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身成长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总结,心得体会是可以促进我们不断进步的感受性材料,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1
9月7日,《巡视利剑》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引发关注热潮,片中首次披露的一些细节也引人唏嘘。“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不只是剑指个人的贪腐,也不留情面地揭开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严重恶化的问题。”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巡视既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也是治标之举、治本之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更是着眼长远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从巡视突破,始终高悬巡视利剑,坚定不移改进作风、惩治腐败,以雷霆万钧之势,掀起了一场场惩贪去恶的“反腐风暴”和激浊扬清的政治生态“保卫战”。
从擅长“边抹平边违纪”的苏树林,到有着丰富反侦查经验的武长顺;从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到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从开始探索实行的“三个不固定”,到“回头看”、“机动式”的全覆盖。巡视利剑精准挖出痼疾、挑破脓疮,坚持与时俱、不断出新,有效发挥着发现问题的尖兵作用、纪律审查的前哨作用。
回溯党的十八大以来风起云涌的反腐历程,每一轮巡视的开始,都会引发高度关注、密集解读。正是因为如此,巡视的每一项制度创新,都对应着体制积弊、现实痛点,这使巡视的范围更大、聚焦更准、方式更灵活。从第一轮巡视聚焦作风、贪腐、政治纪律和选人用人等问题的“四个着力”,到第三轮巡视增加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两个责任”和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到第九轮巡视后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巡视监督内容不断扩展……巡视利剑在不断的实践和发展中,释放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4年多来的精心打磨、十二轮的持续创新,巡视利剑既让巡视制度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巡视组所到之处,有的群众凌晨3点出发,不辞辛苦赶往驻地;有的群众排队等候一夜,就为领到一张《来访登记表》。这些细节说明,巡视既是反腐斗争的有效手段,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扫光害人虫,中央巡视组好样的”,“巡视不能停,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中央巡视背后的故事赢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背后所折射的正是“谁跟人民对立,谁必然大厦倾颓;谁投身人民的海洋,谁必然获得最强大的力量”。实践证明,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坚决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就要继续发挥好巡视利剑作用,始终坚持让党心和民意同频共振。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巡视工作也永远在路上。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让铁规发力、利剑生威,就应继续密切联系实际,真正发现问题、整改问题,以巡视工作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2
近日,大型政论专题片《巡视利剑》开播,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片全景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在纪检领域所发挥的令人瞩目的利剑作用,内容发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凸显了巡视的力量。
巡视的权威由党章赋予。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都清楚地表明,巡视组的派出主体不是纪委和组织部,而是党中央和各省区市党委,体现的是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责任担当,体现的是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不能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一听说中央巡视组要来了,就说是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派巡视组来了。不对!是党中央派的,是尊崇党章、依规依纪开展巡视。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是中央的“小组”,中央巡视组是中央的巡视组。各省区市也一样,是省委巡视组、不是省纪委巡视组,履行的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这一点关乎巡视正确定位,必须强调、必须明确。如果不是党中央的高度重视、领导有力,光靠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工作不可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取得这么大的成效。
巡视监督的力量来自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党的十八大后,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党中央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决定实现巡视全覆盖,剑指问题,做一次“全面体检”。每一轮要巡视谁、巡视什么内容,都是由中央决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每一轮巡视汇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巡视专题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对党中央负责,巡视工作事项直接报中央决定。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意见是中央的要求,体现着中央的权威。服从中央、对党忠诚不是口号,被巡视单位党组织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认真严肃整改,整改情况向社会公布,向干部群众做出承诺,便于大家对照检查监督。整改不是一时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举一反三、不断深化,用实际行动落实从严治党的要求。
明白了巡视是谁的责任,巡视组代表谁、权威的赋予来自谁,才能增强责任担当。党的领导本身就包含着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从广义上来讲,党内监督就是党委要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抓好巡视工作是落实责任的具体化。如果各级党委在方方面面都能从严从实,把巡视紧紧抓在手里,就能切实担负起日常管理监督的职责。实践证明,只有党委旗帜鲜明、领导坚强有力,党员群众才敢讲真话、反映真实情况,巡视才能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党中央已经作出了榜样,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要紧紧跟上中央步伐,亮出立场和态度、担起责任和使命。
中央巡视组背负着中央的信任和权威,要坚决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站在全党的角度看问题,时时处处以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为重,敢于动真碰硬,提高监督能力,当好党中央的“千里眼”、“顺风耳”、“侦察兵”,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3
委宣传部、中央巡视办、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于9月7日至11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探索出一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的历史进程,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把巡视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用好这件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中央首轮巡视工作时就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巡视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5年来,围绕巡视工作任务、落实巡视整改工作和运用巡视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推进,使巡视焕发出全新活力和巨大威力;中央先后开展了12轮巡视,共巡视了277个党组织,兑现了全覆盖的政治承诺,推动管党治党取得显著成效。正如专题片所指出:“党中央的巡视抓住并推动解决党和国家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发挥出令人瞩目的利剑作用。”
发挥巡视政治导向作用,强调以“四个意识”为政治标杆,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向纵深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善于从政治上发现问题”“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作用”。剖析专题片披露的一系列典型案例,少数领导干部身上出现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只是“表”,根子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党的领导弱化,在于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党要管党必须从严治党,体现在巡视工作中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政治巡视。要紧紧围绕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维护政治生态;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对照“四个意识”找差距,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巡视不是权宜之计。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巡视工作汇报时明确指出:“要出其不意,杀个回马枪,让心存侥幸的感到震慑常在。”如果说巡视是政治体检,那么“回头看”就是政治复查。通过“回头看”,一方面切实督促落实整改责任;另一方面对新的问题线索深入了解,形成更大威慑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完善巡视制度顶层设计的重大创新。专题片显示,正是通过“回头看”,黄兴国、王珉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才最终浮出水面,并且释放出“巡视不是一阵风”的强烈信号,彰显出党内监督的严肃性与韧劲。确保巡视利剑作用的最大程度发挥,还要继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报告反馈、整改落实、队伍建设等工作机制;还要继续创新组织制度,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充实队伍、优化结构;还要继续创新方式方法,使巡视工作更专、更活、更准。
巡视工作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必须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总结5年来党中央推动巡视工作不断深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从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到突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从坚持常规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全覆盖”到灵活运用新的巡视方式方法,从修订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到启动新一轮条例修改工作,都突出了一个特点:及时把实践创新固化为制度成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必须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必须举一反三,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的立场要求,从体制机制上查找原因,推动深化改革,加强日常监管,扎紧制度笼子,促进管党治党标本兼治;必须持续加强巡视机构自身建设,使巡视巡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适应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需要。
“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郑重指出,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广东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充分认识完善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创新巡视巡察制度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着力提升“四种能力”,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4
“侥幸心理,有的时候还有一点自以为是,违规违法这些事情,心想也能蒙混过关。”在专题片第三集《震慑常在》里,安徽省原副省长杨振超面对镜头,回顾自己当初面对中央巡视组时的心理。
这种心理,是许多违纪者的共性。侥幸的背后,是花样的违纪手段,是一个个如意算盘。“谋取私利的方式非常隐蔽,采用了大量手段防范调查。”不仅杨振超有着自己的“七十二变”,许多违纪者也把自己藏得很深:把与老板的合影剪碎了冲进马桶,拉拢工作人员……但机关算尽,都是毫无意义。伪装得再深,也逃不过巡视组的火眼金睛;花招再多,也敌不过巡视组“道高一丈”。利剑一出,锋芒毕显。巡视所到之处,一张张假面具被撕下,一个个招数被戳穿,贪官纷纷落马,真正体现了巡视强大的震慑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巡视是“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利器之利,在于如老鹰般敏锐而精准地发现问题。在巡视的“探照灯”和“显微镜”下,再小的细节、再隐蔽的腐败“癌细胞”都一一暴露,不留死角。数据显示,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那些心存侥幸者、自以为是者最终美梦破灭,那些百般抵赖者、妄图掩饰者只会无处遁形。
利器之利,在于巡视不是“一阵风”,不是巡视一回就完事,而是出其不意,再杀“回马枪”,对各类问题揪住不放。有的贪官抱着过关心态对待巡视,觉得“能躲过去”。巡视组来了,想尽办法掩饰问题,巡视组一走,就以为平安着陆,违纪行为变本加厉。有的巡视整改不坚决、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消极应对,问题依旧。通过巡视“回头看”,让搞“假把式”、妄想“闯关者”纷纷败露,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始终保持震慑氛围。
利器之利,更在于在过程中不断创新,锋芒愈显,拔剑更快,出击更准。从“一次一授权”到“三个不固定”,从开展专项巡视,到探索机动式巡视。应对狡猾的贪腐者,巡视组有各种“独门绝技”。用广泛谈话、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发现蛛丝马迹,用下沉一级了解情况,全面搜集线索……巡视不断创新方式,纵深推进,提炼出多项有效管用的制度和方法。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让震慑的效应进一步发挥,遏制腐败的作用进一步突显。
“诛一恶则众恶惧。”震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震慑,更在于拉响警钟,促人清醒,让那些心存侥幸者、心存幻想者知畏知止。一桩桩案例,一项项措施,提醒广大党员干部,利剑始终悬在头顶,唯有遵规守纪才能行稳致远。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5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务必遵守的规矩。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从全局的高度,对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构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的反腐败目标体系,同时反复强调要让巡视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专题片《巡视利剑》在央播出,用事实的例子为全体党员干部敲响警钟,这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好处。
猛药去疴不敢腐
?巡视利剑》的第一集《利剑高悬》用王珉、苏树林、武长顺等人的例子,彰显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力正风、铁腕反腐的决心和力度。巡视,巡的是政治,不是业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巡视工作摆上更突出的位置。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与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在那里相遇,加大惩治力度、提高腐败成本,构成巨大震慑作用。
制度健全不能腐
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权力无论大小,如果不能受到良好的制约和监督,都有可能被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有效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用心建立权力制约及权力公开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来监督权力。同时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对党员,纪律是高压线,对党组织,纪律是生命线。每一个党员对党的纪律都要心存敬畏、严格遵守,做到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铸牢信念不想腐
一切腐败问题的根源,都是理想信念的动摇。武长顺在被开除党籍后说,自己对不起党,对不起培养他长大的父老乡亲。每个党员干部在入党之初都怀着一心为民、一心向党的初心,却有少数人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逐渐迷失了自己。从不敢、不能到不想,最重要的是要主要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司马温曾说,治国莫先于公。公生明,廉生威,只有一心为公,做事出于公心,才能坦坦荡荡做人,保有自己的气节与风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6
?巡视利剑》第二集《政治巡视》昨晚播出,揭示了造假买官的卢恩光,主动“坦白”的司献民,“选择性上交”的黄兴国,再现了巡视组与巡视对象斗智斗勇的环节,不遮不掩,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政治巡视。
政治巡视不仅仅是为了打虎拍蝇反腐败,也不是为了查找业务问题,党中央曾明确强调巡视是对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巡视。为什么中央强调“政治巡视”?因为,巡视发现的大量问题,根源都可以归结为政治问题,所以,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深化政治巡视。
权力越大,越容易出现“灯下黑”,“四风”泛滥、腐败蔓延,潜规则盛行,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污染,根本原因就是监督管理不到位。政治巡视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平台,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矢志不移地坚持下去,不断巩固巡视成果、深化拓展范围,让利剑更锋才能震慑常在,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党有8900多万党员,党的肌体健康靠什么来保证?光凭理想信念不够,要靠组织体制,更要靠纪律规矩。政治巡视是为了给党的肌体作“体检”,不能只是盯着少数有严重问题的干部,更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唤醒“大多数”党员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在党员干部心中根植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正如中央一直强调的,“纪在法前、党纪严于国法,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沿就是治本之策。”
巡视成果运用得好不好,反映了从严治党的态度坚决不坚决,采取的措施硬不硬,责任担当强不强。从严治党治标更要治本,只有严格落实巡视成果,才能倒逼巡视过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直面问题,立行立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举一反三、创新改革,才能牵住党风廉政建设的“牛鼻子”,履行好“两个责任”,才能能更好发挥震慑、遏制作用,真正治标又治本!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7
十八大以来,随着一轮轮巡视工作的进行,政治巡视的定位越来越准确,任务越来越清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以问题为导向,发挥政治“显微镜”、政治“探照灯”作用,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第二集《政治巡视》通过典型案例,展现了巡视的政治导向作用,强调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松懈,多名干部管党治党失职失责,在金钱开道下,“五假干部”卢恩光“平步青云”当上了省部级干部;南航集团因为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从严治党不力,存在腐败多发、利益输送等严重问题,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司献民因为个人嗜好,竟然让集团内部公款打高尔夫球成为风气;天津市委原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作为天津系列腐败案件的第一责任人,严重失职失责,导致党内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甚至为了“官运”迷信风水,封了市政府大院的一扇门……这些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说明党员干部一旦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丧失、政治上存在错误和偏差,将会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何等重大的损失。
“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政治问题的严重性。纪录片《政治巡视》里展现的问题,根源在于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健康。相关单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失之于宽松软,以致出现了档案造假、奢靡之风、码头文化、封建迷信等问题。政治巡视既发现了问题,处理了干部,同时也是一种督促,告诫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管党治党责任,把党内政治生活真正严肃起来,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已经有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就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出全面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要把政治巡视视作压力和动力,对照巡视的要求查找问题,同时对照《准则》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在全党范围内树立起清风正气,涵养健康向上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这为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化政治巡视,必须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出发,用“四个意识”去衡量,检查中央决策部署是否落到实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好政治生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亿万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观巡视利剑的心得体会篇8
9月7日晚,期待多时的电视专题片《巡视利剑》开始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首集《利剑高悬》,通过王珉、苏树林、武长顺等落马高级干部的反思、忏悔以及中央巡视组工作人员的生动介绍,为观众勾勒出巡视——这个国之利器、党之利器略带神秘又充满威力的崭新面貌。
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在十八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必须有权威性,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而综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始终冲锋在管党治党前沿和正风反腐一线,发现一批领导干部问题线索,推动解决大量突出问题,有力促进被巡视地区、单位和领域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推动被巡视地区、单位的改革发展,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支撑,成为反腐败斗争的一把“利剑”,成为党内监督的一种利器。
“中央给了巡视组尚方宝剑,是‘钦差大臣’,是‘八府巡按’”,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传递出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与信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从2013年5月第一轮巡视正式启动,到2017年6月最后一轮巡视反馈结束,中央巡视已开展12轮,对277个单位的党组织进行全面体检,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起还增加了“回头看”,已对16个省区市开展“回头看”。截至目前,如期完成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等5个“板块”的巡视全覆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首次一届任期内中央巡视全覆盖,实现了党内监督不留空白、没有死角,使巡视监督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尖兵和利剑作用充分彰显。比如,十八届中央纪委执纪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诸如山西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四川南充和辽宁拉票贿选案,都是巡视发现的。
顺党心,合民意,巡视成绩斐然。根据中纪委网站消息,十八大以来,省区市巡视共发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突出问题四万多个。中央12轮巡视共处理来信来访159万件次,与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话5.3万人次,发现各类突出问题8200余个。截至2017年4月,立案审查厅级干部1225名,处级干部8684名,巡视利剑作用凸显。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一份统计分析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反馈和整改效果满意度为84%,中央巡视成效良好率达到93%。实践证明,巡视监督是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监督的制度优势。
全面从严治党久久为功,巡视工作任重道远。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从常规巡视到专项巡视,从杀“回马枪”到“机动式”巡视,改革后的巡视体制机制,震慑、遏制、治本作用得到充分显现。而及时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更是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绝非一阵风的强烈信号,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腐惩贪、正风肃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展望未来,只要把巡视利剑牢牢抓在手里,以贯彻执行新的巡视工作条例为契机,发挥巡视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就定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