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范文网 >工作总结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8篇

调查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期望,在写调查报告时,需要特别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以避免产生歧义和模糊的情况,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文化建设调查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8篇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1

根据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安排,我深入到高平市马村镇西牛庄村、野川镇文化站、西沟村、河西镇苏庄村,通过实地察看、入户访谈、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联系点市教育局、兴高能源进行了调研。结合同全市文化界人士座谈讨论的情况,总的来讲,我市的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比较明显,同时问题也较为突出,需要我们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日益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关注农民,加大投入,改善服务,营造农村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乡村的文明风尚,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有泽州县和阳城县2个全国文化先进县、城区和高平市2个省级文化先进县、50个市级文化先进乡镇、200个市级特色文化村。

第一,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文化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全市20xx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入9255万元,同比增长59.68%,农村文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有了较大突破。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和“三下乡”、“四进社区”服务活动,缓解了农民群众看戏难、看图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的问题。20xx年10月份,正式启动“文化低保”工程,4个月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支付160余万元,为300个贫困村送电影3600场,送戏104场,建立农民书屋35个;累计回收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购书补助卡29806张,为贫困村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送图书56000册,全市近20万群众开始受益。

第二,改善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目前,县级“两馆”建设初见成效,沁水县文化馆、图书馆和陵川县文化活动中心(两馆合一)主体工程已完工,阳城县图书馆已经立项,城区、泽州县的“两馆”建设均已列入重要议程。20xx年,全市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32个。全市40%的村建设有文化活动室。全市现有农家书屋300多个,藏书100余万册。同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提高了农村公共资源共享率和农村文化活动的集聚力。就高平市野川镇文化站和西牛庄村、西沟村、苏庄村来讲,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较好,文化建设惠及到了全村百姓。

第三,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一是同节庆活动相结合,如陵川县的“红叶节”、泽州县的“金秋小康文化旅游月”、沁水县的“柳宗元文化节”、高平市的“炎帝文化节”、城区的“白马禅寺祈福节”等,打造了文化品牌。二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每年春节、元宵节,市区和各县都要组织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如阳城县的“皇城相府杯”民间艺术擂台赛、泽州县的八音会擂台赛、高平市西牛庄村、苏庄村、姬家山村的春节文艺演出等,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三是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了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活动,推动了乡风文明。西牛庄村创新“十星级”文明户的做法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肯定。

第四,发挥了农民文化主体作用。在“送文化”的同时,各级政府还十分重视“种文化”工作,利用传统和重大节日、集市、庙会等,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活动,吸引群众参与。鼓励指导民间力量兴办了八音会、手工艺品、根雕、石艺、个体放映队、农民书屋等文艺团体。这些自办文化组织,大都以“自我投资、自愿组合、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方式组建,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帮助创建了一批文化示范户,开展了“特色文化村”评选,把广大农民组织到了文化建设当中,推动了农村文化发展。

二、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和衡量,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不相适应,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

第一,农民群众素质偏低。据统计资料显示,20xx年,全市222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大专以上的只有不到4%。就农村来讲,受教育程度更低,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到了90%以上,其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一半多。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第二,文化基础设施滞后。目前,全市六个县市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建设不平衡,城区只有190平方米,泽州县租借,高平市1800平方米,阳城县20xx平方米,沁水县在建,陵川县400平方米;各县市区的图书馆,只有阳城县达到了国家最低评估标准。84个乡镇(办事处)的综合文化站,除20xx年新建改建的32个外,其余的均不达省定标准,其中有一半文化站无法开展正常活动。全市2337个行政村(居委会),60%的村庄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已建成的文化活动室也有一半以上没有达标。“无文化阵地,有阵地无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陈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第三,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大部分农村受场地、经费、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每年相关部门都要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但覆盖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仍然存在看电影难、看图书难、看戏难的现象。一些地方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对“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如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值得研究。

第四,农村文化队伍薄弱。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不足。比如泽州县,17个乡镇中,综合文化站的在编在岗人员只有9名,而且大部分乡镇文化人员的主要精力放在乡镇布置的各项“中心工作”,真正做文化工作的不多,“专干不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另一方面,农村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大多数没有经过文化主管部门的考核选任,而是由乡镇政府自行安排干部兼任,许多人员没有艺术专业特长,存在着专业不专、后继乏人的状况。

第五,农村文化发展失衡。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村与村之间,因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建设差异较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文化建设也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

第六,文化体制机制缺失。有的地方把不住“四位一体”的建设格局,没有把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发展目标,没有把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民生重点,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文化工作也总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重点工程、农村稳定等工作;有的地方对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重点、项目、保障等环节,没有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要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性、无序性的问题;有的地方对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严格的考核标准,对农村文化投入缺乏规定性的制度保证,对农村文化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撑。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三、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我市农村文化基础差、农村文化建设难、农民群众素质低、精神文化生活贫乏的实际,当前,应重点抓好四项工作。可概括为“四个一”,即做好一个总体规划,建立一套体制机制,打造一支人才队伍,推进一项创建活动。

第一,做好一个总体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制定和实施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指导农村文化建设。总的目标要求,一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和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和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三是坚持用文化熏陶人、感染人,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发掘、保护、开发优秀的文化遗产,壮大农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大局和方向。

第二,建立一套体制机制。一要加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高文化经费用于乡村的比例,同时用好国家和省里的扶持政策,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到20xx年,县级“两馆”应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全部达到省定目标,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应扩大数量、提升档次,有效扭转我市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二要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低保”工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确保农民群众既能听到中央和省委的声音,又能听到市委市政府的声音。三要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遗产保护、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出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要害。

第三,打造一支人才队伍。在政府职权范围内,深化农村文化队伍体制改革,创新农村文化队伍管理制度,理顺乡镇文化站及其人员的岗位职责、日常管理、机构编制、工资福利、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关系和机制,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基本待遇,解决无人干事的问题。通过举办培训班、选送深造、骨干示范、专干下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音乐、美术、书法、剪纸、文学等多门类的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八音会、小剧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建立一支永不离村的文艺队伍。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第四,推进一项创建活动。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以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农村“四位一体”文明创建为抓手,以城市的标准建农村,以市民的理念育农民,推动城市文明和农村文明的联动对接。在创建内容上,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治理“五乱”(乱倒垃圾、乱倒粪便、乱贴广告、乱设摊点、乱建房屋)、推动“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达到“六化”(环境整洁化、村庄园林化、街道明亮化、饮水安全化、能源新型化、住房舒适化),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抓好“十星级”文明户、乡村好人、美德家庭等创建活动,抓好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妇女儿童禁毒禁赌会等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创建要求上,突出群众得实惠,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流动,推动政务、法治、人文、市场、生活、生态“六大环境”建设向农村延伸,使农民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抓住这一点,就抓住了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题和载体。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应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筑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全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我市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2

摘要: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体育社团是息息相关的,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会对当今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自我独特个性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根据当前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的,对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展开了探讨,旨为能进一步推进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的统一发展。

关键词:体育社团;校园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在体育教学当中,一般都是一个体育老师需要带很多学生,所以体育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爱好来对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一对一讲解,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化体育需要。学校体育社团,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追求所成立的,体育社团的成立不仅有效满足了学生们对体育活动的各种需求,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同时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因此,研究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体育社团的和谐发展十分具有切实的发展意义。

1、体育社团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1.1发展现状

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学生的健身、健康意识开始逐步的提升,尤其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也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变和提高。尤其是,随着校园文化的不断丰富与深入进行,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这给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营造了融洽的环境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对体育社团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学校体育社团的数目显著增长,社团的活动内容也开始不断丰富与多彩。学校体育社团的产生,取决于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满足学生的自娱和娱人,来实现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进步、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目的。同时也有不少学校一直在不断学习与创新,通过参考其它学校的体育社团特点,来不断完善自身学校体育社团的项目,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社会,这对校园文化凝聚力的增强,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

1.2存在问题

1.2.1主管管理问题校园社团有自己独立的管理体系,学生社团联合会是校园社团的管理层,但是往往却因为学校的社团往往数目过多,加上很多学生本身对体育知识的认识就不充分,就会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管理体育社团的日常,一般会运用规章制度实现管理,制度的管理往往会将目标政绩化,会忽视对社团的扶持、引导和梳理,而注重社团的荣誉和稳定,难以做到实质性的管理。1.2.2客观原因由于各级学校的不同,也就造就的教学环境的不同,各级学校之间的校园文化也是参差不齐,这对社团工作的衔接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是学生社团活动丰富步履艰难。另外也要面对专业指导教师缺失的现实,以及社团负责人不足等,这都使得体育社团的创新难以实现。其次社团活动的举行必然需要经费的支持,而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来源于社团成员的社费、校方下拨和社会资助,但是不少学校由于经济水平有限,有不少学校对社团经费难以满足,再加上对体育社团的不全面认知,就会出现体育社团经费审批较少的情况,这对校园体育社团的发展有了限制。

2、提高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

体育社团如今已经成为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原因,学校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想要促进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首先应该提升相关管理部门对其重视程度,使学校的管理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开展体育社团的重要性。体育社团的开展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学校体育社团应该和管理部门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学校的管理优势,并将体育社团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定期对体育社团进行社团活动评估,实施奖罚分明的制度,其次应该对社团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这样从整体上提升了学生和教师对体育社团的认识,并使社团可以在未来独立有序的发展。

2.1完善体育社团的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情况与学校的物质以及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校应该大力进行体育社团文化精神的宣传活动,就派出专业的体育指导教师,来为体育社团进行指导训练,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兴趣。同时,还可以通过张贴海报的方式,在运动场悬挂体育名人的格言以及画像;在校园广播中宣传体育赛事信息,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此之后,还要为学生配备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健全的体育设施才能使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技能,以更好的营造体育文化环境。物质与文化建设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当然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该适当的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投入一部分经费,以解决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运动品质与质量。同是,良好的体育活动设施,也可以为校园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最后学校应该对体育设施科学化管理,保证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2.2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各种风格的体育社团,并还要多多举办一些多种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首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学生参与体育知识讲座,观看体育赛事节目等,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其次,可以扩大学生的体育活动范围,让体育社团的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之后,可以让学生在本校园内组织体育比赛,也可以与其他学校组织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更注意集体主义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样不仅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稳步提升。在各式各样社团活动的开展下,不仅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发展建设有了更加丰富的实践依据。

2.3建立健全体育社团发展机制

体育社团的组建,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通过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还有效构建了和谐的校园文化。因此学校应该将体育社团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体育社团在未来的发展机制。应将其加入到学校体育课程的管理体系当中,实施学分制,奖惩制,并将其和体育课程联系起来,以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管理监督工作,建立社团发展评估机制,以使体育社团在未来的发展当中,能取得更好的效益。

3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有了新的认识。追求个性化,提倡自由发展成为当前的主流。体育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发展当中的重要部分,它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活动领域,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提高了学生的体质。学校想要实现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就应该受到学校管理层的重视。针对当前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建立健全体育社团的发展机制,积极举办各种社团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充分发挥校园体育社团的职能,促进体育社团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霞.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j].运动,20xx(15):79-80.

[2]吴阳.高校体育社团的困境及发展探究[j].运动,20xx(6):62-63.

[3]吴阳.简析高校体育社团的教育生态意义[j].运动,20xx(4):75-76.

[4]刘扬.全民健身视域下民间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xx(1):40-42,82.

[5]吴阳,刘启坤.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与建议[j].运动,20xx(22):85-86.

[6]吴阳.基于成员主体化的体育社团实体化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xx,23(12):107,117.

[7]吴阳,徐东富.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健康的价值影响研究[j].运动,20xx(20):40,27.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3

一、导言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中的主旋律,是大学的重要元素,是使大学生有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校园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促成的人文氛围与人文环境。校园文化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建设状况。建设积极、健康、活跃、严肃、认真的校园文化是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其高尚的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极为重要的,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扩大视野,个人特长得以发展得以发展,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还能促进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建设和谐、高尚的校园文化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无所不在的,校园文化也是如此,它存在于全校师生的全部行为以及人与人的人际关系当中。广西大学大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综合性大学,建设和谐、高尚、优秀的的校园文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调查小组对我们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时间和对象

本次调查时间为20xx年12月1日~12月20日的时间段内,调查对象为广西大学在校本科学生,具体样本构成如下:

1、年级构成:被调查者中20xx级142人,占调查总数的35.5%,20xx级246人,占调查总数的61.5%。

2、学院构成:被调查者中轻工学院188人,占调查总数的47.0%,土木学院86人,占调查总数的21.5%,计电学院52人,占调查总数的13.0%,化工学院45人,占调查总数的11.25%,其他学院29人,占总数的7.25%。由于没有考虑到学院的分配问题,造成了问卷的各学院分配不是很合理,在本学院堆积过多,其他学院分配太少。

三、调查形式、收集和整理

本次调查采用自填式问卷方法进行(具体调查问卷见附表),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88份,有效率为97%。各组员收集好发放的'问卷,进行资料的整理和统计,然后做好汇总,最后进行问卷分析。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问卷共设置了13道选择题,除第一题外其余都为不定项选择题,目的是为了方便同学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多地发现的问题,凸显结果;设置了一道主观题,让同学们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结果与分析如下:

1、校园文化建设主体

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对校园文化的主体进行把握。调查显示,74.4%同学选择了学生,教师和教育职员也占了30.4%。校园里学生是主导,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学生也是直接的开展者和参与者,深深地影响着校园的氛围。由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思维动态出发,围绕学生为主体来进行。同样教师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将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走向,因此,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这一角色,才能更好的推进文化建设。结果显示了同学们对此认识是很到位的。

2、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以及体现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围绕什么内容来展开呢?74.4%的同学选择了校风建设,班风建设占16.4%,道德教育占36.0%,学校的校风代表了学校的形象,也深深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精神所在,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教育是学校的职能,道德教育做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体现在校园文化上,优秀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有助于他们成材。

在体现形式上,62.0%的同学选择了学术氛围,学校的学术氛围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熏陶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励其创新的动力以及在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学术氛围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学校的教学大师太少,各种尖端课题发展太慢,管理制度上也不是很严谨,学校应加大力度建设优秀的、浓厚的学术氛围。40.8%的同学也认为体现在人文气息上,他们对学校的人文气息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还需要加强,例如写好校史、建好各类陈列室、展室,通过资料记载和实物生动反映学校发展历程,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要发挥成才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以其创业历程和成就,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精心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奖学金颁发仪式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提倡名人名家为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和各类奖励;建好大学生文体、科技中心,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条件;加强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校园网、宣传橱窗等的建设,发挥宣传舆论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更大作用。

3、校园文化活动

同学们比较有印象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素质讲座占19.6%,宿舍文化节占45.2,校园文化艺术节占50.8%,而社团活动以及教职工会活动却很少。他们对这些活动比较满意的有30.8%,很满意的只有8.4%,而不满意的却34.4%,他们认为这些活动形式太单一,缺乏趣味性,而且活动内容形式主义化,参与度不高。虽然学校各类社团、学社数不胜数,各种活动应接不暇,表面看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乐趣多多。但如若深究即会发现,大部分社团活动千篇一律,文化底蕴差,学生参加几轮后自会兴趣降低,许多社团所规定的各类原则、规范、宗旨都只是一纸空文,根本未落在实处。所以,学校首先应对各类社团和学生会更多的重视,有更好的规划和管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物质支持;还应该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并及时解决问题,克服其负面效应,扬长避短,积极开创大众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众参与性,活动还应该有内容且有实践性,不能形式主义。

对于具体的大学生文化生活有效地发展平台,还有41.6%的同学选择了学生社团,他们认为各种社团、协会组织的作用还是比较大的,社团活动的好坏,成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他们也给社团活动给出了建议,希望能以专业知识,文艺活动,体育等多方面相互联系和互动,本着以服务学生为目的宗旨,在内容的丰富性、活动形式的创新性上多下功夫,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需要,真正使大家受益。也有30.0%的同学选择了各种竞争平台,比如各种比赛和考试等,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调动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像书籍报刊,bbs,blog,兼职的等各种方面,同学们也都认为是很好的平台,应该多多重视和提倡,充分发挥其特色,以更好的服务于大家。

4、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学校的总体文化建设情况,很满意的选择只有8.4%,比较满意占30.8%,而不满意却占34.4%,比重很大,应予以高度重视。他们觉得学校的文化建设重视了显性文化,却忽视了隐形文化,缺乏系统的规划,校园文化档次不高,封闭型的文化活动多,对外辐射和吸收相对较少,另外还缺乏以教师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同学们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了解甚少,比如学校开展的一些报告、讲座和论坛,他们认为一些专业性太强,没有兴趣,听不懂,或者主讲人知名度太低,没有吸引力,宣传力度也不够,很多都不知道,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报告。虽然不完全如此,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了类似方面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更要重视到校园的隐形文化,重视隐含于学校师生、管理人员自我意识中的价值概念、教育观念、归属意识,以及群体心态、集体舆论、教学风格、管理作风、精神氛围、校风、班风、传统等,使师生感受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正如一位教育家说的:“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神圣、魅力和诗意。”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活动,特别是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的讲座特别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要定期安排专家、学者和名人进行专题讲座,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围绕大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以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焦点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以及征文活动等等,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积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有大学生特点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以老师的经验和人格去影响学生,耳濡目染的熏陶学生,特别需要大师的引导,梅贻琦先生当年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实践也证明,一个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的老师对学生的启发及一生的发展都是非常大的,同样,对学校的人文气息和学术水平影响也是很大的。

五、总结与评价

通过以上的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四个方面出发,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不断丰富。一流的大学呼唤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必将促进大学更加优秀,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真正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他的作用,广西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同时,就调查行动而言,我深刻的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应该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品质,就调查内容而言,我非常高兴的听到同学们最真实的想法,我从而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也由于我能力所致,言辞片面肤浅,望老师批评指正。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4

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前沿阵地,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文化直接影响着学生在班级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水平,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命的发展。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校生活的质量主要是班级生活的质量,而班级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是看班级文化为每个学生提供的发展条件如何。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促进作用。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丰富孩子的学习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心灵,并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潜能得到挖掘,智慧之光得到闪烁,创造力得到提升,主人翁意识得到强化,各种情感得到升华。积极的班级文化犹如生活中的浪花,记忆中的亮点,在学生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对每一个学生而言,都可以内化为进取精神,形成内在动力,同时又作为外部推力推动着每个人顽强奋进,促进孩子走向成功。

高密市康庄中学近年来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对陶冶、塑造学生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先

后开展了“文明班级评比”、“班级十佳学生评比”等班级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提高班级生活质量”的课题研究,引导班级建设和谐、宽容、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把班级还给学生,把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努力营造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提高班级生活质量,让班级成为学生学习的集体,让班级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成为学生个性成长的集体,成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集体,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于20xx年3月10日至4月25日开展了调查研究,为课题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我们设计了一张针对全体班主任老师常规管理工作方面的问卷,并收到有效问卷32张。现将问卷情况汇总如下:

一、问卷内容:

⑴你在平时的班主任常规管理方面,如学生的说话习惯的培养、倾听习惯的培养、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课间文明活动的习惯,再如学生的文明礼仪、学生的有序做操、学生的卫生习惯等等,有什么突出的或者觉得棘手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⑵针对上述问题,你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或者说这学期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问卷情况汇总:

问题一:卫生习惯差,乱扔垃圾

解决方法:

从卫生意识抓起;

成立“小白鸽”突击队,进行专项整治;

采取小组评比、个人评比,准备一些塑料袋装垃圾;

多检查,多教育,每组设立卫生员;

利用晨会时间,多进行卫生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教育;

每人自带垃圾袋,每天自己负责清理自己的垃圾;

合理安排分工,责任分配到个人,扫地、拖地、擦黑板、擦窗台、扫包干区等工作实行个人承包,一星期一换。

问题二:纪律差,自控能力差

解决方法:

培养一批得力的小干部,在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管理班级;

常抓常教育,增强自觉性;

从小事做起,从整体抓起;

把自控能力差的同学与班干部搭配起来,把作业拖拉的同学和 又快又好的同学坐在一起,发挥小干部的督促作用。

问题三:课间行为不文明,追逐奔跑

解决方法:

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课间参与学生的活动,对不良行为及时纠正;

请班干部负责提醒、督促、制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制订“班级公约”,以班级“光荣榜”的形式检查落实情况,并与期末评优评先挂钩;

经常温习常规,让学生对课间文明行为烂熟于心;

引导学生反思每天行为,重视自我教育;

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

问题四:倾听习惯差,只听不想,或者根本不听,左耳进,右耳出 解决方法:

增加听力训练,采取游戏活动,激发兴趣;

教师以身作则,倾听学生发言;

让学生明白倾听的含义和重要性,提出倾听要求,懂得要尊重别人; 对能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表扬,发挥榜样作用;

把倾听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训练倾听习惯,做到“耳聪”、“会神”; 营造倾听氛围,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攻克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经典,学习古人的传统美德,做现代文明君子,通过讨论表演小品,从细节入手,循序渐进;

关心学生,让学生做好倾听的心理准备。

问题五:作业习惯差,完成的质量差,尤其是节假日的作业质量令人头痛 解决方法:

加强目的性教育;

给学生做作业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作业,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面批面改,决不漏批一个学生的一次作业;

开展写字比赛,树立正面典型,及时表扬;

协调各科老师,控制作业量,适当延长一些作业时间;

进行访谈教育,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帮助;

增加作业的实效性;

个别交流,平时对此类学生多加关注;

对节假日作业全批全改,开展评选优秀作业活动;

家庭作业继续采用家校联系本形式,多与家长沟通。

问题六:自理能力差,劳动观念淡薄

解决方法:

从思想上转变学生的思想,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磨练意志,增强集体荣誉感;

学习名人事迹,发现身边的先进事例。

问题七:缺乏责任心

解决方法:

和家长密切配合,抓住闪光点,适时鼓励,在班级开展评优活动,从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开展“三有”活动,即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借助学雷锋日、三八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开展活动;

设置“名人名言栏”,让学生搜集、背诵一些名言。

三、问卷情况分析: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将领”,对这个班级的影响极大。一个班级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

⑴从问卷中,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了每个班主任老师对常规管理工作的重视。班主任老师们都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了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⑵班主任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项琐碎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班级日常管理有自己的客观规律,同时又千变万化。班主任不应满足于按常规办事,而应发挥工作中的独创性,以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创造出更多的班级日常管理的新办法,新经验。

⑶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刚柔并济的'。他可以为维护教师自身的权威而对班级不良风气进行大刀阔斧地改正,也可以在学生情绪激烈之时审时度势,稍作退让。而总体来说,我认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既有要求又宽大为怀。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要体谅学生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犯了错,要尽量原谅他,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进步,要有耐心,永远给学生机会。这样的班主任学生自然信服。

⑷班主任的工作不仅需要言教,更需要身教。有些班级卫生工作不好,班主任带头拿起扫帚做值日工作,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之后,班级学生自然被带动起

来,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辅之以一定的制度管理,卫生状况自然大为改观。学生组织的活动,也特别希望教师的参与,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起打球,和学生一起搞联欢,甚至一起表演节目,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定有一个大的提升,对学生的影响力也一定会有增强。

⑸班主任的激励水平体现在把班级建设成一支团结向上、凝聚力强、有战斗力的集体上面。这其中,以“信”治班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班主任要做事公正,要赏罚分明,在班级里要匡扶正气,抑恶扬善。同时,班主任教师还要有与班级学生同舟共济的思想,大家齐心协力把班级一起建设好。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大家形成合力,其战斗力将是无穷的。

做一个好的班主任是非常不容易的。做班主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向自我挑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过程。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对策,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建设积极的班级文化。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5

一、调查背景

我校省级课题《农村单设初中基于单元导学的学科有效教学模式研究》中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制有效教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建设有效教学的班级文化,激发学习得内驱力”;在课题研究措施中还提出了班级文化建设的思路:“营造班级亲情文化”“构建激励向上的精神文化。制定个性化的班名、班训;制作学生晋级表、光荣榜、展示栏等文化设施;探索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按照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自20xx年9月至今,先后在七、八年级进行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验探索,其中八年级已实施三学期,七年级已实施一学期。为了落实课题研究方案,促进课题研究过程不断前进,因此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活动。

二、调查目的

1.促进各班级认真实施课题研究中提出的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2.对班级文化建设第一阶段的进行情况作阶段总结,发扬优点,改进不足,不断完善方案和研究措施。

3.通过调查,督促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创新地运用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得内驱力。

三、调查对象

剑门中学七、八年级,共13个班级。

四、调查方法

1、实地检查 2.学生座谈 3.量化评比 。

五、调查过程

20xx年12月28日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政教主任张怀图的领导下,由刘少华、赵玉梅、黄友志、郭永剑、涂健康组成的班级文化建设督查组对学校七、八年级各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检查评比。

6位老师采用实地检查、量化评比的方法对班级的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及评价激励机制的实施进行了调研评比。

同时,调查组6位老师分别随机抽样班级学生进行座谈,了解班级文化建设情况。

总体看,八年级各班效果较好,七年级部分班级较差。八年级优秀的班级是8.5、8.6和8.7,七年级优秀的是7.6、7.1.和7.5。

六、改革成效

(一)环境文化建设

教室环境建设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张贴。桌椅的摆放。卫生打扫与保持等。

1.教室的净化。各班教室总体讲能保持干净,学生的卫生习惯良好,每个班都制订了严格的卫生制度,人人参与,检查和监督机制完善。课桌椅按照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摆放(7.4班近期恢复为传统摆放方式),卫生工具按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张贴物规范美观。

2.教室美化。每个班级制定了个性化的班名;制定了切合班级学生发展的班训;张贴了有激励意义的名人名言;晋级表、光荣榜、学习园地、优秀作品展示台都制作精美,布置规范有序;尤其是七年级的“快乐一家”和“班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提升了班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3.讲究座位的排列。实行小组团座的`方式,每组按成绩的不同层次编排座位,便于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每组制定个性化的组名,组训和切合组情的组规。各个班级的组牌各具个性。

实践证明,优美的班级环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活力,把教室建设成了一个愉悦、温馨的学习场所。

(二)制度文化建设

每个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了完善的、可操作的、导向性很强的班级管理制度,如8年级6班“我们的誓言”,七年级各班的“班级公约”“家庭公约”等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使班级具有了很强的凝聚力。

(三)精神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要有班魂,也就是要有班级精神。这种班级精神要有意地培养。我校七、八年级各班主要通过各种班级活动来培养,在这些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了他们崇高的班级和小组集体荣誉感;提升了班级和小组凝聚力。

1.七、八年级各班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班名、班训;七年级各班还制作了有班级特色的班徽。

2.各班级参加了学校统一组织的野炊活动、“12.9”红歌比赛、冬季运动会等活动。

3.每班根据班级人数,按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分了合作学习小组,学生推选出了组长、小组发言人、小组记录人;在组长的领导下自主讨论确定了组名、组训、组规,制作了个性化的组牌。

4.七年级各班制作的“快乐一家”栏目开辟了“班级集体合影”“家庭公约”“生日榜”等,优化了人际关系,增强了班级师生之间的亲和力。

5.教室外墙制作了“学习园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拓展知识面;“优秀作品展示台”,每周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教室内墙制作了“光荣榜”,从学习、体育、文艺、纪律、综合素质等方面,一月一次的评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表”,每一学月结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每期至少2次评价。

7.八年级各班还实行课堂评价体制。先在语、数、英、物四个学科实行,每节课对学习小组评价;学习小组再对每个小组成员在每节课上的表现给予评价,很好的调动了学习的内驱力。

(四)课堂学习评价落实情况

七年级因为网班的原因,课堂评价方案还未实施,八年级各班开展较好,落实最好的班级是8.4、8.5、8.6、8.7班;执行较好的教师是语文:刘少华、龚晓芳;数学:余明松、王玉梅;英语:熊杰林、蒲佳丽。

七、存在的问题

1.环境方面:部分班级物品摆放混乱,地面有垃圾,屋顶有灰尘;教室门窗紧闭,通风不畅,室内空气污浊。

2.制度方面:八年级各班无“班级公约”;七年级各班没有实行“课堂学习评价制度”。

3.“学习园地”和“优秀作品展示台”大部分班级内容陈旧,更换不及时,而且保护较差,撕毁严重。

4.七年级各班及八年级1、2、3班小组组牌损毁严重,很多组牌丢失。 5.很多班级“光荣榜”“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没有按时进行,七年级较差,大部分班级只进行了一次;八年级各班做得较好,能按时进行评价。

6.“课堂小组评价”坚持较差,只有八年级部分班级部分教师能坚持。 综上所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课改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依赖思想和得过且过思想严重。

八、改进意见

1.环境建设上加大投入。学生的课桌凳损毁严重,特别是黑龙江援建的桌凳。清洁卫生加大保持和监督力度。

2.制度建设上要将各种繁杂、重复的制度简单明了化,重视制度的规范性、操作性,加大执行力度。

3.下学期七年级要实行“课堂评价机制”,完善“光荣榜”和“小组及个人晋级评价”制度,使其操作简便易行。

4.加大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各位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反思总结,提出解决方案。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6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

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大。

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xx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

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乡镇(街道)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因“三权”下放而鞭长莫及。

4、经常性差。

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

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文化站“三权”下放乡镇,文广站的管理由以条管理变为以块管理后,对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

6、影响面小。

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邻里之间、本村之间,横向辐射面不大,群众的参与面很小。

二、主要原因

1、农村文化体制不健全。

有的乡镇名义上设有专门的文化站,有的乡镇则由一人主抓文化工作但并没有独立的部门,职能发挥不突出。村里就更没有人抓文化工作了,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撂荒”,因此,乡(镇)、村的文化工作处于无人组织,无人辅导的瘫痪状态。许多上级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不能贯彻落实到基层,市里开展一些大型文化活动,基层也不能很好地参与。

2、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簿弱。

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相当簿弱,缺乏活动场所及必要的器材,乡镇的文化设施闲置、挤占、挪用、变卖现象突出。

3、对农村文化骨干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止状态。

市文化馆负责对全市群众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但由于文化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门类不全,加之开展城镇文化活动,时间有限,所以多年来对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一直处于停止状态。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文化组织机构,尽快建立乡镇文化站,配足专业人员,落实编制,形成农村文化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

2、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以乡镇为依据,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3、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市、县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一是尽快解决文化馆专业人才短缺和缺乏训练场所、教练辅导力量不足等问题,加强辅导人员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扶持乡村建立各类文化协会,并指导各类协会组织开展好活动,逐步扩大农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四是从源头抓起,农村各中小学要辟建好文化第二课堂,设全并上满上好音、体、美等艺术课;加强农村艺术师资力量,建议在分配艺术院校毕业生时,优先满足农村对艺术人才的需求。

4、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

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先在全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在试点村,要把文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5、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

文化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政策性资金及器材,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文化事业单位的办公经费;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因增加农村文化服务内容而需要扩大人员规模和经费的问题,确保农村文化服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县、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6、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和农民秧歌会演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革专业剧团组建文工团,增强专业剧团综合演出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7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20xx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思考。为了对宝塔村农村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一次调查,我深入宝塔村,采取走访党委书记的形式,对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本篇调研报告。

一、宝塔村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宝塔村位于皖宣城市狸桥镇,是一个由多个村合并而成的村。调研发现,调马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较为齐全。村里有文化活动室、祠堂、寺庙、广播等文化设施,另外村里还有好几个篮球场。

每到大型节日,村里都会举办划龙舟、庙会等文化活动,尤其每逢到了春节,都会有舞龙舞狮、唱戏等活动,吸引了许多村民的参赛和观看。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一)数量较少。村里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村里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也很少。在村里开展相关体育比赛时,都没有专业的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二)素质相对低。村里没有自己的文化队伍,文化队伍建设缺乏引导。村里庆祝重要节日时,只能花钱请乐团来表演。

(三)经常性差。村里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

的文化活动,没有形成规模;村里搞一些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打牌等,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三、加快我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经济建设,也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与经济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农村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进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早日实现。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就有了如下的建议和对策:

(一)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的重要意义,要把农村文化人才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把文化人才培训工作同其他社会经济工作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二)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尽快完成乡镇文化站的恢复重建工作。以乡镇为依据,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采取“投、引、捐、集、融”资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文化事业。逐步构建出县有文化馆、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自然村有文化活动户的四级文化活动网络。

(三)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市、县文化馆等部门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开展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村文化干部、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免费培训辅导,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能人的引带、辐射作用。

如充分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文化中心户的作用,不断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繁荣和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着先点后面,先试点后普及推广的原则,先在全市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的试点工作,在试点村,要把文化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全面开展。边试点边总结经验,然后逐步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力求我市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五)不断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县、乡、村每年都要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发展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合理分布,为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及室外健身场所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六)不断地创新载体,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文化部门和农村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组织开展好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等常规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和推动农民自演自赏、自娱自乐的文化骨干队伍的形成,营造祟尚科学、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改革专业剧团组建文工团,增强专业剧团综合演出功能。文艺工作者要把新农村建设中的新人新事创作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深入乡、村巡回演出,以激发广大农民自娱自乐的积极性。要以文化下乡为载体,改进服务方式,深入农村,流动服务,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抓好乡村文化、家庭文化、农村校园文化,推进农村文化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

四、调研总结

这次的调研得到了村支书的大力支持,得以完满完成。通过这次调研,我们队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也亲身体会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那原来一栋栋泥砖房的地方钻出了一栋栋的新房子,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见证。以前那一条条弯弯曲曲的泥路也已经变成了笔直的水泥路,成了引着我们走向更加富裕的道路。宝塔村虽然只是我国千百村落中普普通通的一个,但却有着一般的代表性,是在党的领导下,一步步走向繁荣的代表。宝塔村还有其缺陷,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向繁荣,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文化建设调查报告篇8

近几年来,铜茨学校在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十分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坚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不断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廉政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素质教育有较大拓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得到进一步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校园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大力加强校园优秀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切实抓好新宿舍楼的规划和建设,校园面貌日益绿化和美化,进一步优化了校园环境。

当前,学校根据沙湾教科局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精心设计,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按照学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学校由党支部牵头组成了专题调研小组,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着重查找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分析成因,提出对策和建议。

本次调研工作主要通过座谈会、学生家长意见书、资料查询、周边学校经验学习等方式进行,相关责任部门分别写出分析报告,最后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亟待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应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前瞻性地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与分工,落实相应的工作机制。

在教师意见中提出的“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说明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比较薄弱。

实际工作考察结果也表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总体实施方案,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二)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凝聚、培育与弘扬不够

学校精神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灵魂,它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价值追求。办学理念主要是以中小学理念为基础,反映学校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识、观念和态度。铜茨学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形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既是推进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生家长意见书中认为学校校园文化中中小学精神体现是一般和不充分,部分教师认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最薄弱。说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不足在师生中具有共识。

目前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彰显不够,体现中小学理念的现代化建设还不够健全,未充分重视挖掘、提炼、培育体现我校历史传承、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的学校精神,新时期学校的办学理念尚未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相关研究和建设工作比较滞后,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合理分工与相互支撑,保证学校的文化建设按照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组织的文化理念,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分层推进,形成合力。

目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统筹协调不够,有序组织比较欠缺,发动各部门和依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建设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四)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为主体共同创造的。校园文化以知识及其学科为基础,以育人活动为主要功能,这是中小学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由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师意见书和学生家长意见书中认为学生是主体。反映出师生均对学生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作用的期待比较高,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凸显不够,导致大家对教师建设主体地位认识不足。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原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比较缺乏,教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深入指导和共同建设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优秀教师风范的引导、培育、宣传不够,教师在校园文化的传播、示范、引领、感染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充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等活动中没有充分体现,缺少鼓励和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成才,以及培养实践能力和发展个性、兴趣及创新精神的校园氛围。

(五)学校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学校文化特色是影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促发展,是一所学校的生存根本。

(六)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矛盾比较突出

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传递和表现着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韵律,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优秀的校园环境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机结合,有发挥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的育人功能。

目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教学楼维修加固,文化长廊虽然建设,但是各种制度较多,比较死板,自然景观还比较单薄,缺少体现中小学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气息,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尚未按照校园文化特点完全建立,建筑物、道路的命名没有系统规划与设计,缺少文化意蕴,校园建筑物内缺少人文内容和具有中小学特色的文化表现。

二、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问题研究不深入,思想认识不统一,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尚未真正确立

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我们对校园文化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还不深刻,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实施,就难以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从而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较为薄弱,也使校园文化难以体现学校特色,难以铸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

(二)文化创新精神不够

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方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工作中,我们的创新意识还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缺少对校园文化生活,特别是中小学生文化生活新特点、新需求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缺少对校园文化建设新方法、新措施的积极探索。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缺少创新,开展文化载体的建设还比较滞后,具有学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还比较缺乏。

(三)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宣传不够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需要全校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形成共识,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教育工作。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做得不够,校园文化建设的引导、示范比较薄弱,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比较欠缺,使得各部门和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建设认识还不够统一,这也是产生问题与存在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学校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负有重任,学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贯彻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大力开展文化创新。铜茨学校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快建设富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铜茨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战略使命。

(一)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弘扬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以中小学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以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勇于创新,打造特色,建设具有一流文化品位的中小学。

(二)立足学校发展总战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规划

适应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需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学校确立了“加速发展,创新强校”的新时期发展战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更新观念、加快转型、创新强校、”的发展要求,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强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树立科学的文化建设理念,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研究和系统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提供政策保障,实现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合力

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形成共建意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建立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要求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体现在育人培养模式上,让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和实现文化传播的教学、科研及学术活动等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四)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彰显学校精神

学校要高度重视以中小学精神为核心的学校精神的挖掘、凝聚、培育与弘扬,围绕学校的发展要求和办学理念,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史校情研究和优秀传统的继承,重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宣传与教育,重视学校校风、教风、学风优良内涵的挖掘、培育与弘扬,重视校园先进事迹先进人物的宣传。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的积极构建,营造体现中小学精神、中小学理念的文化氛围,展现校园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作用。

(五)大力进行文化创新,努力培育学校特色文化

文化创新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学校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以特色求创新,进一步凝炼办学特色,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培育特色文化,凸显学科文化与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注意吸纳地域文化资源,积极打造学校特色文化项目和活动品牌。

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行动方案,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

为加快校园文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各项建设任务,同时力争在20xx之时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应尽早部署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行动方案:

(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实施“铜茨学校科学加汗水精神”提炼。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挖掘和提炼学校的优良传统与办学特色。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与弘扬和培育“铜茨学校精神”结合起来,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增强凝聚力,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与目标。

——开展校训、校标、校歌等学校标志性文化形象符号的建设工作。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进一步开展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特色专题讨论和研究工作,深入发掘和提炼学校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形成一批反映学校办学理念、价值追求,揭示学校独特品质、风格、特色的研究和宣教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凝炼出我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基本内涵。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完善师德规范,严格师德管理,加强教师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宣传师德建设先进典型,开展“名师文化”建设工程。通过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和评选措施,不断培育和推出优秀教师群体,并通过对优秀教师群体的宣传和开展各种类型的师生互动活动,展现优秀教师的精神气质、思想风貌和学术风范,为培育和弘扬铜茨学校精神、铜茨学校特色文化提供重要资源。

(二)实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工程和学校形象识别系统建设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要按照“体现文脉传承、彰显铜茨学校特色、传递人文精神、表达自然韵味”的要求,遵循“总体策划、对位设计、分步实施”原则,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

——开展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学校形象标识。创制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标、校训、校歌,规范校标、校训、校徽等学校形象标识的使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表达和传递学校形象标识,逐步构建比较完整的铜茨学校形象(视觉)识别系统。

(三)实施文艺和体育工作振兴计划

——实施文艺工作振兴计划,推进文艺工作与学校整体同步发展,在文艺水平、文艺设施、文艺服务等方面争创一流,努力走在全省高校前列。

——实施体育工作振兴计划,推进体育工作与学校整体同步发展,在体育竞技水平、体育设施、校园体育文化等方面争创一流,努力走在xx区前列。

——积极营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鼓励各科教师以学科文化建设为基础,加强自身形象设计和宣传,注重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师资等优势文化建设,加快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品牌。

——加强学校重大活动、庆典仪式的规范化、品牌化建设。

(四)实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计划

——《铜茨学校简报》要进一步凸现铜茨学校的特点,体现学校特色,加强编辑部人员建设,建好宣传通讯员队伍,创立若干个深受广大师生喜爱的品牌栏目,不断提高办报质量,使之成为反映学校建设发展,体现校园文化特色,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

五、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一)应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指导,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定期研究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发展。

(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和组织落实。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所承担的工作。

(三)学校要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定期评选和表彰校园文化建设先进个人。

(四)学校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大力支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人、财、物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广开筹资渠道,采取多种合法的方式从社会上筹措经费,学校在有关政策上要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筹资提供支持与帮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赣榆文化调查报告最新6篇

文化传统调查报告6篇

甘南文化调查报告7篇

家乡生活文化调查报告5篇

香文化调查报告通用5篇

文化调查报告最新6篇

香文化调查报告7篇

孝文化调查报告精选7篇

校园文化调查报告7篇

川州文化调查报告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6607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