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剖析对写心得体会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将心得体会写得更加细腻,就要学会多观察生活,王科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汉字的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1
今天,我们参加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初赛,有了很多的感想。
叮铃铃,上课了。只见主持人拿着好几个平板电脑和一个路由器,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当他们准备好以后,我们就在电脑上输入好自己的班级、姓名等信息,然后就开始比赛了。只听主持人念道:“蜥蜴”“鸟瞰”“水蚤”“倾囊相助”“啼啭”等复杂的词语,害得自信满满的我开始紧张了起来,手心都冒了汗,心扑通扑通的跳,脑袋也一片混乱,实在是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好。
就这样听写了几轮,我终于败下了阵。当我知道正确答案后,心想:这些字可太难了,有些字我不认得,有些字我甚至没听说过,仔细想想,自己只会课本上的字可不行,还要学会写课外的字才可以,有时间多翻翻字典,多看看课外书,多积累,多阅读。
通过这场比赛,我懂得了开展这场比赛的意图: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的'二十一世纪,人们只会打字,却不太会写字,许多小学生出现提笔忘字、不会写字的情况,为了让国人能够正确书写母语,教育局就开展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其实,这种比赛很有意义,对我们很有好处,它能让我们正确地书写汉字,增强对汉字的认识,对我们青少年多么好啊!
以前,我总是对汉字没有兴趣,觉得它并不重要,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只需要学会打字就可以了;写字总是寥寥草草,不认真写。现在,我开始热爱汉字,开始认真写字、认真读字、认真认字,并明白了汉字的博大精深,知道了汉字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应该去保护它,弘扬它。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多写字、多认字、多识字吧!让我们的明天更加辉煌灿烂!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2
为进一步规范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汉字使用,中国出版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版权协会等共11家协会、学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汉字的倡议》。其中提出,鼓励研发和使用优秀字库字体产品,自觉抵制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夸张变形的“丑书”“怪书”类信息化字体产品。这一点,切中了时弊。
汉字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有着浓郁的文化意蕴、独特的文化魅力、深厚的民族情结。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在偏旁部首的奇妙组合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换言之,汉字之美,美在形体,美在风骨,美在神韵。汉字长在,国魂不朽,全球炎黄子孙都为之长久骄傲。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汉字书法领域出现一些“丑书”“怪书”。一些人尤其是部分书法爱好者,为吸引眼球,或为经济利益,在公开场合,忽视汉字书写规范、书写技法和文化内涵、审美特征,故意将汉字笔画和结构进行粗俗、草率的夸张变形,有的只是糊涂乱抹,更过分的用注射器等工具玩射墨书写,或用身体某个部位书写,相当于恶搞书法,其中不乏一些所谓的“名家”,让人匪夷所思。
每当有人质疑“丑书”“怪书”时,那些“炫技”者还大言不惭地认为别人不懂书法。这实在是美丑颠倒、是非不分、误导大众,这恐怕是没有把汉字当作一种传统文化,没有把书法当作一门传统艺术来敬畏,汉字文化、书法艺术反而成了某些装神弄鬼者的工具。走“丑书”“怪书”路子的人,如果频登大雅之堂而名利双收,势必会“劣币驱逐良币”——让讲究汉字书写法度、坚守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者失去市场,这无疑是汉字的悲哀。
尤为严重的是,“丑书”“怪书”之风已侵袭到信息化字库字体产品领域。在刷屏时代,信息化字库字体越来越丰富,日常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广告招牌、电子显示屏、电视电影等,小到个人电脑、手机输入,信息化字体的影响无处不在。字库字体的研发者为求新求奇,打破汉字的原有间架结构,把汉字的某部分压缩或扩张,甚至增减笔画,各种被人称为“江湖体”的字体纷纷出现,且走上文化衫、街头广告牌、商品外包装、游戏网页、图书封面、影视片头……令人眼花缭乱,严重干扰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这几年,一些有识之士不断呼吁,不提倡奇、丑、怪字体进入电脑字库,他们认为,“江湖字体”纳入字库是审美的退步,电脑字库里的字体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就是方便大众识读和普及,通识性和应用性是其根本属性,既实用又赏心悦目的字体,才是字库字体的上佳选择。
正如上述,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识。规范使用汉字、表现汉字之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我们既要在书法领域抵制“丑书”“怪书”,也要在网络上消灭形形色色的“江湖字体”。出版、影视及相关新媒体等大众传播媒介要起到带头作用。汉字之美,不能因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而凋谢。
作者:何勇海
来源: 河北日报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3
颁奖现场。 杨迪 摄
中新网银川4月2日电 (记者 杨迪)“因为一门语言爱上一个国家,真的是很美妙的体验。”4月2日,“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决赛现场,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选手博安如是说道。
当天下午,“魅力汉语,映像宁夏”宁夏高校第五届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暨首届留学生“我眼中的宁夏”短视频大赛在银川举行,来自摩洛哥、老挝、印度尼西亚、土库曼斯坦、津巴布韦、赤道几内亚、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6支留学生团体和10位选手参与角逐,展示汉语技能。
表演太极拳。 杨迪 摄
本次大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内容涵盖诗词、成语、典故、节日、饮食、汉字等中华文化知识。比赛现场,留学生团体和选手参与“成语接龙”“你说我猜”“主题演讲”“知识问答”“中国文化才艺表演”等比赛项目,通过朗诵、演唱、演讲、弹奏、舞蹈等方式,讲述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和游学宁夏的体会。
如今,汉语已成为不少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桥梁。身着蓝色唐装的参赛留学生金予程来自印度尼西亚,学习汉语仅一年半的他说着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中国的古诗非常吸引我,虽然有时候我不明白具体的意思,但是我在听古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旋律的优美。”
比赛现场。 杨迪 摄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选手倪思琳则对中国的方言很感兴趣,在宁夏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她学会了不少当地的方言词汇。如今,她也在宁夏找寻到了爱情,成为一名“中国媳妇”。
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留学生选手王爱莎学习汉语已有5年,在她看来,汉字是汉语中最复杂但又最有趣的地方,“我希望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一名汉语老师。”
比赛现场。 杨迪 摄
据了解,宁夏高校来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已举办5届,已成为宁夏高校外国留学生展示汉语水平、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同时也为中华优秀文化架起一座通往世界的传播桥梁。(完)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4
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落幕了。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仔细一想,有不少问题。我们都不会写的字,要孩子们死记硬背;孩子们记忆了这些几乎没有用的字,长大成人后再抛弃,这不是折腾吗。
还有一些文言文的词,现在根本不用,都是一些中国人民早已抛弃的糟粕,也拿出来考学生,这不是折磨孩子吗。孩子们被逼的背《现代汉语词典》,这不仅是扼杀孩子们的思想,也是扼杀中国的未来。
现在很多孔乙己在鼓吹,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文化的积淀;可是他们忘记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写的是白话文。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白话文汉字里面什么也没有。
例如这次比赛中的一些词:蹚水、趟水;桑葚、桑椹;筢子、耙子;酆都、丰都。字不一样,都正确;这就说明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积淀。
还有主考官们读的那些文言文,根本不是人说的话;别说听的人不懂,读的人也不懂装懂。例如:主考官郎永淳先生读,圩顶_uding时,北京大学钱文忠教授点评说,这是一个多音字,读weiding;随后裁判孟蓬生博导指出,正确读法是yuding,而且只有一个读法。需要用白话反复解释才能懂的文言文,历史再悠久,再登大雅之堂,也是落后的工具。
社会上一些所谓的中华文化大师,不懂语言学,因为语言学是科学。他们把已经淘汰的,古人的文字学捧上天。这些人和李一道长,王林大师没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的危害可能更大。
作为符号,拼音字母简单;一笔、两笔就可以完成。汉字的形状太复杂;需要几笔,十几笔,甚至几十笔,效率低下。
作为声音符号,拉丁字母只要26个;汉字的数量太多,有近万个,远远超过我们说话声音的种类。字浮于事,害的我们常常写别字。
作为代表意义的最小单位,白话文汉字又太少,只有一万个;英文的最小单位数十万,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单音节汉字由于受说话音节数量的限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文字。
使用竹简的古代,文人都会刻字。蔡伦造纸后,我估计曾经也有人叫嚣过,雕刻的文明传递;进入电脑时代,有人呼吁,书写的文明传递,不足为奇。
雕刻现在只是一种艺术;书法的下场,将和雕刻一样。你会雕刻吗?不会;那么我们今后可以不会写字,但是一定要会电脑输入。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汉字难;学习汉字浪费了全国人民大量的时间。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象形文字,历史最悠久。画个圆圈代表太阳,绘个半圆意味月亮;这种古老的方法已经过时。现在全世界都使用声音符号,也就是拼音文字,因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声音已经代表意义,只要用简单的符号代表说话的声音,就大功告成。声音符号的效率远远超过表意符号。
中国至今还不能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国家语委难辞其咎,语委的专家学者们尸位素餐。《现代汉语词典》里仅有的几百个拼音文字,也就是字母词,绝大多数还是老外制造。
中国至今没有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恶果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继续落后,因为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很快,那是比中国的过去;在世界上,中国的科学仍然落后。一百年来,中国的进步很快,那是跟在别人后面前进;跟在别人后面进步再快,仍然是落后。
中文必须改革;如果不使用拼音文字,中国的科学永远落后。现在还把落后的汉字当作图腾,是愚昧的表现;现在还不正式使用拼音文字,是中国的耻辱。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5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比赛十分激烈,有四个参赛队,每队按照顺序上前答题,当主持人报完题,选手在规定时间内答题,答对者进入下一轮,答错或未来得及答题者淘汰。
在比赛开始前,有一位点评嘉宾说:“汉字终又得到了重视,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载体更是中国在往名族复兴的道路上走。”比赛开始了,只见甘肃队的张琼同学首先答题,主考官报出题目“意蕴”,而她却写成了“意韵”,很遗憾,她答错了。比赛一开始就有人答错题,我真为其他人担心。然后是江西队的王雅芝,她的题是“扼腕”,回答完全正确。
过了一会儿,是吉林省的宋佳麟答题,当主考官报出“浑天仪”时,我认为挺简单的。一开始她写对了,却又把“浑”给改了,真为她感到可惜,她完全可以回答正确,却因为一个顾虑而写错了。我觉得我们在书写汉字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往往是正确的,也要多读,多练,多看一些书籍,遇上不会的要查字典理解,多读几遍,背出,这样才可以写更多汉字!
然后是甘肃队的王伟广,他的题是“蚯蚓”,当他写完检查一遍后,交了题目,完全正确。这给已经淘汰了一员的甘肃队带来一些信心,希望能他们走到最后。
要想学得更多字,光在课堂上学可不够,要在课后积极的学习,多读书籍,让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认识这些别人不认识的字,当别人问你这字怎么写,怎么读时,你才能骄傲地回答出。也要去大自然中探索,有什么好奇的,回家查阅,这样也能学习更多汉字。
观看一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能学会一些词语的写法,更能知道人生学习道路上的道理,可谓是两全其美。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6
上次谈了谈文字材料的结构问题,这次重点谈谈语言问题。
公文的语言是内容的载体,它直接影响到公文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公文的语言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保证公文的准确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其中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严谨。所谓严谨,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符合逻辑,不出现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模棱两可等问题。严谨还表现在用词上,要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歧义多重等词语,而要选择准确明确、意义单一、中性客观等词语。例如,在写通知时,应该用“请于……前……”而不是“希望你们能……”,在写报告时,应该用“经过调查分析……”而不是“我们认为……”。
除了严谨之外,公文的语言还要力求一个“精”字。所谓精,就是指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出现冗长累赘、赘述重复、空话套话等问题。精还表现在结构上,要遵循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等原则,使得公文内容条理清楚、思路连贯。例如,在写申请时,应该先说明申请事由和目的,再说明申请依据和条件,然后提出申请请求和期限;在写批复时,应该先表示同意或不同意,并说明理由或依据,再提出具体措施或建议。
在语言表达上,我认为要做到三点:一是要说出气势。公文是一种权威性和规范性很强的文件,它代表了发文者的身份和地位,也反映了发文者对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意见。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信心和底气,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公文不宜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委婉曲折、自相矛盾等词句,而应该使用明确、直接、肯定、坚决等词句。例如,“我们认为……”、“我们决定……”、“我们坚持……”等。二是要说得精练。公文是一种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文件,它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出重要和核心的信息。因此,公文的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啰嗦、赘述累赘、重复堆砌等现象。公文不宜使用过多的修饰成分、从句结构、同义词组等手法,而应该使用简单明快、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等手法。例如,“请按时完成……”、“请务必做到……”、“请严格执行……”等。三是要说得优雅。公文虽然是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文件,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不能有美感和韵味。恰恰相反,一个合格的公文作者应该能够在遵循规范和格式的基础上,在语言上展现出自己独特而高雅的风格和品味。因此,公文的语言要有修辞感和艺术感,在适当地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时,也要注意控制好分寸和尺度,并保持与主题内容相协调相符合。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精神,“以实干实绩为标准”的态度等。
如何做到气势、精练、优雅?这需要起草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运用技巧。首先,要精选中心词,使用含义明确、范围限定、内涵丰富的词语来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其次,要巧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句、对偶句、比喻句等,给人一种气势贯通、挥洒自如、错落有致、节奏铿锵的感受。再次,要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佳句、歌赋名言、警句俗语等,在不影响正式风格和规范性质的前提下增加作品的灵动色彩和文化底蕴。第四,要综合整散句,在保持简练原则下适当运用长短不同和结构多样化的句子组合方式,在表达上形成韵律感和层次感。
总之,在公文写作中锤炼语言是一项必不可少而且永无止境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习借鉴典型范例和经典名篇,并结合自身实践进行反复修改和打磨才能提高自己在公文写作方面的水平。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请大家辩证理解,理性分析。下次再和大家谈谈对如何升华文字材料的体会,也就是让自己从单纯的文字材料中升华出来,真正把材料作为进步的阶梯。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7
文字染心 只因懂得
石再新
春和景明,乘高铁一路西行,直达贵阳(记得原来好像要长沙中转)。
记忆中,已许久没坐过高铁了,平时去远方,一是图方便,二是在路边看到好的景致喜欢随意的停留,故总是自驾,留下匆容的时间去任意挥霍。
看看票程,差不多4小时的时光,铺下满满的一下午,在闲散里度过,除了每到一站列车员磁性的报站声音,其余的情绪,都是漫游的。
一生流连过许多地方,贵阳却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足迹,在四年时光里,不仅仗量过贵州无数的名山大川,甚至一些不知名的小镇和深山,都有涉足。
所以,别的城市,在远去的记忆里都渐渐泛黄,而贵阳,却清晰可见。
更在想起时有一份很深的欢喜和宁静。
欢喜是因为这里的空气里,有一份质感的纯净;而宁静,则是这里有一种给于我的价值,叫静待!
心底,忽然之间就掩饰不住一种感动,感动这一方山水,喜你为疾,药石不医;更感动自己这么多年一直安宁的心,喜欢着的文字。
日积月累的是生活中体悟的厚度,生活的内涵,随着年纪的增长,很多幼稚的认知,已经逐步成熟。一些浮躁的情绪,也逐步学会控制,内修的人,注重的是修心。
其实喜欢文字,一直觉得她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如果因为在意太多,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单薄寡味的。
如果一个人刻意为了虚无的人气和所谓的留言评论而堆砌作品,或为这些虚幻形式沉溺,也会失去原有的本心,初心。
得初心,方始终。
因为自知基本文学知识匮乏,眼界短浅,一直在行走的路上,且悟且行。
自己很注重品读书画,品读音乐,品读戏曲,甚至品读一切与文化因素有关,多元素的美学事物,用来弥补自己在专业,基本知识的匮乏,以此扩大在赏析面、阅读面的提升,用以开拓自己的视野和境界高度。
可怜自己才学疏浅,各方面摄取的有益身心的精神食粮太少,又不精通。
一直不敢告诉别人我在写作,怕引人发笑,其实也有许多朋友问我,写了那么多,赚没赚钱?!
虽然我写了那么多,稿费几乎忽略不记,甚至等于零。
但是这种爱好,既然愉悦了自己,又愉悦他人(能相互入眼的人),真的是一种旁人体会不到的快乐。
这也是一个热爱文字的人,给予相知人的一种快乐方式,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以一种安宁的心生存的方式。因为收拾好自己的心灵花园,静等花开,蝴蝶自来…
作者简介:石再新,男,汉族,湖南汨罗人,1969年腊月出生于屈子江畔,湘水河边,兼具洞庭之水的人文情结、忧乐情怀,养就对文学的志趣和追求,是作家世界的签约作家,一些作品收录在《微刊优秀作家作品》和文学作品集《无声的花语》里,用笔名云舒、晓风在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章,文字以清新隽秀见长,笔风以感性知性为主。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汉字的心得体会篇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线国际中文教师开展汉字教学离不开讲授汉字的笔画增减、笔形变化以及笔顺规则等横竖撇捺的故事,如何把这些故事讲得既准确又生动,让学生理解汉字、爱上汉字,是重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笔画增减
如果把汉字拆开,拆分到最小单位就是笔画。笔画是构成汉字的线条,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写字时,从落笔到提笔留下的痕迹叫一笔或一画。笔画增减,字的形态和意义随之发生变化。
有些字多了一笔、少了一笔,字形和含义就会不同,比如太阳的“太”和大小的“大”,本来的“本”和树木的“木”,笔画增减之后,表达的含义就不不同了。
通过笔画增减展开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比如,老师可以和学生讨论“日”字如果加一笔,会变成哪个字。由于答案不止一个,不同中文水平、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在“日”字的中间加一笔可以变成目光的“目”、自由的“由”、田地的“田”、甲乙的“甲”;在“日”字的上方加一笔可以变成白色的“白”;在“日”字的下方加一笔可以变成元旦的“旦”;在“日”字的左边加一笔可以变成新旧的“旧”。
类似利用笔画增减展开教学的案例还有很多。教学实践证明,这样将汉字知识点置于趣味问答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笔形变化
笔形是汉字笔画的形状。关于汉字笔形的分类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可分为8类,包括点、横、竖、撇、 捺、提、折、钩。值得注意的是,笔形还有不同的变化,如点有长点、竖点等,钩有横钩、斜钩、卧钩等。
笔形不同,会构成不同的汉字。笔形就像一个婀娜多姿的舞者,以独特的组合方式“舞”出了奇妙的汉字,并随汉字的结构灵活变换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了解笔形变化的特点,有助于母语非中文的学习者对汉字结构的理解以及对汉字之美的认知。
相较于字母文字,方块汉字的笔形有自己的特点——多直线、少弧线。比如“言”“重”等,横笔、竖笔都是直线。
对国际中文教师来说,可以在书写示范等环节,启发学生对于汉字笔形特征的深层理解和感知,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其笔形变化意识,使汉字书写更加规范、美观。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字笔形教学中,还需注意其形变规律。以最常见的横笔变为提笔为例,也就是末笔为横的独体字作为组字成分,出现在合体字左边时,最后一笔横变为提。比如土地的“土”第三笔是横笔,在其作为土地的“地”的组字成分时,同样是第三笔,但横变为提。通过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汉字的左右结构,“土”作为左部件,最后一笔变为提笔,既能缩短与右部件第一笔的书写距离,也使得整体间架结构更加紧凑、匀称。
笔顺规则
笔顺是书写每个汉字时笔画的次序和方向,是人们书写汉字的经验总结。笔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笔画的走向——比如有的字是从左到右书写,有的字则是从上到下书写;二是指写字时笔画出现的先后顺序。
为了规范通行汉字的笔顺,《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由语文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2021年,《通用规范汉字笔顺规范》正式实施,代替了1997年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规定了《通用规范字表》所包含的8105个汉字的笔顺规范。该规范依据现行通用规范汉字形体,即《通用规范汉字表》的标准宋体字形,给出每个字的逐笔跟随和笔画序号式笔顺,为社会通用层面的汉字教学与研究等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汉字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汉字,是非常必要的。与此同时,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开展笔顺对比练习也可以增强教学趣味性。
总之,对国际中文教师来说,通过培养母语非中文的学生汉字笔形、汉字笔顺规则等意识,不仅有助于其形成良好“字感”,写出美观的方块字,还有助于其了解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