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和改进空间,虽然心得体会是个人的主观体验,但我们应该尽量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做到实事求是,下面是王科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呼吸的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1
最近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细细地品读了李希贵老师《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当老师这么多年,经常会思考一些关于教育的问题,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也”,常常在耳旁响起,可时代发展到今日,教师不能只是“教书匠”,更应是心灵的“引路人”,“授人以鱼,更应授人以渔”,诸如此类至理名言,更是随处可见,可是,现在的学生到底要的是怎样的教育呢?我也一直在思索着。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将教育这个让人觉得漫无边际的概念,用寥寥数言解释的淋漓尽致,我不由的为李老师的观点鼓掌。是啊,教育确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2
这个寒假不寻常,一本《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思考。
这本书是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著述的,李校长是我们山东人,他以教学线、教育线、管理线三条线为线索,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叙写展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阐明了自己的教育主张。虽然书中的案例多是高中的案例,但他的思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对教育的深度思考。
“爱书的爷爷”不懂教育,却把热爱读书、热爱文化的种子种在了李校长的心中;母亲的讲效率、父亲的沉稳淡泊在李校长的心中种下了幸福的种子,奠定了美好人性生长最适宜的土壤;上学时老师的信任,不经意间的赏识都让李校长感受到了尊重,自觉开启了心智,激发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李校长的成长经历正是“孟母三迁”故事的最好诠释,一个人的成长是需要土壤的,良好的土壤才能为种子的成长提供最适时的养分。李校长是幸运的,在不是教育的教育氛围中他找到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动力。然而,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像李校长那般幸运,不幸运的成长氛围必定会让天真的孩子们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班级的明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大班时父母就离异了,孩子跟着爸爸和爷爷奶奶住在了一起,老人年纪大了,闲赋在村里,爸爸腿有残疾,在一家工厂三班倒,孩子和爸爸的交流非常少。老人觉得孩子很可怜,所以格外惯着他,明想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因为老人“不想让别人瞧不起这个没妈的孩子”。明每天晚上都沉迷于手机中,从不完成作业,也是班级里朋友最少,最不愿说话的那一个。虽然在学校里我采取了各种激励的措施,但明从不为所动;虽然我多次走进明的家,但爷爷奶奶的观点就是“我的孙子不用别人管,他想怎样就怎样”。对于明而言,教育真的是苍白而无力的。
最终我不再执着于他的学业,而更多的去关注他的快乐。家访时,为老人带上一箱奶,为孩子带去一本书,问问家里有什么困难;在校时,关注孩子每天的吃饭情况,鼓励与小伙伴之间的融洽交往……没有批评、没有说教,也没有期望。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我的“不教育”反倒让爷爷奶奶着了急,“老师,孩子总玩手机怎么办?作业不完成怎么办?”我的“不教育”也让明有了改变,“老师,我能不能也找一个小老师?”
教育真的应该是润物无声的。正如李校长在工地上因为少年意气的“轻狂”,仅仅是参与与体验,感同身受中丢弃了自己对工人的嫌弃,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
“如果他仅仅是把我教训一顿,换来的可能只是我内心的抵触和不满。”虽然我们是教育工作者,但有时我们真的需要想一想,如何在不是教育的教育中引发心灵的震撼,激起自觉成长的愿望……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3
有这些医学专著相伴,新晋医师也能独当一面!
作者:李贺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医学人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读书,不断实践。既然选择了医学,就要有啃动各种难懂医学书籍的觉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天就总结一下有哪些书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必备,愿与大家共同学习,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一)殿堂级工具书
1、《协和呼吸病学》
?协和呼吸病学》一书是由蔡柏蔷、李龙芸教授主编,以北京协和医院为主的90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家与教授共同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第2版选稿秉承第1版的宗旨和特色,主要以呼吸内科临床为重点,但不同于一般临床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既认真总结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的临床经验,又尽量注意与国际医学接轨,新增加“指南解读篇”,解读了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发表的系列重要临床指南。全书资料翔实、内容新颖、系统全面、信息量大,是一部相当实用的呼吸病学专着。经典中的经典。
2、《呼吸病学》
钟南山教授主编的《呼吸病学》第二版,也是内科医师和呼吸科临床医师的经典必备,是呼吸科医师案头、办公桌前的最好助手。第二版相对于第一版修订了一些内容而且更加偏向于临床应用,在内容上适当减少基础理论部分,增加临床病种及诊治部分,特别是增加了少见病的病种叙述。
(二)国外呼吸名著
1、《哈里森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
哈里逊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是国外经典畅销书,内容严谨、通俗、实用、图文并茂,目前国内的全英文版已经出版,因为版权在国外,该书国内购买很昂贵。本书将基础与临床完美整合,内容权威、先进,用语规范。这样一套原版经典专着,闲时翻阅,假以时日,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英文水平也会有质的飞跃,看起来那叫一个过瘾。案头书系列。
2、《牛津临床呼吸病手册》
?牛津临床呼吸病手册》为呼吸医学提供方便快速的参考指南。既适用于门诊也适用于病房。并有专门章节讲述常用的临床操作和重要的技术和参考信息。书后附有肺部常用的解剖结构图、肺功能和血气分析量表,易于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查询。本手册集权威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于一体,是各级医师和相关护理人员的良师益友。读此书时你会发现,此书文笔不多,但句句经典,能起到点睛的作用。牛津出品,必属精品。
3、《呼吸治疗精要》-the essentials of respiratory care
凯克马瑞克、迪马斯、麦克原着的《the essentials of respiratory care》为国际着名的“圣经级”经典呼吸治疗学专着,目前已出第四版,此版为国内翻译版。其地位及价值已不用再赘述。从物质特性、微生物结构到基础治疗、高级治疗都有详细的阐述。追求精益求精者必读。
(三)胸部影像专着篇
好的呼吸科医生必须要有好的影像学基础,要有与专业的ct室医生不相上下的阅片能力,那么就要必备一本影像学书籍了。
1、《高分辨率肺部ct(第3版)》
作者:美国的webb .肺部hrct自1986年首次用于临床后便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深入研究,其中webb教授等是肺部hrct的倡导者和积极研究者,1990年,他们出版的第1版肺部高分辨率ct一书,便受到了热烈欢迎,至今已出版了第3版,书中详尽地介绍了肺部hrct技术、诊断进展和经验,被认为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全面、最详尽、最权威的有关部hrct基本表现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的流程,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可操作性。目前国内有潘纪戌的翻译版本。
2、《胸部 ct 和 mri》
本书为国际着名医学出版商lww公司出版的一部经典参考书,目前为第4版。涵盖了心脏、主动脉、肺动脉以及纵膈、气道、肺、胸壁、胸膜等部位疾病,是一本较全面的胸部影像诊断图书。本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作者始终认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需要对临床信息予以熟悉和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影像解读,所以,在临床知识方面也有很多叙述。本书图文并茂,不仅有80余幅精美的彩色照片,还有2500余幅精心挑选的影像学图片,图像清晰,并有详细的附图说明,使我们对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有深刻的认识,参考价值较高。不可多得系列。
3、《胸部ct鉴别诊断学》
不同于一般ct教科书的地方是,本书主要以各种ct征象为基础,以某个征象为单元树形展开分析,对具有同一或相似ct征象的各种胸部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加以横向比较后,对疾病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很容易让学习者有所收获并上手应用。
(四)机械通气与危重症篇
1、《机械通气与临床实践》
由俞森洋教授主编,书中编者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了机械通气的相关知识。既适用于初学者,也适用于有相当呼吸机应用经验的临床医生,以提高医者的机械通气水平为目的。书中每章开头有提要,结尾有该章重点和关键问题,并附有思考题或讨论题,适合呼吸内科医师、icu医护人员阅读,也可供临床从事危重病救治的医护人员、研究生和医学生阅读参考。
2、《机械通气》
朱蕾老师的鼎力大作。本书介绍了机械通气的基本知识、特性、模式和效应,重点介绍机械通气的应用技术,包括呼吸机的联接方法和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强调根据生理学和物理学知识解释机械通气技术和解决临床问题,强调机械通气的生命支持作用和治疗作用的结合,避免空洞的理论阐述和单纯的指南堆积。看一次收获一次。
3、《呼吸危重症学》
俞森洋老先生的另一着作,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呼吸危重病学领域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知识和近年来临床及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与上面的机械通气与临床实践简直是株连合璧。
(五)呼吸生理与肺功能篇
1、《肺功能学 - 基础与临床》
众所周知,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科是重要的检查内容,肺功能的结果,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性质判断。本书着重于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特别强调了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
2、临床呼吸生理学
朱蕾老师主编,目前此类书籍国内较少 ,此为第一本。临床上的疾病究其根本都具有其生理学发生机制,在了解疾病症相基础上,掌握呼吸生理学的知识,便会对疾病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本书分别对呼吸生理的基础知识、呼吸生理的应用、不同疾病在不同临床阶段的呼吸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临床与生理学的结合简直是美仑美奂。
3、《临床肺功能》
朱蕾老师主编,2014年底出的第二版,较第1版增加了:肺功能参数正常预计值公式和评价标准、肺功能参数的名词标准化、肺功能测定的操作规范、不同类型疾病的肺功能变化规律等。该书根据肺功能测定的指南和技术规范,对肺功能有了较全面地讲解。肺功能方面又一大作。
(六)其他
1、《呼吸科临床心得》
该书是湘雅名书《湘雅名医心得丛书》之一。好的临床经验能启发临床医师反思自己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纰漏,从而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呼吸科临床心得》紧密结合呼吸科临床实践,对“气道疾病”、“肺部疾病”、“胸膜、纵隔疾病”及“其他”等四大块内容的临床经验进行了归纳、整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提高呼吸科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疾病诊治能力,可供呼吸科医师、研究生参考使用。
2、《呼吸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思维》
为何要推荐此书呢?本书囊括91例经典呼吸科病例,覆盖呼吸疾病的主要病种,以病例分析的模式通过对患者的实际诊治过程的学习,培养读者正确的临床诊疗主动思维能力。刚步入呼吸领域的童鞋们不妨一试,毕竟看结合病例学习不像其他专业书籍那样枯燥乏味。
3、《呼吸内科学高级教程》
“高级教程”,顾名思义,是面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编写的,全书按照国家对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集中、准确地介绍了呼吸内科学基本理论和临床理论技术,重点阐述常见病防治新法、疑难病例分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前沿信息。是晋升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的卫生专业人员考前复习必备书。可以当案头工具书用了。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xuyunke@yxj.org.cn
稿费:100~1000元
小编微信:labyrinthabc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4
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最近,我读了一本教育专著——《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这本书里,作者回忆往昔的工作,没有自诩和矫情的夸夸其谈;探索历程的评价,没有文过饰非的不实之辞;体验感悟的归纳,没有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有的只是平实的叙述,客观的评判和真诚的自勉自励,从而使任何一个翻阅此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恬淡幽远的儒雅之风扑面而来的感觉;掩卷沉思之后,又都会被书中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涌动出的一股股挚爱事业的真诚、改革创新的勇气、遇挫弥坚的恒心和憧憬未来的豪情,所深深地打动和激荡,从而生发出只争朝夕、献身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冲动和欲望,也许这正是此书真正的魅力和价值吧。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过:“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我国也自古就有“读书改变命运”的说法,李希贵老师的人生历程或许能作为这些话的应证。
他在文中写道:“像多数文学爱好者一样,我搜寻着所有可以找到的名著,急切地、贪婪地阅读,我恍若置身另一个世界,时而犹豫,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激昂……这种高度痴迷、全身心投入的大容量阅读,为我的精神世界储蓄了一笔丰厚的财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笔财富不断生息、增值,实实在在地滋养着我的心灵,影响着我的价值取向,为我的生命打上了浓厚的底色。毫无疑问,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将幸福地享用这笔财富的‘利息’。” 他说:“我真正的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 “教育是与读书连在一起的,书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健全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的养成,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书。一个人在他相应的年龄阶段,如果没有读过适合他的书,那将是终生无法弥补的缺憾。”
李老师之所以能从教师---校长---局长---教育家一路走过来,跟他通过读书进行的大量的阅读积累及对这种阅读积累进行的思考和利用是分不开的。他走到哪里,就把读书的种子播撒到哪里。他以自身和专家、大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位家长: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今天倡导教师多读书活动,其实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要处在真正的“读书状态”。做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而不是只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作低质量的重复。当今这个正在发生巨大的、深刻变化的时代,新学科、新知识迎面而来,只有学习,才能丰富自己,才不会落后,不会被时代淘汰,新的教育环境,刻不容缓的教育改革,逼人的教育形式---我们没有时间再去重复,去等待,去观望。人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它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也不会停止在某一阶段,它需要不断超越,但不是超越所有的人,而是要超越自己,超越自己的过去。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5
护理工作在病人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护理学又是一门涉及面广、更新快的学科。因此,我不满足于在学校掌握的那点知识,把多数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自学上。1991年起参加省内首届护理专业自学考试,用了五年多的时间相继获得哈医大护理专科和本科学历。我不是为了拿到文凭而走过场,从基础理论到每个问题都要弄个明明白白、记得滚瓜烂熟。遇到难题上班时把写着问题的纸条带上,向资深的主任和医生请教。教科书的空格里写满了注解,笔记记了十几本,当时的状态用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来形容毫不过分。我就是用这种扎扎实实地劲头,把专业知识录进自己的脑海里,为日后临床护理工作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矗
我把所学到的知识与临床护理紧密结合起来,做到用理论指导工作,用实践升华理论,使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大幅度提高,先后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二十多篇论文和技术创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文件书写作规范性,我发明并制作了体温
脉搏绘画笔,在本院和周边医院使用了多年,为此获得“黑龙江农垦职工技术创新优秀科技成果奖”和“黑龙江省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奖”。化疗药物外渗是治疗肿瘤患者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会给病人造成皮肤溃烂,带来很大的痛苦。我通过潜心研究,查阅药理、参考大医院的护理经验,撰写了“治疗化疗药物外渗的新方法”和“莫菲氏滴壶冲入化疗药物的护理体会”,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获“黑龙江农垦职工技术创新优秀科技成果奖”。在小儿内科,每当护士给患儿扎头皮针时,经常看到患儿家长用心痛的表情、焦虑的目光注视着,护士则是在紧张、责备的氛围中进行操作。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的痛苦,我潜心摸索总结穿刺成功的方法,收集、归纳、借鉴了大量国内外经验,撰写了“小儿头皮针静脉穿刺的操作技巧”用于指导护士操作,使患儿家长满意度大幅度提高。为了解决内科卧床病人易发压疮的难题,我相继编写了“压疮的治疗与护理综述”“压疮的治疗与护理新方法”指导性论文。对预防、治疗、护理压疮归纳总结了多项灵活、适用、便利、见效的操作方法,为攻克压疮这一护理上的难题作出了贡献。
我每调到一个新科室,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率先掌握,专科护理理论与操作。持之以恒的学习使我得到了丰厚知识的储备,工作中不论遇到任何难题,我都会处理的得心应手。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学风,成为我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的給力资源。为此,我被评为垦区“职工读书自学成才者”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能手”。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6
“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墨子兼爱下》)意思是说:“爱别人,并不是不爱自己,自己也在所爱中。”
今天我要这样说,是因为我在呼吸科得到了老师们的爱,这种感情是我实习过程中从未有过的。这里从护士长到每一位老师都给了我感动。第一天开始,我就喜欢上了这里,所以无论干什么我都是发自内心的去接受,愿意去做。因为老师们爱着我们,同时也被我们深深的爱着。
第一天下科室,我早早的来到了呼吸科,我就被老师们的热情感染了,无论什么操作老师们都会带上你,只要是能教给你的东西老师都会耐心的讲解。我的带教老师是林丽,她是一个特别直率的人,热心、大方、心地善良。林丽老师不仅给我讲专业的知识,还给我讲实习经历的重要性以及困难之处。在这里我真的收获了很多。在这段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呼吸机的使用,气道切开病人的吸痰护理,胸腔引流袋的置换,并亲自作了导尿和抽动脉血气;并且还学会了怎样提医嘱,怎样去校对等等。记得一次我给病人做皮试,其实也是成功的,只是手法不太好,老师就给我们讲做皮试的窍门,怎样才能做的更漂亮,又亲自示范给我看,一有机会就让我自己动手,终于我的皮丘漂亮了,老师也笑了。林丽老师还常常对我讲:“小高,你还有什么不会的就问我,我给你讲,如果太深的问题我也不会的话,我就去给你问医生。”短短的一句话,也许老师并不是有心的,但是我却被感动的讲不出话来,这份爱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吧。
在跟彩艳老师上治疗的日子,我也过的很充实,专科的针剂和口服药的药理作用我都大体了解了,并且可以单独的核对口服药了。有时候听到春燕老师讲佳佳输液有多大的进步,成功率有多少,我的心就像长草了一样,心想:她刚下科室一个月就这样了,和我实习半年的有什么区别呢?我觉不甘落在别人后面,于是我更加努力。我开始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研究针剂的药理作用。跟彩艳老师快结束时,她叫我把操作手册带去,指导我如何规范操作,给我机会让我去药房核对口服药。过后我想,虽然在操作上我没有多大的进展,但我还是充实了自己,我还是有进步的!
总的来说,在呼吸科是我学东西最多的一个科室,护士长以及每一位老师的讲课,她们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甚至下夜班还耐心详细的辅导我们这群幼稚的学生,我们心里对她们充满了感激。可敬可爱的老师们不仅为我们点亮了心中的明灯,也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榜样。
?墨子兼爱》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意思是说爱别人的人,别人肯定会爱他;帮助别人的人,别人也肯定会帮助他。我在呼吸科的实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我知道回报不是爱的目的,但爱绝对是回报的前提!我会继续加油!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7
假期间,我从学校推荐的三本书中选择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来充实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们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啊。带着这个期待,我开始阅读此书。
起初,当我只读了几页的时候,我就被李老师的真诚与朴实打动了、震撼了。这种感觉引导着我继续往下读,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我享受着、思索着,越发感受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书名,更具吸引力的是这本书中所折射出的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崭新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智慧。他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我想能成为李校长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从李校长的教育故事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教师去学习与琢磨,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李校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只是我们通常的做法无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来应该多想想再采取行动,却从来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
这本书是由多个教育故事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深奥的教育理论书籍,相反它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经历过的教育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热爱与向往,从中他也向读者传达了他独特的感悟与深沉思考。我想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与魄力可能在重大的时刻或紧要关头才能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在琐碎的日子里形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日常平凡的教育生活,着眼于日积月累,多思考、多总结,这样的教师生涯、教育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中有一则教育故事名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对我触动很大,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影响与启发。
有一次课间,我从三楼往二楼正厅走,三楼的正厅恰巧有一群中学生在用自己的手机播放音乐排练舞蹈。由于舞蹈的动作非常滑稽,所以我驻足观看了一会儿。就在这时,一个六年级男同学从这群人身边飞快跑过,同时将崭新的手机从地上迅速捡起揣进了上衣的口袋里。此时此景被我目睹了个正着,当时我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想我是当场抓住他还是装作没看见呢?就在我犹豫时,一句平实的言语立刻跳入我的眼前——"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李希贵)我豁然放松下来,心中已有对策。但就在我愣神的一刻,那位学生像射出去的箭一般消失在热闹的楼道里。最终我费了很大劲在操场找到了他,见他身边没人,我便很自然地走过去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并温和地对他说:"刚才不知道哪位学生在三楼捡到了一个手机,失主非常着急,想通过监控录像看看手机被谁捡去了,送到了哪个办公室好去认领。"这名学生听后,顿时脸色煞白,微微颤抖着、小声对我说:"老师,我捡的,我还没想好送到体育组还是大队部呢,现在交给你吧。"我微笑着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咱们同学学习的好榜样,老师看到你的班主任一定告诉她,她会在全班表扬你的。"但他什么也没说,就一溜烟地跑掉了。在我将手机交给失主后不久,突然收到了一条不知名的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老师,请不要告诉我的班主任,是我错了,谢谢你没当场把我抓住,不然我真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做好学生的机会,我会像你表扬我那样,做一个真正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
随着深读这本书,我的思绪渐趋明朗。我明白了为何这么多年来有的学校学习魏书生、学杨思、学杜朗口,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草草收场,是因为那都是从名师那儿学皮毛,借鉴者看到的只是别人的成果、经验,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体验教育的过程,感悟名师的内在文化底蕴。
阅读这本书,还让我清晰地明确了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方针、管理的体制,更重要的是让我再一次端正了人生态度。
在书中,李希贵老师分别以教学、教育、管理这样三条主线,把源于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同时融入自己对教育的独特体悟与深思。而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人本"理念则贯穿三条主线始终。"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的管理艺术、"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的育人观等等,这一切都是李希贵老师"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读完此书,我不禁也自由呼吸了一回,希望我以后的教育之路也能真正地"自由呼吸"。
最后我想借用李老师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而这种敏感来源于我们内心的爱和责任感。
呼吸的心得体会篇8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的一书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李希贵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的、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的鲜活理念,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在书中,李老师紧紧抓住三条主线:一条线是教学线,主要写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线是教育线,主要写了作者的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线是管理线,主要写作者从管理一所学校到管理一个县的教育,进而到管理一个市的教育。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教师的幸福成长,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为了打造教育强市等等,李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学习、不停的思考、不停的创新,他的成功应该源于他对卓越不懈的追求,他把追求完美已经成为习惯。
书中,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无知的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决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公平,我们要善待孩子的错误和缺点。把孩子们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而反思我们的教育,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习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非常认真的在告诉学生真理,结果呢?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孩子们在我们的课堂上学会独立思考了,什么时候孩子们能够探寻属于自己的答案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这句话很有道理,我们老师的任务不应该是告诉学生真理,而应该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
总之,《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本好书,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值得我们去品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