级结对帮扶干部的积极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强化乡村自治。对好逸恶劳、不愿脱贫,漫天要价、威逼要挟,依赖政府、得过且过,互相攀比、一味拼穷等问题,进行村民自治和道德约束,情节严重的要坚决予以惩戒。要健全完善扶贫对象脱贫攻坚全程参与机制,全面保障扶贫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强化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让脱贫思进、致富思源成为扶贫对象的自觉行动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篇3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必须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的作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沉得下心,负起责任,不断学习,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户发现致贫原因,找到脱贫之路,坚决带动贫困户实现十三五期间的脱贫目标。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动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贫困群众终究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要坚决改变贫困群众squo;坐、等、要squo;的思想,带动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心热起来,要发扬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内生动力,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

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不畏艰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打赢脱贫攻坚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脱贫攻坚能够有力地缓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政治稳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缓解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解决收入和机会不平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且关系到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脱贫开发对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只有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强化教育,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自觉担当实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在锻造新时代干部上,必须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加强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着力在践行党性初心上下实功、在擦亮党员政治底色上出实招、在引导担当实干和强本领壮肌体上求实效,以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干部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生动力。一要抓信念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共产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信的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一路走来,也将胸怀坚定的理想信念面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上指出,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精心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通过学典型、读红书、弘扬百色起义精神等,不断提高干部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投身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中。二要抓党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同时,他还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我们要把党性教育贯彻于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特别是思想教育始终,聚焦担当实干思想意识、党性修养的薄弱环节,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上讲台、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加强党性锤炼,增强宗旨意识,不断提高主动担当作为的党性意识。教育干部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宽广胸怀和思想境界,以建功必须有我的实干精神和过硬作风抓好扶贫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干出实绩,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三要抓方式方法。通过创新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思想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生动性。各级干部培训机构要常态化举办思想教育专题研修班,在各类主体班次中开设相应专题课程,加强课程开发,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涵养新时代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消除贫困的伟大实践之中。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习近平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对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阐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其中,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实践的新思路新概括,是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本文通过系统考察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以深化对党中央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认识。这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开始了党的扶贫事业的新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构想,就是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0某年11月3日,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从现有公开文献看,这是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要提高精准性。

20某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进入20某年,党中央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实践,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明确提出和阐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扎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样,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初步确立,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20某年10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1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份重要文件表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提到新的高度,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脱贫的决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

首先,它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长期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比如,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住户调查得出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来的,这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对于具体扶贫工作而言,意味着这么多贫困人口究竟是谁、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说不大清楚。习近平敏锐看到了这些问题。他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精准扶贫的提出,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性帮扶等问题。

其次,它是对我们党真扶贫、扶真贫思想的拓展和升华。上世纪90年代,针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些具体贫困人口脱离于扶贫之外的现象,党中央及时提出真扶贫、扶真贫的思想。强调扶贫攻坚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进行整村推进,将瞄准目标拓展到贫困村,并对贫困村内的贫困户进行了初步的建档立卡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的提出,进一步把扶贫对象下移到具体的贫困户、贫困人,从机制上确保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这就拓展了扶贫内涵,体现出党的扶贫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最后,它反映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扶贫开发事业也呈现出新特征。比如: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特别是实现2020年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总的看,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对此作出判断,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那么,如何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显然,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提出与实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很大关注。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沿着这个思路,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探索和回答。

第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要做到六个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积极性,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例如,贵州在实践中总结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直观有效,富有创造精神。甘肃等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中央认为这些探索都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提倡。

在指导和总结各地扶贫实践中,党中央也在不断深化对精准扶贫的认识。6月,习近平首次总结了六个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他要求各地都要在这几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六个精准的确定,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为各地进一步脱贫实践提供了明确标准和主要抓手。

第二,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现实中,贫困的原因的确千差万别。贫困人口中有的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有的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有的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贫困;有的则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中央总结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具体路径。

五个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从概念上看,五个一批有一个提出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最初提出的是四个一批,随后将其扩展为五个一批,最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五个一批的内容又作了调整并最终确定下来。通过调整,党中央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对精准施策实现途径更加明确。当然,通过五个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就主要路径而言的。中央也强调,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第三,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之后如何退出?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基本思路: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这次会议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提出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调,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贫困精准退出。

为什么要强调贫困退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实现稳定脱贫自然就不需要继续扶持,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出于利益驱动等各种原因,有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惰性,有的地区戴着贫困县的帽子舍不得摘,国家从机制上也缺乏完善的贫困退出机制,如何使稳定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及时退出,也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准确抓住了两者之间目的和手段关系。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新理念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呈现出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即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都要全面。习近平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说: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体现出瞄准的区域要精准。他还说: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这体现出瞄准的人口要精准。简言之,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准。这就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

第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思路、方向、着力点,就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身就是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机制的重大创新。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推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减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生计问题,又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则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离不开各国减贫发展合作。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第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期望值的重要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补齐短板和政策兜底,体现和丰富了坚持底线思维的科学方。

一是补齐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能不能补齐短板,决定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上能不能收好官。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此,必须补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块最突出的短板,做好这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总之,要通过精准扶贫补齐短板,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政策兜底。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期待不断提升,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我国的国力财力毕竟有限。习近平指出,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但是兜底的理念,也不完全是为了保障基本民生,主要是解决特困群体的问题。中央提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兜底是保证困难群众一个不掉队的底线,是习近平提出的底线思维的运用,反映了我们党对扶贫脱贫攻坚事业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路线,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要方略,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篇4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_的重要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习近平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指导,对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阐述,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其中,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新时期扶贫脱贫攻坚实践的新思路新概括,是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本文通过系统考察精准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基本内涵和实现途径,以深化对党中央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认识。这对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

中国_一贯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根本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开始了党的扶贫事业的新探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构想,就是在新的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0_年11月3日,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调研扶贫攻坚工作。他说: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从现有公开文献看,这是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工作要提高精准性。

20_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表明精准扶贫的构想开始进入全国性、机制化探索实践阶段。

进入20_年,党中央总结各地区各部门实践,对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系统总结和阐述。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了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明确提出和阐述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基本要求和实现途径。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扎实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这样,以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初步确立,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全面展开。

20_年10月,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11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份重要文件表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被提到新的高度,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扶贫脱贫的决心。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当然不是凭空而来的。

首先,它是针对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长期以来,中国的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比如,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7.4万户住户调查得出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来的,这对于研究贫困人口规模、分析贫困发展趋势比较科学,但对于具体扶贫工作而言,意味着这么多贫困人口究竟是谁、具体分布在什么地方,说不大清楚。习近平敏锐看到了这些问题。他说,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找准问题、聚焦问题,才能解决问题。精准扶贫的提出,就是要弄清楚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性帮扶等问题。

其次,它是对我们党真扶贫、扶真贫思想的拓展和升华。上世纪90年代,针对扶贫开发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些具体贫困人口脱离于扶贫之外的现象,党中央及时提出真扶贫、扶真贫的思想。强调扶贫攻坚要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户为对象,把扶贫任务分解到村,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十六大后,党中央提出要因地制宜进行整村推进,将瞄准目标拓展到贫困村,并对贫困村内的贫困户进行了初步的建档立卡工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强调,领导干部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的提出,进一步把扶贫对象下移到具体的贫困户、贫困人,从机制上确保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这就拓展了扶贫内涵,体现出党的扶贫理论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最后,它反映了中国扶贫开发事业新阶段的客观要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扶贫开发事业也呈现出新特征。比如: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特别是实现2020年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总的看,脱贫攻坚既面临一些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习近平对此作出判断,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那么,如何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显然,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地干,难以按期完成任务。习近平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提出与实施,受到社会各界的很大关注。如何做到精准扶贫?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沿着这个思路,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探索和回答。

第一,实施精准扶贫方略要做到六个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充分发挥积极性,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例如,贵州在实践中总结出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的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直观有效,富有创造精神。甘肃等地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绘制贫困地图,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挂图作业,按图销号,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倒排工期,不落一人。中央认为这些探索都符合精准扶贫要求,应该积极提倡。

在指导和总结各地扶贫实践中,党中央也在不断深化对精准扶贫的认识。6月,习近平首次总结了六个精准的要求: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他要求各地都要在这几个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六个精准的确定,成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也为各地进一步脱贫实践提供了明确标准和主要抓手。

第二,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现实中,贫困的原因的确千差万别。贫困人口中有的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有的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很难实现就地脱贫;有的完全或部分丧失了劳动能力导致贫困;有的则是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习近平提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中央总结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攻坚具体路径。

五个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从概念上看,五个一批有一个提出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最初提出的是四个一批,随后将其扩展为五个一批,最后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对五个一批的内容又作了调整并最终确定下来。通过调整,党中央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的基本思路更加清晰,对精准施策实现途径更加明确。当然,通过五个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是就主要路径而言的。中央也强调,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第三,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之后如何退出?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基本思路: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这次会议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出台,提出要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3月,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强调,建立贫困退出机制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提出以脱贫实效为依据,以群众认可为标准,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退出机制,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贫困精准退出。

为什么要强调贫困退出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实现稳定脱贫自然就不需要继续扶持,但现实中并非如此简单。出于利益驱动等各种原因,有的贫困地区和人口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惰性,有的地区戴着贫困县的帽子舍不得摘,国家从机制上也缺乏完善的贫困退出机制,如何使稳定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及时退出,也需要在精准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精准扶贫是为了精准脱贫,准确抓住了两者之间目的和手段关系。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新理念新思路

新形势下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作为其核心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呈现出许多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反映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即覆盖的领域、人口、区域都要全面。习近平在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很大程度上要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

脱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说: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体现出瞄准的区域要精准。他还说: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这体现出瞄准的人口要精准。简言之,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准。这就把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

第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彰显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_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思路、方向、着力点,就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身就是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和机制的重大创新。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是要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推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减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既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生计问题,又有利于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脱贫攻坚工作则强调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离不开各国减贫发展合作。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强调,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要让13亿中国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

第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体现了底线思维的恰当运用。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期望值的重要思维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补齐短板和政策兜底,体现和丰富了坚持底线思维的科学方_。

一是补齐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能不能补齐短板,决定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上能不能收好官。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因此,必须补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块最突出的短板,做好这篇大文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举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总之,要通过精准扶贫补齐短板,针对特定人群面临的特定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政策兜底。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期待不断提升,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但我国的国力财力毕竟有限。习近平指出,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托底的民生保障网。但是兜底的理念,也不完全是为了保障基本民生,主要是解决特困群体的问题。中央提出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兜底是保证困难群众一个不掉队的底线,是习近平提出的底线思维的运用,反映了我们党对扶贫脱贫攻坚事业认识的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和路线,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重要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些重要方略,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脱贫攻坚战心得体会篇5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因此任务更加紧凑和艰巨。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投入到这场脱贫攻坚战中的工作人员都默默地在心理给自己下了军令状,但是重压之下产生的除了动力和冲劲之外,还有焦虑和急躁。这种情绪的衍生品对打赢这场战斗是极其不利的。

在脱贫攻坚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一旦产生焦虑和急躁,一味地求快求结果,站在施政者的而非受惠者的角度去看事情想问题,容易忽略贫困群众的真实需求,政策落不到群众的实处;也容易出现基础保障工程方面的以次充好,既浪费国家资源,也惠及不到群众;更容易出现一些干部为求巩固脱贫成果,而选择忽视贫困边缘户的需求,有违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的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脱贫攻坚领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论决心,从党中央制定脱贫任务和目标的那一刻起,我们始终坚定;论信心,我们已经战胜了新冠肺炎与人类的生死之“疫”,脱贫攻坚又有何惧?因此,我认为,正因为是在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收官之年,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比往年稳得住,确保每一项措施、每一个步骤的实施都要比往年更加精准和扎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80后脱贫攻坚心得体会参考8篇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体会7篇

战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优质6篇

脱贫攻坚作文6篇

学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6篇

个人脱贫攻坚事迹材料7篇

乡脱贫攻坚个人总结7篇

脱贫攻坚户先进事迹7篇

2023年脱贫攻坚年度总结7篇

脱贫攻坚户先进事迹通用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5617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