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活动方案

叶的神奇教案8篇

时间分配在教案中是关键因素,它是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持续时间的依据,以充分涵盖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关注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和明确性,以确保教案的有效性,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叶的神奇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叶的神奇教案8篇

叶的神奇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探索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积木重量的关系。(知识)

2、能用记录单记录自己的操作过程,并尝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能力)

3、在活动中较专注的操作,并体验探索操作的乐趣。(情感)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a4纸幼儿每人一张、玩具积木若干、记录单、笔。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出“让纸站起来的”的话题

1、出示纸,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神奇的东西,看!是什么?(纸)它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画画、剪纸、折纸等)”

2、引出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这张纸的用处特别的多,它的.神奇之处你一会儿也会慢慢的发现。现在你先想办法让它在桌子上站起来,试一试。”;(幼儿每人一张纸,自由探索)

3、初步尝试发现纸可以承重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是都能让纸站起来,那这张神奇的纸上能不能放东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说能有人说不能,那请你拿一个玩具先来试一试”(幼儿动手尝试)

(3)“刚刚我发现这个小朋友的站的特别稳,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他是怎么放的?”(引导幼儿发现,放玩具时要靠近角会更稳)

二、幼儿探索记录,发现纸的对折次数与承受重量的关系

1、“没放稳的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现在都能放好一块儿积木。那还能再继续放吗?”(幼儿猜测)

2、幼儿尝试用记录单记录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1)“这个还得小朋友自己来尝试。现在我这里有一张记录单,看这是这1次的意思,这是折2次的意思,这是折3次的意思。请你尝试完之后,数一数你折一次时能放几块积木,在记录单上画出来(用○表示)”(幼儿操作,教师巡视)

(2)“我发现这个小朋友放了?块(最多的)请他来说一说是怎么放的(个别幼儿介绍经验)“那如果把这张纸再对折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请你来试一试,别忘了记录”(幼儿再次尝试)

(3)“我发现你们放的积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稳了。如果再对折一次,折3次的时候,你觉得你能放几块积木呢?”(幼儿猜测)

(4)“好,那你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说的那么多”(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醒幼儿记录)

3、教师小结

(1)“现在来观察一下你的操作单,折几次时放的积木最多(3次)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别折1次、2次、3次时的造型,请幼儿观察“看,这张纸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是它每条边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稳了。”

延伸活动:

1、发现纸的不同折法

“今天我们用的都是对折的方法来试验,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张纸站起来呢?(幼儿说,教师出示折扇子的方法和卷筒)看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站起来的?上面能放东西吗?”(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尝试)

2、环保“那这张纸和我们做了游戏之后,它还可以用来(画画、剪纸等)我们平时用的纸都是用树木来做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保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叶的神奇教案篇2

一、设计意图:

一天,许真小朋友带了一只玩具机器猫来幼儿园,小朋友一下子就被它吸引了。“哇,是机器猫啊,它的大口袋里有好多宝贝呢!”“如果是真的机器猫就好了,我让它帮我变一个奥特曼。”“我想让它帮我变好多冰淇淋。”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议论着,看到他们交流得这么开心、热烈,我想:何不顺应孩子的兴趣,创设一个真实和丰富的语言应用情境,既能满足满足他们的表达需要,又能促进其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于是,我设计了语言活动――《神奇的泡泡》。

二、设计理念:

1、活动内容的选择――依据幼儿的兴趣爱好

“所有的智力活动都依赖于兴趣”依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活动内容,能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都特别喜欢看科幻动画片《机器猫》,喜欢机器猫――小叮当这个角色,向往机器猫有着能实现愿望的神奇万能的宝贝。整个活动以机器猫的“神奇的泡泡”贯穿,幼儿的思维始终被其牵引,注意力得到长久的维持。

2.活动环节的设计――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

中班的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主导地位。教师借助鲜活、形象的教具,为幼儿创设了“想说”的环境。可爱的机器猫大布偶对幼儿很有吸引力,连平时不太喜欢和同伴交谈的幼儿都喜欢对机器猫说说自己的想法。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实物贴绒图片,从良好的视觉效果上激发了幼儿的表达欲望。活动环节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入手,逐层拓展,“看看、说说――猜猜、说说――想想、说说――画画、说说”使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上升到抽象理性,教学过程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3.整合多种活动形式――满足幼儿表达欲望

在语言活动中,综合的教育手段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纲要》)因而要求“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拓展幼儿的经验,提供语言发展的条件”。本活动实现了语言和艺术领域的整合。绘画是一种形象语言,它既表征图象又表征语义,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自由想象后,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想象的内容,使幼儿的'思维空间更加开阔。最后集体创编歌表演,既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又让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得到进一步满足。活泼动感的音乐把幼儿的情绪再次推向高潮,活动在高潮中自然结束。

4.提供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注重师幼互动

?纲要》要求: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宽松自由,积极互动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他人交谈,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安全,愉快,宽松的语言环境是建构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在幼儿看看,猜猜,想想,画画,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时,教师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大胆,自由的和同伴,和老师,和“机器猫”进行交流,为幼儿提供了较多的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活动中,教师带着“机器猫”走近幼儿身边,倾听他们的谈话,蹲下来和他们交谈,让幼儿感动亲切,平等,信赖,同时,教师还注意积极地评价幼儿的语言,保护好幼儿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活动目的:

1.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想象,乐意和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想象的事物,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准备:

“机器猫”大布偶一只;《机器猫》音乐磁带一盘“机器猫吹泡泡”背景图两幅;贴绒教具两套;每组一张大图画纸(纸上画有五光十色的泡泡若干);每组水彩笔、蜡笔若干。

五、内容与指导:

一“机器猫”布偶引入,激发兴趣

我们的好朋友“机器猫”来了,它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宝贝,它能变成我们想要的许多东西。

(评析:可爱的机器猫大布偶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视线,加上教师神秘的口吻,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注定性和积极性。)

二看看,说说

1.出示贴绒教具一(立体实物图片):机器猫吹出的第一串泡泡变出了什么?(皮球、小熊猫、鞋子、鲜花、芭比娃娃、闹钟、摇摇车、汉堡包)

2.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评析:色彩缤纷的机器猫吹泡泡背景和形象直观的贴绒图片,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视觉感观,使幼儿产生了表达的需求,急于表达,乐于交流。)

三.猜猜,说说

1.出示贴绒教具二(正面为各种颜色的“泡泡”,反面为立体实物图片):机器猫吹出了第二串泡泡大家来猜猜,这些泡泡会变出什么?(幼儿自由猜测,师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请个别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师揭示图片验证幼儿的猜测。(或者由幼儿自己揭示图片进行验证)

3.师生共同小结:泡泡可真神奇,能变出吃的,玩的,用的,生活中有的和生活中没有的各种东西。

(评析:幼儿很喜欢“猜一猜”的游戏形式,在一次次的揭示图片验证自己的想法时,当验证结果和自己的猜测相符时,幼儿显得得意而满足,当验证结果出乎意料时,幼儿也感受到另一份惊喜。此时,幼儿的参与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活动气氛十分热烈。同时,教师的小结,帮助幼儿整理散乱的经验,澄清内在关系,使之上升到较为抽象的理性认识高度,为下一个环节的想象和表达拓宽了思维,使接下来的想象有了方向又有广阔的空间。)

四.想想,说说

1.机器猫吹出的第三串泡泡能变出小朋友喜欢的东西,你希望它给你带来什么?你想用它来做什么?(幼儿分组交流,师带着“机器猫”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同伴和老师,或者机器猫。)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愿望(师鼓励幼儿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

(评析: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开放的思维空间,孩子们不仅能依据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进行表述,而且大胆展开想象,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无奇不有。教师对他们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表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则不予过分的强调,关键在于重视孩子参与的过程。)

五.画画,说说

1.幼儿自由想象,分组作画(同组幼儿在“神奇的泡泡”的背景图上共同作画,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积极参与,富有个性地作画)

2.幼儿自由参观,相互交流画面内容(师和“机器猫”一起,和幼儿共同参观,交流)

(评析: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具体表现想象的内容,重在让幼儿进行创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孩子们有的画动物,有的画卡通人物,有的画生活用品,有的画交通工具,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分组作画后的自由参观、交流,不仅给幼儿提供了展示作品的机会,由创造了表现语言才能的机会。)

六.集体创编歌曲《机器猫》,歌表演结束活动

1.大家都很喜欢《机器猫》的歌,我们把想要实现的愿望编进歌词,和机器猫一起表演吧。

(选用《机器猫》的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把自己的愿望编进歌词)

我有一个好朋友,

它呀就是小叮当

它能让我实现所有所有的愿望

我要一个大蛋糕(一只小花猫)

它就带来大蛋糕(小花猫)

有了这个朋友多呀多么地快乐

2.师生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表演,愉快结束活动。

中,师生共同表演,有助于调节活动气氛,动静交替。不仅使活动更加完整连贯,而且满足了幼儿爱表现的愿望。活动虽然结束,但幼儿的身心仍然沉浸在自由和快乐中。)

叶的神奇教案篇3

科学:神奇的小细管

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神奇的小细管》

准备:

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

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

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

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

过程:

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

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

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

2、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

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

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

(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

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

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

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

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

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百合花等)

弯弯曲曲的像红线似的“小细管”,了解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毛细现象。

5、讨论:毛巾、海绵、纱布,吸水纸里有“小细管”吗?

小结:这些放进水里以后,能吸上水的东西里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容易看见,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等才会吸水。

三、想一想,玩一玩

1、教师设疑:怎样把白色纸花变成彩色的花呢?

引导幼儿想一想:能不能让纸里的小细管来帮忙吸颜色水呢?

2、幼儿操作,将纸树变成彩树。

四、结束。

幼儿将彩花送给树妈妈,给树妈妈打扮。

活动反思:

根据大班幼儿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所以选择了—植物的家园“土壤”这一课题。意在让幼儿通过操作实验活动,初步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土壤。重点了解土壤中有水、空气、肥料,一般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培养幼儿观察事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叶的神奇教案篇4

设计意图:

一天,一个孩子突然问我:“老师,屋顶滴下的水你怎么用拖帕一帚就干了呢?还有植物没有嘴巴,为什么可以和人一样慢慢长高呢!”针对幼儿的质疑,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原来这就是毛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科学活动《神奇的小细管》。

总目标:

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学态度,愿意自己动手探究问题。

2、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感性认识。

3、获得有关周围事物及其关系的经验,并有使用倾向。这三点来设计,我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蕴含在操作活动中,并运用启发、引导、直观形象法、讨论法,表扬鼓励等教学方法激励孩子们去操作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教案准备:

一、场地布置:10张桌子40张凳子一幅标语《蓝猫城》一幅蓝猫画像一幅淘气画像学生40名

二、:《帮水搬家》

1、大塑料盆10个小塑料盆10个(盛适量水)

2、拖帕五把

3、天蓝色塑料筐8个:毛巾8张海绵15个(用两个筐装)棉布2张纱布3张毛线团7个医用脱脂棉5个哑铃5个

三、《蔬菜、吸管吸水》

1、红色长方形塑料筐10个装蔬菜,每一个筐五种蔬菜有:白菜、莴笋、青菜、冬人菜、菌类等。

2、20个烧杯装红墨水,每桌两个。

3、细管共40根,其中滴管20根,采血管10根,玻璃管10根。

4、红墨水三瓶。

5、毛巾10张,一桌一张。

四、《纸树吸水》。

1、广告色红、黄、蓝、绿四瓶,塑料杯子共40个,其中红色10杯,黄色10杯,蓝色10杯,绿色10杯。

2、塑料小碗40个,每桌4个。

3、粉红色小筐10个,其中2个小筐皱纹纸8叠,2个小筐餐巾纸8叠,2个小筐粉笔8支,2个小筐向日葵花8朵(生宣纸做的),2个小筐郁金香8朵(水粉画纸做的)。

4、毛巾10张。

五、课件《蓝猫城》

1、音乐《蓝猫》、古筝音乐。

2、图片

3、现场演示解说,廖红戴上蓝猫头饰。

第一个环节入场解说:廖红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城,这儿有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希望大家尽情地去探索吧!”

第四个环节现场演示解说:(廖红)一是酒精灯燃烧,二是钢笔吸水,三是餐巾纸吸菜油,四是毛巾吸茶水,五是植物的根吸收水和养分供给生长。

最后结束,廖红说:“小朋友们,再见!欢迎下次来玩!”

六、其他工作。

音响,话筒。

教案过程:

一、播放音乐幼儿入场。

师:孩子们,今天徐老师要带大家去蓝猫城玩,大家跟我来吧!

(入场音乐响起)

蓝猫城的阿姨说:“小朋友们,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神秘的蓝猫城,这儿有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希望大家尽情地去探索吧!”(配乐说)

师:孩子们,瞧!今天的蓝猫城好热闹呀!我们一起来玩吧!

二、《帮水宝宝搬家》。

1、师:第一个《帮水宝宝搬家》,先来瞧瞧有哪些搬水的工具。(师分别引导幼儿认识筐里装的搬水工具)

2、师介绍规则:孩子们只能将小房子(盆)里的水宝宝搬到大房子(盆)里,不许用倒的办法,要注意不要把水洒在地上,防止地滑,小心摔倒哟!好了,大家挽起袖子,自由地分组,自己去拿搬水的工具,开始行动吧!

3、幼儿拿好搬水的工具分组开始给水宝宝搬家。(音乐古筝声响起)

4、在搬水的过程中,师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工具可以吸水?哪些工具不可以吸水?师:“你用什么工具给水宝宝搬家,它能吸水吗?吸的水多吗?“

5、(音乐停)孩子回到座位上,师:孩子们,玩得高兴吗?这些工具都能帮水宝宝搬家吗?(能)因为它们都可以吸水,它们的本领可真不小啊!

6师:孩子们,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可以吸水呢?

三、《蔬菜吸水》。

1、师:白菜可以吸水吗?我们来试试。(老师示范把白菜放入红墨水中,等两分钟再来观察)

2、师:孩子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拿起桌上的细管,放入烧杯内的.颜色水中,看看管内是否有颜色水呢?(生说:细管内都有颜色水。)

3、师:现在我们来看白菜能吸水吗?白菜内有小细管吗?(师掰开白菜的菜梆,引导幼儿观察里面是否有小细管)你看到了什么?

4、师鼓励幼儿自由实验,蔬菜吸水。(师:请孩子们用桌上的蔬菜来试试,看它们里面有小细管吗?)

5、幼儿一边实验一边讨论。师:原来蔬菜里面都有小细管,所以它们才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自己生长。

6、教师小结。师:当把一个物体放进水里以后,物体里面都有水,说明物体内都有小细管,有的小细管很小很细,不太容易看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毛巾,海绵,棉布等才可以吸水,我们才可以给水宝宝搬家。

四、《纸树吸水》

1、师:孩子们,我们再一起来玩个白色变彩色的证实一下吧!

2、介绍规则:请孩子们拿起小碗,把小筐里的物体先放在小碗里,再任意选用桌上的一种颜色水取少量倒入物体的底部,观察颜色水会慢慢地沿着物体上升吗?

3、鼓励幼儿自由实验观察颜色水上升的过程,让幼儿体会物体是怎么吸水的。

4、教师检查幼儿实验的效果,并表扬敢于表达和尝试的幼儿。

五、现场演示解说。

1、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有请蓝猫阿姨给大家现场演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神奇的小细管在发挥巨大的作用吧!

2、现场演示:

(一)、酒精灯燃烧。

(二)、钢笔吸水。

(三)、餐巾纸吸菜油。

(四)、毛巾吸茶水。

(五)、植物的根吸收水和养分供给生长。

3、师: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拍拍手感谢蓝猫阿姨吧!

六、教师总结,幼儿出活动室。

1、师:孩子们,今天玩得高兴吗?今天呀!我们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小细管可以吸水,小细管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孩子们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一名科学家哟!

2、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出活动室。

师:好了,我们向蓝猫城的阿姨说再见吧!

注意事项

1、材料投放时要有层次性,最先投放毛巾、海绵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红墨水和颜色水以及细管可先放在场地周围的桌子上。其次是大白菜,最后是纸树。

2、图片和吸了红墨水的萝卜、花菜、生菜、莴笋、大白菜要提前准备好,放在活动区(或由配班教师在幼儿做纸树变彩树实验时投放),并注意在活动前和活动中不让幼儿看到。

3、幼儿实验用的大白菜叶,要在活动中从新鲜的大白菜上取下,取下后立即放入红色的墨水里。约两分钟,就可以看到大白菜变红。萝卜要选择白色的,实验效果明显。

4、要注意选择特别细的采血管。

5、盛颜色水的杯子可用小号烧杯,若用普通杯子,则应准备些毛巾,以便擦拭,防止弄脏孩子的衣服。

叶的神奇教案篇5

课时:2课时 美术教案-《神奇的口袋》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 。

美术教案-《神奇的口袋》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美术教案-《神奇的口袋》

教学目标 :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 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 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 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 思考 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 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 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 )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 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 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叶的神奇教案篇6

设计意图

纸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的物品,对于纸的了解和使用幼儿已非常熟悉了。《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科学学习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同时科学谈及内容应贴近生活经验,将身边的事务和常见现象作为幼儿探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让幼儿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一张纸给幼儿的直观印象是有两面的,但是有没有只有一个面的纸或者如何让一张纸变成一个面,幼儿是难以想象的。本次活动就是让幼儿用眼和手直观感受到只有一个面的纸,感受科学的神奇与乐趣。

活动目标

1. 知道纸有两个面及面的范围分界;

2. 认识莫比乌斯圈,了解其特点,知道如何验证只有一个面;

3.能思路清晰地按步骤实验,感受科学实验的神奇,有崇尚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面的范围;知道莫比乌斯圈的特点和验证方法。

解决措施:活动开始时用一张常见的普通纸先介绍纸的面和面的边缘,知道笔只能在纸的`一个面画线(笔尖不可离开纸面)。通过验证并与普通纸圈作对比知道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

难点:莫比乌斯圈的制作及对其一面的认识与理解。

解决措施:先制作普通纸圈,再通过观察和听老师讲解制作好莫比乌斯圈,对莫比乌斯圈有初步的印象,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完成制作。

活动准备

材料:宽度为5厘米左右的纸条(正反面不同色),剪刀,双面胶,马克笔

幼儿:大班幼儿具备了本实验所需的画直线、粘双面胶、剪刀使用、认识面等的技能。在思维上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由一个现象推理证明得出一个结论。在意志方面能集中注意地倾听并根据要求或提示动手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的面和边

1.观察并说明纸的特征

师:“请大家观察纸带有什么特点吗?它有几条边缘?几个面?”

2.提出问题并请幼儿尝试

师:“用一条线从一面画到另一面,但是笔尖不能离开纸,你怎么画呢?”

师:“是不是每一条线都经过了纸的边缘?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不经过呢?”

小结:纸有不同颜色的两个面,刚才我们画过了从一面到另一面必须要经过一条边。

二、发现自己的作品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并找出问题

1. 将纸带粘贴成圈

幼儿操作将纸带粘成圈

师:“请用刚才画线的方法在纸圈上试一下,笔尖不经过边缘一直画会出现什么结果?有几个面上有线条?”

师:“老师也来试一下我的纸圈,看看是什么结果?”

小结:在笔尖不经过边缘和不离开纸面的情况下沿纸带划线,线条的起点和终点刚好遇到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圈。线条就只在纸圈的一面出现了而另一面是空白。

2.大胆猜测并验证

——“大家猜一猜如果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开,会得到什么?”

三、按步骤制作莫比乌斯圈,通过验证知道其特点

1.制作莫比乌斯圈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我的纸圈和你们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是什么原因呢?老师再画一次,请大家仔细观察。”

师:“接下来请大家也来做一个,将纸带一头翻转过来,将不同颜色的面粘贴在一起。”

2.观察并验证纸带的特点

师:“再来画一次试一试,看线的终点能不能回到起点?”

师:“观察一下线条在纸的哪一面呢?”

师:“现在纸圈有几个面呢?为什么?”

小结:刚才说过笔尖不经过边缘只能在纸的一个面画线,现在我们做出的纸圈用一条线就把纸的所有地方画完了,说明纸圈就只有一个面,这就叫莫比乌斯圈。

3.用剪刀操作

师:“用剪刀将纸带继续像刚才一样沿着线再剪一次,看看又能得到什么?”

师:“剪出来得到了什么?跟刚才剪出来有什么不一样的?”

四、感受科学的神奇,提出问题,让幼儿能保持兴趣,继续探索

1.总结

师:“今天我们制作并认识了莫比乌斯圈,它有什么神奇的地方呢?”

师:“它是将纸带翻转一次后粘贴成的圈,我们用笔验证了它只有一个面,而且将它从中间剪开,得到了一个更大圈。”

2.延伸

师:“我们的莫比乌斯圈还有神奇的地方,大家回去可以将现在的纸圈再剪一次,看看又会出现什么?”

师:“将一条新的纸带翻转两次后再粘贴成圈,它还是莫比乌斯圈吗?剪开后又有什么不一样呢?请大家回去验证,发现其中的秘密。”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是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多种用途的体现,很好地展现了身边的科学。从活动过程来看,活动环节由易到难,层层铺垫,从制作到验证,过程很完整。但是活动环节偏多,有各种突发情况发生的可能,活动时间难以把控。从幼儿表现来看,本次活动需要幼儿动手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集中使用,对部分幼儿稍有难度。此外,对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的理解可能有难度。从老师的活动开展情况看,同样需要良好的逻辑思维、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活动中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部分幼儿需要提供帮助。

叶的神奇教案篇7

活动目标:

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识。

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头饰各一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图形妈妈"身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一个,户外布置好"小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

(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变出"图形妈妈"

(1)师:图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做游戏吗?妈妈在哪呢?看我变变变(从屏风后面拉出头戴三角形头饰,身上粘有三角形标志的"妈妈")

图形妈妈: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妈妈,我的孩子们,你们在哪呢?(三角形宝宝跑到妈妈这,大声地说:我在这里)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图形妈妈"带幼儿找自己的家,介绍游戏规则。

"图形妈妈":今天咱们一起玩一个"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带幼儿找和自己形状相同的标志牌)

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贝找得又快又准。

4、进行游戏,游戏时可随意变换标志牌的位置,老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随时结束。

(三)结束: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真高兴,我还能给你们变出一个"小商场",看我变变变,商场在哪呢?请娃娃们到外面看一看。(带幼儿到户外)

"图形妈妈":孩子们,妈妈带你们到商场买东西,你们每人去商场买一件和自己形状相同的东西带回家,看哪个宝宝又聪明又能干。(幼儿自取和自己形状相同的物品)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叶的神奇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纸经过加工后可以变成其它功能。

2、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3、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活动准备:

白纸若干、纸的变化图。

活动过程:

1.交流导入

(1)交流纸的特点。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请幼儿说一说,这张纸有什么特点?

小结:纸很薄,很轻,是白色的。

(2)交流纸的用途。

师: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来做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写字、画画、做手工……

(3)引发对纸的畅想。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纸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

2.探索

(1)了解改造纸的方法

师:请你们想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一张白纸?让它变得更漂亮或者有其它用途?

小结:用折叠、染色、刷油……这些方法都能把白纸变得更漂亮,更有趣。

(2)师:今天我们就用折叠的方法来尝试改变白纸,看看改变后的白纸会有哪些新的功能

3.探究改变形状后纸的新功能

(1)学习折叠瓦楞形;

(2)比较折叠成瓦楞状纸前后纸的`变化;

师:白纸折叠后与原来的白纸相比有什么变化?

小结:白纸折叠这成的这种形状叫瓦楞状,我们叫瓦楞状纸。

4.探索瓦楞状纸的功能和本领。

(1)请幼儿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白纸和瓦楞状,体验手心的感觉,将感受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2)放一放:取两本厚一些的书,以间隔一定的距离平放在桌面上,先将一张白纸放在两本书上,接着由轻到重将物体(可以选择身边轻重不同的物体,如回形针、橡皮)放在纸的正中间,看纸能否承受得住以及能承受多重的物体。测完白纸后,再去测瓦楞状纸,看看能承受多少重量,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摸一摸: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记录在记录在观察记录表内。

小结:白纸做成瓦楞状纸后变的比白纸受重和隔热效果好些了。

活动延伸:

幼儿在科学区学做幼儿用书p10页的折纸,想想为什么纸会站起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康乃馨教案8篇

幼儿感恩教育教案8篇

大班毕业诗教案8篇

乘坐校车安全教案8篇

小小人大班教案8篇

语文教案通用8篇

小班画动物教案8篇

小班美术蜗牛教案8篇

思想教案参考8篇

大鞋子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144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