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感悟记录下来,我们只有在梳理好思绪的状态下,写出的心得体会的才是优秀的,以下是王科范文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入社团的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入社团的心得体会篇1
笔者曾在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学习,那时张颂老师已不教本科学生,四年的时间与张老师经常"偶遇",但已鲜有当面聆听教诲的机会。工作实践后,曾有两年在深圳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讲授《播音创作基础》(张颂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备课和讲授的过程,让我对这本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小册子有了更深的认知,对播音教学也有了一些直观的体会和实践。结合实践案例,谈谈对"张颂谈播音主持教学"的体会。
新中国播音主持教学的诞生与发展
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训练班",到1953年9月我国开办第一个中文播音专业(大专),1977级开始升为本科,1980年建立播音系和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9月成立播音主持艺术学院,2001年开始招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播音学"方向博士,到目前全国唯一中国播音学博士点。六十多年间,播音专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专业的建立,一个学科的形成,离不开实践的召唤,离不开社会的需要。一批批优秀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从学校走出,得到受众的喜爱和认可,足以证明播音教育的成功。在播音教学中,应该坚定继承播音传统,发挥播音优势,突出播音特色。
人民广播播音主持的优良传统。
党性原则与贴近人民,从根本上是统一的。我们说媒体人的"喉舌意识",说的就是党性原则与贴近人民。我们要坚持党性,坚持党的原则立场,同时要和人民息息相通,热爱人民,关注人民,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
其次是基本功扎实。播音员主持人的嘴上功夫是技术层面支撑的根本。但基本功不仅限于狭义的吐字、发声、表达这些有声语言训练的基础,还包括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编播业务的水平,这是更广义的基本功。
认真、敬业、精益求精。播音员主持人属于新闻工作岗位,许多还是直播岗位,对于时间精准度的要求,对于措辞准确度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生活中的这些素养。
团结协作、艰苦奋斗。不论广播还是电视都是团队合作的工作,团结协作是安全顺利传播的保障。尽管现在很多地方的广播电视大楼非常现代,直播间也装修精良,但播音员主持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播音主持岗位和很多特殊岗位一样,作息时间不规律,早班特别早,晚班特别晚,周末没有双休等。这需要从大学时代的播音教育开始,让同学们知道,这个岗位光鲜亮丽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而现在的条件跟新华广播成立之初的窑洞,深圳广播建立之初的铁皮房相比,已经好了太多太多。(人民广播发展历史详见《播音学概论》(第十一章)姚喜双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人民广播播音的优势。
1、 我们以真实的身份做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做人民群众知心朋友。这与演艺工作者有本质的不同。有人说,播音主持时也不是生活中的那个人,也有表演成分。这一点,早有论述"以真实的身份,强化和美化节目所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弱化和淡化节目所不需要的那部分自我",对受众还有提升和引领的作用,而不是一味迎合。
2、 播音是一项创造性劳动。需要有高度的创作觉悟,正确的创作道路,严肃的创作态度,饱满的创作热情,高超的创作技巧。
3、 播音语言既符合有声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又有不同于日常谈话、不同于其他有声语言艺术的独特规律。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通过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取得以事醒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效果。
4、 人民广播的风格是: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各地方台、各个栏目、各人又可以有各自的风格特点,二者相辅相成。
5、 播音创作是个体劳动,但传播工作又是群体劳动,既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又要集思广益。
对播音主持教师的总要求是,继承优良传统,发挥和凸显人民播音优势和特色。除此之外,张颂老师在教师素养和教学方法上也提出了思考。
一、教师的品德放在首位
张颂老师特别重视师德。在新修订的《播音创作基础》(张颂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德"被放在最高处。为人师表,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要把教师个人的名与利都放两边,耐得住寂寞,全情付出,辛勤耕耘。教师的品德通过言传身教,也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张颂老师强调播音专业教育里的"四个真":真实的身份,真诚的态度,真挚的感情,真切的语气。这是播音员主持人岗位的魅力和特点,因为岗位需要"真",受众期待"真",因为这份"真",受众才接受你所传递的信息"真"。当受众发现生活中的播音员主持人与荧幕形象相去甚远时,这个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生涯可能也走到了尽头。这与演员、歌手等文艺职业岗位不同,受众可以包容这些岗位工作者生活中一定的特立独行,只喜欢他们塑造的角色和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播音员主持人却不行,受众爱的是这个人,这个真实的人。所有播音专业的老师都会告诫学生"做艺先做人",先做一个真、善、美的人,是做一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前提和基础。而老师的言传不如身教,教师自己先要做一个真善美的人,才可能培育出真善美的学生。
二、播音教学应该一专多能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语言传播人才,要从播音教学的一专多能开始。不仅仅重视播音主持专业知识的教学,要结合新闻系、电视系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不拘一格,一专多能。
张颂老师说"锤炼语言功力,尽量一专多能"。播音员主持人不仅要把本专业的播音主持语言功力不断锤炼,做到专长突出,也要尽可能在朗诵、演播、演讲、表演等语言能力上锤炼,艺多不压身。"一专多能"有三个层次,本专业的一专多能,可以理解为能播报能主持,包括兄弟艺术门类有声语言的能力。传播系统的一专多能,可以理解为在广播电视系统内,不仅能播能主持,还会采访、拍摄、编辑等其他传播工种。这是广电系统中非常现实的需求,谁具备这样一专多能的能力,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社会层面的一专多能,可以理解为可以适应各种社会角色。比如有的播音员主持人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有的在社会组织中担任角色,这些社会角色可以让播音员主持人深入到社会某一个领域,是一种广义备稿。(关于广义备稿,参见《中国播音学》张颂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案例:由深圳大学播音主持系安红石副教授首创的大赛教学法,把实践考核与理论考核相结合。组织学生在年级内搞朗诵大赛、读剧大赛、主持人大赛、辩论赛、演讲大赛、幽默大赛等等。以年级为单位,所有人都参与,最终以面向全校的公开汇报演出作为考核,并邀请校内外专家作为评委打分,计入日常学分。安红石说:所谓"大赛教学方法",就是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比赛的方式相结合,按照不同阶段、不同课程的教学任务的需要,借助某种类型的"比赛"方式,搭建起教学所需要的实践平台,更加灵活、精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战能力。以晚会为目标成果,在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与舞台演出相关的工种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每一个同学都能在整台大赛晚会的运营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集体中绽放个人的光彩。
三、播音教学要补齐文化短板
张颂老师爱读鲁迅。他曾给青年教师布置三年的功夫:第一年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第二年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第三年,读鲁迅。他说,没有历史和文学史的知识背景,读不懂鲁迅。这么读三年以后,肯定张嘴都不一样。文以载道。有声语言表达技巧再好,传递的内容没有养分,也仅仅是一个好声音而已。
这个文化短板不仅是文史理论,还包括艺术、哲学、科学等各行各业的知识短板。不论传统广播电视还是新媒体,都有先例,非常需要专家型的主持人。在表达符合基本传播要求的前提下,法律节目会优先考虑法律专业人士,体育节目会优先考虑运动员,科学节目会优先考虑科普达人,美食节目会优先考虑那些真正会做菜、会品菜的人。这是在节目内容专业化、细分化后,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新的考验和挑战。播音员主持人在投身工作岗位后往往要选择赛道,一旦选定赛道,就要在这个领域深度耕耘,向专家型主持人方向努力。
在教学阶段,应该尽可能丰富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方向。教师的视野、修养、底蕴要先加强,才足以为学生展示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也要督促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丰满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案例:笔者在深圳大学播音主持系讲授《播音创作基础》期间,选择文学作品作为练习材料时坚持两个标准:1、选择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2、要求学生回课时必须背诵。在充分讲解分析表达技巧的前提下,督促学生背诵经典名篇,丰富了学生的文学储备,也增加了学生随时可以登台表演的作品储备。当然这种督促需要贯穿始终的坚持。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下个学期不做这样的要求,上个学期背诵的也很快会忘记。如果能在四年本科教育中,做贯穿始终的要求,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必然会有更大的帮助。除了文学,在中外媒体现状,哲学、科学等方面,可以春风化雨般融入到播音主持教学中。
四、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能力建设
教师队伍的提高应该"三三制"。三分之一研究教学,三分之一到一线实践,三分之一去海外深造读博士。轮着来,几年轮一次。这是2010年,已经退休的张颂老师,对播音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建议。指明了播音主持教师队伍应该具备的三个核心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能力。
播音主持学科是一个跨界学科,既有传播属性,也有新闻属性,也有艺术属性,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教师的要求除了理论讲解,还要能亲身示范。尤其在发声、表达等专业基础课上,学生听懂了理论不意味着掌握,必须在示范、练习、修正,再示范、再练习、再修正的过程中螺旋上升。所以播音主持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案例: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很多教授、讲师,坚持多年一边教学一边实践。在授课的业余时间,有的老师参加影视剧配音、广告配音工作;有的教授坚持多年参加电视台、电台优秀节目评选,担任评委工作。这些都是参与到一线实践工作的方法。尤其是评委工作,可以把握当今广播电视节目走向,了解一线最新动态。不仅增加对播音主持实践发展变化的了解,对播音主持学术研究也很有借鉴,对教学工作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案例:结合广州电商之都建设,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主持系已经在研究电商直播人才的培养路径。在广州打造直播电商之都研讨会上,广州大学苏凡博副教授提议,开设高校云课堂,建立电商直播人才超市,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公益的网红学校,建立官方认证的人才培养基地。苏凡博副教授透露,产学研合作还会有新的系列动作。这是从实践需求促进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典型案例。
学术能力建设上,很多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新教师招聘,博士是入门门槛,可以看出各个学校对这个原本划归艺术类学科的学术能力建设的重视。
从教师个人能力提升上,需要教学、实践、学术三种能力的联动,暂且简称为"三能联动"。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能力,实践案例与教学理论结合促进学术能力提升。学术能力促进教学的理论升华,进而修正具体实践。教学能力与实践和学术互为印证与修正,互相促进,螺旋提升。当然,全面能力提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在教师队伍中肯定各有优势、各有特点。也应该像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一样,要求教师们一专多能。把其中某一种能力作为特长、专长,努力提升另外两种能力。而在一个学校的播音主持教师队伍中,也要尽可能"三能联动"。某一种能力特别突出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分配尽可能"三三制",在群体教师队伍能力建设中,尽可能"三能平衡"。
案例: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同一门专业课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需要学生练习的稿件,教师们先录音,互相点评,再分别向学生讲授。这种方法可以统一教学标准,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而当教师队伍平衡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能力的人才,这种取长补短的备课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试想,参与备课的教师如果都是学术能力强,另外两项能力弱,或者教学能力强,另外两项弱,即便集体备课,也是取长补长,无短可补。
播音主持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这个学科的本质特点。所有的理论和教学,如果脱离了实践,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有一线实践如果没有理论的梳理和教学实践的印证,学科建设便是一句空话。如张颂老师所言,同时加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能力,是播音主持教学的核心要务,缺一不可。
后记:
张颂,河北易县人,1936年7月27日出生,中国播音教育重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创立者,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第一位播音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国播音界泰斗。199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播音界第一本理论丛书——《中国播音学》。此书的问世标志着又一个新学科的诞生。打破了从前我国"播音无学"的说法。直至今日,此书仍是攻读播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必读书。
张颂老师对播音专业师资队伍培养非常重视,在《播音主持艺术论》(张颂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教学编有12篇文章论述播音教学。在《播博汇文论(第一卷)》(曾志华 阎亮 孔亮 编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张颂老师访谈实录,也有相当的篇幅在谈教学和青年教师培养。
致谢: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感谢深圳大学副教授安红石,感谢广州大学副教授苏凡博提供真实案例。
参考书:
1、《中国播音学》张颂 主编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播音主持艺术论》张颂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张颂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4、《播博汇文论(第一卷)》曾志华 阎亮 孔亮 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5、《播音学概论》姚喜双 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6、《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段鹏 张磊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7、《艺术学概论(第四版)》彭吉象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8、《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彭兰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入社团的心得体会篇2
我很荣幸参加本次的社团骨干培训。在这次社团骨干培训期间,我学到很多社团发展以及社团联和社团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对社团以及社团联的认识。
正如汤书记所说,大学中社团就是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的互益组织。因此,社团的基本职能及其作用就是通过组织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娱乐竞技等活动来发展会员的兴趣,展现会员的才能,引导学生适应社会、接触社会,促进就业。
在第一的社团骨干培训中,汤书记给我们在社团的性质、社团存在的基础、社团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汤书记的讲解,我理解到现在一些社团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由于会员在社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社团对会员的凝聚力不够而导致的会员离开社团等。对于有可能衔领社团未来发展的社团骨干来说,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并挖掘本社团的核心价值是十分重要的。
为什么要强调挖掘社团的核心价值呢?因为对于一个社团来说,无论它外表装饰的多么丰富,如果它缺少对会员的吸引力、凝聚力,会员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他存在的基础——会员就会离开,这就是一些社团出现会员离开的原因。如果把社团看作生命体的话,那么社团的核心价值就是生命的灵魂所在,它会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并引导会员的发展。因此,一个社团要想留住会员,那么社团在开展活动时,就要少靠行政组织,多靠吸引,激发学生对理想、真善美的追求,使会员在精神上能够得到满足,充分了解到社团的核心价值对他(她)的影响。
在第二期的社团骨干培训中,李书记向我们介绍了社团联与社团的关系,分析了我校社团管理体制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社团联与社团之间存在的一些工作方面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向社团联及社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从社团角度来所:
①、要加强自身的体制建设,好的社团部在于会员的庞大,而在于精,在于精益求精的精神。
②、要注意社团的内部文化建设,特别是社团的核心价值传承建设。
③、要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充实会员活动。因为会员活动时社团活动的根基。
④、注意社团品牌建设,社团活动要具有独特性。
从社团联的角度来所:
①、要开展工作,广泛调研,从实际工作中了解社团的需求,形成良好的规范、体制。
②、转变工作观念,弄清社团联与社团关系的定位,做社团的联络者、协调者、服务者。
③、加强与校内各大组织的联系,争取更多的社团活动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同时,因为社团联与社团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因次,而这在社团发展中都要做到以育人为本,健全人格,提升会员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都是培养大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第三期的社团骨干培训中,沈江红老师以《社团内部文化建设》为主题进行了讲解。从他的讲座中,我学习到该如何保持社团的凝聚力。社团凝聚力的保持不是靠喊出来,而是靠社团内部成员的点点滴滴做出来的。它不仅需要现存社团内部成员的影响,也需要已走出去的“前辈”的影响。另外,就社团的运营模式而言,社团的活动内容要丰富有序,并且要求会员养成自我学习意识,要相信在学习事情上没有先后。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学习型人才建设的需要。
在第四期的社团骨干培训中,徐勇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大众文化时代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他一方面强调大众文化的内涵,一方面对比几所大学的文化建设来说明当代大学生受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个性化、审美感性化、社会观现实化、人生观梦想化、政治民主化等五个方面。社团作为当代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众文化要有扬弃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当代大众文化,更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作为一名有可能将来带领社团发展的社团骨干来说,要对社团拥有愿景,有追求。社团的发展身系与社团骨干的作为。正如汤书记所说,要想更好的发展社团,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社团要管理规范、优秀的社团并不是在于它所组织活动的多少,它会员的多少,而在于它严格的纪律,这是社团发展的保障。
②、丰富而又有特色的社团活动是社团发展的动力。在参加活动中,会员既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又可以促进会员之间的交流,活跃社团气氛。
③、服务会员是社团发展的基石。人是社团的存在的基本因素,只有服务会员,使会员对社团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是会员不会对社团有陌生感,以致离开社团。
④、自主发展是社团生存的关键。我校的资源是有限的,社团联队社团的要求不可能什么都给予满足,因此社团就要自主开拓创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是活动办的有意义。
同时,经过这段时间的骨干培训,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社团骨干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也要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处理学习与工作上要注意统筹兼顾、提高效率、珍惜时间。
入社团的心得体会篇3
大学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参与大学社团活动有重要意义。大学社团活动在大学生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知识水平、自我认识和职业竞争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社团的组织架构包括正副会(社)长、各部门的正副部长以及普通干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社团中,无论担任任何职位,都需要为了一个目标与大家合作协商,无论是前期的筹备阶段,还是活动的实施阶段,都要求每个人认真地参与,无论担任大领导还是小领导,都锻炼了一个人的活动组织能力。担任社长一年来我感触颇为深刻,自认为得到了多方面的收获,不仅在领导力、人际交往方面得到锻炼,而且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促进准确的自我认识和定位,相信参与这些活动所得的经验将提高我的职业竞争力。大学社团不同于其他组织,社团作为非正式群体,在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品德、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遵守社团的规范还要依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行为和自觉维护,在这个过程中社团成员学习到了惯例、团队协作、传统、伦理、道德等职业精神规范的内容。
此外,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领导者的价值?什么叫领导力?领导者的价值在于把追随者培养成领导者,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作为社团主要负责人,如果干得好,在提高领导力方面是很明显的,其中最明显的就体现在沟通能力的大大提高。一个好的领导人,知道怎么样跟其他人沟通。《孙子兵法》里面讲: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前有道,后有法,中间有天地人。一曰道,道者,令民于上同意者也,可以与之生,可以与之死而不畏危。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知道怎么样去沟通。看过《亮剑》的人都知道,李云龙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他会打仗,是个沟通高手,在大会上他会讲大话,在小会上他会讲小话。在历史上,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一定是个沟通高手,比如:拿破仑,沟通高手;列宁,演讲高手;毛泽东,沟通高手。在社团活动中,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往往在沟通方面稍比其他同学强。当然,这个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说空话,而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办事情的能力上,要使得其他同学对自己能力表示肯定,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只有沟通能力搞好了,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其领导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提高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各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社团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大学社团在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大学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体活动,要想社团活动实施得好,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无论是部分活动还是项目活动,都要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需要所有的社团成员分工合作,这就考察了在社团中每个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社团本身也犹如一个小小的社会,加入社团就意味着自己成为了这个小社会的一份子,就要开始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社团领导人以及普通干事之间的相处也会提高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也许大家都有体会,我们做事情很难,可跟我们做人比起来却算不了什么,正所谓做事难,做人更难。不论我们是在学校或者踏入社会,都要认清自我,时刻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古人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更应该得其时,当其位。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千万别说不,不在我们权限范围内的事情万万不可过问,不是在电视上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吗?就是一个知道别人太多秘密的人总会被人家灭口,要知道:是草都有根,是话都有因。现实社会中,虽然灭口不现实,但如果知道别人的太多秘密,肯定是惹人嫌的那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修养不够、能力不够,千万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要让位于其他德才兼备的人来更好地为他人服务。
入社团的心得体会篇4
x月x日星期天晚六点半我们在3121室举办了爱心社开学以来的第一次手语活动。这次活动本着教授手语,传递爱心的宗旨面向全院进行,意义非凡。
活动开始之前,爱心社对各部分配了各自的任务,每位爱心社成员有条不紊的工作保证了活动于六点半准时开始。活动第一项由爱心社副社长讲话。他感谢了同学们的到来。紧接着为同学们播放了小虎队的《爱》的视频资料。甜美的歌声,潇洒的手语以及灿烂的笑容将同学们深深地吸引。燃起了他们心中学习手语的渴望。当副社长问到他们想不想学的时候,他们震耳欲聋的回答已经反映出他们内心的急切。活动的第二项是由手语部的同学们表演小虎队的〈爱〉的手语。
他们的表演同样精彩,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接下来大家再也等不及了,因此教授活动开始了。手语部的成员走到同学们中间,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教授。同学们认真地学着,整个3121室成为了一片爱的海洋。他们不懂的就问,互相学习,不断练习。由于原唱歌曲比较快,同学们跟不上,但他们并不气馁,一遍接一遍,困难总也压不住心中的渴望以及爱的炽烈。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教授活动也结束了。但每个同学心中却都感觉时间过的如此之快,因为爱的火焰永远燃烧,永不熄灭。活动的最后,副社长请了几位初学者上台表演刚学的手语,几位同学自信地走上台。虽然他们的手语不是很流畅,但他们的脸上依然是自信的笑容,依然是爱的绚烂。伴着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本次活动远圆满结束,而爱的火种永远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通过这次活动,从每个参加者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们知道了手语带给同学们的快乐。这次活动让大家熟悉了小虎队《爱》的手语表示,同时也让大家内心充满了爱的温暖。聋哑人的世界是孤独的,手语会为他们带来欢乐。每一位同学都努力学习着,他们在获得一项技能的同时,也多了一份表达爱的方式。爱心社的手语活动将会使同学们多一份爱心,也会使聋哑人多一份温暖。爱心连爱心,爱将满世界。今后爱心社将举行更多的手语活动,我们相信,每一个手语姿势都是一个爱心,每一次的表演都是一次爱的倾泄。我们的手语将会把爱种在那冰冷的心房,让爱的温暖融化多年的寒冰。
爱心社的手语将会永远地继续下去,这是爱的传递,情的接力,如同一支火炬,心火相传。爱的手语将会点燃全院每一位同学的心,让每位同学心系聋哑人,关怀聋哑儿童,时刻有一颗爱人爱己的心。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次活动使每一位参加的同学都点燃了心中的爱的火焰,我们将继续努力,让这火焰越烧越旺,让爱心满校园,让真情满世界。
手语永远是一种爱的表达,它会使温情驱逐冰冷,使真爱感动上苍。我们爱心社的手语活动将永远为同学们奉献真爱,为聋哑人奉献温暖。
入社团的心得体会篇5
在中国,大学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群体,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期望。他们有知识、有理想、有旺盛的生命活力和火热的青春激情。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社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据统计,60%以上的在校学生属于一个或几个社团,而9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由社团举办的某种活动。从中学时代的固定班级和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迈过18岁的门槛,大学生们很快地跨越班级、专业和年级的界限,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或需求,自由地组合在一起,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这些社团可以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文学艺术、体育健身、志愿服务、社会政治、同乡会等种类。在社团里,可以认识新朋友,和志同道合的同学交流思想,可以一起读书或打球,可以举办讲座;也可以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了解中国现实。在社团里的日子往往是大学期间最难忘的经历:在社团里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结识了一生都难忘的朋友。
首先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因为专注一项工作的前提是喜欢他,所以擅长文艺的同学可以选择舞蹈协会;喜欢讲演的同学可以选择演讲社、林莽文学社;爱好运动的同学可以选择篮球协会、足球协会等作为挥洒兴趣的天地;珍惜环境爱好自然的同学可以选择生态环境学舌;乐于助人的同学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等。
其次,选择管理规范的社团,只有在那些经常开展活动,有较好组织、管理制度的社团,才能学到东西。所以在你作出选择之前,应该查阅该社团的相关资料,切勿草率地随便作出选择。
再者,可以选择跨专业的社团,文理渗透,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选择不可过于草率,需要谨慎选择要仔细了解所要加入学生社团的运作能力水平,了解学生社团将要开展的活动,明确学生社团对自身发展将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自己在学生社团中将扮演什么角色,而且也要为学生社团多提供活动建议,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社团多组织会员喜欢的活动。
1、不能贪多,要做到适可而止
参加社团组织固然好,但其前提是不要与正常的学习相冲突。有的人觉得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很有意思,就一连参加好几个社团,整天不是到这个社团开会,就是去那个社团值班,如此忙碌,难免顾此失彼,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学业,得不偿失。建议新生选择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社团即可,毕竟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
2、功利性不可太强
抱着功利性的想法去参加社团是非常不可取的。有的学生觉得参加社团可以在每年的综合测评或品德考评时加分,从而获得诸如“优秀社会实践奖”之类的荣誉等;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社团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不参加社团,自己的经历太单调,将来的毕业简历上内容不够丰富??这些想法无疑会使原本纯洁的社团文化蒙上了一层不太纯洁的色彩。那么参加社团工作到底为了什么?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从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自制能力、生存能力、填补某些性格上的空白,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3、认真对待社团活动
一旦入选某个社团,就得认真去做好社团的每一项工作,坚持到底。自己心理要清楚在社团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不要把社团中的职务看得过重,要知道不论做什么工作对自己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
最后,请大家不要盲目听从他人对学生社团的主观的评论,最好在学生社团招新时,对学生社团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向校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咨询,然后选择自己心仪的学生社团,真正使自己能够在学生社团组织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