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书写作文,我们可以让自己的思考和成长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理解,作文是一个让我们学习和掌握各种语言技巧的过程,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战争时作文参考8篇,感谢您的参阅。
战争时作文篇1
今天,我和妈妈打赌了。
事情是这样的:妈妈说为了培养我的意志力,让我穿上舞蹈鞋,只用脚尖站立10分钟。就像芭蕾舞演员笔直的站在舞台上一样。我爽快的答应了,这是我和妈妈第一次打赌,我很兴奋哪。
妈妈说,由于是第一次训练,让我可以辅助凳子。我想,不必了吧,不就10分钟吗,有那么难吗?要知道,我可喜欢挑战了。
一两分钟的时候,我还是满怀信心的。可是到了三四分钟,我的腿开始微微发抖了。到了五六分钟的时候,我开始转移注意力来分散脚趾的疼痛了,作文400字《我和妈妈打赌作文400字》。我唱英文歌,我背唐诗,我唱国歌,我甚至开始数羊了。哎呀,时间怎么过的这么慢啊!到了七八分钟,我已经开始呲牙咧嘴了。我绞尽脑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可是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想起来。脚趾钻心的痛,我的头上也像有小虫子在爬一样,出汗了。
注意细致的。语言:一开始满怀信心,接着感觉疼痛,后来龇牙咧嘴……
妈妈喊时间到了的时候,我一瘸一拐的扑向床,脚趾好像不是我的了,已经麻木了。我要好好揉一揉我的脚,犒赏它一番。
妈妈说,给我买个礼物作为我坚持到底的奖励。我已经不在乎礼物了,我在乎的是:怪不得世界上聪明人那么多,成功的却很少,原来,坚持到底,真的很不容易!
战争时作文篇2
今年寒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耳朵里的战争》。
这本书由幻想大王杨鹏所著,他的想象力令我十分钦佩,其中有一则故事,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这则故事名叫《吃动画片的怪兽》,讲的是有一个怪兽,名叫嗯,很有趣吧?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很奇怪吧?它有个爱好,喜欢吃好看的动画片。一天,小朋友们都纷纷议论着他们每天看的动画片总是缺一块,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一个小朋友想出一个办法,给电视台打了电话,反映了此情况。之后,有一组同学想到了一个方法,用探测仪观察,这名同学是科学小博士哦!果然,人们发现是只怪兽在捣鬼。他们拿来两台电视机,一台有怪兽,一台没有怪兽,没有怪兽的动画片看上去更加精彩,把怪兽都从另一台电视机里吸引了出来。怪兽跳出来,大家都惊呆了,没想到怪兽这么大,半个身子已经跳进另一台电视机里了,使电视无法关闭。这时大家一个拽一个,把电视机里作文的怪兽拽了出来。怪兽很害怕,其实它想交一个好朋友(因为它自己在电视机里感到很孤独),结果大家发现它很脏,有一个同学和它沟通后,帮它洗了澡,后来,大家和它相处得非常好,成为好朋友。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战争的固有属性。政治往往要比战争理智精明得多。而战争本身往往是充满偶然性的,暴力的。其中人的感情是关键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消灭敌人的军队和意志力,往往要考虑自己的消耗,要考虑自身是否会被敌人消灭,还有敌人的防御力强于进攻时产生的间歇,这样战争也不会向极端发展。综上考虑,由于自身的顾虑和客观的情况,可能会使战争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好像使我们以前的分析失去了意义。真正的战争并没有发生,其实战争进程已经开始了。
读了这本书,使我懂得了战争的真理,不要发生战争,要和平,人类可以和怪兽成为好朋友,人与人之间也要和平相处,创造一个和平安乐的世界。
战争时作文篇3
我和我的妈妈几乎每天都要发生一场“战争”,每次的“战争”几乎都是因我而起,最后失败的也都是我。不信,你瞧!
战争一:起床。每天早上妈妈喊我起床,一遍、二遍、三遍……可我总是赖床不想起,直到妈妈发怒,我才慢悠悠地爬起来,闭着眼,懒洋洋地穿衣、穿鞋。突然,妈妈河东一声吼,我抖三抖,困意全无。
战争二:吃饭。吃饭对于我来说是一件既幸福又痛苦的事情。因为每次吃饭时,我都喜欢用手机在“喜马拉雅fm”上听各种各样的故事,可是“战争”也因此爆发了。因为吃饭的时候,我已化身为故事中的角色,时而英勇,时而娇弱。我太投入了,自然吃的就很慢很慢,突然,妈妈声色俱厉,把我拉回到现实。
战争三:成绩。当考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如果我的`成绩不理想,一场“战争”就会打响。“考多少?”妈妈问。我怯怯地说:“95分。”妈妈原本微笑的脸一下子就变成了冰山脸。因为妈妈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我的粗心,妈妈认为题不会做情有可原,但如果因为粗心丢了分实在不应该。
我和妈妈的“战争”就这样不断上演着,但是我知道,妈妈对我如此严厉都是为我好,妈妈希望我变得更优秀。我以后要多听妈妈的话,少惹妈妈生气,让“战争”变成“和平”。
战争时作文篇4
曾经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我赞同这种说法,中国史上的第一位君王用战争吞并六国,统一文字之后,开始了王朝一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哪一个王朝的建立非血染而成,又有哪一回破灭不是因为金銮殿下反抗的旌旗满地?战争啊,每朝每代从刀光剑影中走入,再茫然地走出。每一代用野蛮毁灭上一代的文明之后,再苦心打造自己这一世的文明,殊不知高堂上端坐的人换姓之后,自己曾经的血汗又将融入支离破碎的辉煌,和断瓦残垣的艺术一起由历史的波涛卷入一方深海。留下的,也只有一代传一代的叹息与撰书历史者掉落的泪水,用这些与昔日风光一起深深埋葬。
中国统一之后,君王为了向各国来使炫耀大清的实力便大兴土木,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于北京西郊共同构筑东方的“万园之园”。历经150多年的时间,耗资几亿两白银,圆明园落成。圆明园浓缩了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其中藏宝阁内的珍奇更是琳琅满目。由于清政府的闭关,君王的闭目塞听而狂妄自大,终于使清国走向毁灭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置身于圆明园内,空身钻入,披金戴银满载而出。园中无法搬走的物品持木棒以击之,必至粉碎而后快,还声称这是上帝的指引。圆明园惨遭蹂躏之后,在英军的大官额尔金的号令下,又是一把火。三天三夜火海的煎熬,这颗曾经璀璨绝伦的明珠呜呼哀哉。北京城被黑烟笼罩,滚滚黑烟的上方,上帝在哭泣!
历史的每一页都有血腥的场景,我不知道将来的历史长河会不会殷红一片。和平的白鸽倘若沾上鲜血就再难高飞。请大家记住战争的苦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洁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远方的那一片湛蓝!
战争时作文篇5
从古至今
我们迎来了和平
为了和平
不知牺牲了多少人
在中国大陆上
洒遍了我们的鲜??
长江
流过了我们的汗水
一路走来
我们力尽了坎坷
大地上
都被弹片炸得四分五裂
空气中
都留下了战争的硝烟
天空中
却成了战斗机的战场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
许多同胞们
都被送上了战场
战争的狼烟
却在战场上弥漫
妻子
却失去了她的丈夫
儿女
却失去了他的爸爸
爸爸妈妈
却失去了一个最亲爱的儿子
他们
都是为了祖国
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
他们
为了革命事业
无怨无悔
经过了革命
战争终于结束了
个个百姓们
都迎来了新生活
他们用隆重的仪式
欢迎一路抗战的`英雄
但是
我们希望真心祷告
希望这样的景象
不要再故技重演了
战争时作文篇6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文具家族,在这个大家族里有着??——铅笔族、橡皮族和小尺族。它们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过着幸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突然有一天……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惊动了所有正在鼾睡的文具们。它们哭的哭、叫的叫、跑的跑,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钢笔、消字笔、复写笔、三族正合力攻击它们。这两国的士兵伤的伤、死的死,就在铅笔、小尺、橡皮三族快全军覆没、奄奄一息的时候,族长们召唤出最强文具士兵。铅笔战士,它有着很厉害的矛,橡皮,它有非常坚固的盾,小尺武士备有两把非常锐利的刀。小尺武士只顾着攻击前面的钢笔小兵,不知道后面有一颗导弹正朝它飞来,橡皮用固若金汤的盾帮它挡住了致命一击。小尺说:“谢了!”,“不谢”橡皮说。经过好几天的艰苦战斗,铅笔它们三族获得了最终的胜利。国民们欣喜若狂,从此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做事必须团结友爱才能成功。
战争时作文篇7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
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以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华西里四大贵族家庭在战争与和平年代里的生活为情节线索,生动地展现了1805年至1820年间,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了战士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同仇敌忾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胜利。
场面壮观,结构清晰,具有强烈时代感。体会最深的是,这部小说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本事;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本事,更侧重于道德梦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我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当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期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我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我的《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一向以来,我都很喜欢皮埃尔这个人物,并在精神上把他当作一个知心朋友来对待。他随和、善良、落拓不羁、贪享受却又没有贵族老爷的架子,常常沉浸在精神世界里以至于显得魂不守舍,这些特点都让我感到亲切。娜塔莎很可爱,可是略显轻浮了些,所以一经阿纳托里诱惑便放弃了对安德烈的感情。
经历了战火洗礼后的娜塔莎沉稳多了,成熟多了,但同时她又失去了以往的活泼与欢乐。安德烈则是另一种性格,他冷峻、聪明、善良、敏感,但遇事往往缺乏皮埃尔的那种宽容气度,所以常常后悔。安德烈的死很可惜,但除此以外,我们找不到一个更好的结局来安排他,毕竟在临死时他彻悟了。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研究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终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欢乐的微笑。这一段异常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十分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能够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
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战争与和平》其中有句经典的语句深深的吸引了我:“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这一部穿插在上流社会,不局限于一隅的小说,场面的波澜壮阔,是他成为经典的原因。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让人难以忘怀。彼埃尔、安德烈、尼古拉等等,仿佛只要穿越时空,仍然可以触摸到,那些热血,那些真正的悲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就这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生下来,人的各种欲望、丑恶一面尽情展现。情欲、贪欲,更多。库图拉夫也是一样,毫不在意地听别人说他是独眼龙,在军事上,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忠,尽犬马之力。最后,却因为别人的不满,军权移交。却竟然只呢喃一句,“我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也许,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所说: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象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也许他是被上帝咬得特别多的那个苹果,所以,他是最被上帝所最爱的那人。
和平的前奏,总是需要流血和牺牲换来。明天太阳是否能依稀升起,没有人知道。狭小的车间中,娜塔莎和安德烈互相人性的宽恕。当战争结束,拿破仑的时代彻底过去,奥军取得胜利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黎明,终于来临了。是的,来临了,经过战争的洗礼,这和平的曲调奏响之时,那旋律格外的欢快和动人。
婚礼举办,生儿育女,这是人之常情,这是真正的和平时代了。最后一句话,让人感触颇多: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令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那是小尼古拉的感慨,那个十五岁的瘦削少年所说的话。是的,既然已经和平了,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不过是爱我的人都感到幸福而已。
用人间的爱去爱,我们可以由爱转为恨;但神圣的爱不能改变。无论是死还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够破坏它。它是心灵的本质。
这一句话,是《战争与和平》中的经典句。列夫·托尔斯泰的这本巨著,用极其平和的语调,流露出了对时代和人们的悲悯。
“我倒下了么……我只知道,我再也不用举着旗子奔跑……再也不用为战争而烦恼了……”安德烈公爵静静地躺在地上。这是战争,为了信仰而有的战争,也许帝王以为这只是一场有关荣辱的如同过家家般的战争的话,那么就错了。如果只是认为受了屈辱,而不和拿破仑议和的斗争,就不是战争了,别人在战场上流血牺牲,而帝王却很无耻的说上一句,“我将准备酒肉。你们准备战争。”这一点,是最令人痛惜的。帝王——是历史的奴隶。那么,真的是吗?别人在牺牲,他可以说出这种话。
“桥炸掉了吗?”军官发问。“当然。”另一个军官洋洋得意地说。“代价是多少?”“不值一提,两伤一亡。”军官无所谓的耸耸肩。看到这里,不由自主地捏紧了拳头,有这样把生命当做是儿戏一样吗?但是转念又想,这不就是战争吗?死伤是肯定要有的,可是,这种将生命当做儿戏,漠不关心他人死活的事情,不就是只有军官阶级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么?今日,在战场上,你冲锋陷阵,明天的今时,你就有可能沉睡在这个洒满了鲜血的修罗场。
战争本就是丧失人性的最野蛮的行为,为何还要想到什么爱、诗、哲学等人类最文明的东西呢?我认为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已经是为了信念组成的不是战斗的战争,再谈到美好的东西,正是抵触的东西。但是,我又认为,在这时候,谈谈这些美好的东西没有错。说实话,本人是很佩服彼埃尔的。在任何情况下,温和却不懦弱。他看上去,是一种美好的结合。在最危难的时候,想到的不是绝望,而是美好的余辉。摇身一变成为别霍斯夫公爵的他,人生充满了戏剧性。
在合上书的一刹那,闭上眼睛,有一股浩大而包容的清风久久拂过我身:风中没有战争的鲜血和硝烟,没有身体的伤痛和心口的疮疤,没有生与死的泪水,没有爱与恨的目光。唯有一股永恒生活的气息,从质朴的文字间向我吹来,以历史的面貌和丰富得难以猜透的本质,告慰了我的灵魂。
有人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比较,认为托尔斯泰是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却不是深刻的思想家。虽然我还没认真比较研究过二者的差异,也无此等功力;但我觉得,托尔斯泰作品的思想性也许较陀氏逊色,但比之二三流作家仍能做到俯视。他的作品不光折射了历史,更充盈着对于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同时把人性中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起了安德烈和娜塔莎的感情,那样真切而易碎,美妙与不幸共存:如同一面镜子,反射着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内心。如果是浪漫主义的写法,也许安德烈会不顾老公爵的阻挠,和娜塔莎私奔;也可能与她私定终身,最终双双走向杯具的结局。但托尔斯泰描述的是生活本身。在那样背景与环境下,作为一名带有贵族荣誉感和职责感的公爵,安德烈必然会答应父亲的要求,与娜塔莎定下一年的婚约;而娜塔莎作为一位情窦初开却没有经验的小姐,也必然会投入到对其大献殷勤的阿纳托利的怀抱中。作者安排的只是波折的情节,而人物就像真实的存在,在这种状况下做出必然的、最合理的选取。这让他们那样富有感染力,我读到他们时,忘记了作者而体验到生活本身带给我们的感动。
当安德烈在战场上负重伤时,历经磨难后成长了的娜塔莎来到他的床前:
“请您宽恕……”“宽恕什么呢?”“宽恕我的行为。”娜塔莎吻着他的手,颤抖着说。安德烈看着她的眼睛:“我比过去更加爱你,爱的更深。”
这只是很朴素的一段对话,但在了解了二人过去辛酸的恋情以后,在了解了二人正因战乱,生活的改变引起的灵魂的成熟以后,我读出了一种真正的精神性的爱。安德烈经历了生死的一瞬,他最后觉醒,了解到“神圣的爱”的本质含义,也宽恕了所有伤害过他的人。他的人性也渐渐被金黄的神性所浸染,迈向了宗教所追求的一种完美的精神世界。如果说先前安德烈爱上舞蹈时美丽欲滴的娜塔莎有情欲的因素,那么此刻他应对娜塔莎“消瘦,苍白,嘴唇肿胀的脸”,表达的则是对于一个完美心灵的热爱。使我们醍醐灌顶的这种爱之涵义的表述决非说教似的灌输,而是像一条温暖的河流,从安德烈或托尔斯泰那里直接流淌到我的心中。
读了这部书,我印象最深第一是这种“神圣的爱”,第二就是俄国农民的生活和思想。作为一名“忏悔的贵族”,托尔斯泰有着他关心底层人、体谅农民的一面。这不仅仅表现为力图还原他们的自由身份,他躬身垄亩,作为一名观察者和不完全的实践者,与那些农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甚至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发奋建立了一套思想体系。这种思想力图使俄国走向贵族与人民思想上的大同,结合为一个接近“同呼吸,共命运”状态的一种共同体。
在书中出现了普拉东这样一个农民的形象,他和皮埃尔同处在战俘营里,用他的乐观和淳朴感动了皮埃尔,使他重拾了信仰。作者将普拉东描绘为一个圆形的形象,说他身体的各个位置都是圆形的,说他是“一切俄罗斯的、善良的和圆形的东西的体现”。我想这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作者观察到的许许多多俄罗斯底层的农民:他们贫穷,落后,然而快乐、圆滑,能够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生存。我读到那里不由得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同样处于底层,同样以一种快乐的姿态示人,甚至连死亡都一样,被上位者所枪决。二者的共同点让我看到了普拉东本质的愚昧和低微,但割去了他的阶级属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他又是那么单纯和快乐,以致我难以对他下任何干脆的断语。在当时的状况下,革命的火焰尚未燃起,农奴制难以被轻易根除:这种快乐的处世态度,究竟是该提倡还是反对?若反对,农民岂不是失去了幸福的权利?
也许信仰也是一方面,支持起被压迫的农民的是例行的晚祷,即使他们不知晓宗教的好处,但仍能感受到一种慰藉作用。我想,这可算做另一种精神胜利,但那个时代俄国的农民是没有条件进行反抗的,因此他们比阿q值得同情得多。想到应对苦难却难以做出反应的这一人群,一种无奈之感会油然而生。就像当时的托尔斯泰,应对农民们的满足和乐观停止了物质上的施舍,开始痛苦地反思自己与他们的不一样点以及改变的可能。
他反思的结晶我并不了解,但列宁评价说:“作为一个发明救世新术的先知,托尔斯泰是可笑的,因此国内外的那些偏偏想把他学说中最弱的一面变成一种教义的”托尔斯泰主义者“是十分可怜的。作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要到来的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这或许是一个革命者能给予他的最公允的评价了。
不管怎样,托尔斯泰伯爵尽管没有领导革命,甚至没有像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预言到革命,但他的作品却成为革命的土壤,鼓舞着一代代的年轻人。他以自己贵族的身份,深入浸泡到农民“兄弟”的现状和心灵中去,并揭示出这些苦痛却不渺小的灵魂。这种行为本身就值得每一位人类赞美,他正是自己所写的“神圣的爱”最为深刻的践行者。
每一位伟大的作家,其人就像其作品一般崇高而令人钦佩。我想,即使不阅读这样的巨着,只要能明白托尔斯泰的行为,体察到他的生活,也足以为其所倾倒了。就如维特根斯坦所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有权写作。”
战争时作文篇8
爷爷家有一张老的发黄的照片,拍下来了一件真实的事情,照片给我们慢慢述来。
一大片人海中,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婴儿,她对婴儿的爸爸说:”现在到处都被鬼子占领了,我们去没有占领的老家避避难。“”好呀,你把孩子看牢,我先去车站买票。“他们很快买好票,来到了车站。车站里面挤满了人,一想到马上可以远离鬼子,他们心里十分欢畅,但他们并不知道,悲剧开始发生。
”火车马上到站,请xxxx号的乘客们做好准备。“这对夫妇提上行李。此时远处传来了巨大的响声。婴儿的爸爸说:”火车来了。“第一次坐火车的他们并不知道那是飞机轰炸的前奏。
远处,几架日本人的飞机飞了过来。日本鬼子向下扔导弹”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被导弹炸得支离破碎,到处都是人们的呻吟声和惨叫声。”日本人的飞机来了,快跑!“炸弹在它们的身边响起。这对夫妇早已伤痕累累,两旁堆满了尸体。一颗导弹悄无声息地落在一旁。这个妇女的丈夫发现了,为了妻子和小孩的生命,他让妻子抱着小孩走,她刚逃一会儿,导弹爆炸了。她已经走不动了,对满脸眼泪的孩子说:”照护好自己,走!……“
孩子仿佛明白了什么,他在喊:”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可没有一个人回答他,与他作伴的只有飞废弃的火车和七零八落的铁路,空旷的地面上血流成河,他也满面血迹,他憎恨日本鬼子,因为他们杀害了自己的父母。
我们要让已经来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